1:我没有找到版规帖,不过我个人也做过很多个版主,混过很多论坛,我的经验就是,论坛的规矩,骂人就是不对,甚至对骂都不对,都要处罚。
至于中伤西宫母亲,我的言论在此,没有编辑痕迹,也不以复制的形式,以截图的形式(附带网址),恳请广大群众告诉我,我这真的是中伤?顺便给出中伤的定义方便对照
原贴地址:http://bbs.saraba1st.com/2b/foru ... ;page=4#pid35928601
定义来源:http://xh.5156edu.com/html5/z95m61j8997.html
2:我真没懂你的意思,而且也不知道,这能动摇我的论点?
3:贴吧女生的帖子我看了,首先贴吧那帖没有提到型号问题。其次,为什么你能认定贴吧为真,LZ为假?若两者相互矛盾,就算真是一真一假,那谁真谁假?怎么分辨?
日本媒体多次称赞,我本来以为是诉诸权威,细想后认为这不是诉诸权威,因为我从来不认为日本媒体是这方面的权威。真正的错误是”乐队花车“,
引用:乐队花车的定义
乐队花车(bandwagon)是一种逻辑谬误、一种社会心理的状态、也是一种宣传的技巧,常被称为“从众”,代表人类害怕在社会中被孤立,因而向社会其他多数靠拢的一种过程。
维基解释:
从众效应又被称为“跟尾狗效应”,也就像是跟在别人身后的狗一样,自己不会作出决定[1]。参加者只要跳上了这台乐队花车,就能够轻松地享受游行中的音乐,又不用走路,也因此英文中的词组“jumping on the bandwagon”(跳上乐队花车)就代表了“进入主流”。这词组首先在1848年的美国政府中,由林肯时代的一个小丑使用[2]。专业的马戏团小丑丹·赖斯在为扎卡里·泰勒竞选宣传时,使用了乐队花车的音乐来吸引民众注目。当泰勒的宣传日益成功时,越来越多政客为求利益而投向了泰勒。1900年,威廉·詹宁斯·布莱恩参选美国总统选举时,乐队花车已成为竞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
在这个基础上,我有理由怀疑,所谓“日本媒体多次称赞”,是宣传本作的手法。实际上,本楼里也有人提出,皇帝的新衣。
我凭什么质疑?就凭我是死神狙击手,独立的评论人,不收钱,没有任何利益关系。我的评论,出自于我的良心,我的真实感受。就算我错了,如果能在理据上打倒我,让我心服口服,我会承认。
但可惜,我看过原作漫画,对残障和欺凌的描写,浮于表面,对于心理的刻画,我无法信服。何况,我本身就是长期受过欺负的人,作品里提到的受害人的感受,我完全无法理解。我称之为“一个小女生的美好幻想”。
再者,还是我引用过很多次的一个论据:大今良时曾经在访谈里声称,所有角色都是她的分身。
这是一个间接证据,佐证的是:1:本作就是大今良时自己的幻想,2:本作的角色没有原形,
在这个基础上,我还能怀疑更多。
======================================================= 家母叫我去打麻将了,就写到这里,晚点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