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自由质子

5cm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3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olandxjx 于 2008-4-13 23:27 发表

小众文化,你是想说边缘文化么?我告诉你,塞尚、焚高等很多现代艺术家生前一文不值,边缘的不能再边缘了,缘死后他们的画价值千金,举世公认。所有艺术领域都不同程度有这种问题。而相反的 ...

我啥时候提定性定量了?

你想说什么?现在人人都可以看懂可以欣赏,梵高塞尚的画了,所以他们有价值了?现在喷他们的少,所以他们有价值了?现代人审美能力都提高了,所以他们有价值了?如果没有某些契机,像更多数怀才不遇的艺术家一样没有被时间和历史的“公正”所承认,他们的画换不到那么多花纸,他们便没有价值了?

以后只有被时间和历史的“公正”所承认那些才算有价值,其它的搞边缘艺术的都是纱布,都没有价值,都是审美能力不足,这个意思对不对?
这就是普世的价值观是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3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sweat: 学究派的战争增强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3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悲观,我觉得自己看过的动画都很有可能被被时间和历史公正的遗忘在角落,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没有价值并且证明了自己的审美能力低下。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

即使有这么多学究们在研究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3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heart: 好那我也撤了,215楼GJ
确实我从头到尾没往女主角的象征意义或是their的普遍指代上靠。这样对需要表达的部分理解不同也说不定。
另外多年以后回顾的时候:


[ 本帖最后由 waster112 于 2008-4-14 00:03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4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自由质子 于 2008-4-13 23:21 发表
对某种表现有喜好再正常不过了

对啊  你对某种表现有喜好是正常的 我喷你什么了?不认同你的喜好就是和你作对?被害妄想?

“从头到尾,都是你们在歪曲,妖魔化我的观点”没看见我说了什么么?
你自己数数,两个楼里,你们偷换概念、夸大、妖魔化、歪曲我的观点多少次了,而且还把歪曲之后的我的观点当作对象猛烈炮轰,你们这是什么?自攻自受?

从头到尾,无数次在我的发言中单单截取一段话或者几个字支开话题,避实就虚,歪曲夸大,这种无聊的诡辩方式很有意思么。

[ 本帖最后由 rolandxjx 于 2008-4-14 13:1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4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ewfaceryo 于 2008-4-13 23:46 发表

我啥时候提定性定量了?

你想说什么?现在人人都可以看懂可以欣赏,梵高塞尚的画了,所以他们有价值了?现在喷他们的少,所以他们有价值了?现代人审美能力都提高了,所以他们有价值了?如果没有某些契机,像更多数怀才不遇的艺术家一样没有被时间和历史的“公正”所承认,他们的画换不到那么多花纸,他们便没有价值了?

以后只有被时间和历史的“公正”所承认那些才算有价值,其它的搞边缘艺术的都是纱布,都没有价值,都是审美能力不足,这个意思对不对?
这就是普世的价值观是不是?

【是不能欣赏歌剧的人能力更不足一些,还是不能欣赏2胡的能力更不足一些?】
这个是不是定量问题?而你在否定这个艺术价值体系算不算是定性问题?连自己说的话都理解不了,你还上什么论坛?

那么多反问,每句话都要拼命找个话茬来反问,你思维混乱也不用这样吧,你到底理解我到底要说什么没有。太可笑了。

对,时间和历史承认的才是有价值的,但是在这个地方,再次展示了你恶心的二元论诡辩方式。有价值不代表就是完美的,历史和时间是公平的,即使是维多利亚时期的色情文学,也有他们的美学诉求,也有他们的价值,不是你所谓的“纱布,没有价值,都是审美能力不足”。未免你二元化的脑袋理解不了,我再强调一下,每个东西有他们的价值,也不代表莎士比亚和郭敬明就是水平一样的作家,艺术价值也分高低的。

[ 本帖最后由 rolandxjx 于 2008-4-14 16:3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4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硝烟四起....5cm的存在感真强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4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5cm是分成单独的3个故事来进行描写的。3个故事独立成章,都有自己的起承转合。3个故事相连的部分全都属于自己的脑内补完。那么如果真要加入一个无聊的分手情节,那么要加在哪里才能不破坏故事本身的结构?给第一个故事那个美丽结尾来个现实到死的恶心结局?加在第2个故事开头来营造一个俗不可耐的3角恋映像?加在第3个故事里再为mtv增加点素材?无论哪个都没有满意的效果,不如就作为3个阶段中间的一段空白留给读者自行想象。
然后,这也是多次提到的问题,如果要加,加什么内容?因为距离远,产生摩擦,在到分手,这个过程庸长,无聊,而且绝不好看。如果分手的过程太过平淡,那么相对于那个树下约定的结尾显得非常的无力,更容易让观者觉得虚伪。如果过程太过激烈,那么就和整个故事要表达的主题和气氛背道而驰。现在这个方式,既保持了整片的气氛,又不落入俗套,无疾而终的感情更能使人抛开对外部原因的无端猜测而更人引导人对造成这种现象的本质进行思考,这才是这作品的本意。


“如果分手的过程太过平淡,那么相对于那个树下约定的结尾显得非常的无力,更容易让观者觉得虚伪。”

我喷了,你到底感动的是什么,是异地恋的无奈而导致的分离,还是这个片子的视觉渲染和MV煽情。

异地恋的残酷和无奈,正是距离对感情和心灵平淡而无可抵挡的逐渐消磨,前面有几楼都举了自己的例子来说了。这才应该是这个片子最真实的灵魂,最应该表达的核心。我对剧情硬伤的批评正是基于这点的,5CM这点没表达好,整个片子就只能立足于空洞的视觉渲染和MV的卖弄煽情之上。而既然你连这个最关键的过程这个都觉得虚伪了,那你还看个屁,反思个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4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olandxjx 于 2008-4-14 12:50 发表

【是不能欣赏歌剧的人能力更不足一些,还是不能欣赏2胡的能力更不足一些?】
这个是不是定量问题?而你在否定这个艺术价值体系算不算是定性问题?连自己说的话都理解不了,你还上什么论坛?

不需要定性定量,你的意思是说任何人因为文化原因或者什么其它原因确实不喜欢二胡,欣赏不了二胡这就属于能力不足了,有这样可笑的结论就可以了。
不用混论坛大法再度出现,好呀,你逻辑好你告诉我能力不足的“量”和价值体系到底有什么直接关系内在联系,能力不足的量怎么积累可以积累到价值体系的性上去。

我的每一个反问都针对你的可笑之处,你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可笑之处倒是怪起别人来了,我错了,确实只有你这样的最适合混论坛。
好的艺术品不需要相关知识(所以人人都应该被梵高直流感动),这是不是你说的?
只要有人(您?)喷就说明不好这不是你一直在这里企图证明的?
不喜欢梵高的画就是审美能力不足审美有缺陷这是不是你的观点?
无论画家画出在好的作品,只要没出名(被时间历史所承认),卖不出钱,就是没价值的(好吧,至少是没多少价值的),是不是你所要表达的?(比方说梵高没有遇到那个识货的人,没有被宣传出来。。。)

我啥时候有说过有价值的就是完美的,我哪里有提到完美这个词了吗?二元论这个帽子先等下在扣。“时间和历史承认的才是有价值的”的逆否命题难道不是“没有被时间和历史承认的就是没有价值吗”,“每个东西有他们的价值”,难道“每个东西”都被“时间和历史”这个“最公正的裁判”承认了吗,请你先理清一下逻辑先,否则被你批评逻辑我会非常非常伤心。伤心到我要结束这场愚蠢的对话。:~(

原帖由 rolandxjx 于 2008-4-14 13:53 发表


“如果分手的过程太过平淡,那么相对于那个树下约定的结尾显得非常的无力,更容易让观者觉得虚伪。”

我喷了,你到底感动的是什么,是异地恋的无奈而导致的分离,还是这个片子的视觉渲染和MV煽情。

异地恋的残酷和无奈,正是 ...


日了,谈感觉的时候你要喷学术,我好不容易学着战战学术的是侯你又来喷我的感觉,
我的感觉如何和你无关,我这个“更容易”就是写给你这种反对派看的你看不懂吗?从头到尾说虚伪说硬伤的现在就你一个了。我只是想告诉你按照你的高材大论这片会变得更糟,遭到连屁都没得看,屁都没得反思你懂吗?
这叫做抛开“自我成见”,这叫做“客观”!:co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4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谈到普世的价值观,你只要回答我一杯白开水和一百美元哪个更有价值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olandxjx 于 2008-4-14 12:50 发表

【是不能欣赏歌剧的人能力更不足一些,还是不能欣赏2胡的能力更不足一些?】
这个是不是定量问题?而你在否定这个艺术价值体系算不算是定性问题?连自己说的话都理解不了,你还上什么论坛?

那么多反问,每句话都要拼命找个话茬 ...

你试图站在绝对客观的立场上来评价一部作品 但是很遗憾 以你的能力做得到么?你可以代表历史代表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4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ewfaceryo 于 2008-4-14 17:33 发表
不需要定性定量,你的意思是说任何人因为文化原因或者什么其它原因确实不喜欢二胡,欣赏不了二胡这就属于能力不足了,有这样可笑的结论就可以了。
不用混论坛大法再度出现,好呀,你逻辑好你告诉我能力不足的“量”和价值体系到底有什么直接关系内在联系,能力不足的量怎么积累可以积累到价值体系的性上去。

我的每一个反问都针对你的可笑之处,你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可笑之处倒是怪起别人来了,我错了,确实只有你这样的最适合混论坛。
好的艺术品不需要相关知识(所以人人都应该被梵高直流感动),这是不是你说的?
只要有人(您?)喷就说明不好这不是你一直在这里企图证明的?
不喜欢梵高的画就是审美能力不足审美有缺陷这是不是你的观点?
无论画家画出在好的作品,只要没出名(被时间历史所承认),卖不出钱,就是没价值的(好吧,至少是没多少价值的),是不是你所要表达的?(比方说梵高没有遇到那个识货的人,没有被宣传出来。。。)

我啥时候有说过有价值的就是完美的,我哪里有提到完美这个词了吗?二元论这个帽子先等下在扣。“时间和历史承认的才是有价值的”的逆否命题难道不是“没有被时间和历史承认的就是没有价值吗”,“每个东西有他们的价值”,难道“每个东西”都被“时间和历史”这个“最公正的裁判”承认了吗,请你先理清一下逻辑先,否则被你批评逻辑我会非常非常伤心。伤心到我要结束这场愚蠢的对话。


不需要定性定量,你的意思是说任何人因为文化原因或者什么其它原因确实不喜欢二胡,欣赏不了二胡这就属于能力不足了,有这样可笑的结论就可以了。
——我什么时候说过这种话啊?又来臆测别人观点?“欣赏二胡和欣赏歌剧,谁的审美能力更高”这种煞笔问题是你提出来的好不好。

不用混论坛大法再度出现,好呀,你逻辑好你告诉我能力不足的“量”和价值体系到底有什么直接关系内在联系,能力不足的量怎么积累可以积累到价值体系的性上去。
——你不知道什么叫量变产生质变么?小时候喜欢流行音乐,长大了喜欢古典音乐的要多少有多少。

“只要有人(您?)喷就说明不好这不是你一直在这里企图证明的?”
——别傻了,你再找个看出这点的人。

不喜欢梵高的画就是审美能力不足审美有缺陷这是不是你的观点?
——喜欢,和能否看懂,是两回事。不要歪曲我的观点。不能看懂确实是审美能力不足。
以梵高为例,梵高的画是古典绘画刚刚步入现代绘画的时候,太多的东西都是在探索,包括梵高本身也是一个现代美术的创新者、革命者、实验者,一个能看懂梵高的人,也许喜欢之后及继承梵高探索而更成熟的抽象表现主义,有什么奇怪的么?

无论画家画出在好的作品,只要没出名(被时间历史所承认),卖不出钱,就是没价值的(好吧,至少是没多少价值的),是不是你所要表达的?(比方说梵高没有遇到那个识货的人,没有被宣传出来。。。)
——别傻了,又来臆测我的观点,我用“价值连城”这样的词语不代表我认可金钱是艺术的唯一标准,连标准之一都算不上。生前画卖的大红大紫,死后被证明是庸才的画家多如牛毛。
不出名确实就是没价值(也就是不是经典名著),一个伟大的作品只要流传下来,你给我找个没出名的反例?没遇到一个识货的人,总会遇到另一个识货的人,只要这幅画在流传,价值总会被承认。除非被销毁,这就是人力不能违抗了。


我有说“有价值的不是完美的”是你说的么,我随便说一句话你都这么敏感我可抽不下去了啊。还是说你只是为了寻找地方反驳我而无所不用其极呢,二元论达人?
关于你的疑问,我心地善良,不介意用垃圾时间教导一下你:“时间和历史承认的才是有价值的”的“有价值”是沿用前几个帖子讨论的经典名著这个概念(你自己看看,你之后的回复帖里都还在用这种引申意),之后的几个“有价值”用的是字面含义。两种含义上的差别随便找个初中生都能分明白,整个话有阅读难点么?我说,你是真看不懂还是看不懂,真看不懂我还当教导小朋友了,要是装看不懂玩文字游戏,你不嫌弱智我都嫌弱智。






最后我说一句,你连正面反驳我的观点都不行,只会一口一个“这个是不是你的观点啊?”“这个是不是你的观点啊?”干嘛啊?弱智么?随便你怎末说我缩卵吧,这个话题我不再继续了,一个中学水平的挑刺游戏,真是太他妈煞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4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自由质子 于 2008-4-14 17:43 发表

你试图站在绝对客观的立场上来评价一部作品 但是很遗憾 以你的能力做得到么?你可以代表历史代表时间?

知道历史和时间为什么是绝对的公正么?就是因为有无数我这种不自量力的人试图站在绝对客观的立场上评价一部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4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ewfaceryo 于 2008-4-14 17:33 发表

日了,谈感觉的时候你要喷学术,我好不容易学着战战学术的是侯你又来喷我的感觉,
我的感觉如何和你无关,我这个“更容易”就是写给你这种反对派看的你看不懂吗?从头到尾说虚伪说硬伤的现在就你一个了。我只是想告诉你按照你的高材大论这片会变得更糟,遭到连屁都没得看,屁都没得反思你懂吗?
这叫做抛开“自我成见”,这叫做“客观”!


“异地恋的残酷和无奈,正是距离对感情和心灵平淡而无可抵挡的逐渐消磨,前面有几楼都举了自己的例子来说了。这才应该是这个片子最真实的灵魂,最应该表达的核心。我对剧情硬伤的批评正是基于这点的,5CM这点没表达好,整个片子就只能立足于空洞的视觉渲染和MV的卖弄煽情之上。而既然你连这个最关键的过程这个都觉得虚伪了,那你还看个屁,反思个屁。”

这他妈叫谈感觉?你连感觉和学术都不清楚,我连这个话题都不能和你讨论下去了,谁能忍受你的无知和扭喷,谁和你讨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4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自由质子 于 2008-4-14 17:43 发表

你试图站在绝对客观的立场上来评价一部作品 但是很遗憾 以你的能力做得到么?你可以代表历史代表时间?


不是\"止键盘于此\"了么,怎么又战,拖走拖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又被引用了 忍不住 (自己闪了  不用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4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二胡和欣赏歌剧,谁的审美能力更高”这傻逼逻辑不是从你那普世的价值观推出来的?价值和审美能力都是普世的自然有谁更高谁更低的问题,你没给我回答出“一杯水和100元”哪个更有价值以前少给我在这jjyy你那什么“普世的价值观”。

音乐爱好质变成音乐爱好不奇怪,能力什么时候能质变成价值观到还是第一次听说,怪别人不能理解,谁能理解到还真是他们的奇了怪了。

——别傻了,你再找个看出这点的人。
====================================
别傻了,这贴里指责你自说自话的少说也有3,4个了,你要不瞎的话,抬头看看楼上就知道了。

——喜欢,和能否看懂,是两回事。不要歪曲我的观点。不能看懂确实是审美能力不足。
==========================================
对,喜欢和能否看懂是两回事,但是请先弄清楚是谁先扭曲了,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喜不喜欢,不是看不看懂。又或是,你还是这里哪个人没有看懂5cm?

不出名确实就是没价值(也就是不是经典名著),一个伟大的作品只要流传下来,你给我找个没出名的反例?
==========================================
“帮我找一个你看不见的人出来。”哇塞,你好潇洒好大度啊。梵高的例子说不定只是一个特例,因为机缘巧合被人发觉了,历史上说不定有无数类似的人已经被埋葬了。当然,这个只是假设,你可以当我胡说,当你胜了这一阵也不无不可。

你游离主题之外回了我一句搞得我迷糊了半天,还以为又一个“定性定量”还以为自己真什么地方说过这句话话呢。不过我也游离主题之外的回了一句也有人乐的屁颠屁颠的,我看也是半斤八两。
原帖由 rolandxjx 于 2008-4-14 18:41 发表
这他妈叫谈感觉?你连感觉和学术都不清楚,我连这个话题都不能和你讨论下去了,谁能忍受你的无知和扭喷,谁和你讨论吧。

原帖由 rolandxjx 于 2008-4-14 13:53 发表

我喷了,你到底感动的是什么,是异地恋的无奈而导致的分离,还是这个片子的视觉渲染和MV煽情。

原帖由 newfaceryo 于 2008-4-14 17:33 发表

日了,谈感觉的时候你要喷学术,我好不容易学着战战学术的是侯你又来喷我的感觉



你引了我两段话偏偏放着我正好回你问话的第三段不引,我都不好意思喷你你倒来喷我了。
这tmd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同一个词在和别人争论的时候同时引用两种意思,根据自己的话还能同时导出“既有价值又没有价值”就算你现在是个哲学家你初中语文数学老师都要被你气死。你不想被小学生式的错句改错点出来就请先少犯些小学生还不如的逻辑语法错误
正面回答的地方装瞎子不看的,从你那扭曲的逻辑严格推导出来的纱布逻辑不能让你注意到矛盾,苏格拉底式的反问不能让你觉得可笑,照顾你的理解力类比的例子你还看不懂,我还要拯救你那扭曲的价值观和自我逻辑,我都觉得我实在太扭曲了。我再也不要看到这样扭曲的自己了,幸好你缩了,你不缩我肯定要缩了。

[ 本帖最后由 newfaceryo 于 2008-4-14 20:5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4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奇妙的友情在另一对战士间生根发芽(光速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4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pike.Spiegel 于 2008-4-14 20:45 发表
奇妙的友情在另一对战士间生根发芽(光速遁

基,你好

[ 本帖最后由 waster112 于 2008-4-14 21:15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olandxjx 于 2008-4-14 18:39 发表

知道历史和时间为什么是绝对的公正么?就是因为有无数我这种不自量力的人试图站在绝对客观的立场上评价一部作品。

有多少人像你这样自称站在绝对客观的立场评价一部作品?时刻叫嚣别人是厨仿佛除了你之外都主观到骨子里面,你倒是找出一个赞成你观点的人试试,除了你之外还有谁叫嚣“换作我来一定不会采用这样的幼稚表现方式”
当然了 你肯定又会说真理始终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让历史和时间来见证吧....拜托 不要把自己当成受到迫害的卫道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4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自由质子 于 2008-4-14 22:17 发表

有多少人像你这样自称站在绝对客观的立场评价一部作品?时刻叫嚣别人是厨仿佛除了你之外都主观到骨子里面,你倒是找出一个赞成你观点的人试试,除了你之外还有谁叫嚣“换作我来一定不会采用这样的幼稚表现方式”
当然了  ...

又犯毛病了么,自己回去看帖子
1是有人在问我“如果是你,你会怎末办”,我才这么回答的,我没有叫嚣
2我没有说它很“幼稚”。

你这种恶心的扭曲观点方式,是脑子有问题改不掉还是怎么的?

我一直在说这是题外话,除了你,谁还在逮着我说的这句话不放。满脑子只看得到批评,再在自己的脑子里无限放大?

包括这次在内,你无端攻击我从来没提过的观点多少次了?满脑子冲动,一旦有异议就草率的认为这是5CM黑,在自己的脑中歪曲夸大对方观点,无端的指责对方,不能理性地讨论问题,我这样对待过你们的观点么?你不是厨是什么?

[ 本帖最后由 rolandxjx 于 2008-4-14 23:2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4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我没有自称绝对客观,你又在歪曲我的观点了,我是说我“试图”站在客观的力场。这是我的努力和坚持,有问题么?你可以指责我做的不好,我还没自大到自认为自己绝对客观,同样,指责的时候请举出证据。

和我相同的而观点的不少,从这楼的第一个回复开始不少人了,但我怀疑你是否把握住了我的论点,以及其他人的论点。而从不同方面对新海诚导演提出异议的也不在少数。最后,和我一条战线,并且一直在发帖的也有waster112。落油Я虽然没有参与论战,但从原来那个楼开始,也一直是我一个观点的。

[ 本帖最后由 rolandxjx 于 2008-4-14 23:1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4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观后感,第一章还不错,有点气氛。第二章虽然有点闷,还是接得上去。


问题就出在第三章。
没有任何剧情,草草了事,自已本来期待故事进入正题,结果是连正题还没入就给我来MV了。亏我以为前两章是铺垫,我太天真了。:awkward:
虽然我承认MV是不错,歌也不错,每次去游歌必点曲目。

[ 本帖最后由 S.I.R 于 2008-4-14 23:2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4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质子,我先提前说,这位S.I.R 先生不是我的马甲。别又乱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自由质子 于 2008-4-14 17:43 发表

你试图站在绝对客观的立场上来评价一部作品 但是很遗憾 以你的能力做得到么?你可以代表历史代表时间?

我不是说你试图站在绝对客观的立场来评价作品的么 或者你是试图站在稍微客观的立场上?我不是想要搞什么定性定量 你是自己纠缠在这些词汇上而已 至少我主观上没有要扭曲你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olandxjx 于 2008-4-14 23:21 发表
自由质子,我先提前说,这位S.I.R 先生不是我的马甲。别又乱喷了。

他也就是提出自己的观点了嘛  不过不是一样的么 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4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sleepy: 你们都忘记那个眼镜娘了么,即使这样还要认为叙事好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互发千万条短信 我们之间的距离也不会缩短哪怕1CM

大概是这句台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4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自由质子 于 2008-4-14 23:27 发表

他也就是提出自己的观点了嘛  不过不是一样的么 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

5CM内容就这点,实在讨论不出啥新鲜的东西。

不光是最后一章草草了事,第一章把重点和大部分时间都给了车站相会,虽然有意煽情,但男女主角关系的发展却没多少描述。
如果单就煽情部分来说的话的确还算精良,但实际上效果是比较虚的。

相比之下,“听到涛声”的剧情设置要高明得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最初我回帖就说明了 5CM内容很简单的 不用费脑子都可以记住 原话还在那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4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懒得看帖了,多年以后不要忘了这句:awkward:

原帖由 waster112 于 2008-4-12 03:44 发表
战帖从来是得不出什么结论的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4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自由质子 于 2008-4-14 23:47 发表
从最初我回帖就说明了 5CM内容很简单的 不用费脑子都可以记住 原话还在那边


5CM基本是没有内容,不是内容简单。

一个男的跟自已女朋友分居两地,渐渐疏远,然后女朋友结婚了,留下了淡淡的忧伤。

或许现实生活中这种事很多,但拍出来就没什么意义了。就像拍两口子吵架,吵到后来离婚了,有意义吗?

诚不过是把“淡淡的忧伤”这部分加强了下。改变不了5CM空虚的实质。

[ 本帖最后由 S.I.R 于 2008-4-15 00:0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5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楼
对于5CM中表现贵树与明里感情逐渐淡漠 心之间距离彼此渐行渐远的描写 各位是主张留下空白给观看者发挥、想象的空间更好呢,还是主张一定要详细表现出整个过程否则就是让人脑内自行补完.或者有其他看法  欢迎讨论

没有想演变成对喷的局面
但是现在看出来了 不演变成对喷还真就不正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5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自由质子 于 2008-4-15 00:01 发表
顶楼

没有想演变成对喷的局面
但是现在看出来了 不演变成对喷还真就不正常了

这是没有办法的,如果我主张多设置情节,那等于把5CM推翻重来,也就等于认为5CM是个“不怎么样”的片子。
内容简单,开放式结局是没有错的。

但没有内容的开放又是另一回事。

[ 本帖最后由 S.I.R 于 2008-4-15 00:0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5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I.R 于 2008-4-14 23:59 发表


5CM基本是没有内容,不是内容简单。

一个男的跟自已女朋友分居两地,渐渐疏远,然后女朋友结婚了,留下了淡淡的忧伤。

或许现实生活中这种事很多,但拍出来就没什么意义了。就像拍两口子吵架,吵到后来离婚了,有意义吗?

诚不 ...

一说到没有意义...人活在这世上又有什么意义?(太消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5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I.R 于 2008-4-15 00:03 发表

这是没有办法的,如果我主张多设置情节,那等于把5CM推翻重来,也就等于认为5CM是个“不怎么样”的片子。
内容简单,开放式结局是没有错的。

但没有内容的开放又是另一回事。 ...

另一回什么事?(没有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5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自由质子 于 2008-4-15 00:09 发表

另一回什么事?(没有意义?


很简单,比如像偷自行车的人这样的片子,他的结尾是开放式结局,也就是说,片子的剧情是很清晰的,但结局的开放的,片子带动观众在结局处自已思考。

而5CM结局是清晰的,剧情中间部分叫观众补完你说这算啥?

[ 本帖最后由 S.I.R 于 2008-4-15 06:2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5 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I.R 于 2008-4-15 06:15 发表


很简单,比如像偷自行车的人这样的片子,他的结尾是开放式结局,也就是说,片子的剧情是很清晰的,但结局的开放的,片子带动观众在结局处自已思考。

而5CM结局是清晰的,剧情中间部分叫观众补完你说这算啥? ...

过程哪里开放了

结尾处的MTV用迅速切换的镜头在一分钟内将两个人的人生轨迹完全叙述。根本没有开放。中间完全没有脑补的空间。

从56分23秒开始为分界点,开始讲述两人在那天早晨分开后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5 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熊猫阿黑 于 2008-4-15 06:29 发表

过程哪里开放了

结尾处的MTV用迅速切换的镜头在一分钟内将两个人的人生轨迹完全叙述。根本没有开放。中间完全没有脑补的空间。

从56分23秒开始为分界点,开始讲述两人在那天早晨分开后的事情。 ...

你把那个MV扯进来我觉得5CM问题就更大了
观众看的不可能只是一个MV。
你要觉一两分钟的剪辑那就是交代故事,那你每部片子都看个TRAILER就行了。
况且MV是安置在结尾处的,一个两分钟的剪辑镜头倒叙整个电影?



我觉得这部片子的确只要看那个MV就OK。

[ 本帖最后由 S.I.R 于 2008-4-15 06:4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5 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段MV相当于将整个故事给保包络起来了,可以发展,可以想象,但仅限这几个镜头所局限的范围之内。

这个MV的作用只是将整个故事完整化,详略要得当。



也可以说,这个MV就是累加的回忆的片段。我认为这几个镜头就是用来叙述整个电影的,铅笔匆匆几下描出了轮廓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8-7 08:47 , Processed in 0.246596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