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valry 发表于 2015-1-19 08:54

寻行数墨 发表于 2015-1-18 17:25
楼爬完了,我来说点得罪人的、两边不讨好的话吧。我只谈你们讨论的方式,不涉及内容。
这楼里的大多数讨论 ...

这就叫搅屎棍,这两个id最近漫区常见,特别其中一只,见过这俩搅屎棍出现的帖我一般都不接话

——— 来自Stage1st Reader For iOS

chivalry 发表于 2015-1-19 09:00

互舔伤口 发表于 2015-1-18 22:01
地狱少女什么鬼,都看了没觉得有什么内涵。。monster也看过漫画了,马马虎虎
地球防卫少年好像不少 ...

这么多楼没人推个lain和妄想代理人?还有千年**啥的,哦!我的话必须推鸦-karas-

——— 来自Stage1st Reader For iOS

比比巴巴波 发表于 2015-1-19 09:01

shenhequnying 发表于 2015-1-19 12:11

个人认为,有思想有哲学的东西,不是家仇国恨那种离我们那么遥远的东西。值得我们思考,反思的就是生活本身。因此我推荐:古古实。

あらし 发表于 2015-1-19 19:53

哈哈哈哈,一个老中二和几个傻逼表演太好笑了
比较好奇那个什么草人口中的老师是什么,山里的老狐狸么

真希波·玛丽 发表于 2015-1-19 20:44

这就是为什么窝喜欢影像本体论…

儚き永遠 发表于 2015-1-19 23:10

草加合人 发表于 2015-1-17 21:03
哎呀,都是同样的人呢,我还没累,还有力气,回复他们他们也在说就行了啊。
只要不出现被封禁,禁止和我说 ...

你这就不是谦虚的问题,是看不清现实了,现在这里愿意把你的话看完并理解的人很少不说,我觉得我算是很有耐心的了,看完以后也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只能有个模模糊糊的意思。于是你说再多别人都会觉得你装逼而已。

就比如我又仔仔细细的翻到了第8页,还是没搞清楚你说的“公约性”是什么意思,我想是个哲学上的词汇吧,但又找不到比较好的解释,看来你也没有能力向没有背景的人解释这词到底是怎么意思,到最后不都是鸡同鸭讲……

limmor 发表于 2015-1-19 23:30

估计也是你们涵养好,他第一次发话我当时就喷了……
可以这么说,动画这个形式是时代的奇迹!任何一位20世纪初的文人都无法想象还存在这样一种存在着可能性和不断新生的作品。他们当时诞生了电影就已经在展望电影的可能性,而动画更是真正做到了接近历史哲学和艺术哲学的融合,完成了那群评论家想要的清晰具有历史实在之物和有价值的真理内容存在的初步显现。妈啥玩意,都快腹肌疼了,真中二到开眼。只能说世间丰富多彩,什么样的人都有。

儚き永遠 发表于 2015-1-19 23:44

ztxy1 发表于 2015-1-18 16:34
看动画不如看书和动画没有内涵这本身说的就不是一回事,就像你那会说的,看动画学不到历史,这本身就是地 ...

看日本动画你想学些正儿八经的历史本来就不现实。如果你说看完了动画对这些历史感兴趣,然后回去翻书,这倒确实算是一个积极的地方。

しまかぜ 发表于 2015-1-19 23:51

儚き永遠 发表于 2015-1-19 23:53

寻行数墨 发表于 2015-1-19 23:48
他的公约性根本就不是我们大家现在普遍所指的“社会公约性”。而是所谓艺术作品与神(真理)的接近性。

...

按照这种理解方法,这和动画没啥关系了,任何艺术形式都必定会经历你说的“只是因为创作者从他的日常经验中认识世界,并反映在艺术作品中,供神评判。然后越接近神,就越接近真理,也就越有“公约性”,也就越有内涵。”

直接归纳成“艺术形式必定会有内涵,你们鄙视某种艺术形式就是妄自菲薄”不就好了……

灼尘 发表于 2015-1-20 00:40

空中秋千当年那么冷门 明明药力十足

——— 来自Stage1st Reader For iOS

小樱与小狼 发表于 2015-1-20 00:57

这楼里一个憋太久了,纯粹是来抒情的,另一个是什么鬼,已经超过日漫痴这个境界了,该怎么形容呢?

草加合人 发表于 2015-1-20 05:06

本帖最后由 草加合人 于 2015-1-20 06:59 编辑

寻行数墨 发表于 2015-1-19 23:48
他的公约性根本就不是我们大家现在普遍所指的“社会公约性”。而是所谓艺术作品与神(真理)的接近性。

...
关于和海德格尔的联系这个,老师最喜欢荷尔德林,我也喜欢。
认真看荷尔德林和喜欢荷尔德林,或多或少都比起那些以海德格尔为偶像的拾取的碎片多一点。
至于所谓的建设性(即是你们所谓的社会建设性),老师一开始就讲了,根本不重要,思虑不因为其碎片而忧愁 也不因为其建设性获得拯救。
如果所谓的建设性是那种毫无空隙的逻辑演绎法下的推断的话,前面已经说了,这种方法并没有比其他方法对于一部作品去寻找内涵价值来得更近和更远。
所谓的建设性为何?跟老板聊动画聊着然后去跟讲坛社谈国内小说引进算不算?近藤大介的合作虽然告吹,不过看到轻小说从07年左右的窘境到现在这样得说我释然很多。
所谓的建设性又为何?跟朋友聊着聊着动画,大家都很开心,带来了一杯好咖啡,随口聊起咖啡豆的历史,讲着巴尔扎克的逸话,笑着和朋友说这像不像当初看的动画里那位厨师身边那位煮意大利面的,因为一小点过失指责轻视,后来了解后才开始正视。
所谓建设性又为何?根据动画聊着西尾和成田良悟这个讲坛社系谱作家,我认识一位美院的学生,她带我参加艺术家的艺术理论课,实验音乐课,都指向内向的一种自我沟通(实验音乐的革新起源:就算是在一片漆黑完全隔音下,你也能听到自己体内的声音。而关于行为艺术,看起来似乎nico上的王的哲学差不多,一群人赤身裸体将电线插在自己身上鬼畜。但是索要表达便是研究电子信息和肉体的直接接触。)
所谓建设性为何?跟老师学习后,很多我当初觉得垃圾的小说电影等等开始变得有意思起来,变成了我的讨厌就只是搜的讨厌,如果不能超过这种感情来冷静去认知,那么就去干干别的吧,总有一天(没有也无所谓)因为其公约性,我会再次接触这些有必要的东西。
所谓建设性为何?07我也疯狂否认动画其实是糟粕文化,哪怕在此行业劳作,看着江铜那批人浪费我朋友的才华便是自怨自艾,朋友说去听听欧美吧,大量扫欧美的我,当初很喜欢朱诺和in this life 而这两个在去年我原来都是动画的op。虽然我否认动画,但是我实际还是在喜欢动画。
所谓建设性为何?朋友当初聊日本音乐,列举日本的大师级音乐人,他举例出了小岛麻由美,浅井建一,还有小仓久佳,小野正利所在g团,jdk早期那个5分版本的ys op2哪怕作为现在硬核摇滚也很厉害。甚至聊到著名吉他手鸡桶哥也喜欢特摄并且拿特摄改封面。
以上只是点点滴滴,感觉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是?
我并没去系统学习了经院哲学,虽然看过卡尔施密特的相关经院哲学政治论还有其他。
老师所说的:当你正视你所抄袭的那位的时候,你便可以确信你能够不受其权威的迷惑。
老师要求我写东西做到两条:迂回表达,不涉及‘我’。可惜我学识不够,做不到老师那样三十多年的无我写作。
以上,关于建设性,它并没有必要性。

草加合人 发表于 2015-1-20 06:47

本帖最后由 草加合人 于 2015-1-20 09:14 编辑

寻行数墨 发表于 2015-1-19 23:48
他的公约性根本就不是我们大家现在普遍所指的“社会公约性”。而是所谓艺术作品与神(真理)的接近性。

...
另外,您毫无疑问体现了您的精确感知和理解。
但是就据此而言,如果允许的话,就经院哲学问题,这里我们可以继续聊下去为何会有一种经院哲学感。

最接近的推论毫无疑问是对于作品以心理学概念从新定义归纳出现多种情况分析,但其实并无影响:分析到最后只是剩下了一些心理数据,而这些数据的主观认知会出现一种贫乏的反应,而这种反应的一致性不同事物的开始整齐划一。
要列举实在例子,就是拿演化心理学mimi学说批判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对于现代没有建设性。
因为这些作品本身造就了这些心理学印象,而非这是作品的本质领域,也就只有对这种领域的形式概念进行分析才会真正地从本质开始出发接近。

综述上来说:一方面对多样性的执迷坚持,一方面对严格思虑的漠然,这是一种毫无批判性的归纳法的规定性根基。
它更像是对构建普遍性理念的恐惧。
而这便可以引入你所精确指出的这一点了,这一点在97年以前便已经被指明。
Burdach:关于描述人文主义的起源,就仿佛是一个生命体,作为一个整体降临,作为一个整体生长。我们这么做跟中世纪的那群经院哲学家的所谓现实者并无差别。
还有更多的描述和推论我便不加以唠叨了,这里仅表示我对您的精确感知的敬佩,以及赞美。
如果还愿意继续讨论下去,我愿意以我的无知继续赞美您的精确感知和理解。

另外,我可没有说越接近神,越接近真理。

当然从1寻找只是我个人的习惯,其他的方法并不比1距离2更近也不更远。

引用前面所述:
动画的内涵相对于动画评论来说,其评论的作用便是要指出其所依附的历史实在之物(点1)所包含的真理内容(点2)。
所谓的公约性,也就是此推论的展示和表达,这样的可以寻找到的展示和表达越多,动画也就越具有内涵,也就越接近完美的作品甚至真理。



草加合人 发表于 2015-1-20 06:55

本帖最后由 草加合人 于 2015-1-20 07:17 编辑

儚き永遠 发表于 2015-1-19 23:53
按照这种理解方法,这和动画没啥关系了,任何艺术形式都必定会经历你说的“只是因为创作者从他的日常经验 ...
直接归纳我不就一开始暴露神棍的一面而非中二的一面了吗?
另外,我等学派要求不能直接,越细越好,迂回的路径并不比直接强势表达来得远。我等学派也要求我们不要从道德上以全来解释,哪怕清楚理解对方是以道德为全来分析。

要比喻就你所谓的一开始就这样的话:
1.
亚里士多德:嘿,朋友,你是如何把人藏到这里面的?
郭敬明:傻逼,这是电视机,是现代技术的大成的奢侈品!看到没!这电视边框的珐琅雕刻!刻的可是罗素的名言!……反正跟你这种原始人说了也不了解。
2.
亚里士多德:多可惜啊朋友,这罪恶之人的痛苦遭遇让我感到恐惧,而这善良之人的遭遇让我觉得怜悯,能否帮帮他们?我的朋友,我相信您的神通广大,您跟神一样伟大。
郭敬明:傻逼,这是老子的小时代!你懂你麻痹。既然你这说,晚上跟我上床后,我就按照你说的……不,派你上去当男主角如何?

草加合人 发表于 2015-1-20 07:45

あらし 发表于 2015-1-19 19:53
哈哈哈哈,一个老中二和几个傻逼表演太好笑了
比较好奇那个什么草人口中的老师是什么,山里的老狐狸 ...

没哟,要是说给我老师听,他肯定会想去山里捉一只老狐狸吧?
为了阻止可预见的悲剧的发生,即我老师那里已经养了猫啦。
这个我还是不要告诉他了。

hoh 发表于 2015-1-20 10:51

本帖最后由 hoh 于 2015-1-20 10:53 编辑

儚き永遠 发表于 2015-1-19 23:10
你这就不是谦虚的问题,是看不清现实了,现在这里愿意把你的话看完并理解的人很少不说,我觉得我算是很有 ...
草加合人这里所谓的公约性是“宏大叙事”在戏剧领域或动画领域的体现。

通过苏格拉底式的理性分析,可以得出一系列地对“完美的戏剧”进行客观定义的描述(“黄金分割是最能带来美感的画面分隔方式”是这一类描述在在艺术领域的体现),而穷尽了这些定义的集合就是所谓的“永恒真理”,或他所说的接近“神”性,以及他定义的公约性。 在他看来,所有戏剧/动画创作,都应当试图去体现这些“永恒真理”。越接近这些“永恒真理”进行创作的作品越完美,越有内涵。而动画是最接近这永恒真理的艺术形式。
草加合人对公约性的定义遵循的是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这一定义源自于他对尼采的解读。因为尼采在《悲剧起源》里说了永恒的观众只有身为作者的观众和作为神分析出永恒真理的苏格拉底,所以草加合人认为戏剧的“公约性”的体现就是作者的各人体验用尽量接近“永恒真理”的方式来表达。 具体可以看下面的两段引用。

草加合人 发表于 2015-1-19 16:03
那么这个问题尼采的悲剧起源已经解释了
永恒的两个观众只有两个,身为作者的观众和作为神于传说之环的苏格拉底。(可以理解为真理)。
对于这两位来寻找他们之间的共通,这正是我所谓的公约性所在 ...


草加合人 发表于 2015-1-19 16:03
那么观众有谁?
所有知道的人都是观众,但是永恒的观众只有两个。
第一观众作为创世者的即作者。
另外一个观众是神(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也可以说是真理,也可以说是存在者,也可说是根源,理解为针对来说作品的绝对存在,或者说我们以人类姿态无法揣测的未知的观看者也可以说是有识之人。)
解明了这两个观众的存在后,我们可以开始分析如何寻找这两位觉得有内涵的地方了。
1.受制于作者的内涵层面,这些可以根据作者的那个时代作者所引用的话等等实在之物来讨论分析。具体细节需要再次讨论或者详细说明。(对于动画来说,就是辩证看那些作者制作的相关事实,并且把那些事实一件件整理进入现实以实在之物来分析,寻找和其他过去的历史的关联,切忌以伦理等脱胎自作者欲求的一个方面来揣测全部,任何想法都是此在的一面,作者的全部我们永远无知。)
2.神(真理,有识之人)作为是无法被直接接触的,所以我们暂时放弃去直接询问这个内涵是什么。但是作为绝对的观测者,我们一切对于神(真理,有识之人)来说都是自明的,所以我们可以感受这些的存在,并且不用去否认那些看到的看法。那么我们便可以从作为永恒观众的1中寻找2吧。当然从1寻找只是我个人的习惯,其他的方法并不比1距离2更近也不更远。

联合1.2两点来推论,我们就不难得到以下推论了:
动画的内涵相对于动画评论来说,其评论的作用便是要指出其所依附的历史实在之物(点1)所包含的真理内容(点2)。
所谓的公约性,也就是此推论的展示和表达,这样的可以寻找到的展示和表达越多,动画也就越具有内涵,也就越接近完美的作品甚至真理。 ...


但草加合人这其实是对尼采的一种误读。尼采没有说过永恒的观众只有“作为作者的观众”和“苏格拉底”两个。草加合人这一提法的原始语境见《悲剧起源》的十一和十二章。在这里,尼采在对欧里庇得斯进行批判,说欧里庇得斯除了欧里庇得斯自己和苏格拉底以外,看不起其它所有的观众。而欧里庇得斯的错误在于把苏格拉底式的理性态度引入了希腊悲剧。这一理性思维即毁坏了观众从自己浅意识和本性中获取能量的机会,也阻止了他们与周围其它观众进行的原始情感交流,更使他们无法对剧中英雄所受的苦难进行共同体验,最终导致了希腊悲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消亡。

在这里可以看到尼采本人并不认同苏格拉底的理性主义(当然他在这里“谈古”为的是“论今”,批判的实际对象是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在尼采看来,世界是由人类不可控也无法理解的外力所控制的,人类所能做的,只是在这喜怒无常的外力的捉弄下如何去找寻自己生存的意义。艺术通过把人在受难过程中本能的脉动(酒神力量)通过感性的阿波罗艺术力量形象化成为悲剧艺术,在舞台上由演员与观众共同感受。在这个共感过程中,各体的受难被超越,融入了在场所有人的群体意识之中。而正是这群体的“疯狂”帮助各体找到生存的意义(作为一个例子,可以想像当你在球场中观看比赛。这时你是如何被在场的其它支持同一个球队的球迷的所影响,尽情地发泄你的情绪)。反过来,苏格拉底式的理性思维,试图去通过理解并掌控左右人生的外力,来带给予人生存的意义。尼采认定理性主义对能够通过思辨去“理解”“掌控”这一外力的信心是一种盲目乐观,最终必将以失败告终。而理性分析外力的过程又阻断了在酒神力量引导下的艺术创作(理性是反本能反艺术的),最终将导致人们无法找到自己生存的意义从而陷入虚无。

撇开草加合人对尼采的误读不谈,那么“永恒真理”是否真的在戏剧和动画领域存在呢?尼采是否定其存在的。而从对之推崇备至的草加合人都没法对其进行部分的概括,就可以看出所谓“永恒真理”即使在理论上存在,也基本不可能在现实中求得。而且“永恒真理”这一假说在艺术领域有其危险性。承认这一假说,必然导致艺术家争相向“想像中”的永恒真理趋近并导致创作上的同质性。这种同质性最终必将扼杀任何一种媒介的活力。


lcw123 发表于 2015-1-20 10:59

掉书袋,看不懂=装逼↣粪作
不迎合观众=这傻逼剧本在想什么?↣粪作
那些有内涵的独立思考的东西不就是你们自己拿脚投票给枪毙掉的么?现在又回来抱怨烂俗讨好观众?who care?

----发送自 LGE L-01F,Android 4.2.2

wx98707707 发表于 2015-1-20 11:39

和平保卫战

草加合人 发表于 2015-1-20 12:45

本帖最后由 草加合人 于 2015-1-20 13:59 编辑

hoh 发表于 2015-1-20 10:51
草加合人这里所谓的公约性是“宏大叙事”在戏剧领域或动画领域的体现。

通过苏格拉底式的理性分析,可以 ...
赞美您的学识和认真,面对如此无知的我,您还愿意说出这么深刻的看法。
也算是看着黄色动画的内涵的例证吧?

不过我这里需要发表下关于您的几个说法的看法,希望能容忍我的虚妄。
1.关于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并不是理性主义,如果要给苏格拉底打上理性主义的标签,那么请清楚地意识到这是色诺芬里的苏格拉底还是亚里士多德的净化学说下的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自己并不著书,所以对于他的指控可以这么说:
“尊贵的宙斯啊,那边有个没有手脚的哑巴,他昨天写了你的坏话。”

2.我对尼采的解读。
并不来自对于尼采的解读,关于对于尼采的解读我仅仅表达的只有将尼采作为一个有‘内涵’的事件的标志来介绍给别人而已。
尼采这样的天才表达的是拒斥而非反驳,这是因为他正像是君王一样天生握着理性的权柄和头戴着意志的王冠。

以此来作为例证:
在完成任务之前不要来见我。
可是,我这颗备受折磨的心,是承受着多么沉重的恐惧啊!
去吧,去吧!哦,不!
别走!回来!好吧,去吧!
早晚都得干!

至于更多的,我暂且不提。
我仅仅想要回答的是,是最后这种承认的扼杀。
您挑出来的这种怀疑(承认),请允许我讨巧来回答。
当这些名字作为概念所不能达到的时候,作为理念他们可以担当;通过理念所达到的,不是同类的整齐划一,而是极端情况的综合。
作为构型原则来分析的话,那么Strich的著作是可供您参阅的,我便不再赘述了。
您的担忧是正确的,是值得赞美的美神的恩赐。
但是方法论绝不可来自对事实性缺陷的单纯担忧,也绝不可消极地表现为一种警告规则。
它必须是来自更高秩序的直观而不是由科学的真实主义视角来给出。
这里引用冲方丁英雄世纪的开篇来吧:
很久以前宇宙中有一个文明等各方面都达到顶点的种族,它们被称为“黄金”族。
一天,“黄金”族向宇宙中发出了呼唤。
第1个回应的种族是“白银”族;
第2个回应的是“青铜”族;
第三个回应的是“英雄”族。
就在“黄金”族放弃等待准备前往另一个宇宙时,一艘移民飞船带着它唯一幸存的乘客——一个婴儿来到了“黄金”族的面前,这个最后回应“黄金”族召唤的种族被称为“黑铁”族。

草加合人 发表于 2015-1-20 12:45

本帖最后由 草加合人 于 2015-1-20 12:47 编辑

hoh 发表于 2015-1-20 10:51
草加合人这里所谓的公约性是“宏大叙事”在戏剧领域或动画领域的体现。

通过苏格拉底式的理性分析,可以 ...

草加合人 发表于 2015-1-20 13:47

本帖最后由 草加合人 于 2015-1-20 14:12 编辑

寻行数墨 发表于 2015-1-20 13:37
您从根本上误解了我对建设性的定义。
我所说的建设性,并不是一个哲学概念,而是一个传播学概念。
它根本 ...
感谢您慷慨展示您的博学和激情。
我的语言就是我表达的总和,这一点再次重复。
至于这个问题上没有分歧这一点我赞同您的感知。
其他的,如果有何让您觉得恼怒叹气的地方,还望不要在意。
如果不行,我只能许诺有机会请您喝咖啡,或者在武汉愿意请您喝咖啡。


关于您的那些看法,可以回到505我对于Hoh的一点回复里,应该能解开您的一些困惑。

至于必要性与建设性的话,感谢您的怜悯。


因为堵车迟到了的死宅,看着在看书等了他足足3个小时的朋友十分愧疚。
A:“哈哈,我告诉你有个傻逼,昨天在S1论坛里装老年中二笑死我了,真想知道他妈有个这么中二的儿子,是否会炸了。”
B:“哈哈哈哈哈哈,他妈炸了,中二得他妈爆炸!不要去管这种中二不就好了。走,一起去喝咖啡吧。还是喝点起泡酒?”
A:“我们去玩高达无双。”
B:“好。”

possibility 发表于 2015-1-20 14:55

个人来说,这贴的悬念就是老师是谁了……

hoh 发表于 2015-1-20 18:33

草加合人 发表于 2015-1-20 12:45
赞美您的学识和认真,面对如此无知的我,您还愿意说出这么深刻的看法。
也算是看着黄色动画的内涵的例证吧 ...

如果你读了尼采《悲剧起源》的话,就会知道在这本书的语境下,苏格拉底就是理性精神的代表。当然,如果你读了《悲剧起源》的话也会意识到你所谓的尼采“仅有的两位永恒的观众”一说是一个常识性谬误。

@寻行数墨 和 我对你“公约性”一说的理解或许都与你的本意有偏离,但导致这种偏离的原因却是你非建设性的讨论方式。你不断地堆砌完全不组成论点各种引用,我们也只能从这些引用中去寻找线索。而从502楼引用的两段发言中只能得出你是在尼采的语境下讨论“公约性”。

ztxy1 发表于 2015-1-20 19:27

草加合人 发表于 2015-1-20 19:51

hoh 发表于 2015-1-20 18:33
如果你读了尼采《悲剧起源》的话,就会知道在这本书的语境下,苏格拉底就是理性精神的代表。当然,如果你 ...

哎,比起美屿铃香,我喜欢的的确是碧乃铃。
可是…
能不提就不提,能不去抓这只箱猫就不抓吧。
哪怕提,这只箱猫挺漂亮的。
我只能这样说了。

丧心病狂吃豆腐 发表于 2015-1-20 20:16

泠yuki 发表于 2015-1-16 22:58
要思想要内涵,为何要来看动画

我看动漫的经历告诉我,动漫总体上的确只是小孩子的自嗨

不过你在这里开嘲讽真的好吗

草加合人 发表于 2015-1-20 20:33

草加合人 发表于 2015-1-20 19:51
哎,比起美屿铃香,我喜欢的的确是碧乃铃。
可是…
能不提就不提,能不去抓这只箱猫就不抓吧。


至于理解的误差什么的,那个真的没有,我是真心真意觉得你们愿意展示你们的才学是让我高兴的。

我说了,我的语言就是我表达的总和。

ztxy1 发表于 2015-1-20 20:38

darkgem 发表于 2015-1-20 21:07

cools 发表于 2015-1-18 15:21
http://bbs.saraba1st.com/2b/thread-934852-1-1.html
他不就是春学杀猫长文的作者吗

爬楼爬到这儿喷出来……

darkgem 发表于 2015-1-20 21:12

ganeid 发表于 2015-1-18 17:25
那你给我举两个日本动画里严肃客观对待历史的例子可以吗?
还是说,你认为就一月这几个片子,你是敢从战 ...

从船女人中学习太平洋战争史目前看来是备选项中最靠谱的

darkgem 发表于 2015-1-20 21:13

混沌大陆 发表于 2015-1-18 17:28
,妈呀,你真的从头爬完了。。您这毅力实在///

我也爬完了,心情老愉悦了~~

看到鸡蛋灌饼加入时,我真是虎躯一震,深感此楼潜力无穷

winglace 发表于 2015-1-20 21:13

文学和哲学类专业话题建议去文史区讨论

统一合作关系部 发表于 2015-1-20 21:16

本帖最后由 统一合作关系部 于 2015-1-20 21:39 编辑

这是S1漫区吗?!

darkgem 发表于 2015-1-20 21:19

草加合人 发表于 2015-1-18 18:39
可怕,会嘲讽的巨人呐,能否展示你的真知而非对于我个人的评价,甚至堪称神化?
苏格拉底式?这一评价要 ...

合体!!来吧,ZTXY1!

darkgem 发表于 2015-1-20 21:20

ztxy1 发表于 2015-1-18 18:49
= = 这就是所谓的
“你这渺小的人哪,燃烧着高天原八百万神的怒,承担着彼世行者所看不穿的罪,有何资格 ...

好的!草加合人撒吗!!合体!

亡灵的彼岸 发表于 2015-1-20 21:23

本帖最后由 亡灵的彼岸 于 2015-1-20 21:34 编辑

darkgem 发表于 2015-1-20 21:20
好的!草加合人撒吗!!合体!
楼里这两位互捧臭脚的样子真的是难看极了。
其实看到鸡蛋灌饼和goddess回复的时候我还是蛮期待后续的,不过趴地上想了想,这潭水这么臭,人家没兴趣搀和也是显而易见的。

丧心病狂吃豆腐 发表于 2015-1-20 21:28

本帖最后由 丧心病狂吃豆腐 于 2015-1-20 21:33 编辑

ztxy1 发表于 2015-1-20 20:38
你应该说,看个屁的思想书,看个屁的人生哲学,老老实实被社会草去,要看人生,要看思想,何苦看书? ...
倒不是这个意思,动漫我也是从小看到大,每季的新番也会选上一两部对胃口的来看看

对我来说,看动漫和看电影电视剧或者看小说什么的没有区别

不过也仅此而已,日本动漫受众的最大一个群体毕竟还是10几岁的小孩子,大多数作品难免会被商业绑架迎合市场,这种东西,有一点阅历的观众,看不下去也正常。少数的精品,也就和平时看的拍得比较好的电视剧一个档次吧,没什么高下之分。

至于表现形式什么的,我不是专门学这个的,只能说点自己的粗浅看法。动漫我觉得有一点很难追上真人,就是人物的面部表情以及衍伸的心理活动。好的演员,一个眼神,就能表达出丰富的内涵,能让人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复杂的感情,动漫的作图要有这个水平,那每一帧画面都得花费无数的心血;好演员举手投足就是戏,动漫你能按照商业制作的速度来实现同样的效果吗?所以我看到的大多数动漫的角se都只是现实中的人身上的一个截面,很难看到一个塑造得相对完整的人物,这一点我觉得是对动漫想要往深处挖掘的一大制约

大魔法师 发表于 2015-1-20 21:34

到16页才见有人提妄想代理人,漫区真是堕落了
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查看完整版本: 求推有思想有内涵的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