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Potplayer

[讨论] 对于动画来说,60fps比10bit色更有意义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4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mhss 发表于 2017-1-14 17:01
但是这种滚动字幕只有黑屏的背景效果好,一旦有动态画面可能会很糟糕……
没有条件尝试AFM(就下载的楼内 ...

链接: http://pan.baidu.com/s/1mhY0uRQ 密码: tes5
你这个问题就是我放弃svp的最大原因,文字撕裂的一塌糊涂
fm就很完美,内压字幕和staff表都没啥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临界点 发表于 2017-1-14 16:22
打个比方吧  比如原先在两张原画之间要插入10张图作为过渡帧  但有了这个技术之后  只要画5张甚至更少就够 ...

多谢科普

如果真有这么智能,那么是节省很多人力成本(然后就是很多人要失业)
只是日式动画其实是个变速加减帧技术,视觉效果全靠经验,无法全部交给软件
这种技术达到成熟的智能表现之前,还要专门组成一个小组去来回去调试它的效果。前景很好是没错啦,现阶段没人愿意研究也可以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1-14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qwased 发表于 2017-1-14 17:49
链接: http://pan.baidu.com/s/1mhY0uRQ 密码: tes5
你这个问题就是我放弃svp的最大原因,文字撕裂的一塌 ...

这种缓缓的倒不是特别明显
我下午拿SVP试了几个视频,最受不了的就是A/Z第二集开头OP那里,因为是个逐渐加速上移的镜头,结果就是图中的文字上下不停的狂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帧效果还不如3D渲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猥琐酱 于 2017-1-14 18:44 编辑
hagck 发表于 2017-1-14 16:59
补帧效果应该是电视行业本身原创的,FM技术是powerDVD的,也可以说是电视行业的。
如此说来是电视行业的技 ...

对,之前太长没看,依照着自己的理解想象的,重新回头看了下科普,原来是这么回事。了解了。多谢。


===================
对了顺带说下,Gohands的那个新动画,就是让人看吐了的番,在电视上看也有质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daizhenye 发表于 2017-1-14 17:52
多谢科普

如果真有这么智能,那么是节省很多人力成本(然后就是很多人要失业)

动画这块环节更多是需要临摹技巧  这种工序最适合给软件做了 现在动画这块工资低流失量大   刚好填补空缺  只是日本动画业界估计沒那么灵活  说不定以后最先用的反而是国内公司
全部能交给软件那说明AI已经跟人一样有自己的意识智慧了   那还很遥远   真到了那一步不知道人类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临界点 于 2017-1-14 18:54 编辑
cao1rui2 发表于 2017-1-14 16:31
原画师大都是动画师升上来的呀,要是真搞成了,业界是不是又离乙烷更近一步 ...

现在问题是动画人才需求量大  但人才待遇太低才有药丸这个说法   动画师可以更容易跳到原画师也很难说好说坏  就跟以前赛璐珞需要上色的人肯定是现在软件上色的N倍人  那时候肯定也不少人改行了  但这就是技术发展的趋势  是没法阻止的 实际上技术的进步也使得动画的画面整体水准在不断提升  能更快跟上这种趋势的公司肯定能活得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滑也有人看的下去
所以泥潭作画相关的讨论能不能不那么反智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mhss 发表于 2017-1-14 18:23
这种缓缓的倒不是特别明显
我下午拿SVP试了几个视频,最受不了的就是A/Z第二集开头OP那里,因为是个逐渐加 ...

特意去找来试了下,这里很特殊,白色字和白色云混在一起了,所以会抖
除了这里就没有瑕疵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到一个词 web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hagck 发表于 2017-1-14 04:49
“低帧率下不连贯运动带来的冲击感”,qwased 压制的正好有一拳第一集,一拳应该是比较典型的冲击感作品 ...

这是矶光雄一拍三全原画的作画片段

https://sakugabooru.com/post/show/17072

其高动态和冲击力,绝无插帧不崩坏的可能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1-14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tmpfs 发表于 2017-1-14 19:25
这是矶光雄一拍三全原画的作画片段

https://sakugabooru.com/post/show/17072

他压的这个一拳,龟田那段我已经看不下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1-14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tmpfs 发表于 2017-1-14 19:25
这是矶光雄一拍三全原画的作画片段

https://sakugabooru.com/post/show/17072

链接: http://pan.baidu.com/s/1miJh9fq 密码: udpg

确实不行了,前半段打油,后半段倒是没啥变化的样子
我感觉这段类似于迪斯尼的2d动画,不适合补帧
补帧最有效果的适用场合还是看穷酸动画,那种大段的平移镜头+不停念台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qwased 发表于 2017-1-14 17:49
链接: http://pan.baidu.com/s/1mhY0uRQ 密码: tes5
你这个问题就是我放弃svp的最大原因,文字撕裂的一塌 ...

想请教一下 我今天也试了试AFM 效果很不错
不过想展示这种插帧效果的话用什么压制/录制效果比较好?
potplayer自带的完全没法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孤狼arcueid 发表于 2017-1-14 20:14
想请教一下 我今天也试了试AFM 效果很不错
不过想展示这种插帧效果的话用什么压制/录制效果比较好?
potp ...

AsVideoConv 可以直接生成60fps的视频文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月隐红樱 于 2017-1-14 20:23 编辑

1     2      3   24frame
1 2 3 4 5 6   60frame
那么原版第二张哪里去了?如果是原画张,岂不美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qwased 发表于 2017-1-14 20:18
AsVideoConv 可以直接生成60fps的视频文件

谢谢 晚上试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ygianlunar 于 2017-1-14 20:31 编辑

现在还做不好吧,除非有更加智能的过度帧生成技术,
或者说,做到纯数字智能作画这种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stygianlunar 发表于 2017-1-14 20:30
现在还做不好吧,除非有更加智能的过度帧生成技术,
或者说,做到纯数字智能作画这种东西
...

我觉得真正需要的是动画原盘弄成120FPS的,有动作的地方就按照24*5复制帧,镜头平移的地方就软件插补
这样效果应该是最好的,技术上也不是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1-14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hagck 发表于 2017-1-14 20:52
24fps原画,画面作为背景的远山天空及其顺滑,一点没有断裂感,制作极其用心。
特别是18s段树木黑影竟然 ...

兄弟,不如看电影吧。。电影上限高,基数大,够你看几十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hagck 发表于 2017-1-14 20:52
24fps原画,画面作为背景的远山天空及其顺滑,一点没有断裂感,制作极其用心。
特别是18s段树木黑影竟然 ...

我现在感觉,这个算法对obake和背动啥的,根本没有合理的处理逻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1-14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1-14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hagck 发表于 2017-1-14 21:30
肯定用来看电影电视剧以及3D绘制的动画的。
但不代表很多人对于PC显示器,移动设备的60Hz刷新造成的24fps ...

比利林恩的120版,是个特别有趣的参考资料。
滑,微妙的违和,李安用这个技术,配合大量主观镜头运用,成功展现了战后士兵的神奇境遇,技术与艺术是良好契合的。
作画不然,会被缺乏艺术设计的算法搅乱踩点,丧失本来的时间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22: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月隐红樱 发表于 2017-1-14 21:41
比利林恩的120版,是个特别有趣的参考资料。
滑,微妙的违和,李安用这个技术,配合大量主观镜头运用,成 ...

120fps对日常生活场面的提升很大,对战争场面就失去“电影感”,虽然我觉得还是看了太久24fps不习惯的缘故


—— 来自 Jiayu S3, Android 7.1.1上的 S1Next-鹅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7-1-14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有个疑问,现在日本的电视应该都是支持那个什么动态补偿的了吧?或者普及度很高了吧?动画制作方在制作动画的时候,也是默认作品在电视端播放的吧?那日本观众有没有表示这破坏了什么动画的原汁原味之类的意见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60fps可以在本地插帧得到,但是10bit是压制时候就决定了啊
而且10bit和显示器的色彩深度也没关系,是算法上的区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24帧动作其实没必要补,但静止画面水平拉动真需要补,24帧和TV的30帧对比,很多画面明显的跳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23: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动画张数不满不还是省钱,那天真的全程一拍一是不是还要被开除出日本动画行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23: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ao1rui2 发表于 2017-1-13 20:58
手绘的话有些部分插针明显有bug,我觉得像希德尼娅的骑士这种3d的插针效果应该不错 ...

希骑这种全3D是完全能出60fps的,只要材料不丢重新渲染一下相对成本超级低(你看蓝光版改出的奇葩视角就相当不费事)。
最主要的还是后期处理的motion blur啊:线条太清楚,低帧数下一运镜就郁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23: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qwased 发表于 2017-1-13 21:24
你要只看蓝光圆盘那是没啥区别,看个tvrip就有了,以前没普及10bit的时候压的片除非码率很大不然banding ...

电视台Mpeg2信号流欠码不是司空见惯的常识性认知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1-14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5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月隐红樱 发表于 2017-1-14 21:41
比利林恩的120版,是个特别有趣的参考资料。
滑,微妙的违和,李安用这个技术,配合大量主观镜头运用,成 ...

比利林恩因为是真人电影,我觉得120帧的违和感是另外的原因。
一是电影亮度和对比度提高太多了,会让习惯一般电影的人感到不适应,这个片子演员都没带妆拍摄,但看120帧会让人觉得男主嘴唇红得过分,就这么明显。对于动画来说我觉得这有点类似于从赛璐珞到计算机处理的改变。看旧片子色域没那么广(颜料上色总有限制),计算机制作后色彩的选择范围扩大,会比以前鲜艳很多。
二是120帧的画面信息量要比普通片子多太多了,就是说以120帧能看得清清楚楚的地方,普通的可能看不到,因为画面信息量变大会让观众有些无所适从,不知道注意力该放在哪里。这个是真人实景拍摄才有的问题,我觉得对动画没有太大影响,毕竟动画画面的整体信息量不会因为你多插了几帧就会变多。

但是我觉得对于动画来说,如果上高帧数,和真人影视一样,作画方式和视听语言也需要更新,现在这种简单演算插帧还是不行。
像背景这样运动方式一般比较简单的,帧数太高会“滑”得有点违和,因为人物动作不一定能跟上;
原画如果本身质量很好,能以一拍二甚至拍三做出靠近真实运动规律的画面,这时候插帧会显得画蛇添足,反而让画面远离真实运动;
原画如果是类似金田系这种两个动作之间没有太多过渡帧的,现阶段我觉得演算插帧还是无能为力。

如果动画上60fps,就应该有相对应的60fps的踩点方法,现在的作画都是基于24fps的基础进行原画作业的,如果是一拍二,从24fps改成60fps也许差别不大,但如果一拍一、一拍二、一拍三之类的混合,要怎么搞成60fps?60/24、60/8都不是整数,强行60fps势必会有时间上的错位,就会偏离运动规律。

外行浅见,欢迎拍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1-15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8-8 07:19 , Processed in 0.074269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