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者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11-8-11
|
苹果日报 《进击的巨人》作者专访
从有乐町线护国寺地下铁站走出来,就看到日本讲谈社的大楼。在登记处填写个人资料后,看看四周就见不少带着文件袋的年轻人,也许他们的梦想都是成为一个漫画家。2006年,从九州来的谏山创都拿着一部短篇《进击的巨人》来到这裏,奋斗七年,这作品已成为全亚洲都在谈论的对象。谁又想到,《进击的巨人》的故事概念,是由一个18禁三级电脑游戏而来。
正式连载感觉轻松
人类受巨人袭击而面临绝灭的危机。生还的人类筑成了城墙而过了一百年的和平时间。正当大家快要忘记巨人的存在的时候,巨人再次出现,并突破坚固的城墙展开袭击,人类束手无策……《进击的巨人》的故事从此开始。人类与巨人的战斗,不只官能刺激,甚至被解读为政治甚至国家问题,故事的原作者,是我眼前这个瘦削的27岁年轻人。
2006年,20岁的谏山创凭短篇作《进击的巨人》在《周刊少年Magazine》的「Magazine Grand Prix」比赛上被选为优秀作品。08年,另一短篇《HEART BREAK ONE》在「第80届《周刊少年Magazine》新人漫画奖」中赢得特别奖,之后《orz》也在第81届的新人奖中获奖。然后,在2009 年,谏山23岁,讲谈社的编辑劝他若开始连载漫画,应再画《进击的巨人》。「得知没有篇幅限制后,感觉很轻松,想加甚麼就加甚麼,可以把故事发展下去。」获奖得到的除了压力,还有无穷尽的想像力。
谏山在09年的《别册少年Magazine》月刊上开始连载《进击的巨人》。该漫画杂志是以革新同类杂志为目标,编辑认为《进击的巨人》有这个能力,让其成为杂志的创刊连载之一。终於在2011年,《进击的巨人》在「礼燑䦉肧粮禆ͧ橰諌!」(这本漫画真厉害!大奖)的男性漫画部门赢得冠军,并改拍成动画在今年播出,轰动了日本、亚洲以至世界各国的动漫迷,11卷漫画单行本日本总发行量更超过2,300万本。与普通以消闲娱乐为主的漫画不同,《进击的巨人》在国内、香港、台湾以至南韩的反应比日本还要强烈,读者观众忙於讨论故事的世界观,与我们的现实世界作何种比喻。不过,在我问他这些问题前,先将时间推前一点,听听谏山创自己的故事。
食人蒙娜丽莎的阴影
1986年在大分县日田市的农家出生,谏山是有一姐一妹的「中独子」,老家是以种梅子和大米为生。他像同年代日本年轻人一样,爱看电影和综合格斗技,他又说自己是偶像组合「桃色幸运草Z」的粉丝,是典型的日本80后。
读高中时,谏山已决定将来要成为漫画家。可是,他对编故事的兴趣更早已培养出来。「我从小已喜欢玩玩具公仔。到了小学高年级,男孩已不玩公仔的年纪,我仍喜欢跟朋友一起玩。那时我都常常即兴编故事。」
巨人的构思从哪裏来? 谏山毫不掩饰说:「巨人的构思和造型,是受18禁(成人限定)电脑游戏《Muv-Luv Alternative》以及漫画《地狱老师》的影响。」《Muv-Luv》是描写外星人袭击地球的故事,而《地狱老师》的动画也曾在香港播出,谏山在读小学时,看了其中一集出现的「蒙娜丽莎妖怪」,会突然从画中伸出来吃人,这情节他记忆犹新。「当时,我真的很害怕,不敢一个人去厕所。对巨人的恐惧,就跟我小时候怕食人蒙娜丽莎的感觉很相似吧。」
18岁时,谏山离开故乡到福冈的设计学校上漫画课。20岁,他一个人来到东京,边打工边画漫画,深夜在池袋的漫画茶室做店员,竟也给了他不少壠发。「在深夜的池袋,也可想像到会有甚麼样的客人光临吧?」池袋的漫画茶室,有不少醉客度宿过夜,与他们鸭同鸡讲,谏山只感到自己很无力,还有被无理醉客压倒时的恐惧,也反映在《进击的巨人》故事中,最重要是,「有了这些经历,我能够更鼓励自己尽快画好作品,希望摆脱这种生活。」
■现实世界不会那麼简单。
我还是属於驻屯兵团
当然,他也不是单凭感觉创作出《进击的巨人》。「《巨人》应被列为幻想类型故事,不过,我喜欢的一个电影评论家过去曾说,如果一个故事跟现实生活毫无关系,就不能吸引观众,所以我构思时,特别留意这一点。故事的最基础部份是人类要对抗随时被袭击的恐惧感。这样的恐惧,随时代、国家都不同。再说,我希望我的作品受欢迎,因此也希望从较商业的角度出发。」
如他所料,从各界的评论看到,大家也感受到他所表现的恐惧感,把巨人比喻为社会现象或天灾,再各自代入故事中,甚至有人跟日本军国主义相题并论。台湾某电视台便讨论,故事中的超大型巨人像是习近平、盔甲巨人为北韩的金正恩、女巨人为南韩的朴槿惠,负隅顽抗的人类则为日本人,《进击的巨人》似鼓励日本人对抗外患并复辟军国主义。谏山听到此论点有点惊讶,但说话仍然很温和。
「因为我希望大家有同感而创作此故事,所以如果有人对照自己的实际生活来看,并能够分享感受和烦恼,再而令大家在生活裏感觉舒服一点就好了。」
对军国主义复辟等等评论有甚麼看法?
「如果有人不知道漫画何时发表(2006年),可能会相信吧。大家如何看,我其实无所谓……我想说的是,故事中故意强调主角艾连等人类是受害者,他们为了正当防衞而杀死巨人。有时候,时代是需要人们拥有勇猛战斗的思想,可是随着时代变迁,仍坚持这种思想的话,会变得如何呢?我觉得,现实世界不会那麼简单。」
谏山表示,故事中三个兵团是代表不同思想的人群,是我们社会的缩影。
「这是我看美国漫画《保卫奇侠》受到壠发的。我想,人类可分成两种:一种是不愿在围城内生活,死也要冒险的人,另一种是歧视这些人、平平凡凡过日子的人。调查兵团是前者,后者可再分成两种;只追求安乐的宪兵团,他们有本事,会不惜牺牲别人令自己得益;还有一种是机会主义者的驻屯兵团,他们表面上说自己能干,其实不敢去做。我觉得世上绝大多数人都像驻屯兵团,虽然他们不是坏人,可是我最讨厌他们,比他们甚至更喜欢宪兵团,宪兵团起码忠於自己。对,我喜欢调查兵团,他们不怕危险,像太空人或冒险家那样,按照自己的灵魂而行动。可是,我根本不能加入调查兵团,我倒觉得自己还是属於驻屯兵团。」
■动画版播出令《巨人》人气急升。
■故事内的巨人充满谜团
若够胆跳水的话……
香港也有不少《进击的巨人》fans,谏山也没想过反应这样好。「我真的没想过,但这也是我最初意图的(笑),不过好像已大大超越我在老家所想像的规模了。当人万事皆休,反正只有一条破灭之路,不如选择对抗到底,我确是从小就这麼想。我想起小时候,经常跟朋友玩水,大家从岩石上跳进河裏,我却不敢跳。我开始画漫画后才察觉,这玩意像是一种小朋友成长中必须经过的精神仪式,我一直后悔,如果当时我够胆跳水就好了。也许我无意识地影响到自己,让自己去画能够跳水那一瞬间的心情。也可以这麼说,如果我当时够胆的话,可能现在我就不会画《进击的巨人》这故事。」
你希望香港读者如何去看你的作品?
「作为一个作家,我认为向读者指示如何看,是不礼貌的行为。如果我想读者感受甚麼,就在漫画裏面画进去就行。这就是漫画家的工作。」
《进击的巨人》故事发展仍有待进入白热化,巨人的谜,城墙的谜,几个主角的关系如何发展,似乎仍有待谏山慢慢道来,但原来他已经想好了大结局的情节,但当然不能率先告诉大家。「我已经构思了这个故事的最后会发生甚麼。可是,在那时候,艾连等登场人物会感受到甚麼,会如何行动,我还没开始想。」故事会如何进展下去,仍令人相当期待呢。
■士官长里维是目前最受欢迎角色。
■巨人玩具层出不穷
-----
巨人的文化
■化妆:Cosplayer都争扮巨人,要如何化出一个巨人妆都很讲学问。
谏山创跨越了围绕他家乡的山脉,在东京闯出名堂,他的作品也跨越了国境冲出世界,像故事中的调查兵团向前迈进。可是,外表文静的他说,并不是这样。
「开始连载的时候,我早已有觉悟会马上被中止连载,更何来会想到自己的作品在国外会有人看呢。这是因为我觉得自己的画功还未到可以当商品的水准,我对自己的作品没有信心。所以我现在还不能相信,感觉好像旁人的事情似的。」谏山认为自己的画功当不成商品,但事实上《进击的巨人》影响各个阶层,造成的商机更是他估计不到。
■摄影:日本学生兴起「巨人摄影」,用智能手机便轻易拍出巨人食人效果。
■服饰:想扮巨人但又唔想cosplay,将这件Tee反转笠在头上,便变成超大型巨人。
■艺术:连堆沙艺术都可以巨人一番,巨人艺术品见过未?
■玩具:最赚钱的当然是卖玩具,女主角米卡莎的figma公仔未出已备受注目。
■社运:学民思潮召集人黄之锋公认最迷《进击的巨人》,他甚至将李嘉诚key入漫画中,他要如何反抗?
----
巨人的原点
■《Muv-Luv》的机械人「战术机」大受欢迎,更推出了不少模型玩具。
启发谏山创想出《进击的巨人》故事的,不是日本大地震或者蝗虫袭香港,而是电脑游戏《Muv-Luv Alternative》和动漫《地狱老师》,后者曾在香港电视台播出,相信不少香港七八十后都睇过。
《Muv-Luv Alternative》
2006年推出的日本电脑游戏,故事围绕男主角白银武来到一个平行世界,这个世界的地球人数十年来都与外星人BETA苦战,处於下风的地球人利用机械人「战术机」与外星人战斗,但仍节节败退,最后更要放弃地球逃走。故事中的外星人与《进击的巨人》中的巨人一样,都是分开不同的级别和种类,而《Muv-Luv》06年推出的第一只游戏版由於有性爱场面,被列为「成人向」,由於受欢迎,之后陆续推出删走三级场面的「全年龄版」。
《地狱老师》
1993至1999年於周刊《少年Jump》连载的漫画,与当时的《浪客剑心》被视为《少年Jump》最受欢迎连载之一,单行本全31期更卖得超过2,000万本,96年拍成电视动画并曾在亚视播出。故事背景是童守町一间小学,某日来了一个自称除灵者的老师夜鸟野鸣介,他左手经常戴着手套,原来那是恶魔的左手,同学每次被妖怪袭击,老师都会用这怪手来除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