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贤者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06-9-22
|
也许我是太闲了,也许是我看太多任黑的言论了,于是今天有空的我还是想要来说说为关于任天堂的事情。
我大概也算是个任青,毕竟从FC开始就一直玩任社的游戏机长大,红白机,超任,GB,GBC,GBA,GBA SP,NDSL……等。当然,我也很喜欢索尼的PS系列,拥有PS2以及PSP,并且对PS2抱持很大的好感,PS2依然是我玩过最棒的游戏机之一。而在次时代的选择里面,我没有购买PS3或者是X360,而是选择了硬件配置上最低,但操作新颖的WII。
而在回家体验了近一个月后,我没有后悔当初买WII的选择,由其是在和老妈一起玩WII SPORT而哈哈大笑的时候,我觉得我是买对了机器。而我也相信,WII之所以能够取得目前全球范围内的领先胜利,这并非是偶然。能够打败其他两台画面良好的次时代主机,也自然是有自己的核心优势所在。只不过,在许多场合,和朋友或者网友谈论起关于次时代主机的话题时,总是会听到许多的任黑话语。为此总觉得不妥当,于是就在今天,写一下自己对于任天堂的感想。这里注定有许多错字,当然一些数据的引用也可能有错误,希望大家多又包含,并且指出。
如何看到任天堂在WII这台主机上的胜利?有的人说,那是老任炒作的高明,但问题是任天堂对于WII的宣传投入并不见得比对手X360还有PS3要花费得多,而且光是靠炒作的话能够让营销神话持续两年,那么WII的案例还真应该进哈佛商学院了……有人攻讦说任天堂靠的不是技术而是取巧,体感操作只是一个意料之外的奇迹而已;然则,任天堂作为一家有着30多年历史的家用机生产商(之前卖花札扑克赌博工具啥的近百年黑历史就算了),对比索尼还有微软来说,任天堂才算是最根正苗红的游戏硬件制造商。掠过技术上显得粗糙的FC,在N64还有NGC等主机身上,,都可以看到技术的任天堂的身影;况且体感操作确实带给了许多玩家不一样的乐趣,虽然是有些意料之外,但也属情理之中……当然,黑任的话语和角度选择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口水堆砌了。为了方便理解,我下面试着分别从“商业运作”、“玩家体验”和“行业影响”三个架构方面展开对任天堂和WII的评价分析。
首先是从公司本身的商业运作上看。毫无疑问,目前看来(注意,是目前,不是永远),任天堂是市场最大的赢家。这里的赢家显然是商业意义上的。在次时代三代主机上看,微软的X360和索尼的PS3都是在发售时候顶着亏本着卖主机的,两家公司都寄望于能够在日后的软件开发授权费上能够实现盈利;而到了今天,X360在发售三个年头后终于实现了硬件上的成本持平和略微盈利,而PS3则因为高昂的蓝光光驱还有市场落后的因素而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亏本销售主机。相反,WII在发售初期就因为硬件规格较低,从而可以使得以一个微波盈利的价格发售主机。而在两年过去后,WII成为了市场上的赢家,全球销量逼近5000W。这个数字虽然还没有达到曾经的机王PS2光在北美的销量(5OOOW台,并且现在还依然缓慢增长),但对于任天堂本身来说,已经是个很辉煌的胜利,一扫N64还有NGC时代的销量阴霾。由于业绩良好而带动公司的股票上涨,这使得任天堂最终跻身于日本最富有的企业五强之内。目前任天堂的WII和NDS在全球都依然保持着60万台的周销量,即便是在随后市场遭遇了突然的萎缩,以目前任天堂取得的份额成绩看来,也与“落败”字眼沾不上边。
当然,也许许很多人会觉得任天堂把WII和NDS当成了印钞票的机器,像是一个无厘头的爆发户。但倘若回顾过往,可以看到无论是在掌机还是家用机市场上,任天堂都算得上是走得并不顺利,甚至还面临了严峻的挑战。家用机领域,N64由初始的辉煌陷入了到被索尼的PS和世嘉的土星及系列衍生机种夹击之中;而在世纪交接时期、和索尼、世嘉乃至和微软的新一轮较量中,性能不错的NGC最终也敌不过当时的性能稍显落后但是软件众多的王者PS2,和X BOX一样败退,倒霉的世嘉甚至还差点因为DC陪上了老本。进入04年底,原本想要巩固掌机领域的任天堂又遭遇了索尼强劲性能的PSP阻击,当时公布的NDS在性能上要输对手索尼一条街,这个时候大概要算是任天堂最为严峻的时刻了。所以,后面任天堂在掌机上能够打败PSP巩固业界地位,同时推出了WII取得市场成功,对于任天堂来说也是来自不易的。作为一个企业,首先要考虑的是要活下去,必须找到适合的市场切入点还有吸引消费者。任天堂利的WII成功了,给予公司巨大的经济回报。而这种回报除了流向股东的腰包还有社员的工资卡里,同时也为填补了公司的研发资金和宣传经费。这无疑将会给任天堂在下一个世代主机里面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支援,对比起利润上刚见起色的X360还有前途依然未卜的PS3来说,WII的确是个很划算的项目。配置低没关系,最主要是能够给公司带来利润。当然,这种利润如果没有能够结合消费者需求的话,也只能够是昙花一现而已。说到这点,就不得不考虑下面要提及的“消费者”一环了。
接下来要谈的是玩家体验方面。虽然WII在硬件规格上要输X360和PS3一条街都不止,但在发售两年过后卖出的数量比PS3加上X360还要多,客观上表明了市场对其的接纳程度。事实上,WII针对的也主要是非核心玩家(NP),在任天堂推出健脑游戏和体感操作之前,虽然不能说是市场的空白,但也可以说是一直被游戏厂商忽略的一块。WII成功地开启了这部分的市场空白,因此赢得了许多玩家的喜爱。一台主机能够热销一年半载也许还是宣传的原因,但倘若能够再卖了两年多还持续热销,那么就证明它确实是抓住了市场的方向。而WII也很容易使得一家人都可以参与进去,并且融合了“伪”健康的概念(WII FIT,拳击、WII SPORT等),比起其他主机来更容易获得关于“游戏机”的正面评价,因而也使得许多玩家更容易得到(来自家庭和父母的)购买的允许。
一些人认为,WII主要卖的就是一个概念,并不具备持久吸引力,基本上买回去三个月后就蒙灰。而这也确实是很多买了WII后玩家的写照。毕竟WII上第三方的优秀作品比较少(后面还会谈到),而一些像WII SPORT等的游戏玩久了也就会觉得腻了。但要注意的一点是:购买WII的主要是两类人群,一是较年长的非核心玩家,二是幼龄儿童。对于前者而言,能够用于游戏的时间固然不多,因为对于一个游戏的厌倦程度也不会那么快。所以软件少也没什么所谓,偶尔能打发时间就可以了;对于后者而言,类似PS3还有X360等的游戏过于复杂和多充满血腥暴力,所以家长也更会选择显得比较“低智”的WII来作为孩子的礼物。当然,其实对于一般玩家来说,WII上的软件还算是比较丰富的,至少在现在出的近六百款游戏选择上看,要挑出那么十来个游戏娱乐也不是问题,而类似马里奥银河、萨尔达传说、任天堂大乱斗、零月蚀的假面等游戏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反复娱乐。
对于核心玩家而言,WII的低档画面还有显得滑稽的操作成为了最长攻讦的理由。但事实上谁又规定了游戏的画面就必须是精致异常而且系统繁复的呢?核心玩家也许会发现WII并不适合自己,但却没必要以此攻讦WII就是一台不好的机器。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同样是可是实现基础的代步工具,宝来自然要比宝马在做工、配置和性能上差距了一个档次,但能不能因为宝马在许多方面都超出宝来就否定了宝来的存在呢?也许选择宝来的人更看重的是代步(游戏)这个基础功能,对于速度还有配置等的追求并不为过。而售价配置较低廉的WII也正如例子中的宝来一样:它也许性能差劲,但它还是具备了游戏的功能,对于非核心玩家来说,一样可以带来很棒的游戏体验。当然,一些人会耻笑说WII上的游戏只适合幼年儿童幼稚玩耍而已。但我个人认为这种心态不可取,比方对S1里面的许多年龄较大筒子们来说(包括偶),如果对外宣称自己还很喜欢看动画,只怕也会被人取笑……人的爱好有很多种,没有必要因为不适合自己的就去打压,这样真的是很无聊而且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接下来就是谈论的重点,也就是任天堂和WII之于行业影响问题,这也是导致“任黑论”最关键的一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任天堂是第三方的坟墓,以及任天堂是业界进步的阻碍。关于这两点,分别谈谈下面的看法。
任天堂上第三方软件出得上少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了。几乎所有受欢迎的系列(马里奥、萨尔达、大金刚、口袋怪兽等)都是任社自己的产品……而别的厂商出的产品基本上卖不了多少份,因此长久过后,其他厂商都对任天堂的家用机失去信心了,出了后也卖得不好(当然掌机就另当别论了)。这个问题不好解释,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任天堂对于软件开发的授权金是按照什么比例收取的,但从NDS上第三方软件的丰富阵容以及目前游戏业不景气的前提下看来,如果有厂商愿意参与到WII的开发中,任天堂只怕是会无限欢迎。相比于X360还有PS3的软件开发环境,虽然存在机能不足的弱点,但相对的也会使得开发环境变得简单,那么厂商也能够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对游戏性还有脚本编排的构思上,而不是花费在耗时甚多的建模过程上,在资金投入还有开发周期上都会较其他次时代主机更有优势。之前看到论坛上有人讨论了“简陋的机能”和“构思游戏性”是呈现悖论的这么一个论证,但我想事实上是并不存在所谓的悖论的。当一个游戏制作组选择在WII上开发游戏,那么就不能指望它会想着做一个WII版的GTA或者是GOW……这就好比是盖楼房,PS3的工程建筑队可以盖起摩天大厦,而WII的建筑队则只能起盖不超过十层的楼房。前者完工的效果要做得好的话,设计构思量非常大;而后者虽然受到了一定限制,但至少可以向小而精的方向考虑。对于一个建筑设计团队(游戏制作者)而言,选择了WII平台开发,自然不能奢望会去强调外观宏伟和繁复细节上,而是尽可能地在有限的布局里面发挥到极致就可以了。
接下来是关于技术阻碍的问题。许多任黑认为,WII的成功,引发的游戏业的倒退现象。在强调着所谓“游戏性”的基础上,从而教唆了一批又一批的“任青”们可以置高清画面不顾,置繁琐缜密的游戏系统不顾,而以一种心浮气躁的态度转投到“健脑”或者“健身”运动的过程中。而WII的成功又会使得许多厂商发现其实做一些低端的健脑健身游戏都可以产生很高额的利润,从而产生跟风的效应,不愿意再花巨资投入到作品到许多次时代作品的开发中,而是选择“全民健脑”或者“健身”这样的作品,甚至是把一些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作品硬是放在规格最低的WII上发售(比方说,怪物猎人3),这样不但是对核心玩家的伤害,同时也会影响到真个业界技术的革新进度(任黑们都不承认触摸屏和体感操作属于创新行径)。而“任地狱”倘若在次时代一统江湖成为胜者之后,这个情况恐怕会变得更糟糕,企业的盈利将成为首要考虑,玩家诉求会被扔到一边,游戏业也将持续不景气下去……
于是,阴谋论形成了,任天堂用一根按摩振动棒阴险地把其他主机跳翻在地,然后挥舞着金钱利益的大棒,指挥着被洗脑的非核心玩家们,把核心玩家们统统赶跑,迎接“全民健脑做运动”的黑暗时代,而受到打压的核心玩家们只能苦苦期盼“雅利达的诅咒”尽快到来……。
好吧,上面也有我自己的YY成分,不过现实里面很清楚的是:游戏行业不是PC操作系统行业,任天堂也不是微软,WII的市场占据额也没有达到WINDOWS系统那样全球超过九成的覆盖率……WII即便能够在次时代主机大战里面取得阶段胜利,也不太可能像当年的PS2王朝那般辉煌,认为任天堂能够一统游戏业江湖,这更是无稽之谈。市场的需求总是固定的,WII的出现和体感游戏的热卖,只是激活了长期被忽略的边缘玩家群体,是任天堂抓住了被对手微软还有索尼所忽略的一大块空白市场,而对于传统的核心玩家领域来说,WII的侵蚀力度显然是微不足道的。GOW2依然是轻松卖过200W套,喜欢赛车的玩家也会选择在PS3上面玩机车风暴或者跳票之神GT5而不是WII上表现力糟糕的NFS系列……WII和X360、PS3争夺的是不同的市场份额群体:WII面向低端,而X360和PS3则是中高端的竞争……这恰恰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圈,而避免了因为主机效能同质化而造成的大作独占分化,这在客观上使得X360和PS3也有了自己的一个作品阵营巩固优势(因为机能关系,买了WII的玩家也就不用期待什么GTA4还有高达无双2啥的了……保证了作品在X360还有PS3上的发售不至于被WII分流)
而在作品开发的环境上看,担心“全民健脑”现象的出现也大可不必。所有的游戏类型都会有固有需求和生命周期。WII的出现,正好遇上了简单的健脑健身游戏方兴未艾、而传统的FTG、PRG、FPS等游戏在经历了之前辉煌的十余年后步入低谷的时期,因此出现局部的市场狂热,也是可以理解的。也许有许多的厂商会选择在WII上推出健脑游戏,但这并不表示国过往追求高要求画面、复杂系统的游戏类型就会从此没落,在供需关系达到一定点的时候,市场自会平衡,玩家的口味也会因为玩惯了健脑健身游戏而重新期待大作。WII游戏的火暴,在一个侧面上也反映出了传统家用机市场游戏类型的同质化过剩还有停滞,因此才导致了人们口味的暂时转变。如果把消费者的选择偏好解释为收到任天堂的控制摆弄,那无非是等同于说任天堂公司具备了操纵市场的“无形的手”,这无疑是把任天堂“神话”得具有神棍色彩了。
最后是关于软件作品的问题。在和朋友讨论任黑问题的时候,持有“任天堂便是地狱”的朋友抛出了一个问题:你是希望玩到体感马赛克的萨尔达,还是希望玩到体感高清的萨尔达?意指因为任天堂WII的出现,导致许多大作降低了规格,或者是在制作过程中有所保留,最终还是间接损害了玩家的利益。对于这个问题,我持以下观点:新事物的产生总是弱小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也必定是光明的。任天堂的体感操作与其被当做是搅乱业界的一个另类,还不如说是给予游戏业界的一个启示:那就是展现游戏的多样性。固然,倘若任天堂能够把体感结合上,在X360或者PS3的高清平台上推出萨尔达那自然是好事,而不是非要出在自家的“破烂机器”上,间接降低了游戏体验……可如果这样一来,任何主机上的所谓“独占”也就没有立场可言了,X360的玩家也可以指责KONAMI为什么不在X360上推出MGS4,这不是损害了X360玩家的利益嘛?!任何公司都有出于自家利益的考量,LEVEL5做了DQ9不选择PS3而选择NDS平台是市场行为,因为NDS的铺市率意境能够保证软件购入量;SE的最终幻想13选择了双平台发售而不是独占是市场行为,因为PS3的装机数恐怕不足以让SE挣得足够的利润;CAPCOM选择WII独占发售怪物猎人3也是市场行为,考虑得也许是日后更方便向PSP平台移植获得更多利润……说到这个份上,其实也就不是任天堂自身的问题了。任何游戏制作公司制作游戏的先决考量都是成本收益问题,作为第一方软件制造商,把软件出在自己的主机上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同时,又能吸引一定的装机量,何乐而不为(索尼把杀戮地带2出在X360上也许能够卖得更多,但为什么不作出这样的选择呢)高清体感的萨尔达固然是个美好的愿望,但就像在现实中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道理一样,你又如何能指望在拥有欧美车大功率强劲引擎厚重车身的同时,又同时具备日系车轻便节油配置华丽的效果呢?(哪怕是现实条件具备,也会因为不同集团的利益考虑而不能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这个世界多数时候都是次优的)
什么是游戏?怎么才算是一个好游戏?目前在家用机市场看来,似乎出现了两个方向:由WII平台代表的建议轻松体感操作类,还有X360、PS3平台代表的高清拟真电影化类。任黑的朋友们也许会说,只有后者才会是真正第九艺术的代表,才是正道,前者只不过是旁门左道,始终难登大雅之堂。个人认为,其实作品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只要能够让人感觉愉悦,那么就有存在的价值。当然,对于任天堂和WII来说,虽然卖得当红,但也确实存在一些让人遗憾的地方,比方说大作支持不够,许多游戏的画面过于强调体感操作,反而没有充分利用WII的机能表现……然则,纵观X360的三红质量问题(在发售初期产品通过率只有50%,成品率也只有70%,而到发售后的官方验收退货率达到7%,直到发售一年有余才提出官方补偿)以及PS3的售价和软件稀少问题(蓝光搭载导致主机售价过高、主机性能卓越但却带来的软经开发环境复杂不友好,缺乏众多优秀的第三方软件支持),我们都可以看出,次时代的主机大战里面,各自阵营里都存在不少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不管是任天堂,还是索尼和微软需要时间去检验。至少在我看来,任天堂并不是一个不思进取的公司,也算不上是一个不用心去制作软件的开发商,而目前三足鼎立的方式也会长久维持下去,而不太可能由任天堂统治天下。毕竟,家用机不想PC上的WINDOWS操作系统,可替代性很强,一个玩家家里拥有两三台主机也是稀松平常之事(考虑到国外的购买力水平,要三机制霸的实际付出成本也许就等于我们单独国内买一台机器这样的花费,当然盗版软件就另当别论了)。任天堂侧重于轻松体感操作类,而X360和PS3强调高清拟真电影化类,两者其实是并行不悖的,只是针对的玩家阵营不同而已。
最后,码了那么多字,也就是希望传达一个意思:请不要妖魔化任天堂。也许它的游戏并不招你喜欢,但请不要就这样否定这家企业的努力和对整个游戏业的贡献。WII的成功,与其说是带给了业界动荡,不如说是给了业界新的启示:只要变通,游戏的玩法还有很多可以挖掘。虽然现在WII的体感还显得有些粗糙,但谁能保证它不像当年DC上的《莎木》一样,会给后世带去推送FREE模式的《GTA》还有发扬QTE系统的《战神》这样的业界启示呢?
任天堂发明了手柄
任天堂发明了十字键
任天堂发明了L/R键
任天堂发明了手柄遥杆
在XBOX360/PS3/PSP还在借鉴和使用任天堂昔日的发明时.
任天堂已经再次尝试业界从未设想过的触摸/体感操作了
而现在,就连X360以及PS3都要考虑在原有技能上加入触摸/体感操作的功能了
从大金刚,到马里奥
从银河战士,到萨尔达
从口袋怪物,到任天狗
它的名字,叫任天堂,不是任地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