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thglass
发表于 2010-10-17 19:47
当然是看具体事迹了。
算了,既然是五页了都没人提贾诩的楼。
Ediacaran 发表于 2010-10-17 19:43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贾诩中立邪恶,最喜欢了
Ediacaran
发表于 2010-10-17 19:47
龙如
发表于 2010-10-17 19:48
哦,建议你自己去读一遍。
看别人的列举有什么用呢?
Ediacaran 发表于 2010-10-17 19:47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看过了
应该只有没看过的人才会得出郭嘉和二荀,司马,诸葛一个档次的结论吧
Ediacaran
发表于 2010-10-17 19:51
lawsherman
发表于 2010-10-17 19:51
古人还真是放在和韩信一起。你去查查武庙十哲就知道了。这个比老罗演义成书时间要早的多,而且是几个朝代封的。
上元元年,尊太公为武成王,祭典与文宣王比,以历代良将为十哲象坐侍。 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 ...
winmy 发表于 2010-10-17 19:44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放在一起比不等于诸葛的军事真有那么高,只不过一直处在攻势而已。魏国放在西线的兵力本来就只是防守有余攻击不足
Ediacaran
发表于 2010-10-17 19:51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7 19:53
101# 6thglass
既然您比较公正客观的回答,那我也应该认真的说了
咱们不说诸葛亮和司马懿,单说郭嘉
郭嘉才华是肯定有的,不然曹操也不会在跟他谈论天下大事面试后让他他接替戏志才的班
戏志才这个人的才华自不必多说,“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
根据曹操后来的感慨,是打算培养留给儿子的。
但是评价一个历史古人,不能光说他有没有才华,更重要的是要看做了什么事
郭嘉第一件功劳,劝擒吕布
是岁,太祖自宛征吕布,至下邳,布败退固守,攻之不拔,连战,士卒疲,太祖欲还。攸与郭嘉说曰:“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北,其锐气衰矣。三军以将为主,主衰则军无奋意。夫陈宫有智而迟,今及布气之未复,宫谋之未定,进急攻之,布可拔也。”乃引沂、泗灌城,城溃,生擒布。
这件事是荀攸和郭嘉一起干的,功劳得打折。
第二件官渡之战
郭嘉写过十胜十败来激励曹操
而荀彧在平定徐州后就对将来要打袁绍做了局势判断
孔融谓彧曰:“绍地广兵强;田丰、许攸,智计之士也,为之谋;审配、逢纪,尽忠之臣也,任其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统其兵:殆难克乎!”彧曰:“绍兵虽多而法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后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纵也,不纵,攸必为变。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
官渡之战时谋士贾诩对战局的判断
诩曰:“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
郭嘉的十胜十败可以说没有什么新鲜货,而且还多了不少谄媚之言,比不上贾诩的四胜,更比不上荀彧在徐州时就对战况的预料
第三件就是千里袭人
结果呢
夏五用,至无终。秋七月,大水,傍海道不通,田畴请为乡导,公从之。引军出卢龙塞,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未至二百里,虏乃知之。
尚、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将数万骑逆军。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觽甚盛。公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公登高,望虏陈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觽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
曹瞒传曰: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余丈乃得水。既还,科问前谏者,觽莫知其故,人人皆惧。公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把老曹忽悠了在外面转了几个月,两百里没找到水,杀了数千匹马才没饿死,好不容易找到向导带路。仓惶间遇到对方大军,要不是张辽暴种砍了对方蹋顿王,曹孟德的小命就搁那了。
至于暂缓进攻袁绍二子,让他们自相残杀,这个算不上什么。毕竟官渡之战后曹操也没能力继续北上,需要休养生息。郭嘉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料死孙策。
论能力比不过二荀、贾诩,所以才会跟程昱他们这些二流谋士并传。
WindBlade
发表于 2010-10-17 19:53
戏志才第一梯队是你的意淫吧?
所谓的自己编造历史?
Ediacaran 发表于 2010-10-17 19:51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呃,我觉得没什么讨论价值了
你赢了
绯夜殃雨
发表于 2010-10-17 19:54
Too-Many
发表于 2010-10-17 19:54
为什么一个讨论司马的帖子里在黑诸葛黑郭嘉
为什么给诸葛洗地的同时还要继续黑郭嘉
郭嘉人品太差OT了?
lawsherman
发表于 2010-10-17 19:54
你是在恶搞么。你该不会想诸葛亮去魏国搞专车接送吧,看看地图先吧。再说人家是魏国公务员,原蜀国叛徒,诸葛亮帮是人情,不帮是道理。
winmy 发表于 2010-10-17 19:49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人家要送你一大块地盘,你不接是正道理
嗯嗯,没错
DOACAON
发表于 2010-10-17 19:55
本帖最后由 DOACAON 于 2010-10-17 19:58 编辑
关羽出生是什么?解白马之围后立刻拜侯
五子良将有哪个出生好的?
贾文和出生比郭奉孝好?
曹操要真想拉郭嘉一把,麻烦你解释一下,官渡之战有功劳的拜侯,没功劳有苦劳的升职
郭奉孝呢?
...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7 19:09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郭嘉也是生前就有洧阳亭侯来着,这种虚爵也就那点程度了
拿五子良将出来说就更搞笑了,刘备这边啥时候有过“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啦?荆益之地离政治中心远得很,刘备想找门阀大族还找不到几个呢
贾文和跟曹操的时候已经是什么身份了?郭嘉才什么身份?更何况贾诩传前面那段贾诩谎报家门浑水摸鱼的部分就被无视了?
官渡?先看看郭嘉那时跟曹操才几年啊,给他升官其他人还摆得平啊?
101# 6thglass
既然您比较公正客观的回答,那我也应该认真的说了
咱们不说诸葛亮和司马懿,单说郭嘉
郭嘉才华是肯定有的,不然曹操也不会在跟他谈论天下大事面试后让他他接替戏志才的班
戏志才这个人的才华自不必 ...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7 19:53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你要比较公正客观的分析的话就先考虑一下发言权的问题
前面说了因为出身的问题,二荀的发言权明显高于郭嘉,资历也很不够
龙如
发表于 2010-10-17 19:55
不要随意给我编话
Ediacaran 发表于 2010-10-17 19:51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我说的是没看过的人,没说你
WindBlade
发表于 2010-10-17 19:56
郭嘉也是生前就有洧阳亭侯来着,这种虚爵也就那点程度了
拿五子良将出来说就更搞笑了,刘备这边啥时候有过“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啦?荆益之地离政治中心远得很,刘备想找门阀大族还找不到几个呢
贾文和跟曹操 ...
DOACAON 发表于 2010-10-17 19:55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五子良将和五虎上将是不同,是不同的。。。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7 19:57
就算是豬, 隔三五時就沖一堆食屍鬼進你家你也要分兵防他,
曹魏家可沒有回城卷........
西線的情況最多也就1礦打3礦, 而丞相也沒有打出什麼震動全局的勝仗,
也就在跟對手玩拆拆補補塔的遊戲,
丞相是個不錯的玩家, 可 ...
南宮太平 发表于 2010-10-17 19:45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五丈原那一战,司马宣王要不是要不是郭淮点他,整个西北就要拱手送人了
郭淮: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
说宣王龟,看看宣王是怎么揍东吴的,哪一次不是大胜而归,咋遇到诸葛亮就只能鬼到阎王帮他呢?
Ediacaran
发表于 2010-10-17 19:57
龙如
发表于 2010-10-17 19:57
郭嘉也是生前就有洧阳亭侯来着,这种虚爵也就那点程度了
拿五子良将出来说就更搞笑了,刘备这边啥时候有过“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啦?荆益之地离政治中心远得很,刘备想找门阀大族还找不到几个呢
贾文和跟曹操 ...
DOACAON 发表于 2010-10-17 19:55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五子良将是曹操的人...
DOACAON
发表于 2010-10-17 20:00
本帖最后由 DOACAON 于 2010-10-17 20:02 编辑
五子良将是曹操的人...
龙如 发表于 2010-10-17 19:57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连在关羽下面一起说的,结果就搞叉了OTL
但拿武将来比文官本来就不合适,人家上去拼命的,功劳、人头摆在那里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7 20:00
郭嘉也是生前就有洧阳亭侯来着,这种虚爵也就那点程度了
拿五子良将出来说就更搞笑了,刘备这边啥时候有过“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啦?荆益之地离政治中心远得很,刘备想找门阀大族还找不到几个呢
贾文和跟曹操 ...
DOACAON 发表于 2010-10-17 19:55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11年了还不够?而且在官渡之战前跟随曹操打过吕布,伐过张秀
官渡之战后奉孝跟了曹操几年了?
关羽跟曹操之前有何背景?白马一战就挂金封侯
官渡之后郭嘉职务和薪水有何变动了?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7 20:03
147# DOACAON
四件拿得出手的功劳,一件是跟别人一起的,一件纯粹是跟风拍马屁,一件是差点把老曹坑了
这能力你好意思说是三国时期一流的谋士?
Ediacaran
发表于 2010-10-17 20:05
gzwind
发表于 2010-10-17 20:06
“比诸葛亮逊色很多”这个结论你是看哪本正传得出来的啊
fei 发表于 2010-10-17 15:21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三國演義》“吾頭安再?”
外加死諸葛能去活仲達。不過說實話吧,感覺有些事情司馬懿看得比諸葛亮要明白。
南宮太平
发表于 2010-10-17 20:08
DOACAON
发表于 2010-10-17 20:11
11年了还不够?而且在官渡之战前跟随曹操打过吕布,伐过张秀
官渡之战后奉孝跟了曹操几年了?
关羽跟曹操之前有何背景?白马一战就挂金封侯
官渡之后郭嘉职务和薪水有何变动了? ...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7 20:00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官渡前只有3年多一点,官渡后7年多
官渡后立功的机会本来就少,更何况郭嘉还是个病鬼,还正好死在北方大定曹操南下之前
曹操爱关羽这大家都知道,而且武将的功劳是可以明显看见的,提了颜良的人头其他人不服不行
官渡后郭嘉的职务?干掉袁家的时候他也封侯了呀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7 20:11
我觉得你用官职来贬很下作。
郭嘉在曹操的心中的地位,两件事就可以看出。
一个是欲以后事属之,一个是赤壁后哀郭嘉。
Ediacaran 发表于 2010-10-17 20:05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我不否认郭嘉是一个有才华的人
不过他的才华是相对于普通人的
放眼三国遍地妖孽的情况下,也只能在第二梯队了
说神棍
二荀、贾诩、法正、庞统、诸葛亮
哪个没神棍过?哪个不比郭嘉更神棍?
有他们几个在,郭嘉就排不上号
虽然曹操有心想把他培养了留给儿子,不过依他的作风,估计被曹丕砍掉也是迟早的事
lawsherman
发表于 2010-10-17 20:12
本帖最后由 lawsherman 于 2010-10-17 20:18 编辑
你别开上帝视角可以么?现在美帝阿肯色州州长说要把整个州送给TG,TG是不是马上就要屁滚尿流的跑去接收啊? ...
winmy 发表于 2010-10-17 20:04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那诸葛亮给孟达写那么多信是什么意思?要没有诸葛亮劝诱,孟达在魏国最多不是失权而已,他眼巴巴的想回蜀国干嘛呢
_________
,《晋书·宣帝纪》:达于是连吴固蜀,潜图中国。蜀相诸葛亮恶其反覆,又虑其为患。达与魏兴太守申仪有隙,亮欲促其事,乃遣郭模诈降,过仪,因漏泄其谋。达闻其谋漏泄,将举兵。帝恐达速发,以书喻之曰:“将军昔弃刘备,托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埸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达得书大喜,犹与不决。帝乃潜军进讨。诸将言达与二贼交构,宜观望而后动。帝曰:“达无信义,此其相疑之时也,当及其未定促决之。”乃倍道兼行,八日到其城下。吴蜀各遣其将向西城安桥、木阑塞以救达,帝分诸将距之。初,达与亮书曰:“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军足办。则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及兵到,达又告亮曰:“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上庸城三面阻水,达于城外为木栅以自固。帝渡水,破其栅,直造城下。八道攻之,旬有六日,达甥邓贤、将李辅等开门出降。斩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振旅还于宛。
诸葛亮不想去救孟达,根本都不必派援军去。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7 20:16
整個西北, 然後?
蜀國根本沒那麼多糧草維持部隊, 最後還是要退........
司馬仲達是一流選手, 切東吳那種只會龜在江邊的東西當然不用龜,
可是對上丞相遠道而來, 單是糧草已是問題的軍隊, 不龜對不起自己呀! ...
南宮太平 发表于 2010-10-17 20:08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你对西北少数民族没概念吧?
董卓、吕布、张辽、马超、马岱、庞德这些猛将就是出在羌胡那旮旯
最后一次北伐,诸葛亮已经解决了粮草问题
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
已经在曹魏的地盘上,当着司马宣王的面种田玩了
就像我之前说的,司马懿是蜀国打入魏国的奸细啊!
work2
发表于 2010-10-17 20:17
风水回廊
发表于 2010-10-17 20:17
贴一点有意思的对比
--------------------------------------------------------------------------------------
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荀彧)
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郭嘉)
-----------------------------------------------------------------------------------------
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荀彧)
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郭嘉)
----------------------------------------------------------------------------------------
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寡,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荀彧)
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郭嘉)
------------------------------------------------------------------------------------------
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原为用,此德胜也。(荀彧)
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原为用,此德胜六也。(郭嘉)
--------------------------------------------------------------------------------------
荀彧四胜四败论------------三国志
郭嘉十胜十败论-----------三国志裴注《傅子》
--------------------------------------------------------------------------------------
有点郭小四的意思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7 20:18
本帖最后由 弃剑封刀 于 2010-10-17 20:21 编辑
那诸葛亮给孟达写那么多信是什么意思?要没有诸葛亮劝诱,孟达在魏国最多不是失权而已,他眼巴巴的想回蜀国干嘛呢
lawsherman 发表于 2010-10-17 20:12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你去问孟达啊,当初怎么带兵去魏国的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7 20:18
165# 风水回廊
不带你这样打脸的,一下黑了两个姓郭的
6thglass
发表于 2010-10-17 20:20
101# 6thglass
既然您比较公正客观的回答,那我也应该认真的说了
咱们不说诸葛亮和司马懿,单说郭嘉
郭嘉才华是肯定有的,不然曹操也不会在跟他谈论天下大事面试后让他他接替戏志才的班
戏志才这个人的才华自不必 ...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7 19:53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一列出来其实更清晰了,郭嘉这份履历是百分之百料事准确的(征乌丸确实是运气好没错),三国志里独他一份,最方便的神化素材。
不过既然你承认其才华了,这段讨论就告一段落吧。和诸葛既非一个类型又非一个级别,比是真没法比的。
五丈原那一战,司马宣王要不是要不是郭淮点他,整个西北就要拱手送人了
郭淮: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
说宣王龟,看看宣王是怎么揍东吴的,哪一次不是大胜而归,咋遇到诸葛 ...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7 19:57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司马懿就是性格谨慎,追求己方利益的最大化,守对自己最有利就守,攻对自己最有利就攻,这倒不好评价优劣了。
lawsherman
发表于 2010-10-17 20:21
诸葛亮给孟达写了几封信?能不能贴出来看看?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7 20:18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费诗:“孟达小子,昔事振威不忠,后又背叛先主,反覆之人,何足与书邪!”
费诗这么生气啊
Ediacaran
发表于 2010-10-17 20:22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7 20:25
费诗:“孟达小子,昔事振威不忠,后又背叛先主,反覆之人,何足与书邪!”
费诗这么生气啊
lawsherman 发表于 2010-10-17 20:21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刚才没看到你编辑的内容
初,刘璋遣达副法正,各将兵二千人,使迎先主,先主因令达并领其众,留屯江陵。
孟达先事刘璋,你可以说刘璋不是明主,要跳槽
好了,到了刘备这里来了
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会羽覆败,先主恨之。又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
不听假节钺的命令救援,又跟刘封闹翻了,丢下一封书信带着兵投靠魏国
二刘一曹,嗯,可以称三姓家奴了
绯夜殃雨
发表于 2010-10-17 20:27
秋月枫
发表于 2010-10-17 20:27
“吾之子房”还不喜欢?嗯,该叫尊敬?
6thglass
发表于 2010-10-17 20:28
你对西北少数民族没概念吧?
董卓、吕布、张辽、马超、马岱、庞德这些猛将就是出在羌胡那旮旯
最后一次北伐,诸葛亮已经解决了粮草问题
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 ...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7 20:16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屯田也不能说是当面种田玩吧……
然后,司马懿耗在那里显然是有自己小九九的
Ediacaran
发表于 2010-10-17 20:28
lawsherman
发表于 2010-10-17 20:31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