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11-4-21
|
感觉有些讨论跟本片的世界观脱节了,至少在该作的社会背景与自然地理背景下PP系统还是很合适的
转一篇别人的读后感,,,
谈及反乌托邦,大家都会想起,《美丽新世界》,老大哥在看着你的《1984》,或者,近一点的《V字仇杀队》,强权压迫,自由被剥夺,人权遭到践踏,罪恶被硬性地表现出来,令人咬牙切齿。但是,心理探测类的不同,在这些世界里,暴力,强权是软性的,自由,思想被钳制,但民众却不自知,反而觉得,这是美好的。为什么不是美好的呢?所有人的心理都透明化,犯罪行为会在萌芽期就会被消灭,多么美好的世界!人民沉湎在心理监视体系下的安逸,只有当自己直接遭遇暴力时才去“发现”这个世界的不合理。不合理一直存在,只是不愿去正视,民众就如温水里的青蛙,所有青蛙都知道水温在不断上升,但没有一只出来说破,因为,这温水,太舒服了。水不断升温,但热的传导却是不均匀的,于是,有的地方便会提前发烫,发烫的地方的青蛙这才想大叫,但很快便会被肃清,而其他青蛙,只会佯装看不见,因为,他们那边的水,还是温的。最终,所有的青蛙都会在热水中死去。相对应的是,人失去人性,完全沦为行尸走肉。这是一种比一般反乌托邦世界更加灰暗的世界。最早接触这类世界,应该是在美国作家阿尔弗雷德的书《被毁灭的人》里吧,那本书,可以说,给那时中二的我留下了不小的阴影。虽然光明肯定会存在,但黎明来临前这无尽的黑夜,已经令多少人永远见不到黎明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