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midtwo

[讨论] 关于漫画的分镜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9-28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8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反例是一些少女漫画的分镜,都不知道要从一页的什么地方开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9-28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9-28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2楼superkidx于2011-09-28 22:53发表的  :

少女漫追求的不是叙事 更注重情绪和氛围

……沒搞懂跟你引用的那句話有什麽關係。
不管是少年還是少女漫,讓人分得清從哪個格子看起,閱讀順序是什麽樣,是基本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9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漫画分镜=摄影构图+电影板
简单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9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分镜技巧我有一大堆现成的,但我还是觉得天赋更好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9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呢?我安达充的只看过美学,touch,h2,四叶,还有一个拳击的,还有最近的那个Q&A
感觉他的分镜好像一直很传统,叙事节奏却很奇特,始终懒洋洋的,但总会给你惊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對啊這樣無對白式的最喜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9-29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9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研究安达的分镜不如研究他的故事编排。

他的分镜很流畅,不过很平实,亮点主要靠情节安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9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0楼daizhenye于2011-09-29 16:25发表的  :
我觉得研究安达的分镜不如研究他的故事编排。

他的分镜很流畅,不过很平实,亮点主要靠情节安排。

光是这种流畅到让人完全不知道要怎么改动的功力,都是现在绝大部分的漫画家都做不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9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8楼迪克猪仔于2011-09-28 19:35发表的  :
重启后的 《蝙蝠女侠》 #1

这跟重启之前没啥区别啊
这不是接着重启前的剧情来的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9-29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9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说动画跟漫画的比较
安达充那么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动画和tv,没一部改编有ls说的那种”懒洋洋“的神韵的
富野光头随口的胡吹大气,当什么真
他可算是日本顶级动画监督里最被高估的人了,高达系列的电影都是做给tv观众看的,单独拿出来做电影技巧剖析的价值都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9-29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9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中二光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9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9楼(jabal) 的帖子

学习了。漫区的良心啊,好久没看见没任何优越感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的老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30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想用之前的米漫来说明一下分镜分析的,然而从陌生事例讲起来的话要先说不少理论基础,懒了。
同志们都喜欢安达,那就拿安达分镜分析一下好在哪里,希望从方法论上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面的回帖很多谈及安达,总结一下有分镜传统流畅,浑然难改,节奏奇特,气氛平实慵懒等等。
然而这些全都是作为读者的感想,发在讨论分镜好坏的贴中,意义不大。
如果有意分析分镜的话,你们需要的并不是一个大家都说好的结论。
你们需要知道的是,带来这些感想的效果,除去情节编排外,靠分镜是怎么达到的。这是我接下来要讲的一些个人见解。

有一位提到
这个就跟分镜的处理有很大关系
几个镜头变换,配合几句简单台词,一个让人心里一暖,或者会心一笑得故事就出来了
这位其实讲到点子了,但我臆测他可能未必特别清楚镜头变换和简单台词的配合所制造的效果的机关所在。
这个机关也是我认为的安达的神髓。安达的镜头变换万千台词简单明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安达作品阅读时画面为主,文字为辅,画面主导阅读速度与节奏。

这牵涉到一个阅读主导的问题,涉及到感官学,认知学,心理学等很多方面。
扯开了就大了,直接说结论:绝大部分现代漫画和安达不一样,文字占据阅读主视角,主导阅读速度。
也就是说你看漫画时,绝大部分时间你眼睛焦点看的是对话框,看画用的是余光,这是鬼子用不少样本调查做出来的结果。

原因其实很简单,看字自然要聚焦着看才能看清,画则不怎么需要。
而高度符号化,信息准确的文字和低度符号化,信息暧昧的画,人感知的时候自然会挑选前者作为主体。
这有个很好玩的例子,完全没学过日文的同学可以一试。随便找段日文看看,注意一下自己的眼睛焦点。
只要不是有眼疾,焦点往往是跟着汉字走的。从视觉感觉到脑的感知再反馈到视觉,不精确,低符号化的信息一定是率先被摒弃被次要化的。

可能有些同学觉得自己看漫画时把画部分也看的很清楚啊。说一下,好的分镜的一个要素,就是能将对话框更好地设置在整页画面内。
当你的焦点从对话框到下一个对话框的跳跃过程中,足够你将中间的画面信息输入脑部了。
这可以解释之前楼主讲的看少女漫画有时候不知道顺序的问题。
少女漫画的人物思想多,对话框形式很暧昧,往往直接不带框写在背景上,或是用奇怪的分隔方式,花纹蕾丝边之类。
没有明确的对话框和对话框的先后关系作为路标,不熟悉漫画的人确实会找不到方向。
当然也有些分镜本身不好的情况,我以数字代表分格顺序,有与无代表有对话框和无对话框的分格,有下面两种分镜情况(日式右向左阅读):
4有   1有                        3有   1有
        2无                                 2无(页面底部)
        3有(页面底部)

考虑有到有的焦点移动路线,第二种情况的2无事实上不在路线上,除非2无比起1有是非常次要且尺寸较小的一格。否则第二种就是较差的分格。
当你们发现某些页的分格情况粗看下难以理清顺序的时候,可以注意是否有这样的现象存在。

估计最后要写很长,先告一段落,回来接着说安达的厉害之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30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理论研究
不过上面那个1234顺序不对吧
日漫同一页基本都是以几个从右往左的阅读流程组成的

要说也是
3  2  1              
     4        

2  1
   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9楼弗兰肯斯坦于2011-09-30 19:06发表的  :
支持理论研究
不过上面那个1234顺序不对吧
日漫同一页基本都是以几个从右往左的阅读流程组成的

要说也是
.......
确实举例出了问题,我脑中的4是一格从顶到底的纵向长格,没有表述清楚,不好意思。
而你举的右到左也是一种常见的流程,上往下为主与右往左为主的分镜,两者的比较是分析分镜本质时一个很有趣的手法。

简单而言,上往下为主的分格形式更适合动作场面,右往左则更适合对话,全景等舞台式的场景。
几个原因,首先漫画页面是竖长型,纵向分列数比横向分行数要更少,造成一页内连续格的组数是纵向少于横向,组内格数则是纵向多于横向。自然一组镜头内含更多格数会更容易流畅表达动作的变迁。
其次画面主体往往是人,最简单的,竖格照全身,横格照胸像,哪个适合动身体哪个适合动嘴皮一目了然。当然用横格照全身也行,但左右大量余白or背景,在没有特殊意义的情况下给人编排不合理的感觉。
第三点,也是最主要的。鬼子对话框里文字是竖着右向左写。之前讲到漫画阅读画面时主要用的是阅读台词时的余光。画面编排与视点移动大方向一致的情况下,会更容易带来贴近感与临场感。看港台译本的竖排对话框比起大陆译本的横向对话框更舒服,不是没有道理的。很多同学应该有记忆,日式原版对话框竖长,却填入了左右横排的中文,不仅是看一格要扭n次脖子,这其中视点移动受到扭曲后带来的整体欣赏效果下降,也是因为这个译本新排文字的问题。我不是很熟悉现在新出的大陆译本,现在都是竖排还是横排?

第三点还带来个很有趣的问题,中文就算了,未必不可竖排。横着左往右写的英语等欧米文字版漫画(指原产不指译本,译本的一些问题太难解决,先不列入讨论范围),文字方向没的扭,但画面还是纵长,虽然阅读顺序是左向右使得问题不如右向左那么显著,但竖长格肯定没有日漫那么好用。如何解决这个视角移动不匹配的问题?之后在讲解美漫分镜特点时会来讨论这一点,理解后对于分析美漫分镜特色将会很有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0-1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0-1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声问下,富奸老贼的分镜大神们怎么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0-1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1楼gpx234于2011-10-01 21:38发表的  :
最简单的动作分镜

  
这个例子举得好,正好接上前面美漫分镜特点的问题。
这是典型的美漫分镜,宽银幕式的四大格上下展开。
无论有意无意,之前第三点提到的左右横向文字的对话框正适合这类横宽的分格。
但横宽分格的利弊,或者说擅长不擅长也是很明显的。

你说这叫做动作分镜,如果按我的定义,不该这么称呼。
这一页中每一格都表现一个动作,那么分镜的作用是否在表现动作?
我认为是否定的,这一页内的“分镜”,也就是“格与格的编排”的作用是将四个独立的动作,组成一段情节
交谈→推进→射杀A→射杀B,每一格单独抽出来看都是一个很完整且独立的动作,所以我认为表现动作的不是分镜,而是动作格
四个动作格通过先后顺序,镜头运用的连续性进行编排,由人物作画的可辨识性,场景中警车等背景的重复出现的前后一致性带来格与格间的衔接
衔接为静止画赋予了时间要素,从而构成有时间推进的情节,这正是分镜的作用。
综上,这页中出现的不是最简单的动作分镜,而是最普通的情节分镜

那么什么叫动作分镜?一组画面表现一个动作,那叫做动作分镜。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美漫相对于日漫,画动作分镜相对较少。

这其中有文字方向的原因,有美国人受电影文化的强烈熏陶,但于读者和作者两方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读者原因很简单,既然受众是美国人民,自然原因就是民族性格。就说米国人那性格,能喜欢打得散散碎碎的日式动作拆分么。他们比起几幅画的组合来,更希望一幅画内依靠构图来达到完整性高,简单明快的场面叙述。
而作者原因则是我提出的一个猜想。美漫不属于作画者,属于公司。美漫创作是一个集体行为
集体行为对于个人风格的打压自不必言。即使一本漫画由一个人作画,下意识中也会采取更为坚实传统的风格。

而个人色彩强的日漫采取的风格技巧自然就相对灵活,但日漫基本上也有相当的规律可循。正如我这贴中的一些分析。
日漫,是一种准集体创作。有助手,有编辑,有时有原作者。想瞎画?编辑一个耳光抽上来。

那么有没有纯个人创作呢?有。
法国等欧洲国家的漫画形式bande dessinée,完全是个人的独立创作。
那是怎样的分镜呢?那是艺术....

题外话跑远了。最后强调一下大家容易犯,也是楼上可能犯了的一个概念错误。
一幅画不叫分镜,充其量叫镜。一组画才叫分镜。
画里,镜里的功夫在于构图,镜与镜的组合才叫做分镜。
大家以后讨论分镜时,可以注意自己有没有认识上的偏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难得的营养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1楼gpx234于2011-10-01 21:38发表的  :
最简单的动作分镜

  
到现在还是看不惯这种,读起来感觉很没意思

倒是黑马的作品看的很顺,比如伞学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1楼gpx234于2011-10-01 21:38发表的  :
最简单的动作分镜

  
到现在还是看不惯这种,读起来感觉很没意思

倒是黑马的作品看的很顺,比如伞学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藤崎龙的《封神演义》,时髦爆了,但分镜很凌乱,没啥层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3楼dtb83于2011-10-01 22:12发表的  :
小小声问下,富奸老贼的分镜大神们怎么评价

比起分镜来,富坚的构图更为出众。
构图体现的是表现力。比如人物的姿势取景,速度线,音效等小工具的运用等等。
能交草稿还能登出来正说明了这一点。
老湿交草稿读者能干么,说明老湿的优势在于画工,在于细节,胜在“成品的完成度”。
富坚则胜在“草图的完成度”,构图阶段就能看了。以后哪怕出单行一看,哦这里本来白的现在涂黑了耶,这里本来草图现在描线了耶。So what?

相对的,富坚的分镜比较正统,当然技巧是非常纯熟的。
硬要说特点的话,富坚爱用心理活动与旁白对战斗进行解释。由此带来的是构图与分镜上对于人称视角的强烈意识。
阅读时可以注意心理活动和旁白与画面视角的搭配情况:
刚之所见,刚之所想,猫女所见,猫女所想,神之视角所见,神之视角所想(即旁白)。
这之间的快速切换,明明错综复杂却又脉络清晰。正所谓立体感的战斗漫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的美漫不多
基本都类似电影故事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9楼hplzzjl于2011-10-02 00:19发表的  :
藤崎龙的《封神演义》,时髦爆了,但分镜很凌乱,没啥层次。
我不太明白你指的没层次是什么意思。
但是凌乱的原因我可以回答你,不在分镜而在于作画。
藤崎是比较早用电脑作画的漫画家之一,有电脑代表一些平时要靠劳力的工具可以更方便地大量使用。
于是他极其倚重工具中的网点,大量的灰度涂抹让我始终怀疑藤崎作画时脑中浮现的是彩色的画面。

彩色画面转换为黑白后是什么效果?看看一些单行本,常有杂志连载时是彩图的图限于单行本开本的彩图枚数限制转印黑白。
结果就是众多色彩被变换成只剩灰度,灰度众多导致画面朦胧。而接近灰度的不同颜色转换后失去了分辨方法,界限也模糊。
这就是灰度多用的劣势,所谓的画面“脏”。所以我想说不是藤崎错了,而是黑白漫画跟不上藤崎的天才色指定。
看看完全版封神的新封面彩图,那是多么好看。这才是天才遇到了对的媒介的伟大效果。

另外有一点,网点太多,灰度太多的话,扫描也不容易扫准,盗版也不容易印。
一旦搞得不够细致,效果就更差。何况印太多灰度的话还容易掉色呢。
我高中看那么多64开本漫画,让我看完手发黑的不多的几部就有封神。都是网点给蹭的。
1x年前我就知道它掉色,现在我才理清掉色的深层原因,实在是感慨万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0-2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0-2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3楼superkidx于2011-10-02 09:46发表的  :
那正好 前一阵子讨论岸本的分镜 J大怎么看
http://bbs.saraba1st.com/2b/read-htm-tid-690129-page-1.html

太长,看了一页感觉没怎么说到点子上,有没有梗概性的介绍或者矛盾中心的概括?
虽然我没看火影好多年(看到鸣人去追佐助那段),但单凭记忆的话,结论上来说岸本目前所展现出来的分镜能力是没有尾田强的。
晚上看球时可以对这两部做一下比较,正好这两部也是代表性的日本漫画,而且正是典型的台词主导阅读节奏的漫画,与安达相对。
晚上讲完这俩人的比较,正好可以回到说到一半的安达分镜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72楼(jabal) 的帖子

我只是说当时自己看的感觉,没咋仔细去深入研究他具体的分镜,毕竟不是科班出身···也没那么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7楼也是99于2011-09-29 13:06发表的  :
这样的呢?我安达充的只看过美学,touch,h2,四叶,还有一个拳击的,还有最近的那个Q&A
感觉他的分镜好像一直很传统,叙事节奏却很奇特,始终懒洋洋的,但总会给你惊喜

Rough不看太可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jabal于2011-10-02 00:43发表的  :

我不太明白你指的没层次是什么意思。
但是凌乱的原因我可以回答你,不在分镜而在于作画。
藤崎是比较早用电脑作画的漫画家之一,有电脑代表一些平时要靠劳力的工具可以更方便地大量使用。
于是他极其倚重工具中的网点,大量的灰度涂抹让我始终怀疑藤崎作画时脑中浮现的是彩色的画面。
.......
恍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3楼dtb83于2011-10-01 22:12发表的  :
小小声问下,富奸老贼的分镜大神们怎么评价
跟古龙似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8-23 18:41 , Processed in 0.41711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