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hello1z

[讨论] 科學跟魔法的境界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7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提魔塔大陆的魔法设定吗
咏唱=向法术服务器发命令通过电磁作用产生魔法效果
这个太有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3-7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8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9楼cloudskate于2011-03-06 23:01发表的  :

科学其实并不真的那么强调经验和实证,举例而言,如果有人提出一个观点说地心物质是由番茄酱组成的,因为我们现阶段无法取出地心物质,所以几乎没人可以反驳 这一观点,但多数人选择不会考虑地心番茄酱理论,因为那纯属浪费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相信地心不是由番茄酱而是熔岩或者其他什么形成的, 这个决定十分武断,而且实际上并非来源于经验。

经验也根本不能证伪和对抗神秘。在一些人看来,如果求雨而雨未至,或像西门豹一样把巫婆扔到河里去而没请来河伯,就能证明巫术或宗教的无效。但实际上正如德尔图良的名言所说的,许多时候“正是荒谬我才相信”。经验层面的失败常常非但不能破除迷信或宗教,有时相反极大地强化了它,这类例子在中外历史上都是不胜枚举的。比如,“马克思主义社会工程的大规模实验的失败,似乎对真正激进的西欧知识分子没什么影响,尽管他们的数量也许减少了”(《现代性的五副面孔》)

.......

从你的例子开始说起。我相信必然有人提出过地心物质是番茄酱,也有人提出过地心是空的,当然也有人认为地心都是岩石。在一开始的时候,谁也没法说服谁,因为谁也不能钻到地底去看看。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还观察到很多现象,比如火山喷发。火山喷出大量的岩浆,这些岩浆是从哪里来的呢?一个基于直觉的答案是,从地底来的;另一个可能性就是,从另一个时空来的(比如说地狱什么的)。当前前一种说法是最简单的,它基于一个假设——地底充满着岩浆。当然这个观点需要证据的支持。

正如你所说,目前还没有人能直接从地上凿洞提取到地底的物质,但是方法只有这一个吗?当然不是。虽然说挖掘是最直观的解决方法,但却碍于技术而无法达成,所以必须要找另外的方法。一个很常见的勘探手段是利用震动。这个手法基于一个现象:机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不相同。比如超声波,在岩石中和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于是,人类就可以利用记录地震波来分析地球的构造。你可以搜索一下Mohorovicic Andrija这个人,他是地壳与地幔分界面的提出者,之后也有过以其名字命名的莫霍尔计划——在海底钻孔,乞求突破地壳,直接观测地幔。

时至今日,地球内部是岩浆这个观点已经深入人心,但这个观点并不是哪个人随口说出来的,人们也不是马上就相信的。其基于大量的证据和常年的实践才被广泛接受。而在这个观点被接受的今天,你再提出地底是番茄酱,没有人理你,并不是因为科学不强调实践,而是已经有大量的实践证明了现在的观念,你提出的却是一个完全没有证据支持的全新看法,仅此而已。这样子是武断吗?

正如你所说,“我们的文明是在不断进行着加法和减法,有些东西消失了,可能有很多原因,而绝不仅仅是他们不够好,有些东西留下来,可能有很多原因,但绝不意味着他就是真理”,比如中医。

我一再地强调,科
学是基于逻辑和实证构成的知识体系
,它并不是固定的什么理论,科学固定不变的只有其原则——逻辑和实证。科学体系内所有的理论都有局限,这些理论不能解释目前世界上全部的现象,但是,这些理论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用的理论,所以我们才去使用它们。

解释现象的理论体系当然不止科学一个,欧洲的炼金术体系就是一个典型,这个体系基于元素学说,并且确实的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后来为什么会衰落了呢?仅仅是因为这个元素学说不够完善,有很多事物无法解释而已。

科学的特征是,一直在发展,并没有固定的学说。以物理学为例。人们一度认为,牛顿力学体系堪称完美,有了牛顿的理论,解释宇宙毫无难度。但是后来一连串不符合理论的观测结果动摇了牛顿学说的地位,这个学说远没有人们所想的完美。这些缺陷由后来的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崭新的理论所补充。而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学还在发展当中,不断有人投入研究。而对于把之前的物理学基础全盘推倒,科学家们的态度虽然审慎,但并不会抵制。

创作物中大量出现的魔法,都是“不符合当下科学理论”的,换句话说,是实际存在,但科学理论却无法解释。但是根据科学的发展历程,如果“魔法”是确实存在,早就被归入理论体系了,并没有“魔法”独立存在的空间,或者说没有“科学”独立存在的空间。

因此才说,创作物中“魔法”和“科学”的对立,是因为对“科学”概念的认知偏差而造成的设定上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8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一下,科学里没有推翻,只有取代。就算是量子物理和广义相对论。也没有“推翻”牛顿体系的地步,牛顿理论在宏观体系下仍然适用。科学是个开放的架构。只要能拿出可重复可观测的结果,附之以数理逻辑推演。都是可接受的。

如果只是光逻辑辩论,这就是民科了,网络上的嘴炮帝人人都是爱因斯坦。我们老祖宗老早就登陆月球了。

别把矛头指向虚无的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16 08:21 , Processed in 0.057282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