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召唤师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12-1-2
|
本帖最后由 sherlockchu 于 2019-6-1 14:17 编辑
其实很多当代哲学家都不是“文科”出身,特别是英语世界。 有哲学家和其他学科的人设计实验和调查问卷的,也有从经验科学去提炼哲学概念的。比方说,传统的因果理论家用日常的例子去设计思想实验(比如Mackie, Lewis)。现代很多理论家喜欢看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对因果概念的使用,然后去建立理论。借用概率论去澄清因果性的尝试也很常见。结果就是,当代研究因果性的文章充斥着数学公式是常有的事。也有哲学家根据前沿科学建立形而上学理论的。某形而上学方法论主张是,任何一个有效的形而上学断言必须建立在物理科学前提上,且物理科学不能包含该形而上学断言。心灵哲学同认知科学、心理学合流。至于知识论,很多年前Quine就提出“自然化知识论”了,当代知识论结合了一些社会理论同时也引入概率论(Goldman, 2014)。
非英语世界也许同英语世界大相径庭吧。法国学者Jean-Luc Marion在他的访谈中很不满英语世界的哲学教育,特别是不满他们对待历史的态度。当谈到哲学学习的方法时,Marion给了一项极为传统的建议:阅读那些伟大死者的书籍。当然英语哲学家依然有很多搞哲学史的。不过他们研究的问题意识迥异于一些欧洲同行。举几个例子好啦。Marion借用海德格尔的棱镜研究笛卡尔,关注笛卡尔到底是不是本体神学家。英语世界写笛卡尔的对这个问题没什么兴趣。笛卡尔的身心理论,他的知识论,他的模态理论倒是不少人有兴趣。德国的Horstmann认为德意志绝对观念论的核心特征是一元论的实在论体系,英语学界的重镇则往往把绝对观念论解释为康德先验观念论的延伸并淡化其中的实在论蕴含(Beiser, Franks倒是例外;Robert Pippin在他去年的新书里说黑格尔当然是一元论者啦,只是他是概念一元论…… ORZ)在德国意大利风风火火的“未成文学说”,英语世界基本大抵无视,以至于Gerson哀叹英语世界与欧洲大陆古典研究的分裂。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