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9 13:47
789# monsoon
考据古史,诗词歌赋只能作为旁证,怎么能推翻史书所载?
诗词歌赋为了押韵为了美化什么的用词是很随意的
你的那段不就是先定论再立据?
除了曹瞒传,三国志亦能呼应
惟郭嘉策表必不能任备,劝公行。夏五用,至无终。秋七月,大水,傍海道不通,田畴请为乡导,公从之。引军出卢龙塞,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未至二百里,虏乃知之。 尚、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将数万骑逆军。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觽甚盛。公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
这里时间,路程,过程写得都是比较详细的,并且能与曹瞒传互证,为什么你不采信三国志,而是要去信诗词?
老曹在外面转了三四个月,历尽艰苦才找到二袁,结果还让他们跑了。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9 13:50
791# calamity
比老曹的评价?
看荀攸的
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
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
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
孤与荀公达周游二十余年,无毫毛可非者。
荀公达真贤人也,所谓”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孔子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达即其人也。
荀令君之进善,不进不休,荀军师之去恶,不去不止
有没有看到?
不败之狼
发表于 2010-10-19 13:51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9 13:52
793# 不败之狼
曹操的战略规划一直是二荀
讨伐张绣时荀彧就说将来要跟袁绍交手,分析双方优劣
日掉吕布后更明确了下一个目标就是袁绍,更神棍般的将官渡之战未来做了预料,皆应
而不是像郭嘉一样出个点子,然后让老曹吃瘪玩命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9 13:53
796# 不败之狼
扯淡,一个是不得不为之,一个是可以有稳妥的方案
另外郭嘉的那馊主意还是没能砍了二袁
lxiang
发表于 2010-10-19 13:54
原来曹操征北也是吃瘪了,张松看来还喷少了啊。
恐怖份子
发表于 2010-10-19 13:54
不败之狼
发表于 2010-10-19 13:54
793# 不败之狼
曹操的战略规划一直是二荀
讨伐张绣时荀彧就说将来要跟袁绍交手,分析双方优劣
日掉吕布后更明确了下一个目标就是袁绍,更神棍般的将官渡之战未来做了预料,皆应
而不是像郭嘉一样出个点子,然 ...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9 13:52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我没把郭嘉跟谁比
他本来就是那种偶尔想出个好点子的鬼才类型
我只是想说郭嘉最后一计是成功的,虽然有很大风险,但是足以把郭嘉推到三国时代一流谋士的地位
monsoon
发表于 2010-10-19 13:56
789# monsoon
考据古史,诗词歌赋只能作为旁证,怎么能推翻史书所载?
诗词歌赋为了押韵为了美化什么的用词是很随意的
你的那段不就是先定论再立据?
除了曹瞒传,三国志亦能呼应
惟郭嘉策表必不能任备,劝 ...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9 13:47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诗词是指回军,因为《步出夏门行》学界大部分意见都是指征乌丸回军时写的,而《曹瞒传》关于伐食斩马也是说的回军,至于根据什么作资料,何为第一手很重要,不过你要说《曹瞒传》第一手我也没所谓,我只是说自己关于这件事的观点,旁人怎么看我无所谓,至于谁第一第二谁一流二流我也无所谓
进军我完全是依据《三国志》及裴注
kvkv
发表于 2010-10-19 13:56
不败之狼
发表于 2010-10-19 13:58
这推论无敌了
照这推论
魏延的子午谷也成天下奇策了
魏延谋略绝顶高,绝顶聪明
魏延万岁~
kvkv 发表于 2010-10-19 13:56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魏延成功了,那么是的。
然后呢?你想表达什么?
lxiang
发表于 2010-10-19 13:59
这推论无敌了
照这推论
魏延的子午谷也成天下奇策了
魏延谋略绝顶高,绝顶聪明
魏延万岁~
kvkv 发表于 2010-10-19 13:56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出奇谋能让主公接受,并且实施达到战略上成功,才叫奇策。
说了主公不听的,最多只能当事后猪哥,先去练口才或者先刷刷声望吧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9 14:04
805# lxiang
主公实施后差点把命送了也是奇策?
kvkv
发表于 2010-10-19 14:06
calamity
发表于 2010-10-19 14:09
791# calamity
比老曹的评价?
看荀攸的
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
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
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 ...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9 13:50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我又没想比老曹的评价
三国志都对二荀和贾诩定性了,有啥好多说的。
只是提了一下老曹思念郭嘉和大耳思念孝直。人总有想吃后悔药找借口的时候的。
另外,行军带队是向导的责任!
不败之狼
发表于 2010-10-19 14:09
事实上,
郭嘉根本没有预测到会\"缺水\",会\"砍马\"这种种可能导致全灭的情况
也就是说,神棍郭嘉掐指一算,说:曹爷你北上吧,一定能赢的,有什么困难就多向老天拜神吧,老天会让你活着回来的,我算过的,出了名的准
...
kvkv 发表于 2010-10-19 14:06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事实上,
诸葛亮根本没有预测到会\"丢老婆\",会\"丢儿子\"这种种可能导致全灭的情况
也就是说,神棍诸葛亮掐指一算,说:刘爷您听我的吧,一定能三分天下的,有什么困难就多向老天拜神吧,老天会让你当皇帝的,我算过的,出了名的准
lxiang
发表于 2010-10-19 14:10
郭嘉真正神棍的论断不是算到孙策死么,那个更无厘头呢。
什么差点、可能都出来了,天天喊人家脑补,
这下连公认的事实结果都不管了
monsoon
发表于 2010-10-19 14:14
老实说吧,掐三国掐成这样真的没意思,黑人通常都是自显下限罢了,黑诸葛还是黑郭嘉都是
不过估计有人当成乐趣,你们继续吧= =
突然空虚
发表于 2010-10-19 14:17
老实说吧,掐三国掐成这样真的没意思,黑人通常都是自显下限罢了,黑诸葛还是黑郭嘉都是
不过估计有人当成乐趣,你们继续吧= =
monsoon 发表于 2010-10-19 14:14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其实这楼本来没啥问题的 只不过不读史书又想JJYY的蜜太多 最后就变成按着打面的结局
不过也好 让那些被打面的人科普一下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9 14:18
810# lxiang
谁没承认郭嘉料死孙策了?可除了这个还有什么?还嫌打脸不够?
kvkv
发表于 2010-10-19 14:20
lxiang
发表于 2010-10-19 14:20
810# lxiang
谁没承认郭嘉料死孙策了?可除了这个还有什么?还嫌打脸不够?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9 14:18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咦,你刚刚不是在说郭嘉出了个奇怪的策略让曹操差点死在北方了么。
calamity
发表于 2010-10-19 14:22
有啥好多扯的,总之对于古代这些军阀们,风险跟收益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收益越大。
而至于进入不毛缺水少粮的那就是风险!事实证明老曹大运当道博对了,一举消灭蹋顿,随后公孙康乖乖送上二袁首级。
命是老曹自己的,当他想好要去干什么了,一定把整个过程中会遇到的挫折和困难,都已经考虑的八九不离十了。
然后在他要作出最终决定时,就需要找能坚定他信心的人了。
于是乎,最终郭嘉跟着出名了~
kvkv
发表于 2010-10-19 14:25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9 14:25
咦,你刚刚不是在说郭嘉出了个奇怪的策略让曹操差点死在北方了么。
lxiang 发表于 2010-10-19 14:20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难道曹操不是差一点死在北方?
不败之狼
发表于 2010-10-19 14:26
笑
丢老婆丢儿子这些,你给我算算是怎样可以预测的
而地形,天气,敌军动向,这全是战前必须的功课
郭神棍战前有看看地图么,有看看天气么 ...
kvkv 发表于 2010-10-19 14:20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9 14:28
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
不败之狼 发表于 2010-10-19 14:26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你这是打奉孝的脸,还是抽曹孟德?
calamity
发表于 2010-10-19 14:32
本帖最后由 calamity 于 2010-10-19 14:33 编辑
谢谢你肯定了这次战役郭嘉给曹操的不是必胜的策略
而只是信心
kvkv 发表于 2010-10-19 14:25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阿瞒又不是草包,老曹同意办的事情,基本他自己心里至少都有个草稿吧。
这就是曹操喜欢并思念郭嘉的地方吧。一个优秀的“同谋”。
没有策略是必胜的!
只有一个颗勇敢的心吧。
kvkv
发表于 2010-10-19 14:33
lxiang
发表于 2010-10-19 14:34
难道曹操不是差一点死在北方?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9 14:25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我不知道曹操是不是差一点死在北方,但是我知道了郭嘉除了算孙策死没干过啥了
lxiang
发表于 2010-10-19 14:36
我记得有人做过个文官得失点的表,还挺有意思的。
那里面贾诩分很高,郭嘉的也不低。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9 14:37
824# lxiang
那个坑爹表有人贴过,被抽脸了
同样一件事情,别人+2,郭大神+4
最后搞得比谁都高
突然空虚
发表于 2010-10-19 14:37
我记得有人做过个文官得失点的表,还挺有意思的。
那里面贾诩分很高,郭嘉的也不低。
lxiang 发表于 2010-10-19 14:36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被婊过了
恐怖份子
发表于 2010-10-19 14:39
最难能可贵的是。
开始就看好曹操+1分。
去袁绍哪里面试一圈回来的还有资格这样说?
calamity
发表于 2010-10-19 14:39
与其说同谋,还不如说是基友
\"我要北伐,如何?\"
\"北伐好,必胜.\"
\"好基友,我信你啊~,传令,三军出发!\"
kvkv 发表于 2010-10-19 14:33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只能告诉你,世上没有必胜的策略。
要知道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
行军打仗前至少要让大家都充满信心。否则就没士气可言了。而郭嘉却能做到这点。
弃剑封刀
发表于 2010-10-19 14:40
828# calamity
然后呢?靠士气和运气去掐人?
恐怖份子
发表于 2010-10-19 14:40
只能告诉你,世上没有必胜的策略。
要知道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
行军打仗前至少要让大家都充满信心。否则就没士气可言了。而郭嘉却能做到这点。 ...
calamity 发表于 2010-10-19 14:39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common/back.gif
这只是能让领导有信心。
这样对之土木堡的王振,人家真是冤枉啊。皇帝打不赢关我毛事啊,我坚定了他出兵的决心。
早川 美咲
发表于 2010-10-19 14:41
恐怖份子
发表于 2010-10-19 14:41
这就是所谓的投机做法了。历史上不缺这样的人。
恐怖份子
发表于 2010-10-19 14:41
这就是所谓的投机做法了。历史上不缺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