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之刃 发表于 2008-10-30 10:21

9K岁推荐本

amour123 发表于 2008-10-30 11:24

浪客行里的描述也表现出古代日本人的彪悍。。

lamasaga 发表于 2008-10-30 11:24

原帖由 女王之刃 于 2008-10-30 10:21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9K岁推荐本

菊与刀不能行是比较普遍的看法,所以你要9k推书他可能推不出来......
不过他要是推了估计就是那四本......

女王之刃 发表于 2008-10-30 12:02

哪四本?楼上说完啊 要不我会很在意的

cherry111 发表于 2008-10-30 12:05

社科院那本叶渭渠的日本文化史和南开那本日本史不错
美学的话叶渭渠的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还可以
通俗一点的话推荐:陕西师范出的最后的武士,新西兰人写的日本小史,还有幕府大将军这几本
权威的4本:菊与刀,武士道, 戴季陶的日本论,小泉八云的日本与日本人
还有2本是讲上古神话的不可不看,古事纪,日本书纪

中国的统治阶级是文官阶级,都是读孔孟之道靠科举出来的,当然比日本的山野匹夫文明许多

[ 本帖最后由 cherry111 于 2008-10-30 12:17 编辑 ]

goddess 发表于 2008-10-30 12:16

想看日本人写的日本史,可以看井上清的三卷本《日本历史》

rolandxjx 发表于 2008-10-30 12:24

原帖由 越王勾践 于 2008-10-30 10:08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菊与刀

这书看看可以,拿来做论据不行,谬误太多
+1

索隐 发表于 2008-10-30 12:30

吃不到肉可以靠豆制品和鱼来补充。

saya1892 发表于 2008-10-30 12:32

菊与刀最大的弱点就是本尼迪克特本人没有到过日本,所有研究皆为主体对客体,美国人对日本民族的视角,这也就是所谓的隐蔽的文化种族主义。川岛武宣认为她把明治以后的日本,封建和近代市民社会,日本式的东洋和欧美西洋的东西都重叠地摄入一张底片上,忽视了日本人中阶级、地域、职业、年龄的差别,只是文化模式来套,对日本社会内部存在的诸多对抗倾向和势力没有深入分析。所以这本书真的只能看看而已。

我们专业上人类学原著导读这个课,每个学生要讲两本书,我今天就讲这本

孙一 发表于 2008-10-30 12:35

越王勾践 发表于 2008-10-30 12:49

想要了解江户文化的还可以去看井原西鹤的好色一代男、式亭三马的浮世澡堂、茂吕美耶的物语日本和江户日本等等

cherry111 发表于 2008-10-30 13:12

茂吕美耶的东西写得太小品了
个人感觉价值不大
当散文读读还行

J.U.Tylor 发表于 2008-10-30 13:34

你们要知道印度现在还有着那万恶的种姓制度

无攻不受鹿 发表于 2008-10-30 13:37

我对某楼提到的夜袭制度很好奇……

越王勾践 发表于 2008-10-30 13:37

原帖由 J.U.Tylor 于 2008-10-30 13:34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你们要知道印度现在还有着那万恶的种姓制度
不明显的的种姓制度残余就是禁止通婚,大陆有这个习俗的也不见得少吧

女王之刃 发表于 2008-10-30 13:51

原帖由 越王勾践 于 2008-10-30 13:37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不明显的的种姓制度残余就是禁止通婚,大陆有这个习俗的也不见得少吧

大陆好象没有这个习俗吧

hisame 发表于 2008-10-30 13:58

吉黑尽阵 发表于 2008-10-30 14:06

吉:日本人不常吃肉是因为德川第五代将军“犬公方”颁布了极端的动物保护措施……
    那个时候猪肉违法,要说吃“山鲸”

Tear 发表于 2008-10-30 14:45

原帖由 越王勾践 于 2008-10-30 13:37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不明显的的种姓制度残余就是禁止通婚,大陆有这个习俗的也不见得少吧

禁止通婚的原因是多样化的,并不仅止于身份的差别而已。
在最近上课研究到的宗族社会中,两个宗族之间立誓不相互通婚是因为以前具有某些矛盾,而这种矛盾多数是争夺资源所引起的,比如说两个一姓村为了争夺灌溉用的水塘而引发的械斗。

女王之刃 发表于 2008-10-30 16:11

《老井》这类事情现在已经被GCD和谐了

LinkTON 发表于 2008-10-30 16:16

原帖由 越王勾践 于 2008-10-30 12:49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想要了解江户文化的还可以去看井原西鹤的好色一代男、式亭三马的浮世澡堂、茂吕美耶的物语日本和江户日本等等

不用这么多
去旧书店买本《好色一代女》(就是那种封面有些耸人听闻的32开小本子)就好

这书前面的《好色一代女》翻的太白话,不值得看。
倒是后面的《日本永代藏》和《世间胸算用》因为是钱稻孙先生的手笔,这便显出价值来了。

nouseforever 发表于 2008-10-30 16:19

原帖由 Tear 于 2008-10-30 14:45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禁止通婚的原因是多样化的,并不仅止于身份的差别而已。
在最近上课研究到的宗族社会中,两个宗族之间立誓不相互通婚是因为以前具有某些矛盾,而这种矛盾多数是争夺资源所引起的,比如说两个一姓村为了争夺灌溉用的水塘而 ...
说到通婚,中国传统里很多地区也有同姓不通婚的做法,不过那是先进的遗传观点,虽然现在看颇为可笑。

譬如红楼梦里的宝黛爱情用习俗就通不过去,宝钗配是当然的。曹雪芹家虽投了落后的旗人,但在故事安排上弄这么一出,也真是颇为讽刺了

越王勾践 发表于 2008-10-30 16:20

原帖由 LinkTON 于 2008-10-30 16:16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不用这么多
去旧书店买本《好色一代女》(就是那种封面有些耸人听闻的32开小本子)就好

这书前面的《好色一代女》翻的太白话,不值得看。
倒是后面的《日本永代藏》和《世间胸算用》因为是钱稻孙先生的手笔,这便显出价值 ...
浮世澡堂是出自周作人的手笔

avaleeon 发表于 2008-10-30 16:21

gundam0083 发表于 2008-10-30 17:16

这个和看电视剧学历史有什么不同?

Tear 发表于 2008-10-30 18:05

原帖由 nouseforever 于 2008-10-30 16:19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说到通婚,中国传统里很多地区也有同姓不通婚的做法,不过那是先进的遗传观点,虽然现在看颇为可笑。

譬如红楼梦里的宝黛爱情用习俗就通不过去,宝钗配是当然的。曹雪芹家虽投了落后的旗人,但在故事安排上弄这么一出,也真是 ...

所谓同姓不婚的习俗,在乡村地区实际上是比较容易打破的。由于交通条件等原因,低流动性的社会使很多乡村居民找不到在法理或惯习上适合通婚的对象,到最后他们只好找同姓人作为自己的配偶。
在我看来所谓“闭塞”的乡村地区实际上是最开明的——只要直接涉及到生存繁衍问题,没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在这方面庙堂之上的士大夫反而比不上山沟里的农民。

goddess 发表于 2008-10-30 18:34

铁达尼亚 发表于 2008-10-30 19:12

sradish 发表于 2008-10-30 19:49

不是早就改口称为 \"川 年 困 难 日寸其月\" 了么...

放大镜 发表于 2008-10-30 20:05

七分人祸三分天灾
这个话题到了今天似乎也没什么好避讳的了

不过现在的孩子看来的确是很少跟父母交流啊……

[ 本帖最后由 放大镜 于 2008-10-30 20:07 编辑 ]

nouseforever 发表于 2008-10-30 20:19

交流也是个双方的问题,但不交流总是比较糟糕的。

原帖由 Tear 于 2008-10-30 18:05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所谓同姓不婚的习俗,在乡村地区实际上是比较容易打破的。由于交通条件等原因,低流动性的社会使很多乡村居民找不到在法理或惯习上适合通婚的对象,到最后他们只好找同姓人作为自己的配偶。
在我看来所谓“闭塞”的乡村地区实际上是最开明的——只要直接涉及到生存繁衍问题,没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在这方面庙堂之上的士大夫反而比不上山沟里的农民。
原始的遗传观点能在客观上部分防止近亲结婚的遗传病现象;那些士大夫都是文明人,这么做才是有道理的。不过近亲却有利于变异过的优良基因存续,只要大量生殖对生物进化反而有更好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客观的先进性实在让人评判不能。

要是从人性层次评价的话,我还宁可把这归成文明的螺旋上升现象算了。

珊莎 发表于 2008-10-30 20:33

这帖转到文史向了

zeromn 发表于 2008-10-30 20:42

zeromn 发表于 2008-10-30 20:47

zeromn 发表于 2008-10-30 20:53

zeromn 发表于 2008-10-30 20:56

孙一 发表于 2008-10-30 21:13

原帖由 放大镜 于 2008-10-30 20:05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七分人祸三分天灾
这个话题到了今天似乎也没什么好避讳的了

不过现在的孩子看来的确是很少跟父母交流啊……
习惯称呼而已。交流的结果是,那个年代是吃地瓜土豆窝窝头挺过来的
这个话题还是打住吧,跑题了

孙一 发表于 2008-10-30 21:17

原帖由 zeromn 于 2008-10-30 20:56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第一,自己阐述的私斗理由合理;第二,奉行所允许。二者缺一不可。
奉行所能有多大本事,私斗的也没有在闹事奉行所门口斗的,荒郊野外发现几具尸体他们能查的出来?

nouseforever 发表于 2008-10-30 21:20

goddess 发表于 2008-10-30 22:59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古代日本好怕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