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GA_Frank

[新闻] 黑曜石“代号:永恒”情况。(中文化有门儿!诸君贡献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6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Re:Re:黑曜石“代号:永恒”情况。(中文化有门儿!诸

引用第38楼uishax于2012-10-06 20:55发表的 Re:Re:Re:黑曜石“代号:永恒”情况。(中文化有门儿!诸君贡献力量投票 .. :

游戏品艺术成分小,成本对质量有决定性影响。同理,媒体的评分也会远比电影小说更客观,高评分基本等同于高销量。


无论媒体评分客观还是成本决定论我都不认同。 然而退一步来说,就算你说的对,媒体客观不客观游戏质量高不高还是跟我完全没关系。
因为我想玩的根本不是质量高的游戏,而仅仅就是我想玩的游戏。厂商投入大媒体评分高的游戏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我喜欢的就是一些老掉牙各种方面都跟不上时代的old school类游戏。而这类游戏做出来就算不赔本也算不上值钱的买卖,大多数公司都不愿意做,这时怎么办?尽管不靠谱,但我愿意试试看,就当扔钱许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10-6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10-7 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7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Re:Re:Re:黑曜石“代号:永恒”情况。(中文化有门儿

引用第39楼GA_Frank于2012-10-06 21:21发表的 Re:Re:Re:Re:黑曜石“代号:永恒”情况。(中文化有门儿!诸君贡献力量投 .. :


啊呀,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
同样回复也是个人看法:
游戏的艺术成分一点儿不比其它艺术形式少。存在这种看法,只是偏见导致人们注重其娱乐性而忽视了艺术性而已。其余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游戏一个也不缺。
.......
‘高质量能获得高成本’
不靠高成本做出高质量,也会在之后获得投资。
欧美仍然有很大的Indie工业,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低成本小作坊产品。只靠创意决胜,制作大多粗糙小气,indie平均质量要比AAA低得多,和‘高成本高质量’相符。
这么多的游戏,总有那么几个高质量的例外,玩家呼声很高(而且愿意为此掏钱),结果呢?就是从PC移植到主机,面向更广大的观众,制作方也就受到了高质量的奖励。Braid,Limbo都是典范。


‘媒体的评分……还有什么可说的?我以为塞钱和各种评分算法潜规则已经在S1传遍了呢……
但就比率来说,游戏业界的叫好不叫座不比电影小说少。 ’

‘还有什么可说的’你当然没什么可说的,因为你完全不了解欧美游戏媒体。
Fami通一坨屎谁都知道,IGN这两年塞钱也非常厉害,但GS(作为权威媒体)及Metacritic(大众观点)仍能准确的反应游戏质量。你多查查VGChartz和Metacritic,就能看出两者的线性关系了。

‘游戏业界的叫好不叫座不比电影小说少’
叫好不叫座只在十年前有大规模出现,直至今日,评分优秀,销量暴死的作品少之又少,和电影小说出现的评论销量不对称的规模不在一个档次。

我反驳的不是
‘怎么说来着,好的项目和制作团队是不差钱的。’
有反例

而是

‘怎么说来着,好的项目和制作团队是不差钱的。’
这话的反例多得像天上的星星…

把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音乐家,画家)及作家和游戏制作相提并论更是无稽之谈。

游戏有艺术成分(所以会出现例外),但其工业制作的成分远比传统艺术品要大(因此例外极少)。认为消费者需求的’质量‘和制作方的收入会出现明显不对等,是对现代企业管理能力的侮辱。
引用第40楼9898485于2012-10-06 21:51发表的 Re:Re:Re:Re:黑曜石“代号:永恒”情况。(中文化有门儿!诸君贡献力量投 .. :



无论媒体评分客观还是成本决定论我都不认同。 然而退一步来说,就算你说的对,媒体客观不客观游戏质量高不高还是跟我完全没关系。
因为我想玩的根本不是质量高的游戏,而仅仅就是我想玩的游戏。厂商投入大媒体评分高的游戏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我喜欢的就是一些老掉牙各种方面都跟不上时代的old school类游戏。而这类游戏做出来就算不赔本也算不上值钱的买卖,大多数公司都不愿意做,这时怎么办?尽管不靠谱,但我愿意试试看,就当扔钱许愿了。
.......
‘因为我想玩的根本不是质量高的游戏,而仅仅就是我想玩的游戏’

游戏的‘质量’,即为主流消费者对目标进行的评判。你不认同‘质量’,即为小众。你后面讲的话不证自明,但和我‘媒体评分客观还是成本决定论’的论点完全没有任何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7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Re:黑曜石“代号:永恒”情况。(中文化有门儿!诸

引用第41楼娱记哈鲁公于2012-10-06 23:45发表的 Re:Re:黑曜石“代号:永恒”情况。(中文化有门儿!诸君贡献力量投票亚 .. :

新维加斯被坑了没赚到钱啊
引用第42楼palpatine于2012-10-07 01:45发表的 Re:黑曜石“代号:永恒”情况。(中文化有门儿!诸君贡献力量投票亚! .. :
新维加斯完全是被坑了.metacritics不到85根本上就是因为bug太多. 但是QA是你发行商大人在管的好不好?
有两点
1.没到评分,没拿到的是额外的奖金,是奖金
2.评分不到不给奖金是事先的合同,至于分数为啥没到原因有各种各样,但是不能把自己主观觉得的原因就这么说成客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7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Re:Re:Re:Re:黑曜石“代号:永恒”情况。(中文化有门儿

引用第43楼uishax于2012-10-07 09:01发表的 Re:Re:Re:Re:Re:黑曜石“代号:永恒”情况。(中文化有门儿!诸君贡献力量 .. :

‘因为我想玩的根本不是质量高的游戏,而仅仅就是我想玩的游戏’

游戏的‘质量’,即为主流消费者对目标进行的评判。你不认同‘质量’,即为小众。你后面讲的话不证自明,但和我‘媒体评分客观还是成本决定论’的论点完全没有任何联系。



当然没联系,因为我就没想讨论关于成本论的论点。我只是想说这个模式捐钱的人或许根本不在乎做出来的游戏是否质量高,因为如果不捐钱,可能根本没有人去做。现在能玩到已经感激涕零了,质量什么的以后再说。
如果他们想骗钱,当然肯定就能骗到了。只是捐钱的人往往并不担心这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7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Re:Re:Re:Re:黑曜石“代号:永恒”情况。(中文化有门儿

引用第43楼uishax于2012-10-07 09:01发表的 Re:Re:Re:Re:Re:黑曜石“代号:永恒”情况。(中文化有门儿!诸君贡献力量 .. :

‘欧美仍然有很大的Indie工业,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低成本小作坊产品。只靠创意决胜,制作大多粗糙小气,indie平均质量要比AAA低得多,和‘高成本高质量’相符。
这么多的游戏,总有那么几个高质量的例外,玩家呼声很高(而且愿意为此掏钱),结果呢?就是从PC移植到主机,面向更广大的观众,制作方也就受到了高质量的奖励。Braid,Limbo都是典范。
引用第43楼uishax于2012-10-07 09:01发表的 Re:Re:Re:Re:Re:黑曜石“代号:永恒”情况。(中文化有门儿!诸君贡献力量 .. :
‘还有什么可说的’你当然没什么可说的,因为你完全不了解欧美游戏媒体。
Fami通一坨屎谁都知道,IGN这两年塞钱也非常厉害,但GS(作为权威媒体)及Metacritic(大众观点)仍能准确的反应游戏质量。你多查查VGChartz和Metacritic,就能看出两者的线性关系了。

服了,还VGChartz和Metacritic的线性关系,您真不愧是能为整个S1指点江山的产业大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7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Re:Re:Re:Re:Re:黑曜石“代号:永恒”情况。(中文化有

引用第46楼你们好奇怪于2012-10-07 15:35发表的 Re:Re:Re:Re:Re:Re:黑曜石“代号:永恒”情况。(中文化有门儿!诸君贡献力 .. :


服了,还VGChartz和Metacritic的线性关系,您真不愧是能为整个S1指点江山的产业大师
我没说自己能指点江山,也没讲自己是产业大师。要讨论就认真讨论,拿点干货出来,别阴阳怪气扣帽子。

引用第45楼9898485于2012-10-07 15:22发表的 Re:Re:Re:Re:Re:Re:黑曜石“代号:永恒”情况。(中文化有门儿!诸君贡献力 .. :

我只是想说这个模式捐钱的人或许根本不在乎做出来的游戏是否质量高,因为如果不捐钱,可能根本没有人去做。现在能玩到已经感激涕零了,质量什么的以后再说。
.......
引用第25楼uishax于2012-10-05 08:58发表的 Re:黑曜石“代号:永恒”情况。(中文化有门儿!诸君贡献力量投票亚! .. :

这些靠着制作人名声的游戏,很多人就是纯捐钱都愿意的。
既然意见一样,你为什么引用我的帖子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7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Re:Re:Re:Re:Re:Re:黑曜石“代号:永恒”情况。(中文化有

引用第47楼uishax于2012-10-07 15:43发表的 Re:Re:Re:Re:Re:Re:Re:黑曜石“代号:永恒”情况。(中文化有门儿!诸君贡献 .. :

既然意见一样,你为什么引用我的帖子啊  


引用第37楼uishax于2012-10-06 20:53发表的 Re:黑曜石“代号:永恒”情况。(中文化有门儿!诸君贡献力量投票亚! .. :
黑曜石是KS上最奇葩的公司了,做了新维加斯,卖了几百万份,居然来找捐款。


我不同意的是这句话……就算黑曜石真从FNV那儿赚到了,烧钱的买卖谁都不会去做,当然我们也不能逼着他们去做。捐钱不是很正常的事么。所以我就说了,捐钱的玩家就是想玩,并不在意质量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7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Re:Re:Re:Re:Re:Re:黑曜石“代号:永恒”情况。(中文化有

引用第47楼uishax于2012-10-07 15:43发表的 Re:Re:Re:Re:Re:Re:Re:黑曜石“代号:永恒”情况。(中文化有门儿!诸君贡献 .. :
不靠高成本做出高质量,也会在之后获得投资。
欧美仍然有很大的Indie工业,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低成本小作坊产品。只靠创意决胜,制作大多粗糙小气,indie平均质量要比AAA低得多,和‘高成本高质量’相符。
这么多的游戏,总有那么几个高质量的例外,玩家呼声很高(而且愿意为此掏钱),结果呢?就是从PC移植到主机,面向更广大的观众,制作方也就受到了高质量的奖励。Braid,Limbo都是典范。

‘还有什么可说的’你当然没什么可说的,因为你完全不了解欧美游戏媒体。
Fami通一坨屎谁都知道,IGN这两年塞钱也非常厉害,但GS(作为权威媒体)及Metacritic(大众观点)仍能准确的反应游戏质量。你多查查VGChartz和Metacritic,就能看出两者的线性关系了。

叫好不叫座只在十年前有大规模出现,直至今日,评分优秀,销量暴死的作品少之又少,和电影小说出现的评论销量不对称的规模不在一个档次。

把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音乐家,画家)及作家和游戏制作相提并论更是无稽之谈。

游戏有艺术成分(所以会出现例外),但其工业制作的成分远比传统艺术品要大(因此例外极少)。认为消费者需求的’质量‘和制作方的收入会出现明显不对等,是对现代企业管理能力的侮辱。

认真讨论还是挺好的。
你这段吧,我还是觉得我在说我的个人意见,你在说你的个人意见……
比如你拿自负盈亏的私人作坊制作的游戏作品去证明严格走发行商投资路子的游戏可以“不靠高成本做出高质量,也会在之后获得投资。”,不是一回事啊。
又比如你先承认两个媒体有塞钱和偏颇现象,再举两个名字然后就说我根本就不懂……
无稽之谈什么的就更是你的主观情绪了。

不过我同意你说的,近十年叫好不叫座是越来越少了。
至于VGChartz和Metacritic,烦请列举下吧。我个人还是认为,使用现有那一套评价估量的体系,是没法达到你所谓“准确地反映游戏质量”的。

讨论跑题就跑题吧,请大家礼貌,客气点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7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Re:Re:黑曜石“代号:永恒”情况。(中文化有门儿!诸

引用第44楼trentswd于2012-10-07 09:41发表的 Re:Re:Re:黑曜石“代号:永恒”情况。(中文化有门儿!诸君贡献力量投票 .. :

有两点
1.没到评分,没拿到的是额外的奖金,是奖金
2.评分不到不给奖金是事先的合同,至于分数为啥没到原因有各种各样,但是不能把自己主观觉得的原因就这么说成客观了



黑曜石为B社代工新维加斯,仅仅拿到一份苦工费罢了,这些钱到做完游戏的时候差不多都花完了,以至于游戏发售后大量裁员,就连公司创始人都数月拿不到工资。


当初签分数约定合同的时候,有两方面原因,1.B社强势,掌握主动权,他可以外包给任何一家公司。2.黑曜石可能认为达成分数没有问题。


结果,新维加斯在Metacritic上评分为84,没有达到合约规定的85,所以他们什么也没有。


要知道根据合约,B社只给黑曜石一次性付清的苦工费,还有就是如果评分达到85,可以拿到额外的一份版税作为奖金,至于销量,新维加斯卖的再好,黑曜石也拿不到一分钱。而实际上,新维加斯卖出了600W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8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Re:Re:Re:Re:Re:Re:Re:黑曜石“代号:永恒”情况。(中文

引用第49楼GA_Frank于2012-10-07 16:03发表的 Re:Re:Re:Re:Re:Re:Re:Re:黑曜石“代号:永恒”情况。(中文化有门儿!诸君贡 .. :


认真讨论还是挺好的。
你这段吧,我还是觉得我在说我的个人意见,你在说你的个人意见……
比如你拿自负盈亏的私人作坊制作的游戏作品去证明严格走发行商投资路子的游戏可以“不靠高成本做出高质量,也会在之后获得投资。”,不是一回事啊。
.......
‘再举两个名字然后就说我根本就不懂……’
Gamespot和IGN是欧美最出名的媒体,本来和IGN并驾齐驱,但IGN近两年有极明显而且恶心的讨好fans的行为,导致太多故意打高分的行为。

Metacritic是游戏界的Rotten Tomatoes,就是细节机制不一样,大体上来讲metacritic业界所有有知名度的媒体评分收集起来,再把平均分贴上去。


VGChartz和Metacritic的例子很多,最明显的体现在同系列作品中,因为不同游戏类型,不同世代和不同游戏系列(名声会带来销量的惯性)会带来很大差别

GT1 11百万 96分
GT2   9百万 93分
GT3 15百万 95分
GT4 11百万 89分 (这里名声惯性就体现出来了)
GT5   8百万 84分

COD Finest Hour 4.5百万 76分
COD 2                 6   百万 86分
COD 3                 7   百万 82分  (这代开始跨到360上)
COD 4                 16 百万 94分  (本世代射击游戏最高)
COD WAW           16 百万 85分
COD MW2           22 百万 94分   (和MW一样)
COD BO              26 百万 87分
COD MW3           26 百万 88分

COD系列体现的尤为明显,媒体反映狂热的两个MW,都带有让系列销量飞跃的惯性。123代只是FPS的普通大作,4代媒体欢呼雀跃,跃升为FPS界最强位置的竞争者。6代惊呆媒体,销量就纯粹碾压竞争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8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黑曜石“代号:永恒”情况。(中文化有门儿!诸君贡

好严谨的平行世界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11 17:44 , Processed in 0.359172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