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610|回复: 100

[讨论] 现在的电视剧或电影能否做出动画OPED那样的分镜和特效?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1-3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上不能,这是个思想上的问题
最近几年电影中cg技术的运用已经体现出这分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动画的OP和ED分镜那是MV的思路,电视剧和电影学来干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有取自影视的,比如Baccano(和无头)的OP灵感来自于Snatc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濑尾公治于2012-01-03 11:37发表的  :
也有取自影视的,比如Baccano(和无头)的OP灵感来自于Snatch
取自影视可以,反之就很难
实际上注意下这俩片op的切割方法和动画风格与普通动画op的区别,就可以大概推测出为啥标题的问题是否定的。

真人片难以拍出动画的效果,大的理由大概能找出七八条,但最主要的还是听起来很时髦的时空两大要素。
时间上而言是关键帧的使用,空间上则是镜头位置的运用。其中时间要素更为重要,因为这正是动画这个媒体的本质。
以后可以讲讲,有助于理解动画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究竟要多蛋疼才能让电影去模仿动画的分镜?
只听说过动画模仿电影分镜的,没没听说过电影模仿动画分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上当然可以, 如果真的这么做的话会被喷成是mv导演,除了炫没什么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动画比电视电影更具有美术工艺性,真人模仿演动画的话会怪怪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4楼(jabal) 的帖子

求教一下加叔“动画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的含义。我看到的一般说法动画形态是对现实的夸张描述,这就是和一般影视作品的最大区别。这一点就算再像真人影视作品也是不能改变的。反倒是应该着重突出才对(记不清是使那部书上的说法了。槽点太多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ATE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1-3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4楼(jabal) 的帖子

引用第8楼哈里.谢顿于2012-01-03 12:53发表的 回 4楼(jabal) 的帖子 :
求教一下加叔“动画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的含义。我看到的一般说法动画形态是对现实的夸张描述,这就是和一般影视作品的最大区别。这一点就算再像真人影视作品也是不能改变的。反倒是应该着重突出才对(记不清是使那部书上的说法了。槽点太多见谅)  

这个说法没错,但漫画其实不也是夸张么。另外一贴正在说的眼睛为什么要画大其实就是这个夸张的机理的分析,但这是漫画动画共通的,属于作画构图一类的静态的方面。
动画自然要说动态的方面,字面意思,就是如何靠连续的画来造成视觉错觉来营造“动”的效果。晚上慢慢来写。
但其实方法论还就是类似的一套东西,现实与艺术的分析与比较:

现实中人/物怎么动(基本等于电影中人怎么动)
人眼(脑)中人/物怎么动
重现出来的动画中人/物怎么动
动画中的动法与现实中(电影中)的动法的区别,各自的长短处,可互换的方面,不可互换的方面。
不可互换的方面就是电视剧或电影做不出动画oped效果的原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ATE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1-3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4楼(jabal) 的帖子

引用第8楼哈里.谢顿于2012-01-03 12:53发表的 回 4楼(jabal) 的帖子 :
求教一下加叔“动画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的含义。我看到的一般说法动画形态是对现实的夸张描述,这就是和一般影视作品的最大区别。这一点就算再像真人影视作品也是不能改变的。反倒是应该着重突出才对(记不清是使那部书上的说法了。槽点太多见谅)  

这个说法没错,但漫画其实不也是夸张么。另外一贴正在说的眼睛为什么要画大其实就是这个夸张的机理的分析,但这是漫画动画共通的,属于作画构图一类的静态的方面。
动画自然要说动态的方面,字面意思,就是如何靠连续的画来造成视觉错觉来营造“动”的效果。晚上慢慢来写。
但其实方法论还就是类似的一套东西,现实与艺术的分析与比较:

现实中人/物怎么动(基本等于电影中人怎么动)
人眼(脑)中人/物怎么动
重现出来的动画中人/物怎么动
动画中的动法与现实中(电影中)的动法的区别,各自的长短处,可互换的方面,不可互换的方面。
不可互换的方面就是电视剧或电影做不出动画oped效果的原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ATE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1-3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年看苍井优的料理仙姬,感觉那个OP很像是动画的风格,准确讲像漫画的分镜稿

当然那个本身就是漫画改编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1-3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Re:回 4楼(jabal) 的帖子

引用第13楼ZATE于2012-01-03 13:52发表的 Re:Re:回 4楼(jabal) 的帖子 :


只要有足够的钱,我能找一帮画师以真人照片绘法拍个和“电影”效果一样的动画出来

我怀疑你有10年没看好莱坞大片了
.......
我就是近几年看了不少用电脑技术的大片才痛感动画和电影终究是两种东西的。
希望你看我晚上写完我们再来讨论呗,不好意思我写东西比较啰嗦。
不过你举出的反论的例子我觉得挺常见,但我将要分析的那套道理和例子至少我觉得是没怎么见人写过的应该...
另外题目讲的是拍个和动画效果一样的电影啊....你这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占座听课。
我觉得拍是能拍出来,但动画和真人影片本来就是不同的东西,追求“像”没有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动画影视作品就是个完全虚拟载体可以自由发挥,真人影视作品再怎么追求动画的表现方式也是个纪实的虚拟载体,很难达到动画OPED的那种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幽远大大说法“动画的OP和ED分镜那是MV的思路”是不是指按照MV那种主要强调节奏感和感官冲击力,弱化故事性(其实也没太大故事性)的拍摄手法和套路?能唬住观众即可
而一般影视剧和电影OPED往往起引子/调动观众入戏/渲染结局的作用,是序幕/落幕作用。往往着重对主线人物或者整剧气氛/主线进行描述和暗示(电视剧居多)。电影喜欢直接融入剧情

让拍MV的拍电影,爆炸贝太典型了……节奏感和观众调动可以。但剧情内容控制就难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忽然忘了,类似DC漫画的几部电影开头那个漫画翻页图标真人是有演过,效果一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mv的思路能拍的比较有节奏感?想通这个的话其实就接近答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晚上来听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9楼baiducaonima于2012-01-03 14:24发表的  :
动画影视作品就是个完全虚拟载体可以自由发挥,真人影视作品再怎么追求动画的表现方式也是个纪实的虚拟载体,很难达到动画OPED的那种效果

话是这么说,动画真让你自由发挥了,结果绝大多数人发现他们缺少自由发挥的手段,那玩意儿叫才能...
主流的动画所表现的东西终究还是在现实的延长线上,这个挺难改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ATE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1-3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都给你说了,你只要有足够的钱,完全可以拍一部和电影效果一样的动画
=======================================
已经有了



《盲区行者》使用数位摄影机“Panasonic AG-DVX100”拍摄,然后借由鲍伯·塞比斯顿(Bob Sabiston)发明的影像编辑程式“Rotoshop”赋予影片动画的面貌。这套软件利用一种称为“绘画式转描技术”的动画技巧,将影像卡通化,导演林克雷特早在先前的作品《梦醒人生》(Waking Life)中应用过这项技术[3],他在2004年一部英国纪录片里讲述自己会想到要使用转描技术,其灵感来自于做过“清醒梦”的私人经验。

在传统的赛璐璐动画里,要应用转描技术必须逐格描绘,与动画导演雷夫·巴克西(Ralph Bakshi)的转描风格有些类似。而电脑制作的转描动画则是利用矢量图形作为关键格(Keyframes),自动在动画影格间进行插补动作。塞比斯顿的动画小组从一开始就负责这条空前的动画路线,不过起初美术方向并未确立,制片进程不断延长,最后超过原来预定的发行日期2005年9月[4],后制经过18个月才完成(原本预计9个月),平均每一分钟动画需要350个小时以上的制作时间,一共动用五十多位动画师[5]。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F%83%E6%A9%9F%E6%8E%83%E6%8F%8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馬克等加叔晚上上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6楼机械美羽于2012-01-03 17:03发表的  :
我都给你说了,你只要有足够的钱,完全可以拍一部和电影效果一样的动画
=======================================
已经有了


.......
这其实是先拍真人再画成动画的。不过出来效果确实更像动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影视剧用实拍来再现动画式的OPED那得多糙啊……你不觉得糙是因为你默认了它是动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Re:Re:Re:回 4楼(jabal) 的帖子

引用第25楼ZATE于2012-01-03 16:55发表的 Re:Re:Re:Re:回 4楼(jabal) 的帖子 :
好莱坞器材大片好莱坞CG大片的有区别?那也是中期人员的问题啊

我都给你说了,你只要有足够的钱,完全可以拍一部和电影效果一样的动画,反过来,也不是不行啊。无非就是个审美问题

我觉得你存在一个误区,这也是这论坛里讨论时常有的情况。即是做极端的假设不太适合于艺术创作的讨论。
极端的假设讨论的是一种艺术形式的“可能性”,而不是“特性”。
艺术创作无拘无束,随着技术的发展,只要有投入,确实是可以无所不能的。虽然我不太能想象真人拍出来的动画是啥样的,但这层逻辑我无法否认,你问倒我了。
然后呢,我害怕的是你问倒我后思考便停止了。有技术有钱就无所不能,所以电影就是能做出动画特效。以形而上的逻辑得到一个形而下的结论,往往是逻辑上正确,价值上苍白的。因为接下来怎么把动画效果做出来,还是得老老实实动脑筋,研究两者的异同,然后提出来如何着手。如果你不同意我的说法,我希望你在逻辑上否认我的同时,还能够去做这些事情。

所以说境界线看了别白看,人家的文字游戏是有实际意义的。
你我是平行线,于是要做的就是互出论点否定对方。也就是我接下来要做,也希望你也能做的特性分析,手法研究。
结果你啥也没说,直接大手一挥,“平行线重合的地方就在那技术无限先进,金钱十分润泽的境界线上!“
嗯我也觉得确实是在那儿啊...我输了,完。

然而那里离你我都太过遥远了,可能的话请在近点儿的地方把我拉过去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0楼哈里.谢顿于2012-01-03 14:26发表的  :
幽远大大说法“动画的OP和ED分镜那是MV的思路”是不是指按照MV那种主要强调节奏感和感官冲击力,弱化故事性(其实也没太大故事性)的拍摄手法和套路?能唬住观众即可
而一般影视剧和电影OPED往往起引子/调动观众入戏/渲染结局的作用,是序幕/落幕作用。往往着重对主线人物或者整剧气氛/主线进行描述和暗示(电视剧居多)。电影喜欢直接融入剧情

让拍MV的拍电影,爆炸贝太典型了……节奏感和观众调动可以。但剧情内容控制就难说了

反正我看动画,最核心的就是看角色,其次是角色,再次还是角色。角色没问题了剧情才入眼。
你说的那种电视剧的OP是要承担一部分角色和背景塑造任务的,让剧情更多地放在角色拓展和故事线上。而动画的OP则基本只是用来展示角色的,不怎么承担更深化的任务,因为对动画的正片部分来说,在一个故事线的基础上完整地塑造角色才是本职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1楼3000于2012-01-03 17:50发表的  :


反正我看动画,最核心的就是看角色,其次是角色,再次还是角色。角色没问题了剧情才入眼。
你说的那种电视剧的OP是要承担一部分角色和背景塑造任务的,让剧情更多地放在角色拓展和故事线上。而动画的OP则基本只是用来展示角色的,不怎么承担更深化的任务,因为对动画的正片部分来说,在一个故事线的基础上完整地塑造角色才是本职工作……

这种后现代的模式越来越多,提供了简单的产片系统,却扼杀了不少可能性,我虽然喜欢这种,但觉得危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6楼机械美羽于2012-01-03 17:03发表的  :
我都给你说了,你只要有足够的钱,完全可以拍一部和电影效果一样的动画
=======================================
已经有了


.......

《黑暗扫描仪》是电影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1-3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2楼jabal于2012-01-03 17:53发表的  :


这种后现代的模式越来越多,提供了简单的产片系统,却扼杀了不少可能性,我虽然喜欢这种,但觉得危险


别管我了你赶紧写你想说的,我一会儿下班回家吃完饭还想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1楼(3000) 的帖子

多谢3000,这倒提醒我了,MTV弱化故事性外有一点就是相应的加强角色的特点。直接突出想要表现的主角特制,这时候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的,因为这是短时间内最直接最省力的方法。
而且动画OP现在基本都是另外拍摄的。(上次类似讨论时候就说道现在靠正片剪出来的OP已经绝迹了)电视剧还是老样子剪出来居多。不过都是找冲突或者高潮剪。这点区别就大了。

说个题外的,记得以前看上美业内写的随感,说他画画时候特伟指出要让人物更欢快点,怎么欢快?他没说。这就靠绘者自己想办法表现,很多时候很难。如果换成钱老,他会指出人物动作放缓0.5秒(?具体内容记不清了)造成人物凌空效果。看起来动画片制作看似简单实际复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但做出来会是特摄片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搬凳子听讲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31楼(3000) 的帖子

引用第36楼哈里.谢顿于2012-01-03 20:11发表的 回 31楼(3000) 的帖子 :
多谢3000,这倒提醒我了,MTV弱化故事性外有一点就是相应的加强角色的特点。直接突出想要表现的主角特制,这时候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的,因为这是短时间内最直接最省力的方法。
而且动画OP现在基本都是另外拍摄的。(上次类似讨论时候就说道现在靠正片剪出来的OP已经绝迹了)电视剧还是老样子剪出来居多。不过都是找冲突或者高潮剪。这点区别就大了。

说个题外的,记得以前看上美业内写的随感,说他画画时候特伟指出要让人物更欢快点,怎么欢快?他没说。这就靠绘者自己想办法表现,很多时候很难。如果换成钱老,他会指出人物动作放缓0.5秒(?具体内容记不清了)造成人物凌空效果。看起来动画片制作看似简单实际复杂……

这一点也不题外,特伟老师是厂长,他不讲是为了让员工自己去观察生活,有领导的样子。
钱家骏老师是厂里技术头牌,包括水墨动画等众多技术手法是他研究出来的,他最清楚观察到的生活怎样去与动画的表现相结合。他又是动画教育家,也清楚东西该怎么教给小辈。

所以接下来讲的就是观察生活了,我们这个运动着的世界如何映照在我们眼中?脑中的世界又怎样从一幅幅的画帧中返回到一个运动着的动画?很多东西实际都是最基本的道理,没啥专业知识,注意下观察日常生活都是随处可见的。

说个题外话,昨天有地方组织免费大屏幕播老版大闹天宫,豆瓣上报名的,于是报了去看看,结果都没人看,签到单上好多人报了都空着,而职员表里也没有配音演员,也没有钱老师,这真是双重意义上的寂寥。希望下礼拜开播的3d版能有个老演职员表鸣谢什么的,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12 04:24 , Processed in 0.18412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