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37|回复: 56

[移动] 新年快乐,自带干粮的洗地文在此——小米手机用户的真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篇语
今天是11日元旦了,祝S1的各位新年快乐,早日脱团。
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来发洗地文了。
原文在此:http://bbs.saraba1st.com/2b/read-htm-tid-764233-fpage-2-page-1.html
由于此楼已高,所以另开炉灶。

本来是想来洗地的,但发现这楼基本已经没有太多洗地的必要了。这贴里没有太多有建设性的黑点了。不过既然文章已经写了,那就先发出来好了。

这贴里有不少笔者不太擅长的领域,可能会班门弄斧,哪里不对,大家可以指正。

下面就是我对这篇测评的一些看法,不才见笑了。

总体观点
对于这篇测评文章,笔者的将其定性为典型的黑文,理由有三:
1、这篇文章有不少非常怪异的结论,让笔者百思不得其解,作者到底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举几个例子:
a)       原文中说“小米手机处理器集成的显卡性能并未如宣传的那么出色,虽然比大部分单核产品来得快一些,但在双核产品中并不出色”。但无论从笔者对几款双核SoCGPU的了解,还是作者给出的测评数据来看,都指向了一个结论:“Mail 400 MP性能逆天,Adreno 220SGX540T2的性能半斤八两”。
b)       原文中说“不论是滚动还是缩放,均与高频单核手机没有多大区别,而打开Flash、浏览复杂网页后情况进一步恶化,三者都很卡”。但真的实际使用过双核手机的用户都不会否认,双核SoC的性能明显好于单核,这些差距体现在使用过程的方方面面,是不容否认的。同时,稍微了解点移动浏览器的用户应该知道,手机浏览器有即时渲染和快照两种类型。比如AOSP 2.3的浏览器就是即时渲染模式(第三方的Opera Mobile也是典型的即时渲染模式),AOSP 4.0的浏览器是快照模式(第三方的FireFox是也是典型的快照模式浏览器)。对于快照模式浏览器而言,在滚动和缩放时,它实际是对网页的缩略图进行操作,而即时渲染浏览器是对整个网页进行操作,所以SoC性能相同情况下,快照模式浏览器的滚动和缩放速度明显好于即时渲染浏览器。但快照模式浏览器也有其缺点,比如网页滚动和缩放时会有网格。在作者的测评中,所谓的单核手机i9000就是使用的快照模式的浏览器,而小米默认的浏览器则是即时渲染模式的,这两类对比本身就不公平。真的要对比双核和单核的性能差异,至少应该使用相同的浏览器。在小米上,也可以使用4.0的浏览器或者FireFox浏览器,缩放新浪首页绝对不会卡。而不是测评所说的大家都卡。
2、测评中不少结论缺乏足够的论据来支持,推导的过程非常牵强。
这里也可以举几个例子:
a)       在外观测评中,作者说小米的“做工一般”,但是举的论据如电源键手感不佳、听筒网罩软、底部按键容易误触等,跟做工没有任何关系。得出的结论有点想当然。
b)       在拆机测评中,作者指出小米为了节约成本,在做工和用料上都有缩水。但笔者把这部分反复看了三遍,对于做工部分,作者只有一句“焊接质量一般”,再无别的论述,而绝大部分的篇幅是在说小米如何省料,而至于是否真的省料,省了多少料,却并未给出详细的论据(这点会在后面详述,这里就不展开了)
3、在整个测评中,还经常加入一些虚假的,未经证实的,或者过时的论据。以作者的功力,不应分辨不出这些论据的真伪,比如“量产机的屏幕不如工程机”、“底下三个按键容易误触,但在新固件中已经优化”、“触摸屏反馈精度较差”、“高通的多媒体性能底下”等。如果作者无法判断论据的真实性,以客观测评的标准,是不应该放在文章中的。

下面笔者会根据这篇测评文的行文顺序,对这篇测评分进行分析。

具体分析-引语
引语部分其实已经为这篇文章的基调定了性,一开始就一连抛出3个问题:
11.5G双核CPU到底有多快
2、做工,用料有没有缩水
3、性价比是否无可匹敌
这三个问题并非网上普遍争论的问题,其实正是这篇文章想论述的内容。

虽然文章一再强调自己的中立立场“直接写下我们的所见所感,上述问题的答案,则由您自己来评价”,但其实在这部分作者所使用的一个定语,已经暴露了其黑文的本质:我们决定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去完成这篇评测——抛开纷繁的争议,“模糊的性价比”,直接写下我们的所见所感。
有的时候,黑是自己也难以抑制的一种欲望,不是吗?

从引语部分来看,这篇文章从一开篇就散发着黑文的气质。

具体分析-段落的标题
虽说是抛开非议,直接来测评,但整篇文章的标题却有明确的立场和导向性,具体可以看下每一段的标题:
1、外观与设计:卖手机还是卖处理器
2、屏幕:触摸屏电极肉眼可见
3、真机拆解:两千元双核背后掩藏了什么?
4、比“顶级双核”更快?1.5GHz双核处理器性能测试
5、理论与实际的落差:小米手机真机体验
6、摄像头:看上去很美
7、信号、发热和续航测试:稳定性有待提升
8、总结:一台只为“发烧友”打造的手机?

先不看文章的论据是否真实,论点是否准确,但就这标题,我觉得就不是一个客观测评应有的风度:
1、已经给读出做出了结论,而非让读者自己去评述。
2、通篇全部在黑,竟没有一个优点。

如果说作者在文章的内容中,还会拐弯抹角得来黑,但在标题中,其黑文本质显露无疑。光看标题,你甚至感觉小米是个一无是处的手机。


具体分析-外观与设计
论点:质感和做工一般,缺乏设计

论据:
1、电源键手感不佳,若斜向按压会较难按下
2、小米手机的听筒网罩非常软,能直接把它捏凹下去了
3、屏幕下方的Android按键容易误触
4、背盖不建议反复拆卸

笔者评论:
对于质感和做工一般,在此段并没有给出直接的论据,而只是作者自身的感受。

唯一与质感和做工沾点边的是听筒网罩,但听筒网罩是镶嵌在玻璃之中,平时手指根本挨不到,除非故意用硬物去顶,否则不太可能按凹下去。

笔者的感受:
小米的做工和手感在笔者用过的手机中算中上的,机器没有太大缝隙,很严密,另外就是无论你怎么按,都不会出声音,而笔者用过的其它一些机器,比如Palm CentroE63G1Hero等机器,都能按出声音的。基于这点,我对小米外部的做工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具体分析-屏幕
直接论点:可视角度小,在同价位手机中的屏幕表现偏差;电极可见;触摸效果差。
影射论点:小米量产机的屏幕不如工程机。

论据:
1、与两部不知名的手机的对比,给出了3张图对比图
2、电极可见的屏摄,划线测试的截图
3、作者主观感受,感觉量产机屏幕不如工程机,但并没有给出论据

笔者评论:
可视角度
对于屏幕的可视角度,笔者在拿到小米后也颇有微词,确实这机器的可视角度比较一般,稍有角度的偏移后,屏幕就会发白。但对于文中的测评结果,笔者到颇为不以为意,说几点:
1、测评中,作者没有指出对比的是哪两台机器,也没有给出这两台机器的价格,屏幕材质等参数,作为专业测评,这很不应该,我不太清楚作者想从中隐藏什么。
2、对于可视角度的专业测试,至少应该有5面的对比,而不仅仅是三面,5面的可视角度都是不同的。比如笔者手上的Mac Air,左右和上视角完美,下视角的可视角度很差。作者的对比图中,只给了三个视角的,对比并不完整。
3、即便从这不完整的三幅图来看,在下视角和右视角中,小米在这三台机器里的表现也并不差。
关于屏幕可视角度的问题,我觉得小米可视角度小这是个事实,但想要证明在同价位手机中,屏幕表现不好,给的这点论据还不够。

电极可见
电极在光线照射下会有反光现象,导致电极可见,这个现象确实存在,作者根据这点得出2个结论:
1、这种屏幕的成本更低
2、这种屏幕的可靠性更低
笔者对电容触摸屏的构造并不是很了解,对于屏幕的电极可见是否会对成本有影响只能保留意见。
对于屏幕的可靠性,笔者持有不同看法。小米在工程机发布之初,这块触摸屏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抖动,再比如误操作等,这些在工程机和早期的固件上确实存在,但在最新的固件中早就修复了这些问题。具体可以看一下我的几张划线测试图:

小米的触摸屏稳定性都没有太大问题,建议大家更新到稳定版2.3.5i再测试看看。

工程机与量产机的屏幕差异
作者感觉“小米量产机的屏幕不如工程机”,在没有确切依据的情况下,在一篇自称公正的测评文章里面,还提到不确切的信息来源,这实在很不正常。就笔者的使用情况和几百个我所了解到的工程机用户的情况来看,量产机的屏幕和工程机屏幕是完全一样的,并不存在量产机屏幕不如工程机的现象。

笔者的感受:
总体来说,笔者对小米这块屏幕还是有些不满的,主要问题在于它的可视角度上,特别是在跟iphone4gs2等机型对比时,这个差距非常明显。

但对于具体使用而言,小米的屏幕由于没有gs2的偏色问题,眼睛看上去会比较舒服。另外,由于硬件团队对触摸屏的不断调试,小米现在的触摸体验还是不错的,虽然和ip4还是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在笔者用过的Android机里,绝对是能排上号的。最直观的体验就是launcher非常跟手,没有迟滞的情况;多点触控也非常灵敏,缩放图片时,不会让你觉得多点缩放只是一个操作,而是能真实感觉到图片跟随你的手指同步变大或变小。

具体分析-做工用料
论点:小米手机的做工用料未能达到雷军在发布会上声称的国际一流水准。

论据:
1、屏蔽罩开窗,再用铜箔封闭,容易引起短路
2、焊接质量一般
3、没有EMI触点,容易引起断线,干扰等
4、元器件采用0201封装而非01005封装,成本更低,体积更大
5、手机内大尺寸芯片没有使用树脂固定
6、WLAN芯片供应商不是全球500强企业

笔者评论:
坦率来讲,这部分内容不是笔者熟悉的领域,不太方便发表太多评论,以免贻笑大方。我只说说作者的论证方式上的问题。

论据不完整
作者的论点其实有两个:
1、小米的用料未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2、小米的做工未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但在行文里,作者摆出的论据绝大部分是对于用料方面的,而对于做工,仅有一句焊接质量一般,比较难以令人信服。

以下论据缺乏说服力
1EMI触点
虽然我对EMI触点不太熟悉,但也稍微百度了下,不敢卖弄,就说说自己的看法。
EMI触点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金属元件的碰触,从而形成密闭的金属空间,导致信号受到影响。而小米(可能是考虑到成本问题)绝大部分材质都是塑料,在机身内不存在可能出现金属密闭空间的情况,所以EMI触点的必要性就没有这么凸显了

2、元器件封装方式
就我了解,这两种封装的元器件在大小上和成本上确实存在差异,但是作者只说明了这个现象,但要做出结论,至少还缺几样东西:
a)     主流手机采取什么样的封装,分别有哪些品牌和具体机型做对照
b)     与小米同价位的手机,采取什么样的封装,分别有哪些品牌和具体型号做对照
c)     020101005分装的手机在使用上会有哪些差异,在满足设计的情况下,使用不同元器件,对手机会有哪些影响

3、大尺寸芯片没有使用树脂固定
跟元器件封装方式部分类似,这种情况会有哪些隐患,对消费者有什么影响,这些都没有说明,国际一流厂商的代表手机是如何来做的,国内的主流手机生产厂商是如何来做的,同价位手机如何来做的,这些都没有具体说明。

4、WLAN芯片供应厂商不是世界500
这个WLAN芯片存在哪些问题?是否可以列举一些?

笔者的感受:
对于内部元件的做工和用料,作为终端用户,比较难有直观的感受,只能从间接的几个角度来谈。
1、在地铁上的3G信号没有问题(魔都联通)
2、通话信号比iPhone要好
3、WIFI在使用过程中没出现什么不适
4、耗电量让人满意

具体分析-性能
论点:
1、小米CPU实际性能不强
2、小米GPU实际性能不强

论据:
CPU部分:
1、Quadrant中,CPU部分的得分不如Tegra2
2、SmartphoneBenchmarks 2011中,生产力得分仅略高于Tegra2

GPU部分
1、GLBenchmarkEletopia中,高通MSM8260集成显卡的性能只有三星Exynos4210所集成显卡的一半左右。
2、Nenamark2.0中,小米手机领先ME860的幅度在19%-28%左右,考虑到ME860分辨率较高(960×540),这个领先幅度基本会被抵消。

笔者评论:
这部分其实也是笔者平时的兴趣所在,对比不同SoC的各类性能,是笔者的兴趣爱好之一,可以详细来说说:
首先,就CPU部分来说,小米的MSM8260A8的架构,确实在效率上不如A9,但是这个差距仅在20%-50%之间,不是不可逾越的。小米的高频1.5G,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架构的落后,在大部分测试里,比1G的双核还是强上不少的。对于MSM8260而言,其最大的短板是在浮点性能部分,大概只能达到A9双核的70%左右的水平。

其次Quadrant测评是一个很古老的测评软件,比最早的QSD8250更加古老。用它测试现在的手机其实不太合适的,特别是CPUGPU部分:
1、  对于CPU部分而言,它的测试过于简单,导致大部分手机在1-2秒内就能通过所有测试。我们知道现在的手机都是有自动的频率调整的,当负荷不大时会降频省电,而这个测评的时间实在太短,CPU根本来不及提升到最高频率,测试就结束了,这就导致这个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很低,每次跑分的结果都会有很大差异,所以直接用这个结果来对比CPU的性能是不太合适的,如果一定要比,建议锁定频率,并且多次跑分,取平均值来对比。
2、  对于GPU部分而言,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测试过于简单,特别对于i9100这样的手机而言所有场景都跑满60FPS,根本与别的机型在性能上拉不开差距。

再次,作者既然是3C编辑,那应该了解,在目前的双核中,ExynosGPU性能基本算是逆天级别的,别说是小米了,它的性能是目前其它所有双核GPU性能的2-3倍,仅仅因为小米的GPU性能不如ExynosGPU,很难得出小米GPU不行的结论。
就笔者的经验而言,无论是小米的Adreno 220,还是OMAP4SGX540,亦或者NVGPU,他们的性能都非常接近,性能上的差异并不显著,小米的这个GPU应该说是达到了平均水准的。

另外,小米在4.0下是能跑完GLBenchmark中的Offscreen测试的,具体成绩如下:

附上几个主流机型的FPS对比:

读图说明:
1、由于是Offscreen测试,所以所有机型的测试分辨率都是1280*720,不存在屏幕分辨率不同,导致结果不可比的问题。
2、这个测试不完全体现GPU的性能,跟各家厂家的优化也有很大关系,但至少能说明一部分问题。
3、GLBenchmark只有在上传数据后才能看到分数,并且在上传数据前会验证你的OpenGL驱动是否被修改过,比如安装3D Crossfire后,你的分数就无法上传,保证了结果的公正性,不会出现作弊的问题
4、除小米外,小米的分数是笔者在AOSP 4.0上测试的结果(小米的2.3无法完成Offscreen的测试,会出错),其余机型的分数均来自于Glbenchmark网站上的Results结果查询。

综合以上情况,笔者很难想象作者是如何得出“虽然比大部分单核产品来得快一些,但在双核产品中并不出色。”这样的结论的。

笔者的感受:
总体用下来,笔者对小米的性能是非常满意的,虽然A8在架构上落后,但1.5G的频率弥补了其在架构上的不足,实际性能会好于大部分1G的双核。我不太理解的是,作为消费者,为什么会去纠结于效率而不是CP值,你花更少的钱,得到了更好的性能,何必去纠结它的频率性能的转化率呢?

具体分析-实际使用体验
论点:
1、  网页浏览效果与单核差距不明显
2、  音质不佳
3、  视频解码较弱

论据:
1、  W700i9000对比,刷桌面版的新浪首页,速度差距不明显
2、  主观对音质的判断
3、  自带播放器对多个视频无法播放

笔者评论:
网页浏览
就双核CPU而言,笔者感觉和单核在日常使用上的差距是巨大的,这差距体现在方方面面,包括程序的加载速度,切换速度,数据的处理速度等。并且在网页的浏览速度上,双核的优势也非常明显,在网页浏览上的体验是有巨大差异的。

作者在通过这个测试来推导出“网页浏览效果与单核差距不明显”这个结论时,存在严重的概念不清和逻辑混乱的问题(也可能是故意的)。

浏览器分为实时渲染模式和快照模式两种类型(这个在开篇语中已经有过详细的定义,不再过多展开)。视频中测试的结果,其实反映的是不同类型浏览器的特点,而不是单核与双核在网页浏览上的性能差距。
1、  W700和小米的浏览器都是实时渲染模式,而i9000的浏览器是快照模式,这个可以从视屏中,i9000在滚动时出现网格这点看出。
2、  而且即便i9000使用了快照模式,其浏览速度与小米实时渲染模式下的差距也不太明显。
3、  如果均使用快照模式的浏览器(如Firefox),双核的优势会更加明显。

就浏览体验的测试而言,需要对比的有几点:
1、  网页的载入和渲染速度
2、  缩放流畅性
3、  滚动流畅性
4、  视频性能

另外,对于浏览器的测试,需要注意页面复杂度的选择
1、对于简单页面,比如搜索引擎主页,由于计算量不大,单核和双核的差距确实不明显
2、对于相对复杂的页面,比如在线漫画页面,论坛页面等,双核的速度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3、对于特别复杂的界面,比如新浪电脑板首页,目前的CPU都无法流畅得进行实时渲染,都会卡,所以差距反而又不明显了(快照模式的浏览器没这个问题,比如GS2的浏览器,firefox等)

只有在科学的测试方法下,得出的结论才有价值。有时间和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做做类似的测评,看看小米的浏览体验到底如何。

音质不佳
这个方面,确实高通历来的口碑不好,但作者没有给出具体测评结果,所以也不便多说,这里笔者保留意见。

视频解码较弱
SnapdragonS1S2系列的CPU解码性能确实不行,但是从S3开始,高通的解码能力可以说是脱胎换骨了。笔者对于这个MSM8260的解码能力的测试情况如下:
对于H.264
基本通吃,笔者尝试过20Mbps码率,1080PHP@L4.1的视频,能够流畅播放
对于VC-1
测试的视频相对较少,基本上720P的可以硬解,但1080P的无法开启硬解
对于不能硬解的如RMVB
中低码率的720P无问题,码率高了后,会出现卡顿

总体来看高通这块CPU的解码能力是非常不错的,没有什么硬伤。

笔者的感受:
虽然外界一直对高通这块SoC颇有微词,有不少诸如“胶水双核”、“假双核”的说法。但就笔者的使用感受来看,这块SoC并不坑爹,战斗力很强。
虽然A8架构的效率不如A9,这是事实,但毕竟1.5G的频率放在那里(唯一的缺点在于浮点性能较差,即便通过高频也没有把这部分的短板补上),与1G双核相比,还是有性能优势的。另外,由于是异步双核,所以再省电方面有着天生的优势,以笔者的使用量,依然能坚持完整一天,在续航上也完全不坑爹。
如果要对SoC的性能做个排序,笔者的排序如下:
1.2G Exynos>1.5GMSM8260>1G OMAP4430>1G Tegra2

具体分析-摄像头
这部分我基本认同作者的观点,小米的摄像头确实不怎么样,勉强胜任日常拍摄。

具体分析-信号、发热和续航
这部分笔者也没太多要说的,毕竟作者也没说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具体分析-总结部分
这部分可以说是作者黑得最严重的部分,简单分析下作者的论点。

论点:
1、小米手机几乎“妥协”了可以牺牲的全部——做工和用料由于追求廉价而明显妥协
2、小米手机的常见网络浏览体验与常见双核手机,甚至高频单核手机并无二致
3、MIUI不是独占系统,所以小米的UI也没有优势

笔者评论:
对于论点1,上面已经说了,整体呈现的论据并不充分,纵观全文,是否省料,省了多少料,省的这些料会造成什么影响,在国际和国内处于什么水平,这些问题均没有给出明确答案,而对于做工,更仅只有一句焊接质量一般而已。

对于论点2,笔者已经不知道要如何来回应了,笔者从N1换到小米,给我的感觉就是飞跃,而在作者口中是没有拉开差距,我是在不明白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如果作者能看到我这个文章,到是可以和我探讨一下。

对于论点3,软硬结合的优势不用我再多数了,小米的MIUI是最稳定的,开发组投入的精力也是最多的。并且由于软硬结合,小米手机能实现更多的功能,比如现有的米键自定义,还有拟物震动等功能,都是小米手机独占的,而将来也会有更多的独占功能推出。

总结:小米公司尚不成熟,小米手机也不完美,但就产品本身而言,小米非常出色
小米作为一个新生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笔者也曾经破口大骂过,不给力的物流,永远打不通的客服,无人管理的论坛,一切种种透露出小米公司管理上的不完善。

作为小米公司的第一款手机,Mi-ONE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屏幕可视角度,底部按键不均匀,摄像头效果不理想等。但从整体来看,我依然可以给小米打出70分左右的分数(我给Lephone30分,有兴趣可以进一步探讨),小米以一个大部分人能接受的价格,给出了一个性能出众,体验流畅的产品。

对于发烧友,我反倒不推荐现在购买小米手机,现在可刷的rom非常少,基本只有原生android 2.34.0(这连个原生rom都不太稳定)和MIUI,没有CM的支持,可玩性并不高。不如等小米发货量再上一个台阶,看看民间高手的跟进情况,在考虑是不是买。

对于普通用户,我倒是非常推荐购买小米手机的,三个原因
1、MIUI比大部分原生和厂家定制的android系统更好用,更符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买来能直接用。
2、CP值,对于看重性价比的用户来说,绝对是不二的选择。
3、刷机门槛低,每周都有OTA,让其自动升级即可,没有任何门槛,普通人也能用上IC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米没什么好黑的也没什么好青的,1999的价格就决定的机器的定位 你要指望小米能干过GS2那是没可能的,你要说小米比不上火腿肠那一大顿单核机器也是没可能的
you get what you pay for,自己用着开心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真认真……以后没必要在pc区和米黑费劲了,回头我建个群讨论

update: 群号197176897,来的报论坛I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1-1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雷布斯这人太恶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LZ对硬件并不了解
小米也就是1999的东西,根本没有宣传的那么良心

雷军和联通签订了百万框架的协议,并得到9千万的融资,不能不承认他的成功
但是宣传和营销的手段,只能用丑陋来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EMI触点的用处应该是把金属部件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密闭空间吧
还有那个wlan芯片 其实只是想说明累不死在吹NB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6楼(qhlixpfh) 的帖子

对于机箱,EMI触点是为了形成密闭空间,防止辐射外泄。
对于手机,我的理解是EMI触点是为了防止形成密闭空间,导致对信号的干扰。
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卡洛德于2012-01-01 09:52发表的  :
MIUI不是独占系统,所以小米的UI也没有优势
这点最可笑了

要反驳这个观点其实很简单 找个没有官方2.3ROM的手机硬吃MIUI的2.3.5就行了 比如我以前用的宏基A-1

顺便求群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搜了半天 EMI应该是导电用的 不管是在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EMI应该是为了防止芯片之间的干扰,把金属部件连接起来形成密闭空间的用途吧
国内好像对这个要求不高,欧美单的产品,很多都会打EM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1-1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enku.baidu.com/view/4944422ee2bd960590c677ae.html

Pls modify this PPT  with a time machin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LZ老实交代这篇文写了多久
我竟然看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等群号,我刷ac和哔哩哔哩有点吃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新年快乐,自带干粮的洗地文在此——小米手机用户的

太长了,没看完。但是小米的炒作决定了小米黑的数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千价位表现优异,但是和部分高价位的机子比还是力有不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LZ好棒,支持
顺便等群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楼(木犸) 的帖子

LZ这个文之前已经预告了,算是践诺吧……洗地什么的,我觉得大家还是把黑公关雷布斯宣传等等和单纯黑手机体验分清楚的好。PC区的S1er怎么也不可能被一个性价比的街机毒到吧……
顺便求群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手机]新年快乐,自带干粮的洗地文在此——小米手机用

我觉得楼主在对于爱活那篇拆解评测文中关于做工用料部分只是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没有事实的反驳。而且有两个质疑还打偏了(?)。而做工用料正是那篇黑文大书特书的地方……只能说期待抛砖引玉或是来几个金刚钻帮我们一起解答疑问。但其实对于疑问我们大致心中有底了,毕竟小米在做工用料上只是物有所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连水果都没有像米粉这样把一个手机这样吹的 至于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0楼(starrysky) 的帖子

原来所谓ip改变世界都是我自己脑补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20楼(starrysky) 的帖子

引用第21楼7A7于2012-01-01 12:16发表的 回 20楼(starrysky) 的帖子 :
原来所谓ip改变世界都是我自己脑补出来的

人家改变世界四个字就够了 还不至于到综合论坛去刷版。。也没有真爱 IP4的用户大家都来顶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1-1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1-1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多复杂元件的电子产品。
焊接不好那就是烂做工。
这点无论怎么狡辩都没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求群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mark,之后慢慢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1-1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求群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雷军宣称小米手机采用的均为世界500强企业的顶级元器件
但我们在拆机过程中发现,小米手机的WiFi芯片来自台湾Azurewave,明显不属于五百强范畴。在其它家的智能手机上,我们也极少见过Azurewave WiFi芯片的身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文提到的用料做工问题,我在原来的帖子里也分析了下。
做工从某些零件看是可能有一些问题,但毕竟买的是手机而不是一个个零件,
最终看得还是整个手机的质量。
要是手机用起来舒服,又没出什么问题,普通人关注这些内部的细节做什么。
使用体验和售后服务才更要关心,要是出了问题又解决的不好往死里黑才对。

不过宣传炒作作风上该黑还是要黑
我也来黑下。   

1.作为一台售价1999人民币的产品,小米理所当然的选择了全塑料材质,质感和做工一般。

一般来说,如果从打电话效果考虑,金属材质少好些;如果从强度上考虑,金属材质多好些;
从成本上考虑,金属材质本身和加工成本大多比塑料贵;
从外观上考虑,反正现在塑料能做成金属效果,金属也能做成塑胶效果,关心材质不如关心表面
处理工艺。


2.曾有用户声称按键灯亮度不一,但我们手里这台表现正常。

按键灯光是个专业活,灯光排布、方案设计、物料材质、安装定位精度都对最终效果有影响。
有专门做这种方案的公司。拆机没拍到这部分,我也不是专业人士,不好说。


3.小米手机后盖采用了一体式设计,由四周卡扣固定,因此不建议反复拆卸。

后盖一体式的手机不少见吧,如果电池盖真的在手机用坏前就拆卸得扣不上了,请务必向有关部门
投诉雷不死把没通过耐久测试的手机拿出来卖。
这种电池盖的好处是省空间,有可能出的问题是摔的时候比那种滑动式的更易脱落,还有就是开启
时可能相对比较费力。至于具体到一台手机怎么样,请相信自己的手感。

4.主要芯片均覆盖了屏蔽罩,采用直接焊死的设计,一般来说,这种设计较为简单,且节约成本。

除了节省成本,还有一个好处是比起屏蔽框上扣屏蔽盖的设计,省了一层钢片的厚度。
缺点就是维修时要焊掉屏蔽罩,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的物料的报废率(因为吹掉屏蔽罩时对PCB和
其他器件有影响)。这个维修不只是指卖到消费者手中的问题手机的返修,也包含主板在手机生产流
程中的维修。
这个只和厂商的成本控制考虑有关。如果制程中主板、芯片不良率偏高,手机产量又大的话,厂商就
要痛苦了。当然,这个损失是厂商自己吃下去的。


5.黑色的贴膜(揭下表层后是灰色绒毛状)就是宣传中的石墨散热膜,负责将硬件的发热传导到金属板上。

这个没找准黑点。应该说经研究发现了石墨散热膜是国产的什么的。这东西国产的和进口价格相差很多。
当然小米用的是进口还是国产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至于两者的效果嘛,手机拿到手里不烫不就好了。


6.整机内部看不到手机中常见的EMI与EMC触点
这些东西简单说来就是把手机上的金属零件接到地(一般是主板)上的,而手机上除了屏蔽罩上还有其他
的接地点。所以说如果屏蔽罩靠不上哪个金属零件,自然也就没有触点了,总不能白做触点和空气接吧。
至于整机的电磁静电屏蔽效果的数据也同样只有厂商知道(运营商也可能知道?),实际使用效果就看用
户自己的感受了。
其实这里还是没找准黑点。这种弹片本身的差距要看是单独焊在屏蔽罩上镀金的,还是直接在屏蔽罩上折
出来的。镀金焊接的弹片自然成本更高,也显得更高档。


7.小米手机内大尺寸的芯片也没有使用树脂固定,而这在目前的电子产品里几乎已经成为了标准工序。
大芯片,特别是容易脱落、容易破碎的大芯片一般是要点胶加固的,对可靠性的确有好处。至于小米为什么
没这么做,可能是因为没留出点胶空间(小米的屏蔽罩都是一体式的,点胶大概是在PCB板打好之后做的吧,
罩子焊死也就没法点了,猜测),当然也可能是小米对自己的芯片焊接工艺有信心。
即使真的摔出问题,找小米换就好了。厂商理应为自己的设计承担风险。


8.另外说一个地方。
注意到真机拆解中第5张图液晶屏柔版那侧黑色的屏幕上方有一个银色长条形的东西吗,那是液晶屏的IC,
材质好像是硅,反正是整个液晶屏上最脆弱的部分。从拆机上看,似乎液晶屏IC区域后部隔着一层钢板就
是摄相头。这样,如果手机电池盖的面朝下摔倒地上,摄像头处又受到撞击的话,液晶屏IC有可能会发生
较大的变形,如果IC承受不住就会断裂,IC裂了屏就报废了。当然这只是这种方案的一个潜在问题,不一
定会发生。实际上这个问题和液晶屏本身的质量以及手机的强度和耐冲击性能都有关系,而市场上采用这
种方案的手机不在少数,可靠性应该还是有保证的。
最重要的还是使用时注意不要把手机摔到地上,说到底还是易坏的东西。


其实每种在国内通过正常渠道上市的手机都是要通过国家、行业、联通、电信们的测试标准的,所以请务必
相信这些国家、行业、联通、电信们的测试标准的可靠性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小米就像PC界的捷波主板一样
有的评测网站硬是要一个一个元件的分析捷波主板多么烂,还是买asus的好
但是在怎么黑,事实上捷波就是根本没什么硬伤,除非你是把主板买回来拆元件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群号197176897,来的报论坛I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米的问题就在于有很多用3、4千元价位手机的人来黑它

哦,还有魅族。

估计没有索爱的用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米手机的问题没那么复杂。硬件配置比同位的android手机比如Lt18i强是毫无疑问的,而外观设计、用料和做工不如后者也是毫无疑问的。

所以选不选小米完全看消费者是不是把硬件当做最看重的要素,当然要两者皆得的话就需要考虑3K级别的产品了。

另外想打价格牌的国产厂商选用廉价的配件降低成本无可厚非,何况小米在软件这块还有一定的优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5楼gil于2012-01-01 19:03发表的  :
小米手机的问题没那么复杂。硬件配置比同位的android手机比如Lt18i强是毫无疑问的,而外观设计、用料和做工不如后者也是毫无疑问的。

所以选不选小米完全看消费者是不是把硬件当做最看重的要素,当然要两者皆得的话就需要考虑3K级别的产品了。

另外想打价格牌的国产厂商选用廉价的配件降低成本无可厚非,何况小米在软件这块还有一定的优势。

高配置但是相对的用料和做工都要稍差这个大家都明白,也都理解
雷不死声称小米用的都是世界500强的顶级零件这种欺骗行为才是S1的米黑不停喷的原因
不过我比较奇怪的是S1居然有不少人表示“物有所值就算了,骗人什么的才不管呢,要啥自行车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jie捷波的bio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米手机,小米手机用户,雷不死,小米水军

我一直认为这四者要分开评论,但是现在后两者的傻逼行为已经让很多地图炮的范围波及到前两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假干点啥不好,吃饱了写这么大一通东西,它们只是胡搅一下找点M的快感而已,爱活没写这黑文之前连自行黑都黑不出 ... ...不过还好今天穿越16年的不是小米,不然可怕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15 01:43 , Processed in 0.277456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