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08-5-9
|
引用第8楼md2于2011-10-28 23:05发表的 :
MACROSS1设定层面脱离写实主义有点远
所以落到下风了
但是作品本身质量比0079高
.......  拍了N部的勇者王/蓝光人系列泪流满面.........EVA说起来其实才几部呢?
其实作品数量不是问题 ╮(╯▽╰)╭
超时空要塞其实不是拍给小孩子看的,是拍给OTAKU看的,剧场版可曾甚至为OTAKU风潮推波助澜(一堆OTAKU自愿参与该剧幕后制作的打杂,比如庵野等)
那种浪漫主义的大气剧情,和事无巨细的机械设定(G社《OTAKU的录像》里对此有深刻描写),代表了80年代日本经济黄金期和依靠日本精工制造征服世界的豪快感
不过80年代末泡沫破灭(连带超时空要塞的主要模玩厂家TAKATOKU一并破产),少子化越来越成为现实后,这种破灭感的社会面前,浪漫主义的作品即使对于死宅,也没有那种共鸣感了
结果原本是:“三角恋,VF,歌”的MACROSS三大浪漫主义要素排列,变成了“歌,VF,三角恋”的商业化现实排列了,卖歌和卖VF成为首要任务,剧情?人物?那是什么?能吃么?
从1994年的“MACROSS 7”开始,这种趋势便愈演愈烈,虽然歌曲大卖,VF-19和22模型也引人注目,但是三角恋,三角恋在哪里?20周年作品"MACROSS ZERO"更是如此,感情戏单薄,炫目画面最后无非为VF-0超合金作了最佳广告。
到了25周年作品MF,虽然试图以“三角恋,VF,歌”的经典套路再次吸引目光,但是作品最后依然变成了单曲广告集和对系列的致敬集。
至于感情戏,从制作方请了吉野弘幸这样的家伙来做脚本开始,就压根没指望再搞出什么恋爱剧情的经典了——既然有系列招牌+名师写歌就可以保证音乐大卖,剧情就无所谓了,热闹一点别太沉闷点即可。
1982年初代那样由松崎健一、山贺博之等人负责脚本的盛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另外河森这厮,自己做导演水平确实也有点退步
当年初代和可曾,河森靠黑石升(代表作《银河英雄传说》)总监督在把握,才能搞出这种SPACE OPERA的时髦风格
河森自己后期不知道中了什么环保主义的毒,尽搞出《地球少女》这样的神棍作品。
确实,如果能向光头对于高达一样放手,自己只坐故事原案,监督交给别人,MACROSS系列,也未尝不会出好作品。渡边信一郎监督的《MACROSS PLUS》,就是典型。
但愿河森能早点放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