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ravage2

[硬件] 好嘛来战:SSD VS 普通机械盘 VS 高速机械盘 VS RAID...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4 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块IDE的希捷用了不知道多久了依稀记得是04年买的现在依然服役而且还很坚挺,不舍得换下TAT

去年年初入手的黑盘如此不给力虽然突发还是比较好看的=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黑盘寻道怎么这么长?AAM调低了?
不可能比希捷老160还低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柏露伯德 于 2010-8-24 02:12 编辑

AAM缺省就是128……开高了有点吵

而且黑盘也快满了,160G的只用了1/3基本就是用来做系统盘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咦 那我这块绿盘是怎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8-24 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日常使用来说,磁盘读写基本可以认为是在一个局部“工作集”,而且这个“工作集”几乎都可以放在卡上的cache里面
在这种环境下,RAID读写基本就是peak speed。

相对而言,以目前的成本来看,笔记本这样的才是ssd ...
HyperIris 发表于 2010-8-24 00:06

猫少,SSD和5k相比不省电

RAID的本质是为了增长在线时间,何况RAID里条带长度是不变的,大文件和小文件读写不可能同时做到最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求指导,我是4X500G插在X48主板上按照主板说明和自带的驱动组的RAID0,是不是就是上面说的半残RAID,真正的需要另买RAID卡?
使用起来感觉不出快了多少,就是WIN7的硬盘评分从5.4提升到了5.9 ...
icefcold 发表于 2010-8-24 02:10

全盘RAID0的话确实是半残,把外圈抓出来分一个100Gx4的阵列寻道时间就有10k水准了

此外四盘R0太危险了,不建议用非RE盘来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8-24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SSD 开机没意思,开各种软件还是比机械的舒服多了。
其实最后也就是个用途的问题,我这 SQLite 查询,SSD 速度稳定保持在机械的两到三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盘RAID0的话确实是半残,把外圈抓出来分一个100Gx4的阵列寻道时间就有10k水准了

此外四盘R0太危险了,不建议用非RE盘来做
Stuka 发表于 2010-8-24 03:53


经常说抓外圈来弄raid0。。。具体怎么操作能告知一下么。。。。话说全盘raid0已经用了有一阵了,速度还凑合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8-24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8-24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8-24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就多张RAID卡的干活
0258520 发表于 2010-8-23 23:07

对于个人PC来说,结构越简单,稳定性和易用性越高。而且冗余不是免费的。

另外,一旦有变化,比如说从INTEL平台升级到AMD平台,要移植RAID过去,本身就是一件糟糕事。个人PC首要目的是维持“standard”和避免糟糕事,而不是去寻找极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SSD和RAID并不是对立的

SSD是更新了硬盘的基础性能

RAID则是通过对硬盘的混合使用,提升了硬盘的性能和可靠性

其中可靠性才是商业用户最关心的,性能只是在一些关键服务上需要考虑

所以,普通用户,艹艹SSD ...
refo2613 发表于 2010-8-24 11:35

家庭用户本身把自己电脑里硬盘搞个4~6块就蛮蛋疼了,那噪音和发热量怎么保证家庭环境。家里越简单越好,不在乎性能一块一块往板子上接,尽量别超过3块,容量不够买更大的替换。在乎性能就花钱买SS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8-24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8-24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桥的raid不是完全的软raid。它有一部分控制工作直接南桥处理了。(但是听说还是吃cpu)
要只抓一部分卡里分区就行了吧?具体没弄过。

我是直接用系统自带的纯软。现在好像大门的软raid信息可能是也直接写mbr里,很可靠。
转移一组盘能直接认。不存在什么备份或是换平台换芯片的问题。

盘分起来也灵活,还可以随时看到盘的工作状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SSD和RAID并不是对立的

SSD是更新了硬盘的基础性能

RAID则是通过对硬盘的混合使用,提升了硬盘的性能和可靠性

其中可靠性才是商业用户最关心的,性能只是在一些关键服务上需要考虑

所以,普通用户,艹艹SSD ...
refo2613 发表于 2010-8-24 11:35

你们公司人的几百g av收藏怎么办的?刻盘保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8-24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常说抓外圈来弄raid0。。。具体怎么操作能告知一下么。。。。话说全盘raid0已经用了有一阵了,速度还凑合吧
jxyy2002 发表于 2010-8-24 11:15

Matrix Storage Manager里面首先建一个400GB的RAID0就行了,默认分配从外圈开始的。

突发读写也许区别不大,寻道一般能进7ms

后面的仓库部分还是R0+1或者R5吧,太危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8-24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说RAID0危险?
icefcold 发表于 2010-8-24 16:19

只要其中一块硬盘出了问题那么所有的数据都浮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8-24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8-24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uxiao 于 2010-8-24 17:16 编辑

家用为提升性能就别折腾raid了
目前来看最优方案应该是一块SSD做系统盘,然后2块大容量SATA盘做raid1放数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500内raid卡的痛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DDR3 做ram dis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鸡蛋灌饼 于 2010-8-24 17:45 编辑
SSD的寿命和故障率……
月咏 发表于 2010/8/23 21:56

关键数据用RAID 5护着——当然我估计没几个人需要这个级别……
普通情况下多备份
反正SSD是系统盘,不扔数据,坏了不心疼。就是重装挺累的……
用RAID5 就是了

不过RAID5正是ICH之类的痛处
HyperIris 发表于 2010/8/24 17:01

南桥RAID这种破烂搞RAID 5性能比单个硬盘还差
不自带内存+CPU的RAID都这样
简单说raid0就是一份数据分两半,两个硬盘同时读写
好处是,读取和写入速度几乎等于两硬盘的读取写入只和。。
坏处是,一旦一个硬盘坏了。。这一份数据就等于废了。。 ...
voluspa 发表于 2010/8/24 16:57

作为仓库,RAID 0最弱的一点就是灵活性差
如果是两个独立的盘,如果觉得一个盘不稳定了(例如C5或05飙了),可以很容易的替换掉这个盘
RAID 0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自带内存+CPU的RAID都这样

ICH是有点烂,小AA的LSI很好呀,组完平均读取性能比单盘高40~50%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8-24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达到69L 4k 4w的IOPS的一套2.5 SAS要多少米? SSD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8-24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8-24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拥挤的屋顶 于 2010-8-24 22:24 编辑
还是那句话,组RAID,90%以上的需求不是为了速度,是为了数据的可靠性。

通过RAID 1,RAID 1+0的模式来提高速度只是用了额外的效果,特殊场合采用

仅仅追求速度的话,请用SSD

至于说多少速度的话,一般公司里不 ...
refo2613 发表于 2010-8-24 21:31


DiskI/O瓶颈的server都是渣server
EMC神马的都是骗钱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啥, server的Disk I/O 不是瓶颈?  上面跑的应用不给力啊同学

RAID,得买张带电池的raid卡,不然write-back模式掉电了就…… write-through的话 写性能能让你恨不得用回单盘。只是RAID卡又带来驱动的和部署问题 。

SSD,本身就是一个RAID,数据安全 、完整性有保证,随机读写快 OLTP应用可以甩RAID10(15k sas) 2条街,不过容量不足是死穴

怎么说呢? 20%的数据占了80%的IO?  所以facebook的 flashcache http://github.com/facebook/flashcache#readme 是个好项目啊, 用廉价的RAID保存大量数据, 把热的东西缓存到SSD上面。仅限linu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8-24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负载重而且以写为主的话raid10
中度负载或者读很多写很少的话raid5效果和raid10差不多
用存储除了考虑IO性能外主要是为了做cluster而做到数据共享,以及当server宕机后数据的可用性考虑

另外已经有不少技术能够帮助用户解决IO负载的二八问题了,即用20%的SSD+80%的机械硬盘,然后通过某种技术自动的并且是动态的保证最忙的数据在SSD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有没memcached靠谱?
话说ssd还是对它安全不放心。raid安全是建立在每个单元基本不怎么坏的基础上的。ssd那玩意擦除次数上去了就很难说了。再怎么内部raid也没用啊……有人实际拿ssd做商业用服务器没?我们可能最近正要弄一个做数据采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80# uroko
商用SSD和家用的有些区别,商用的基本解决了寿命问题了,当然价格卖得死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18 00:32 , Processed in 0.346510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