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球法师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09-11-21
|
本帖最后由 Castiel 于 2010-7-15 15:13 编辑
没下降6DB 信号强度就会下降一半
zzcvvv 发表于 2010-7-15 11:41 
这是功率10*log10(P), 一半是-3dB
基本dB换算表@功率
3dB = 2倍
10dB = 10倍
20dB = 100倍
以上类推
回到lz转的这篇文
iPhone 4 的天线设计是多方妥协后的次优结果。
先从联邦通信委员会 FCC 说起,FCC 严格限制手持设备的发射功率,它使用「特殊吸收率」(SAR)一值来度量。早期的手机天线位于机身外部,后来越做越短,最终消失不见,集成到了机壳中。为了满足 FCC 的测试要求,现代手机的天线几乎都设计在底部,远离头盖骨的位置。而手的位置在头部之下,人们持机时自然握住手机底部,而非顶部。
但 FCC 的测试过程存在一个问题,它要求受测手机贴近头部,但却不考虑手持对天线的影响(它假设人手是绝缘体),AT&T 也是如此,手机需经过和 FCC 相似的测试,才准许入网,同样不考虑手持影响。因此,天线设计的要义渐渐变得为了满足测试结果,而不大考虑信号收发的效率和人手影响了。顾此而失彼,这是第一个妥协 — 苹果为满足 FCC 的要求,又不想丧失产品的特性。
第二方是 AT&T。无线通信系统由许多基站组成,测试信号强度时,需要确定手机是连接在单个基站上,还是在不同的基站间切换。基站方位、周围地形和小区呼吸都会影响到信号接收。如上文所说,信号同属满格状态,但在不同的测试地点抓紧 iPhone 4 后,有的仍为 5 格,有的降到 2 格。因此,虽然无法证明 AT&T 的影响因素有多大,但显然也无法证伪。
第三方是苹果设计团队和乔布斯。为了新设计和美感,而做出功能上的妥协。
简直是狗屎, 妥协, 为啥即使是RF最没经验的htc搞出的n1也不过是10dB的衰减? 估摸nokia/moto/ericsson这种不会超过6dB.
水果的20dB衰减简直是不可理喻, 要知道一般宽频天线的s11也就是-20~-30dB的水平, 你直接接块铁条当天线然后全怪罪到atnt身上好了啊
我相当怀疑iphone4是否真的在未作弊状态下同时通过了SAR测试和TRP测试, 一般的设计都是把天线指向背部, 虽然要穿过手造成了衰减, 却避免了向人头方向辐射, 水果用这种无指向性的设计, TRP测试是好过, SAR呢? 不把用户当回事是吧.
外置天线的问题, 可以说是只要接触过天线设计这个方面的人, 都会知道的基本知识, 我不相信apple的rf工程师会把这么基础的东西忘掉, 大概是被外观设计组或者乔布斯婊了, 为了reputation, 在iphone4正式上市前集体辞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