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者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08-3-21
|
本帖最后由 Microsoft 于 2010-3-4 15:05 编辑
EM是存在积分规则的,有积分规则就有相应的排队规则,比如A,B,C三个人,其中A,B两个人之前曾经相互穿过数据,而C和其他任何人都没有过传输,那么当A有一个资源,B,C都连接到A了,但是A会优先给B传输,然后才会考虑C.这只是一个3个人的例子,当然一个资源,你连接到的人是非常多,但是基本的排队规则就是如此
需要指出的是,EM的积分不是永久的,如果A,B之间很久很久都没有相互传输过,那么彼此也会删除对方的积分,当下一次再连上的时候,A,B,C三者也就没什么区别了.
由此看出,如果你保存的资源多,在线的时间长,那么也就越容易吸引到跟你兴趣相同的人来下载,这样你在跟你有这接近爱好的人中间,总是会有你比较高的积分,当你在下载类似资源的时候,自然也就更快的进入传输队列,更快的得到下载了.
有人说,我每次都下完就跑,从不保源,上传也开的比较下,好像每次下载速度也不是很慢啊
这主要就是因为前面说的,EM积分机制并不是永久固定的,即便你在任何人都是0积分,也总是有那么一些人有空余的带宽来分配给你这样的没积分的人下载,而不会对0积分有特别的歧视
总结而言,EM虽然有积分机制,但是就最终使用情况而言,热门资源大家的速度都是很快的
BT和EM有很多类似,只不过BT不存在积分机制,这就存在各种作弊,吸血等手段,也导致时效性非常差,大家都是一哄而上,完了就一哄而散
不过BT开始开发的目的也仅仅是作为一个快速发布资源的一个小型软件,这点上以长期共享资源的EM是很大不同的
上面2个大家也看到各自的缺点了
EM在分享资源方面虽然有着诸多安全性和长效性的优点,但是各种吸血的存在也让EM不断受到侵蚀(虽然目前EM依旧是最棒的共享网络)
所以PT产生了
为什么PT是产生于BT而不是EM,其实这点很容易解答,EM官方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歧视和社区积分行为,即便是对吸血驴,官方的态度也是相当宽容的(EM真伟大),另外EM积分规则和代码也很复杂,并不利于小团体化
所以基于BT的PT就产生了,改变的很少,仅仅是每个种子里的BT服务器后跟随了一个key,这个是每个人都不同的,也就使得服务器可以让客户端与服务器注册的ID对应起来
于是也就可以方便的统计用户的上传和下载,也可以方便的拒绝非社区用户,这也就是PT中Private的含义
于是社区就可以要求用户强制达到一定的分享率,以拒绝吸血行为
但是实际上,每个人带宽的容量,硬盘的容量,开机时间千差万别,最终的结果是,几个大水管就可以抢掉了非常多的上传量,而剩下的小水管(在中国遍地ADSL情况下尤为明显)几乎没有办法维持一个合格的分享率
这就导致,很多一部分的用户不敢下载,不敢下载也就导致总体的流量更低,更低的总体流量中,大水管的比例则也越发的明显,于是就有可能恶性循环
于是各类积分的概念出现,使得各类小水管也可以靠挂积分的方式生存下来
几乎所有的PT都有大概如下几种积分概念
种子容量积分(你分享的东西越多,你获得的积分越多),种子时间积分(越老的种子,积分越多)
在这种积分模式中,用户在线时间越长,积分也就越多,尤其是提倡小水管多保老钟,也解决了BT时效性的问题,在一个比较成熟的PT社区,种子的时效性并不EM差.
于是大部分PT模式都为,大水管快速分享,小水管保种的形式(并不是说大水管不保种,相对其水管,发布新种子的流量要超过老种子)
EM可是说人人都喜欢,除了设置上面比较复杂(我个人认为依旧比PT简单很多,而且不会存在ban人这种比较狭隘的行为),资源的丰富性,时效性都很好,而且通过不断的推广(这点上其实VC功不可没),虽然有的时候让某些道德人士觉得VC很无耻,但毫无疑问越来越多的人觉得EM挺好用的,虽然他们没什么共享的概念,可他们下载的时候无论如何都有上传量也在总体上提高EM网络的强健程度
BT经过一轮打击比较惨淡,但是这种小巧快速的分发模式不会灭绝,各类游戏客户端也不断的采用BT模式,新推出的磁力连接概念变得越来越接近EM了(EM的资源只要一个连接地址就可以,并不需要\"种子\")
BT的改进PT虽然有着高品质的特性(各类PT社区均以高品质HDTV和无损音乐作为卖点,另外在有些由于渠道关系,发布速度也有一点优势)但是需要指出的是,PT依旧是盗版,依旧离不开服务器,只不过目前各个PT社区都比较新,也都采取了封闭措施避规版权问题,但是始终都是一个悬在头上的利剑,一旦服务器查封,整个体系就宣告结束(好在复制并不算太困难,只要能再次聚集起来)
另外无论BT还是PT都没有像EM那样的模糊连接等特性用以绕开ISP的封锁,相对EM,针对BT的封锁实在太容易了.
相对而言,EM则并没有那么多担心,KAD网络越发的成熟,这点上BT的DHT网络根本没有办法竞争,DHT实在太简陋和粗糙了.
世界上即便一个EM服务器都没有,已有文件的下载也依然可以进行(至于新文件的分享传播就比较缓慢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资源最终都有人搬运到EM网络的原因,因为这是P2P屁民们最后的圣地亚戈
顺便说一下,我主力上传依旧是通过EM的,虽然我仅仅是ADSL小水管,目前也算是突破1T大关(分享率1.98)
至于PT我的目的仅仅是保存一个账号不被ban而已,因为我不是很喜欢这种狭隘的分享模式,更讨厌那些装B的大水管
拿工作单位,甚至违规占用机房带宽,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冠以高尚的名头也算比较恶心
但是就事论事,小水管在HDC生存并不是很困难
但是大部分结果都是,混着混着就发现,如果不追求\"第一时间就看到HD\",还不如EM来的舒服,和自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