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肾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08-1-7
|
愚蠢了吧。
“起”是引文,是“佚名”,全文归我。
回去补补母语吧~~ 
dizyh 发表于 2009-10-17 11:22 
没看懂, 是指起那段是其它人写的, 谁写的就不知道了? 而另两段是楼主写的? 为什么没有转?
如果是这么理解, 又为什么全文都归楼主? 没看懂.
汉语就不同了,是二维的(纸面上的最大维数),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纸面的几何空间。每个汉字就是一幅画。试问从一幅画上得到的信息快,还是从一行密码中得到的信息快?国家汉字的扫盲标准是1500个字,理工科的大学生一般掌握2000个汉字。就凭这2000个字,大家可以读书、看报、搞科研。可在英文世界里,没有20000个字别想读报,没有30000个字别想把《时代》周刊读顺,大学毕业10年后的职业人士一般都懂80000字。
(1)联合国六种文字的官方文件中最薄一本一定是汉语;
(3)计算机语音输入最具有希望的是汉语;
(6)在英文世界里能读文学名著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不是所有受过大学教育的人都能干的。如阅读《荆棘鸟》中用英文描述的非州的一些植物真是艰涩无比,一般英美人也只能囫囵吞枣而已;可在中文世界里,又有谁会对仅有中学学历的人读完四大名著而感到惊奇?
对于以上三点, 求证其真实性, 不想被作者误导.
那2000个字, 是不是单纯是单字, 而不是词, 若是说要掌握的词语的话, 这个量是多少?
而若是古汉语的话, 一个字解释起来也可以写很多的吧.
联合国那什么官方文件是指各官方文件的各个译本吧, 这难道没有 那种\"含义压缩得最大, 要理解其含义就需要更多的学习\"的意思?
四大名著已算通俗文学了, 你去找些文言文来读吧.....
(4)汉语是稳定的、是收敛的,英文是不稳定的、是发散的;
这句在现在看来, 是褒是贬, 实在是不好说了.
(2)汉语的精确性已为蓬勃发展的中国科技事业所证实;
(5)汉语是二维信息是生动的、是高效的,英文是一维信息是密码型的、是枯燥低效的。
(7)当今虽是英语文明的蓬勃期。但在历史的长河中,英文世界的文明史远比汉语世界的文明史短。英文是先进文明的语言是没有根据的。
我知道这些话是扯淡, 就不必多说了.....
==============
最后那编号是什么破玩意, 谁看懂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