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村雨零

“反战”有客观的判定标准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1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11区的反战片基本上都是自虐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1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人的很多电影肉麻的把自己也描写成受害者,“我们只是为了祖国和人民而战”,去你妈的!
kazz 发表于 2009-8-11 09:36

您是在说TG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1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是在说TG么.....
寂静狼 发表于 2009-8-11 18:01
萤火虫,B29飞来的时候那小子对天上喊“你们为什么炸我们balabala”
男人大和,最后突击前一帮子家人在码头一边送行一边“拜托了”
硫磺岛手纸,东京广播“你们在南方保卫我们的孩子balabala”然后童声合唱颂歌,粟林泪流满面
我也想说,去你妈的
还跟土共比,感情土共60几年前是在日本领土上跟日本人战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8-11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8-11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8-11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1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llzzzyyy17 于 2009-8-11 19:46 编辑

“为什么炸我们呀,发动战争的人又不是我们,是我们的天皇和政治家呀”

很多所谓的“反战片”最喜欢玩的就是这一套,把民众和发动战争的人割裂开,前者不承担后者的责任和罪行

看三个阿道夫时印象很深的有某卷里有关庆祝“汉口陷落”的描写,旁白里写其实当时日军已经陷入泥潭、但政治家蒙蔽了这一事实,告诉民众们日军其实打得很顺利,所以“被蒙蔽的民众”才会庆祝汉口陷落;真是典型的不能再典型的推卸责任,典型的不能再典型的“不反战胜,只反战败”,典型的不能再典型的偷换概念。民众再怎么被蒙蔽,不至于不知道自己亲手做的旗子上面“汉口陷落”的意思吧?把人家大城市攻打下来了这一事实皇军政府们没有蒙蔽民众吧?这有什么好庆祝的,这难道不是民众自身的麻木和残忍的体现?为啥非要用“被蒙蔽真相”这种说辞来替他们开脱?难道一个有健全人格的公民只应该为本国军队的战败所痛苦,不应该为了其他国家人民的不幸所悲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8-11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8-11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1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名之死者 于 2009-8-12 12:33 编辑

这片当然是反战片,对讨论的对象提出过高的要求不是蛋疼么?岛国也就这个程度了。

无知民众被强权政府蒙蔽欺骗,被战争异化,成为战争受害者是一般反战片屡试不爽的套路;库布里克在奇爱博士中是何等高角度的讽刺,一触到越战这个敏感区域则更多还是在讨论战争对人性的异化。

关于上面有些人说的那些有些影片中不认为战争有罪的士兵,这样说,人的本性则是做事的同时不会做自己认为是错误的事情,战后反思哪怕是像东史郎这种的在战争进行时也不曾觉得战争是罪恶的,这样的角色的存在不完全代表片子的态度;如果你想要一个不真实的经过艺术化处理的一边侵略一边反思战争罪恶的士兵角色,你在《南京 南京》中得到了,很遗憾这个角色是出自一个中国导演之手。

一句话,屁股决定脑袋,脑袋过于离开屁股只会搞的很尴尬。如果真要给一个客观标准……把战争跟一种负面价值联系上的都算,手法的高低另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1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炸我们”,答案很简单啊,“因为你们发动侵略战争”

可是日本有哪部所谓的反战片敢说出这个答案的?傻瓜才相信他们真的反战。
黄天乱舞 发表于 2009-8-11 19:09

山田风太郎《战中派不战日记》

是小说不是电影就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完顔阿骨打 于 2009-8-12 00:06 编辑

哦,电影想起来一部,今村昌平的《肝脏大夫》。这片里说日本都是活该自找的,还赞美原子弹炸得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总现在要发动战争

你们谁敢站出来反对??

站着说话不腰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2 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村雨零 于 2009-8-12 02:19 编辑

http://book.sina.com.cn/nzt/youth/lit/hdfb/80.shtml

  “你的所为我都知道,我也知道你心里的痛苦。我从不曾恨你,因为我给你们的痛苦远大于你们的反抗,我也不曾恨内森,因为他已经为他的罪支付了太高的代价。”将军低声说。

  他闭上眼睛,把手按在林的头顶,“我岂没有吩咐你吗?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因为你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你的神必与你同在。”

  林感觉到千千万万的针在刺扎自己的全身,那些电闪雷鸣的雨夜回来了,此时这个老人不再是高加索共和国的军事领袖,他是很多年之前那个走到床前抚摩着林头顶的年轻人,他的声音低沉、掌心温暖,告诉林毋庸畏惧也毋庸惊惶,因为他和他所信仰的神守护着林和其他人。

  可是已经犯下的罪终究还是犯下了,无法逆转,不能回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很恶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8-12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8-12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8-12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8-12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8-12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8-12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8-12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8-12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8-12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8-12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8-12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8-12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情况是;一个擅长对自家黑历史作自我过滤的人乐于去婊邻居不承认自家的黑历史。这叫泼妇心态。
米兰猫 发表于 2009-8-12 11:13



现在和您辩论的人是擅长“擅长对自家黑历史作自我过滤的人”?您咋看出来的?该不会是脑补过度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南京南京争议的焦点就在于一个问题,战争是否人类的罪行?

陆川强调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日本人也是人,而这恰恰是国人和主流战争题材中不愿意承认或者故意歪曲的,在那些作品中日本人是禽兽、恶魔,是“另外的一些生物”。人们不愿意相信,并对这样一种可能感到恐惧,那就是“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我们同样可能犯下和他们一样的罪行”。

所谓反战,首先就应该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战争无所谓胜负,无所谓得失,加害者也是被害者,只有关注并且仅仅关注人类本身,才是反战的精神。

另外,萤火虫之墓是否反战本身是个伪命题,文本经历三重叙事,即作者本位,文本本位和读者本位,对于读者而言,文本就如同镜子,他不反映真理,不反映事实,他只反映旁观者。那么你们有没有看清自己的嘴脸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几年的高达反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llzzzyyy17 于 2009-8-12 12:32 编辑

萤火虫之墓也好,三个阿道夫也好,我不否认他们有反战的意味,战争下的普通民众境地那么惨看了那么让人同情,你不能说它没反战。作为文艺作品这二者都是好东西,表现技巧和感染力都是一流的。但若是将其单纯视为反战作品,我只能说这些作品分析问题的力度都浅了点,故事讲来讲去绕来绕去,之所以反战无非都一个道理:战争让咱们过得很可怜,所以咱们反战。稍微延伸一下:如果战争让咱们过的不可怜、甚至过好了,那还反不反战?11区反战作品很多这个调调,所以说他们是“反战败”而不是“反战”,不是没道理的。

用国家和民族作为划分界限,将人类划分为“我们”和“别人”,只关注“我们”的状况,对“别人”不予理会,战争打响了,“我们”的境地很凄惨,“我们”的生活面临破灭,“我们”的亲人流离失散…………清一色的“我们”“我们”“我们”。我并不是说关注自己就是错误,遇事先考虑自己是所有人类的本能。只是这战争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伤痛早该愈合了,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文艺工作者们,为何不愿摒弃这种单纯的自怨自艾,而去深究一下当时的自己为何会落到这个境地?不能抛开狭隘的民族主义,刻意的将自己从人类大集体中剥离,将“我们”的利益、“我们”的生活凌驾于其他人类的利益、其他人类的生命之上,不正是自己侵略他国的根本原因之一么?那么为什么在战败之后的反思里,仍要继续把“我们”的得失、“我们”的悲喜拿来作为反对战争的理由?用自己发动战争的理由当作自己战败后反对战争的理由,这样的所谓“反战”,除了在感官刺激上能带给观众一点愉悦之外,又能让几个观众情形深刻的意识到战争的悲哀和荒谬呢?又能在多大程度上避免下一次战争的到来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ustice 于 2009-8-12 12:45 编辑

三个阿道夫的主题不是反战而是反种族主义(及其他类似的群体主义思维),类似的片子如《印巴悲恋》。

萤火虫之墓充其量是伤痕文学的高度,对战争本质压根没反思。

最彼说穿了也不过是反复渲染一个“惨”字,反战还是流于人文关怀的形式,没有上升到对战争本质的揭露和反思。0080强调的是“大家其实都是好人,却为了某些无聊的理由不得不互相残杀”,但对于战争的本质还是揭露不足。

或者应该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日本人从潜意识里就在拒绝思考战争的本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名之死者 于 2009-8-12 12:51 编辑
萤火虫之墓也好,三个阿道夫也好,我不否认他们有反战的意味,战争下的普通民众境地那么惨看了那么让人同情,你不能说它没反战。作为文艺作品这二者都是好东西,表现技巧和感染力都是一流的。但若是将其单纯视为反战 ...
lllzzzyyy17 发表于 2009-8-12 12:23



你说的这种很浅的反战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多如牛毛,包括很多所谓的经典电影。

你看美国的一些越战电影,什么猎鹿人之类的,跟你说的那种没什么两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8-12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幻想崩坏 于 2009-8-12 12:53 编辑

能够得出“战争让咱们过得很可怜,所以咱们反战。”这种观点就不错了,如果知道发动战争只会让自己倒霉,谁还会愿意打仗?
中国还有不少人认为对外侵略战争能够让国民的生活更好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8-12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够得出“战争让咱们过得很可怜,所以咱们反战。”这种观点就不错了,如果知道发动战争只会让自己倒霉,谁还会愿意打仗呢?
中国还有不少人认为对外侵略战争能够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好呢 ...
幻想崩坏 发表于 2009-8-12 12:52



问题就是从这里可以推论出“如果战争能让咱们过得不可怜,咱们就不反战”
所以说这不叫反战,叫反战败。

就好像GW里托列斯的傻逼理论:“大打一场让人类记住战争的恐怖以后就不打仗了”——你丫只有6岁小孩的智商么(掀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llzzzyyy17 于 2009-8-12 13:03 编辑
你说的这种很浅的反战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多如牛毛,包括很多所谓的经典电影。
无名之死者 发表于 2009-8-12 12:46



多如牛毛也不能改变什么,我只知道德国有个铁皮鼓,把二战前这个背景下的一般德国民众都嘲笑的体无完肤;美国有全金属外壳,把自己当作变态和疯子,把敌方的民众和士兵描绘的让人心生同情。相较之下,霓虹人的作品里自家人都是大好人,坏事要么不是自己干的要么是自己受逼迫受蒙蔽才干的,萤火虫视角选得好选到两无辜的孩子头上去了,三个阿道夫反种族主义反着反着就反到自己欧洲盟友头上去了,不拿自己说事儿的,要说也一笔带过


很简单的道理,反战不等于张口闭口拿自己不了解的东西来空谈...萤火虫基本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他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已,从哪个角度出发并不是他的错.要说不写日本人,写点白皮什么的也不是没有,就刚提到的北条短篇,三 ...
黯荷 发表于 2009-8-12 12:51



嗯,他只看到了无辜的小孩受苦受难,没看到广大群众们砸锅卖铁支持军队攻打大陆,没看见汉口陷落时所有民众狂欢,那个时候就能开支书宝具了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8-12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就是从这里可以推论出“如果战争能让咱们过得不可怜,咱们就不反战”
所以说这不叫反战,叫反战败。

就好像GW里托列斯的傻逼理论:“大打一场让人类记住战争的恐怖以后就不打仗了”——你丫只有6岁小孩的智 ...
justice 发表于 2009-8-12 12:55

但是以日本的综合国力与所处的位置而言,发动战争能让国民过的不可怜的可能性为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21 01:28 , Processed in 0.28856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