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24|回复: 37

论日式游戏的疲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5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说我的想法,我是内容至上论--------------------------------------------------
我贴这个表,意思就是欧美文化的游戏开始在CONSOLE界渐渐压倒日式文化的游戏

传统日式游戏只能靠几个大厂苦苦支撑,销量一般而且难产
只有转型得快的日式大厂比如卡普空紧随欧美步伐才活得比较滋润

日本的市场的局限决定了是市场决定厂商不是厂商引导市场。
在日本传统游戏人口被老化,分流;剩下来的变成了LU,甚至NU的情况下
日本中小厂只有靠任天堂的异质策略存活,从而衍生了一大堆低成本的小游戏。
大多数时候低成本意味着低素质,意味着低销量,WII上面卖得好的任天堂的游戏哪个不是大投入的作品?
马里奥这个品牌是几十年的投入,天天幻想着健身健脑这种低成本小游戏一夜暴富只是空中阁楼。

长此下去,日厂要不转型欧美,要不用低成本的小游戏讨好日本市场的LU, NU来苟延残喘。
而且长期制作小游戏,技术人才,技术的发展和继承都是空谈。以后想转型都困难,这是个恶性循环
别看任天堂风风光光,对于日本游戏业来说却是个噩梦。游戏内容要的是多样化和创新,才能不断的吸引玩家,建立一个健康的游戏市场。
光有马里奥和林克是远远不够的。说任天堂是毒瘤,说的就是Wii的成功把日厂都圈进了一个梦想低成本高回报的迷梦里。
日本第三方的软件销量加起来还不如任毒瘤一家的销量一半,而且看看第三方都出的什么游戏啊

本来PS3肩负着日本广大厂商的期待,接过PS2这把枪继续发扬光大日式传统游戏。
谁知道策略失误加上微软的介入,搞得PS3现在高不成低不就。看看表上PS3现在什么游戏卖得好就知道了。枪车球!
枪车球原来是索犯嘲笑软犯的,现在用在PS3上面却更加贴切。传统的日式RPG在360上选择更多。

不同的游戏群体有不同的要求,任天堂的健身健脑大乱斗,索尼的传统日式游戏,微软的欧美枪车球都是有需求的。
但是索尼和微软走的道路更加相似,都是以技术,以机能为推动力,致力于图像的进步然后同时兼顾玩法和游戏性。
任天堂走的是异质道路,创意为先,低投入高收入。不管走哪条路,总的来说,都是为顾客的需求服务的。
但是就像我说的,这两种商业发展模式哪个更稳定?哪个更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可能性?
我想绝对不是天天幻想着健身健脑这种低成本小游戏一夜暴富的这种模式。

纵观电玩业几十年的发展,哪次次世代的游戏不是机能更强,画面更美?
现在欧美游戏的比重渐渐压倒日式游戏就说明了这个模式的正确性。
欧美长期从事PC开发,技术日新月异,差的就是微软这样的领头羊带领欧美厂商重回电玩产业的中心。
索尼这个日式高性能主机的代表一吃鳖,日厂又没有开发PC游戏的技术继承性,在Wii上面又竞争不过任天堂这个第一方,自然集体吃鳖了。

日式游戏的重振雄风,恐怕要经历一个世代的低潮期。

PS3的


360的


这就叫任毒瘤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9-5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疲软你麻痹要么,S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欧美长期从事PC开发,技术日新月异,差的就是微软这样的领头羊带领欧美厂商重回电玩产业的中心。
索尼这个日式高性能主机的代表一吃鳖,日厂又没有开发PC游戏的技术继承性,在Wii上面又竞争不过任天堂这个第一方,自然集体吃鳖了。

大多数时候低成本意味着低素质,意味着低销量,WII上面卖得好的任天堂的游戏哪个不是大投入的作品?


:awkward: 此刻任天堂泪流满面,又被人无视了。这篇文章看起来像是伐索的,但事实上枪枪再戳任天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才疲软,你全家都疲软>: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lz的观点也不错!这样道理也是大家都明白的,只是日系大厂自己在TV游戏界呆了这么多年,难免会有退化。
在MS介入之前,PC的欧美厂商(也就是现在360的主力)根本不会鸟TV主机。
但是他们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相对领先的本地化概念。在360这个突破口下,一下子杀入TV游戏界。日系厂商难免会消化不良。
日本市场是被掌机市场给搅乱了。对于掌机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日系厂商更愿意在掌机上出品有影响力的游戏。(都是该死的DQ9带的头)对于家用机游戏反而不怎么热心。

PS3在日本普及不是什么难事,降价就可以。但是SONY迫于蓝光联盟,不可能把价格降下来。PS3原来蓝光联盟的功臣,现在确实蓝光联盟里面最大毒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_-
光以复刻版的游戏销量足以让广大日系毒瘤厂们跃跃欲试了,自然出现了贴了片胡子就跑出来的时空之轮系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盗版万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awkward: 够了,真的,真的真的。。。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以为欧美pc厂商不想染指tvgame么?从fc到ps3欧美游戏就没少过。传统pc厂商压根在欧美就不存在,差异只是工作室的区别而已。
之所以微软介入后才有一大堆的工作室开始在tv主机上出游戏那是根微软大把撒银子分不开的,sony时代的欧美小厂能够获得在tv主机上开发游戏的机会很难,这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虽然微软比sony门槛要低但是一样还是有很多小工作室无疾而终,tvgame比起pcgame来说这饼要大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PC游戏那么爽,那么牛B,那为什么还会有TV游戏?



因为TV游戏就是有PC永远不能代替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游戏机就游戏机,什么狗屁CONSOLE ,恶不恶心,搞的像纱布游侠网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园 于 2008-9-5 17:17 发表
lz的观点也不错!这样道理也是大家都明白的,只是日系大厂自己在TV游戏界呆了这么多年,难免会有退化。
在MS介入之前,PC的欧美厂商(也就是现在360的主力)根本不会鸟TV主机。
但是他们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相对领先的本地化概念 ...


根本就是sony有钱sce没钱,不关蓝光联盟的事,现在已经有不少价格更低的蓝光播放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Hgame万岁!:hear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看着就懒得看了:sleep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我来说 GUST这样的小厂过得很好 被兼并嚷嚷亏损的都是那些名声在外的

而且每年还能推出新作给我点惊喜 这就挺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9-5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美式游戏也疲软,游戏销量也是一落千丈,GTA4双平台勉强突破千万大关,NFL市场表现平平,这不就是游戏市场衰败的明证么?看待事情要客观,不能只盯着日本说三道四,很容易钻牛角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5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新闻说今年的GC展台规模又扩大了
ls这美式游戏也疲软真是没说服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9-5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6 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园 于 2008-9-5 17:17 发表
lz的观点也不错!这样道理也是大家都明白的,只是日系大厂自己在TV游戏界呆了这么多年,难免会有退化。
在MS介入之前,PC的欧美厂商(也就是现在360的主力)根本不会鸟TV主机。
但是他们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相对领先的本地化概念 ...


凶箱的推广,PC厂商助力有限。在北美靠的还是有console历史的大作和EA这样有10几年console经验的大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6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glasses1: 一切都化为灰烬的时候,新的时代和新的传说就会在这灰烬中诞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6 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疲不疲软不关我屁事
日本玩家永远抵制欧美游戏
日式大棋永不倒,我能玩得到就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6 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永远的访客 于 2008-9-5 21:07 发表
刚看新闻说今年的GC展台规模又扩大了
ls这美式游戏也疲软真是没说服力

不看销量看展台规模,这是哪门子的说服力评判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6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疲软?

捋捋。

捋捋玩家的,也捋捋自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6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欧美游戏没几个玩的……我就不明白就那么个《模拟人生》怎么那么多人玩,我玩了一小时不到就灭掉了

PS:日式游戏再怎么疲软我玩的日式游戏也比欧美游戏多:slee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6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LZ在三个论坛都发了此贴,也很是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6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这么长,只要三个理由就可以证明。
一,市场容量不如欧美。
二,技术不如欧美。
三,日本文化从来不是主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9-6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6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awkward: 正版加油,任重道远(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6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原因还是日本经济衰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9-6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任天堂只是按照自己的理念做事而已 NGC时代是因为失误 非要比机能 结果吃憋

任天堂的理念是用过时的 廉价的技术 做出内涵 有游戏性的游戏 游戏就是游戏

不是电影 慎之戒之

其实我觉得欧美是技术的驱动器 日本是创意的驱动器 当然不是绝对的 大方向是这样

不能说任天堂这样就是毒瘤 这是他的理念 技术和创意缺一不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枪枪枪永远干翻一切:awkwar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腹川背 于 2008-9-10 07:58 发表
任天堂只是按照自己的理念做事而已 NGC时代是因为失误 非要比机能 结果吃憋

任天堂的理念是用过时的 廉价的技术 做出内涵 有游戏性的游戏 游戏就是游戏

不是电影 慎之戒之

其实我觉得欧美是技术的驱动器 日本是创 ...

现在有创意的都是欧美游戏
日本游戏既没有创意也没有技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家用ps系开发难度大成本又高,日系小作坊哪来钱搞这个,当然只能往掌机和wii上泻火了。低投入,就当给新入行的练手。老厂又多是并的并合的合,开发成本高了都不敢试水,没有新的尝试就只有当乌龟吃老本出续作n年等一回了
欧美那边靠的是画面无限拔高提升视觉冲击来带动销量,其实也不是个怎么好的事情,换汤不换药,但这个时代人们就喜欢这个
任天堂的游戏是童真和淳朴,被时下装屄风感染的人所不齿也是正常的,但是一旦心中的这部分和任氏游戏产生共鸣就会沉迷进去
日本还是有不少玩家亲欧美的,前段时间看到个日本网站的网游期待度榜,大菠萝3排第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一一 于 2008-9-5 16:03 发表
欧美游戏没几个玩的……我就不明白就那么个《模拟人生》怎么那么多人玩,我玩了一小时不到就灭掉了

PS:日式游戏再怎么疲软我玩的日式游戏也比欧美游戏多:sleep: ...

:awkward: 模拟人生不适合不懂安排生活的人玩
模拟人生不适合内心没有乐趣的人玩
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urder 于 2008-9-9 15:30 发表

现在有创意的都是欧美游戏
日本游戏既没有创意也没有技术

+1
现在日本人的游戏让我耳目一新的越来越少了
我不可能一直玩任毒瘤吧……

另外话说日本人技术确实跟不上时代,日本游戏业一直缺乏前沿技术的发展,这次是完全被甩低在后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21 15:20 , Processed in 0.352799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