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03|回复: 16

[原创] 【完结季·文字电台】2025年9月完结番杂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8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纯属闲聊性质,如果有人能因为这篇文字而去补番的话,我会很开心的。

※本文以实际观看感受为准。

※本文提到的番剧是本人实际全部看完,若没看完会注明。

※本文可能含少量剧透。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因为能力有限,难免会有疏漏。

※本文目的之一就是查缺补漏,如果有我未追但是觉得不错的番请务必告知。

※所以本人未提到的番不代表不好看。

※本文提到的作品仅针对TV动画作品,一切未特别注明的评论不针对原作。

※本文提到的都是本季完结日番,不含不满10分钟的短片,请善用CTRL+F。

※本文内不会涉及作画技巧等上级向漫评,纯粹为低水平杂谈,想到什么说什么。

※无人校对,自己也懒得校对,错别字可能大量发生。







前言

□ 如果要说以前的国庆节,那会是我拥有社畜属性之后唯二能够大量家里蹲的幸福时光。而现在……不知道这篇文章是否能够在国庆期间写完。只有这个页面某个地方的发布时间能够告诉我答案了。



□ 这次整个7月番可以说是在正经周播番数量上创造了一个高度。也可以说这是对目前日本动漫史无前例地拥有世界级文化输出能力的一个印证。当然最近还有一些报告指出由于人员成本的增加导致在投资公司赚的盆满钵满的情况下,起码有一大半动画制作公司活的越来越挣扎与痛苦中,这种比较深奥的分析就先无视它,因为这从《阿童木》或者说手冢治虫做正经周播片开始就已经存在的问题,说得好像是时代的问题一样。



□ 至于为什么强调正经周播片,那是因为在2018年前后也出现了一大批动画制作热潮,一群原本和动画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或投资或实际制作的公司都涌入了动画片这个赛道,出现了潮水般的泡面。而当发现动画确实没那么好赚没那么好做之后又如潮水般退去了。当然这和天朝的爆买时期也是吻合的。而接手爆买的欧美市场对正经20分钟片的看法就已经是白菜价,像菜篮子工程一样一卡车一卡车地运。而这和当年周播动画片在日本本土发展起来又不谋而合了——比起高额的真人剧或者综艺来说,动画这种成本以十分之一甚至更低级别来算的载体过于合算了。



□ 一旦盘子大了,什么幺蛾子都会出现。看到有利益了,背后各种组织关系的欧美白人权家们有开始针对日本动画是压榨员工的产物,应当抵制。我合计了一下,我想资本主义不就是剥削剩余劳动价值吗?以至于一些动画关联公司在宣发作品的时候还会跟上一句这部作品是大家愉快地制作完成的,并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压榨。实属有些讽刺了。资金是有限的,当欧美开始爆买日本动画甚至开始砸钱去拍动漫真人剧的时候,自然也就侵占了原本那些本土真人剧的资源,抢人饭碗确实会触发各种欧美特色的资本主义做事方法。



□ 当然日本本身也是资本主义,但也因为祖宗是东方文化圈里的,做一些事就没那么欧美特色那么高调,而是处于一种彼此心照不宣,大家守规矩办事的状态。比如日本最流氓的是音乐协会,音乐版权问题在日本是圣神而不可侵犯的,因为一旦侵犯就直接倾家荡产了。而第二流氓的就是作家协会。其中在动画领域的体现就是动画编剧对剧本有所有权,因为编剧可以加入作家协会。而职位最大的监督对作品没有任何所有权,又不能加入作协也不能加入相对比较弱势演员协会,做完动画只好拿着厂里最多的工资默默退出,典型的工薪阶级。所以《电锯人》总集片能堂而皇之地换掉龙哥的名字,一些监督在X上痛心疾首,毕竟能保护监督的也只有动画公司了。当然对于《电锯人》这种增减8秒把原作的立意和基调完全颠覆了的口碑转化我是一分钱都不相信的,《电锯人》动画有问题,但也没有那么大的问题。错就错在龙哥牛逼吹大了,电影感这种能被攻击的目标太大了,导致大家情绪了一波。龙哥不当监督之后又是去做培训又是去开公司,滋润的很。以及有没有可能藤本树的原作其实没那么值得众星捧月。



□ 最近牛逼吹大了被当做靶子打的还有《孤独摇滚》的女性编剧。自称撇去了一些称之为“杂音”媚宅(男)镜头造就了作品大热。结果被挖出自己当年在《虎兔》里写了不少媚宅(女)的镜头,当然这些镜头也确实造就了作品的大热。这就是成功者余裕,赢了反正怎么说都是对的。只能说当一个产业成熟了是会有这样的人出现的,无视日本动画的历史发展,深夜档动画开始强行漂白自己,只去夸耀长出淤泥的清纯莲花,无异于斩断自己的根与茎。总结就是两个字,忘本。其实仔细想一想,家大业大了,想要把自己拾掇得清白一点是人之常情,能靠技能吃饭的主播又何必去擦边——除非实在是赚的太多了。而这名编剧最大的问题还是过于自信,过于邀功,而她为什么这么自信,那就是因为之前说,《孤独摇滚》不但是名义上她的作品,实质上她也拥有所有权,可不得这么理所应当。



□ 我也吹比吹完了,开始聊动画吧。



□ 惯例,打个广告,吹水聊天欢迎加群149519307。



提要

□ 此文章主要会提到以下完结动画(纯主观、同级别标注内排序无先后):

【推荐】石纪元 科学与未来 P2,12,理工、浪漫、战斗
【推荐】真 武士传Yaiba/九龙珠,24话,能力乱斗、搞笑

【推荐】胆大党P2,12话,能力乱斗

【推荐】明天,美食广场见。,6话,日常聊天

【推荐】Silent Witch 沉默魔女的秘密,13话,玛丽苏、轻悬疑

【推荐】外星人姆姆,24话,科普

【可看】魔女守护者/魔女与使魔,25话,搞笑

【可看】去唱卡拉OK吧!,5话,剧情向、GAY

【可看】鬼人幻灯抄24话,单元剧、人生

【可看】地缚少年花子君2P2,12话,少女向、恋爱、冒险

【可看】更衣人偶坠入爱河S2,12话,恋爱、cosplay

【可看】噗妮露是可爱史莱姆 S2,12话,儿童邪典

【可看】克雷瓦提斯-魔兽之王与婴儿与尸之勇者-,12话,能力乱斗

【可看】琉璃的宝石,13话,科普、肉体

【可看】费马的料理,12话,美食、压力
【一般】异世界默示录米诺戈拉~从灭亡的文明开始的世界征服~,13话,游戏机制、经营

【一般】水属性的魔法师,12话,能力乱斗

【一般】强者的新传说,12话,能力乱斗、时间穿越

【一般】阿松 4期,13话,搞笑

【一般】章鱼哔的原罪,6话,致郁、慎看

【一般】与游戏中心的少女异文化交流的故事,12话,恋爱?、日常

【一般】新 吊带袜天使,13话,电影NETA

【特色】City,13话,治愈

【特色】拔作岛,11话,涩涩

【避雷】杀手旅店 Hotel Inhumans,13话,单元剧、人性

【避雷】怪兽8号 2期,0+11话,能力乱斗

【避雷】杜鹃的婚约S2,12话,后宫





正文



□ 至今为止原创作品一直是一个动画制作公司的实力象征。因为动画公司只有在原创作品不失败的时候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相反原创作品一旦失败便会把好不容易积累的家底一下子挥霍精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所以当一个公司要出原创作品的时候,也就代表公司已经做好原始积累,整体体系架构比较完善,有能力去主动承担这么一个事业了。可以说制作原创作品应该是每一个正经动画公司老板的梦想。



□ 按照一般理解,一般在做这么一部实现自己梦想的原创作品的时候,一般都会做得比较正经,至少也是在一般人眼里能够接受的标新立异。但是这个季度出现的两部原创重头戏实在是没搞懂公司领导层是怎么通过这个草案的。



□ 一部是已经在动画业界积累的大量良好口碑(大概)的David社,这季度的《阴阳回天》从一开始宣发便把大卫社史上第一部原创作为高光。但我看到第二集就发现整个片的要素集“中国阴阳、阴阳师、赛博朋克、不良少年、穿越、LOOP、机器人、变身”于一身,再加上男主自身小混混设定脑子也不好使,导致整个观感一片散沙混乱至极。听说后续融合了更多的要素,很psycho可惜没pass啊。



□ 另一部是龙之子厂牌Bakken Record的第一部把自己名字写进原作一栏的《保龄球少女》。从初期宣发内容为大家耳熟能详的JK社团故事到开播画风一转战国穿越烽火连天。这种宣传欺诈想要达到的反差效果大家其实也乐在其中,但越看越发现这群JK对于保龄球的执着或者说编剧对于JK与保龄球于整体故事的走向地描写越来越莫名其妙。说莫名其妙可能都还算是在称赞,除了每集黑人问号,除了每集都想标新立异做奇葩之外,实在是难以理解这片到底想要给观众带来一个怎样的新奇体验。龙之子这家作为11区动画黎明期的扛把子公司,当年也以原创作品为主要卖点,撑起了11区动画市场的半边天。其创始人吉田三兄弟呕心沥血不禁令人想起当年中国动画鼎盛时期的万氏三兄弟。只可惜到了新世纪之后,龙之子的作品多多少少有些波澜不惊。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新《科学小飞侠》,其中对于政治斗争与社会心理描写可以说是在动画领域的翘楚。虽然我们现在懂了真实的ZZ和我们理想的斗争差距比较大吧。



□ 以上两部都没有出现在我的提要栏里,大家的时间都挺珍贵的,早弃早轻松吧。



□ 于是我想顺着原创作品这个话题继续聊,结果顺了一遍发现原创的只有《新吊带袜天使》和《阿松S4》这两部以搞恶为主的系列作品。那就先来说说这两部吧。



□ 《新吊带袜天使》可以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10年10月黄金档播出的第一季可以说是给当年只是一个日漫痴的我一个小小的美式震撼。其中满嘴的下限文字与风格化的下限小段子对于当时连肉片都在演出上趋向于保守的日式动画来说,给我这种还在象牙塔里的日漫痴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如雷灌顶。但其披着的美式外皮下面依然能窥见一些缝隙中透露着日式的内核。2D的超二次元变身与特摄式的实拍爆炸也只是其中冰山一角露于海面之上的个性展现,而打动我们的总是11区特色的那些东西。所以至今为止的经验但凡是国外主创入驻日式作品的,还是日本公司想要做出讨好欧美喜好的,几乎都遭遇到了滑铁卢。因为一个商业合作产物,是不可能在一个企划的时间里把表与里(以及资本投入与收益)打磨好的,导致日不日洋不洋的。比较成功的模式还要数完欧美作品全委托日方制作一个外传小故事。比如最早的《光环》系列就做过,其中虽然故事水平有些参差不齐,但至少不会妖魔鬼怪。《银翼杀手》委托渡边制作的单集外传也好评居多,但开始正经合作制作季番便不太行了(*渡边未正式参加季番)。其中体量比较大的优秀例子还要数《赛博朋克 边缘行者》。虽然外表很欧美,但其内核的侘寂情愫是和日式表达一个很好的共鸣点。对于剧集没有过多的干涉(也没时间干涉)也造就了这部经典,也拯救和反哺了口碑到达地狱边缘的游戏本身。



□ 有些跑题了。15年前第一季播出完毕后对于续作的呼声就没有断过。但当年碍于制作公司Gainax自身的运营问题,即便想要立项也无能为力。之后得益于痞子团队的经营能力,其版权也顺利被Khara拿到手里(Gainax成立初期就因为缺钱和管理层的混乱导致资金流与项目流出现很多问题,最后也是把痞子的经营管理能力给锻炼出来了)。痞子自然是对这个今石洋之风格的作品没什么兴趣的。平时搞搞授权搞搞自己的兴趣爱好就能让人跪着交钱,又何必去养他人的孩子。所以当年的主创对于是否有第二季都是三缄其口,表达否定。



□ 但随着欧美市场的养成,加之11区本土原作的枯竭,投资方如何深挖市场如何压榨市场期望(指翻老黄历)成了目前几乎不会亏的买卖。所以《吊带袜天使》这种在版权上有复杂情况也被挖出来也不是一个奇怪的事情。所以一开始我觉得可能是Crunchyroll领头投资,一方面因为Crunchyroll的运营是真的阿宅,虽然在商业运营上不如网飞,但网飞更倾向于原创或者安全牌,而不是这种偏老宅向的作品,而且第一季的线上版权在Crunchyroll家,2022年才上的线,和新一季的企划开始时间极其接近。结果最后发现制作委员会是版权老流氓角川、玩具大流氓奸笑、吃了时代的红利的新流氓USP,以及在11区动漫业界里默默耕耘了许多年的网易——甚至都不是叔叔阿姨家。最终海外线上播出既没有给Crunchroll,Netflix也没有抢,而是被想在海外动漫流媒体上撕一道口子形成三国鼎立的亚马逊prime拿下独播(在世界综合流媒体这一块,Prime还是要比Crnchyroll强不少的)。23年Trigger把《吊带袜》版权从痞子手里买回来,25年实际播出。一部动画从企划开始到实际播出耗时两年是一个极其健康的信号,也就是说整体项目在推进过程中也没有什么严重的问题。



□ 但是当一个文艺作品,特别是商业作品,过了15年的续作,一般都是观感悲剧的开始。15年了,就算是当初的核心主创也基本把当年的理念细节给忘了,而观众又有了十多年的记忆美化时间,即便在项目推进极其健康的情况下,投资方又是一群没什么历史情怀的家伙,做出来的东西怎么可能会好看。



□ 当然我个人信奉的是不实际看一遍就没有发言权。毕竟即便再乐色的创作团队也可能做出惊为天人的作品。况且这种既有情怀又有棱角的作品挖万一烂到了自己的咯吱窝里,岂不乐哉。但很可惜,至少在我眼里,这部《新吊带袜天使》只是一部敷衍之作。


□ 整体构成和第一季一样,以NETA经典电影为主。只不过当年每集两个小篇章偶尔塞三个变成了如今普遍单集塞3个小篇章。每个篇章的时间缩水也就不可避免地加快节奏形成流水账。实际看下来多数都是很标签化样板化地把角色放进故事的坑里,成为了一个量产罐头。一般为了配合大量的剧情NETA,会把角色的部分特点放大部分特点缩小,然后在经历了很多单元片段之后,我们会得到一个很立体的角色,这就是单元回的好处。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意不同篇章里角色性格的矛盾,但我在这片里不同的章节里角色会180度的转变,官方OOC(out ofcharacter)最为致命。而且这个季度增加了2组常驻角色,恶魔姐妹和天界兄弟,结果不但没有深挖角色塑造,在非常快速的小篇章里几个角色只能标签化地登场,标签化地退场,毫无特色可言。而可以说我们最期待的二次元变身场景在整个新季度里每次出现都深怕穿帮一样,匆匆给个静帧匆匆把画面切了,连BANK都懒得给。到最后主角组得到了新的力量新的外观也几乎没有重点展现,整体服装角色设计就像一个小版本更新一样缺少新意。



□ 敷衍。过于敷衍。



□ 当然很可惜和当年的我一样,如今的我对于多数世界经典电影的造诣可以说是连中小学推荐读物都没碰几部,所以其中对于电影梗的运用一直都不在我对这片的评价范围之内。所以如果你能直接反应出每集每个小标题对应的原作电影以及对其原作内容了然于心的话,可能会和我有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 作品整体的评价在国内不低,我不知道是因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是因为原作在动画史上比较特殊,喷一下就会显得哗众取宠不地道。但就算以每个人感性不同接受度不同来作为理由,我还是要说这片,够烂。



□ 13集最后已经预告了下一季的存在,并且给的内容很劲爆。在一部几乎没有主线故事的剧集里展现了角色在时间线上的进展,粉丝服务很到位。那就让我们在下一个被提纯的《吊带袜》世界里再会吧——我还是会看的,就是想看看主创们投资者们会浪子回头还是继续消费群众。



□ 刚才提到了一点,原作在动画史上比较特殊,喷一下就会显得哗众取宠不地道。比起《吊带袜》,京都动画的《City》其实更贴合这种情况。



□ 当然我不是要喷《City》,因为和《新吊带袜》主客观都不太行不同,这片从客观上非常强大。从精细的人物动作再到夸张的同屏人数,再到整体背景作画与角色层统一(普通动画有部分背动就不错了,但这片几乎是全程背动)。可以说是当年新《战神》一镜到底把整个游戏业界惊讶得底朝天一样,《City》在制作硬实力上再一次充分彰显了京都动画浴火重生之后的王者雄风,再配合上京都特有的画面细腻黏连感,就算丢给如今任何一家别的动画制作公司,也不可能重现。但也和新《战神》一样,这部作品在实际的体验上,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 其实回看京都制作的每一部作品的核心制作理念都是一样,就是以“全价”制作水准去展现任何题材,全部都全力以赴。KEY的三部曲重新定义了泣系GAL改编水准,不会因为是GAL就偷工减料。《轻音》更是把日常喝茶这种极易偷工减料的作品以别家正剧规模的制作来展现得淋漓尽致,以至于此后疯长的日常系动画至今在制作上没有能够达到《轻音》规格的。后续当然还有战斗题材的《境彼》、机器人《全金2》与福利《无彩限》,京都都在非常耿直与努力地制作。不过当年有不少人评价京都在战斗画面上还欠火候,但我只是觉得太耿直。在战斗上京都会经常拉中远景展现双方完整的战斗交互,而同期的战斗类动画都还在PPT与特写来规避复杂的运动描写。《全金2》的最终战斗一穿五更是整个机战动画品类里的经典。只不过京都缺少的是经验,做不来那种以一挡百的寸劲,不知道以一些讨巧的设计能够即省力又抓人心。当然福利动画确实火候不够。只能说京都相对封闭的制作环境确保了很高的下限也限制了它的上限。矜矜业业有时候确实远不如一个天才的弹指之间。



□ 《City》作为京都浴火重生之后的完全新作,不但聚集了社会上的焦点,也成了后京都时代一场漂亮的集大成之作。但其核心一如之前所说,全力耿直地制作每一种题材,在这么一部日常系的搞笑作品上也用上了十成十的力道。只不过唯有搞笑这种东西不是说用力就能做好的。《City》的原作是接续了《日常》的新作。但为什么几乎同样风格同样内容的作品不继续画日常,而是要换新角色新作品,我不关注漫画,可能其中也有一些小故事我就不得而知了。可能是因为一些大人的事项吧,《City》中漫画家的经历能窥见一二吧。



□ 《日常》的口碑很好,好到非常诡异。因为《日常》动画的电波味比较多,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一方面当年京都出品必属精品你看不懂不是作品的问题是你自己的问题的这种同侪压力,我觉得是很重要的一个点。而这种同侪压力在《City》上也有一样的效果。但撇去这个因素,《日常》动画里会有两种画面风格转换,较为静和较为动,较为肃穆与较为鲜艳,互相对比互相成就。电波的时候很电波,而大众搞笑的段子会爆发性地搞笑。而《City》从头到尾一直在用全力,没有起伏,虽然试图用包括实拍在内的手段去丰富表现效果,但段子内容多数是属于11区民族性里面那些美好的刻板印象,真正普世的搞笑段子并不多。虽然电波少了,但对受体的要求的高了。相信很多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作品是好作品,但很多都理解不了。其中以奔跑的场景作为对比更加直观,《City》有多场跑戏,但和《日常》里美绪画BL暴露之后的暴走戏一对比,就能明显感觉到差距。这种差距其实在《京吹》最终季里也有体现。当年京都的逐渐开始拥有的游刃有余没有了,大火把京都好不容易积累的人才储备给烧没了,京都又回到了当年的那种耿直劲上了。令人唏嘘。当然问题不全是京都。原作者那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无菌室段子真的很适合给儿童观看。比某些儿童向要更加的安全和健康。这或许和作者绘制了11区小学课本插画的工作有关,毕竟人设摆在这里,工作也稳定了,也不好意思也没必要再去冒险画一些激进段子了。但是脱离了低级趣味和脱离了群众没什么差别。当相声都成了包饺子,便再也没什么相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所谓的高雅艺术表演起初都是民间众乐乐,低级段子必定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而随着时间推移,想要洗白自己的艺术必定会被群众所抛弃。但很可惜,不仅是中国,所谓的高雅艺术表演,无论从艺术工作本身还是所谓的评论环境,都会对低级表现深恶痛绝,然后在这种深恶痛绝中逐渐淡出社会。



□ 突然发现写到现在7千字就聊了两部片,接下来还是稍微加加速吧。



□ 继续说回《阿松S4》,那可就更唏嘘了。15年新《阿松1期》以幻之第一话成功拿下了新时代搞笑一哥的王座,我依然能记得当年都暂时裂出了腹筋。搞笑这种东西很依赖初期的氛围塑造。一旦开头能让你笑了,那么因为让你笑的气氛摆在那里,后续即便拿出了比较一般的段子,也能顺着这种风格让你继续发笑。而像《City》这种就比较吃亏,如果一开始电波没对上,那么即便后续拿出了高质量段子,也很难让人真心的发笑,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养成观众,在如今这个年代就等于在花时间去丢掉观众。《阿松1期》的势如破竹让他成为当之无愧的年度圆盘销量第一,倍杀第二名。而那个第一话也因为恶搞过头得罪了不少人,官方没多久就宣布下架并封杀第一话,至今为止在正版播放网站上是没有这个第一话的,名符其实成为了幕后大功臣的幻之第一话。主要还是归功于把《银魂》拉上神坛的监督藤田阳一,实在是会做这种高速吐槽式的搞笑动画。当然其中也因为戳中了腐女们软肋,成为了腐女们的狂欢。17年出了《阿松2期》,时隔两年也就代表当年企划1期的时候并没有考虑S2,完全是因为爆火之后才开始续订的2期。但可惜S2的段子戾气太重,甚至都把衣食父母的腐女们当做段子来戏谑,想要演出一种冒犯的艺术。结果也是种瓜得瓜,舆论销量断崖式下跌。3年之后的20年才姗姗来迟的3期,表示投资方也意识到了2期的问题,并没有直接续订3期,多多少少反思和整理了问题,所以3期的观感是有提升的,讽刺内容变少了,戾气也没了,变得圆滑了一些,但也回不到1期那种犀利了。在S3开播之前的19年还上映了剧场版,可以说投资方是想要在3期力挽狂澜的,但整体颓势也无法止住了。至20年的3期为止,新《阿松》系列告一段落。23年的新剧场版更换了监督,并且在剧中表达了不想让派对完结,一度令人以为新《阿松》就此落幕。而25年4期开播了。



□ 这次4期的监督又更换了新的监督,而且整体的基调和藤田阳一所奠定的高速吐槽完全相反,几乎全篇都用了长包袱。花个半集去铺垫,到后半才开始回收笑点的集数比比皆是,也应为整体比较平稳,多少会有些沉闷。而且和此前角色消费尽量突出六胞胎的个人特色不同,这季度是尽量抹平和模糊了各自的性格特点,有一种老粉丝自然会懂的熟客模式在里面。或许这次是真的要道别了。



□ 在12话的下集预告里,官方说下一集连内容都没定好。我以为是恶搞。结果应该是13集播出的那个晚上,播出了一集1期到4期的总集篇,官方X同步道歉。到此文章发布为止13话还未播出。看来这是真的还没有定。可能是真的万策尽,也可能是想学习当初的幻之第一话,在如何构筑幻之最终话时难产,又或者是像“没有存在过的”第一话那样,近乎于行为艺术般,让最终话也不会存在。



□ 说到阿松的幻之第一话,《胆大党》也因为音乐上极度恶搞X Japan差一点成为了幻之胆大党。虽然原作漫画就在恶搞,但因为动画配上了画面和实际做了一首“模仿”的歌,而在恶搞之前又没和X Japan打过招呼,在播出当天就被YOSHIKI在X上质疑抄袭。所以我之前说什么来着,在11区音乐版权的红线不能碰。动画的影响力虽然已经脱离了亚文化圈,但和主流核心文化圈相比还是弱势,哪经得起这种折腾。动画官方立即道歉,背后的大人们立即展开秘密公关,YOSHIKI第二天便发X表示谅解,并客套今后可以探讨合作。当然YOSHIKI本人应该也是不讨厌动画的,毕竟自己也给几个动画片做过歌唱过歌,但要说合作那可能真的合作不了。《胆大党》的体量还不足以请得动YOSHIKI来唱OPED,更不要提让其本人到动画里登场唱恶搞曲。



□ 说回动画本身,看过第一季的也知道,包括上面恶搞X JAPAN在内,动画就是一直在疯玩,这季度的最终战斗还结结实实恶搞额一把高达。还好BGM没有恶搞,不然又该收到律师函了。玩得很疯,加上战斗制作又精良,观感自然是极其爽快。但要说问题点,还是说这个片在编剧上的特色,还是有的。这个片的篇章与篇章之间的衔接过于模糊,过于黏连。一段故事结束得不干不净当你以为还没结束却发现已经进入新篇章了,又或者是上一篇章还没结束干净直接一刀切进入下一个全新的故事。P1的季度断点在一段故事正当中也可以侧面印证篇章的衔接是有问题的。但因为整个片玩得很疯,所以包括这一点在内是不是也是动画组的目的之一就不得而知了。而即便这不是目的之一,即便包含了这个缺点在内,整个剧还是极其优良好玩的,绝对值得一看。没有了汤浅政明的科学猴一样可以端出漂亮的菜色。不如说第三季已经官宣,快点开播吧。



□ 一个季度正经的搞笑片多,就代表这段时间的动画业界比较繁荣。毕竟搞笑片是最难挣钱的。但是粗略看了一下,起码还有两部是以搞笑为主的动画,还不算我弃掉的片。真是一片欣欣向荣了。



□ 《魔女与使魔》本身可以说是非常JUMP特色,开篇以搞笑段子为主,但随着角色的增加与主线的推进,开始以豪爽的战斗为主。而这片虽然有着JUMP典型的构架,但在搞笑内容上一发不可收拾,整个25集里只有2.5集在讲主线。其中两集是一季度增加角色时的两集主线,而到最后甚至只挤出了半集给主线,甚至都不能称之为主线,就是一个单纯的点题小单元。不得不说玩心太重玩心太重。



□ 故事本身很简单,女主作为现代的魔女和一群现代的使魔一起上学一起生活一起插科打诨。而女主本身被预言将受到黑魔女的侵害。就凭在JUMP上连载这一点,一条通向JUMP战斗之路的大道已经鲜明地出现在了脑海里,而它偏偏就不走,不得不说在JUMP里一说搞笑就是屎尿屁的混沌环境里出了一朵清新的白莲花。当然还是那句话,各自都有各自的笑点,没有任何一种普世的搞笑方法。只能说这片不走《银魂》式的高速吐槽,也不走卓别林式的夸张演出讽刺时事,挺平易近人的。



□ 长达半年的1期完结后马上就官宣2期,代表2期极有可能还是半年。反正搞笑搞不动了还能有大量的战斗戏能演。



□ 不如说从《龙珠》的那个年代,被责编强行转成战斗漫画的巨大成功,也造就了喜剧战斗这一特色类型。所以这一期的《九龙珠》作为开篇部分,虽然充斥着战斗内容从头打到尾,它更遵循喜剧的章法。所以战斗胜负角色生死不靠逻辑全靠作者编排。所以我们的看点不是角色的成长弧线不是战斗的逻辑,而是单纯地去享受战斗打得好不好看好不好玩就行了。而作为WIT社的完全重制,可以说是极其用心用力,每一集的战斗量都很足,而且作画集集上线,极为良心。这也**增加了之后《海贼王》重制的信心。



□ 我相信但凡是老到我这种程度的阿宅,童年肯定有过对《九龙珠》的回忆。当年如果通过正确的渠道接触这部作品的话,应该是对台译《城市风云儿》这个名字更有感触。查了一下,这片当年甚至没有在翡翠台播过,而是在点播台里大放异彩。而我家当时是没有接到点播台的,我接触到的就是盗版VCD了。而《九龙珠》这个盗版商为了碰瓷《龙珠》的名字,也就在我人生里定了下来。但就剧情来说,收集7个珠子,最后合成了一个龙神珠,你要说青山冈昌完全没有借鉴《龙珠》的想法我觉得倒也未必。



□ 这次重置还是很良心地请到了当年的男主声优,后来也是柯南声优高山南给男主配音,原汁原味。就是辛苦了高山阿姨一把年纪了还要提着嗓子给热血男主配音。



□ 而另一边《拔作岛》更是以一本正经地讲述OOXX的故事而一鸣惊人。我不知道主创到底有没有刻意地想要去做到一种搞笑的效果,但只要用心严肃的去讲述一个纯爱处男在可以随便OOXX的世界里与权力者对抗这种故事,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笑料。所以这片让我最惊讶的部分不是OOXX,而是在这种根本不需要认真讲故事的环境里,讲了一个有板有眼,让男主有反思有成长的故事。诚然其中不能深扣细节,但比起周边一遭无脑异世界龙凤傲天的糟糕剧情,已经算得上是鹤立鸡群了。



□ 被京都耿直劲带出的似乎只有泣系作品才是GAL改编动画正统,导致如今GAL式微的大环境下,一旦有正经改编就会被揶揄成为重铸GAL荣光。殊不知只有这种不正经改编才能真正重铸GAL荣光。毕竟你我心里都明白,当初到底是为了些什么才去下载才去买那些GAL。涩涩才是第一生产力。



□ 我相信和我一样老的阿宅一般都是先接触动画,受动画的影响才去接触GAL。而在接触GAL之前,总会对GAL有一种莫名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你要知道差不多20年前左右,天朝是有正式引进过正经GAL《秋之回忆》的。在那个年代全城只有几个固定点能刷出二次元图像,而《秋之回忆》就在那个年代全城没几个点没有新华书店的店里躺着,怎么可能不入手。买完回家才发现正经GAL的玩法完全不是我心里那个朦胧的美神。当然这仅代表个人体验,此后我是一直认为GAL这种时代局限性产品是迟早要淘汰的。不过似乎在看了京都KEY社三部曲之后大战反和谐补丁NICE RABBIT时候的我不是那么想的(现在还有人记得nice rabbit吗)。所以说涩涩是第一生产力,近期GAL似乎有回光返照的现象大抵也是因为全世界都刮起了和谐风,导致有局限性的GAL成为了最没有局限的载体,着实有些讽刺的意味。



□ 所以《拔作岛》的改编有着其特殊的意义。去抛开那些有的没的,我们想看的无非也就是好玩的,涩涩的。而这里都有。有电视台甚至仅播出声音版本,毕竟动画里充斥着少儿不宜的画面,除了实际操作特写之外,其他该有的都有了。对于OOXX地开放性描写也让看客们身心开放了起来。纯爱战士与烂○主义的碰撞,各自的心结,是否有共存之道,都在一本正经地搞笑中达到了高潮,我是说,高潮。



□ 说完了少儿不宜的,该说说少儿皆宜的《噗妮露是可爱史莱姆 S2》了。当然比起《City》这种干净到可以当胎教的作品相比,《噗妮露》是要“邪恶”得多了。但是从S1的23点准深夜档被提到了日间17点档,看来至少电视台长们很认可这片作为儿童向作品的实力……只能说现代儿童的早熟不是没有理由的。和一季一样,我觉得能在《噗妮露》里获得最大乐趣的是我们这些大友们。而且这季度加入了福利向新角色,同时带入的对于自我认知与同男主相处关系的审视思想性,可以说是很成人向的东西了。而其套着儿童向的皮又很好的减轻了严肃话题的说教性。总的来说延续S1的风格,并不是令人爆笑,属于潜移默化地被引出发笑。这季度也做到了一个不错的阶段性结局。



□ 要说这个季度一开始最有话题性的,还要属《章鱼哔的原罪》了。我还记得当初宣布动画化的时候,原作读者清一色的话里有话但又不剧透,总结下来无非两点:这都能动画化?以及等着看好戏。等播出之后我终于懂了。



□ 和说到现在起码是令人开心的搞笑片完全相反,这片在看完第一集之后,整个人的心情简直糟糕到了极点。以前《弹丸论破》总喜欢说“把令人绝望的视频散步到全世界”,这部动画做到了。除了心里承受能力比较强的人之外,这个第一集,对于校园霸凌的描写,是实打实令人致郁,如果承受能力低或者共情能力高的人,会实打实的受到真实伤害。配合上有些洒脱的画风与精良的动作,这片的第一集就是做到了如此强大的剧情张力。第一集末了,画面一转,让观众一下子明白了下一集将要转换视角,讲述加害者自身的惨痛经历。等于堵住了观众唯一的发泄口——加害者,让观众在这个世界里无处可逃。



□ 这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情,以至于我过了很久都没有心情打开第二集。至此我是领略了原作读者当时一半的心情,也算是被看了好戏。而另一半的“这都能动画化?”在我开始看第二集至最终话的时候也终于明白了。此后的剧情开始样板化与鼓弄玄虚,再也没有什么致郁了。或者说作者应该是还想让观众再致郁一会的,但已经没有那个水平了。从被害者成为加害者的成长曲线很经典,但是在剧情塑造上从黑残深直接收束成了那个夏天美好的回忆是万万没想到的。最后看着像是要煽情,实际莫名其妙,春晚包饺子都不能做成这么硬。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致郁了。



□ 哎,还好只有6集,不然就成了纯纯小丑了。这锅还是得动画制作组背,制作过于精良达到了这部作品不该有的高度。只能说作为动画制作组第一个正经周播片,太想要展示自己的实力了。



□ 还是继续说一些轻松愉快的吧。



□ 除了纯粹的搞笑或者说搞笑占比极高的片之外,一般更加普遍的是轻喜剧,恋爱轻喜剧啦、轻百合轻喜剧啦、玻璃轻喜剧啦……没错,这季度有一部BL轻喜剧,《去唱卡拉OK吧!》,只有5集,还挺好看的。



□ 其实纵观动画里能在电视里播的BL片,撇去那些运动、社团或者团体之类只引人妄想而无直接感情描写的,多数都选择了一些严肃恋爱题材,缺乏一种松弛感。所以BL对男性缺乏吸引力并不是主要BL这个题材的问题,而是单纯的作品不够出色而已。题材上的问题无非就是类似男性观众会对百合、轻百合有比较高的包容力,即便制作的差一些也不会反感。所以只是单纯的高质量BL片比较少而已。而其中翘楚比如《昭和元禄落语心中》系列,对于人生与职业进取入木三分,我相信无论是谁都不会拒绝;《Given》校园恋爱的细腻感与乐队演出也是一种享受;复仇故事的《香蕉鱼》制作精良前半还行,后半就成了腐女监督的妄想无双,稍有遗憾。其他一些BL片即便如《冰上尤里》也摆不上台面。归根结底还是像京都动画那样把什么题材都用力去做的公司还是太少,京都动画做的也只是它舒适圈里的轻BL。还是真正的“全价”BL片太少太少,而其中带有轻喜剧元素的更是没有。



□ 所以一开始看这片的时候,还没有意识到这是BL片。一个很滑稽的理由,为了避免在黑帮卡拉OK垫底的男主而找到了学校合唱团团长的男主来辅导,便开始了两人互相扶持的一小段日子。画面素质很高,其中也并没有刻意去展现BL的一面,而是以剧情带出了主角自身的情绪困境,又很好的用轻喜剧形式把整个片的基调定在了比较愉快的位置。直到最后一方对另一方的大量的心里描写,才让人逐渐意识到这难道是BL?但也已经无所谓。也因为是短片,漂亮的爆发与恰到好处的戛然而止一点都不拖泥带水,这种清爽感着实令人回味。



□ 当然如果喜欢11区音乐的,这片另外一个有趣的地方就如其名,唱了不少卡拉OK片段,可以听听看猜猜看,答案都在ED里的Endroll。而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是X Japan的《红》,这个动画组自然是已经提前打过招呼拿到授权的了。



□ 接下来是几部BG向的恋爱轻喜剧。其中人气最高的还得是《更衣人偶坠入爱河S2》。当年S1就凭着优秀的画面加上COSPLAY这种宅向题材一下子获得了极大的人气。其中对于COSPLAY的科普内容也十分硬核,很符合近些年硬核科普元素有着极大受众的市场趋势。也与COSPLAY题材后来者《2.5次元》有着内容上的侧重不同,鲜有交集,不会有重复感。S2接续第一季,更加专注两人之间的恋爱气氛。画面上应该是采取了真人转描,中前期的角色跃动感很强烈,而又和一些呆板的转描不同,一看就是优秀画师在参照真人动作后抓准了关键点,展现了有限动画才能有的画面魅力。只可惜没能坚持到最后。



□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S1里很浓重的媚宅元素在S2里被削弱了不少。怕也是除过杂音了。也因为剧情比较纯净了,可以看出后期在剧情与角色关系的塑造上这片其实是比较平和薄弱的。但恋爱轻喜剧不失便是德,整体观感还是可以的。



□ 《与游戏中心的少女异文化交流的故事》因为在宣传时讲述的是主要发生在游戏中心的故事,想到《高分少女》珠玉在前也便期待了起来。事实上女主一家的英文在剧中都表现得很native。金发萝莉英国妹也是之前《黄图》里的爱丽丝,而其父母声优也都有过英美居住经历,所以也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原本还以为整个11区声优圈能说英文的都凑不出一只手,结果这片就占了仨。看来声优的水还是很深的啊。于是这便是这片所有的优点了。其他无论是游戏中心方面的描写还是恋爱方面的描写都很平庸,不如说把未成年当做恋爱轻喜剧的主角真的没问题吗?



□ 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英文很好的妹妹仔会有特别的好感,这也是我坚持看下去的唯一理由(真希望我闹闹能再配一个英文角色啊)。因为这片另外一大要素游戏中心也描写得极其刻板印象,毫无新意。反反复复无非就是格斗游戏、娃娃机和大头贴之类。而且因为没有去购买游戏版权,所以也没有任何实际的游戏画面或者海报。纯粹就是把人骗进来再说,但也因为作品没有保证任何情怀向的东西,所以就成了观众擅自期待擅自失望的沮丧结局。全片除了女主贡献了一些表情包以及萝莉控会喜欢的东西之外,着实是没什么亮点了。



□ 由于我自己小时候比较穷,到大学为止是没什么零花钱的。所以也几乎没有去过街机厅。偶尔去过几次,发现每台机子,几个币至多也就10分钟不到的体验,绝大多数都是需要反复长期的练习才能玩好的无存档一次性游戏。所以我对街机厅没有任何实际的回忆。但我也憧憬那种街机文化,我相信在大家都差不多的手无分文的年代有自己享受街机厅的方法。而《高分少女》就很好地传达出了那种怀旧感。因为家用机的崛起,不符合时代的街机厅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但活下来的街机厂家正在逐步打造一些在家里难以体验的街机硬件,以及采用读取道具等方式让街机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存档点。而这些进化的街机在这片里几乎没有没有体现。



□ 《杜鹃的婚约S2》到了这一季可以说是突出一个为了完成任务。1期因为其恋爱逻辑还行,再配合漂亮的后宫配置着实看了半年都没有特别的腻。但是S2直接抛弃了逻辑,各种稀烂的角色端水剧情如同工厂流水线一样毫无感情与逻辑,纯粹就是为了发福利。人设也变得更幼,整体画面更加油腻廉价,毫无观看价值。



□ 再接下来是两部乙女向的恋爱作品。其实说来也奇妙,乙女向与一般向的恋爱作品到底是如何区别的呢?下次有时间再详细聊聊吧。



□ 《地缚少年花子君2P2》稳定发挥,这季度基本把核心问题都解谜了。一些比较强硬的剧情转折也因为故事在感情上处理得比较细腻而足够顺滑。转折带来的质疑会马上被故事给治愈,属于不可多得的甜品级作品。



□ 而《沉默的魔女的秘密》就属于比较惊喜的作品了。虽然世界观是拥有法师七贤人的高魔世界,但其本质还是一部玛丽苏作品,心态摆正不去追求魔法大战,而是一部恋爱+的话,你会发现在优良的画面表现下不但有充满且溢出表情包的可爱女主,还有如侦探般解决事件时的推理转折,以及一些不差的魔法展现。轻喜剧氛围配合上强事件型剧情以及没有任何降智的处理方式,社恐女主在整个剧里的成长再点缀玛丽苏的甜,可以说是一杯老少皆宜的高级甜品。



□ 这里就顺便插另外一部社恐女主来说说吧。《外星人姆姆》的前三集观感是极差的,因为社恐阴湿蟑螂妹的女主设定与剧情展现确实是极为劝退。而支撑着我看下去的则是我的另一个性癖,呸,另一个G点……不是,就是另一个特别喜欢的点,就是一个片的科普性质。这片本质上就是在科普身边的一些家用电器的浅层原理。到了第四集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女主在不断的成长,从最初的家电白痴到后期的工科小能手着实令人欣慰。科普片的另一个性质就是在输出的观点上会特别的科学与理性,而电器科普又浑身散发着一种工科的美,这是属于工科生的木天蓼。



□ 这片的故事很简单,猫星人社会由于科技过度发展导致所有科学家与母星一起爆炸。而留下的蠢货猫星人则要在地球学习科学知识,如果学不到什么就要把地球也一起炸了。于是就见到了每集都在科普家电知识的内容。虽然多少有点科技发展是双刃剑的警醒内容在里面,但实际内容非常接地气和积极向上。但也为了不让观感过于枯燥,所以科普的内容大多只是一些表面现象的基本原理,没有深究其根本。而这种浅尝辄止的做法反而很贴合整体轻松愉快的故事。



□ 而如果真的想把一种现象的比较根本的原因在动画时长里解释清楚,就会像《琉璃的宝石》一样,观众会越来越跟不上细致的解释,或者这些解释本身就需要观众拥有一些前置的门槛,这样会需要反复拉进度条或者暂停,这是极其影响观看体验的。



□ 当然《琉璃的宝石》第一集真的挺好。把宝石这种高大上的产品解构到矿石这个看似需要专业人士才能去触碰的业界,再以一个完全非专业的普通吃瓜观众视角开始由浅入深,表达了漂亮的矿石或者说漂亮的宝石只要找对章法,就在我们身边。并且这是由几千万年的地质变化所造就的日常。一下子把理科浪漫直接拉满。



□ 虽然地理被我国高考划分到了文科,但自然地理这一块是纯纯的理科,人文地理才属于文科。而这片的主要内容是在于自然地理这一块。这也导致了寓教于乐这一块到底要注重教还是乐。毕竟观众看动画片无非就是图一乐,但光乐不教整体深度就很难下去,如何去平衡就是动画制作组面临的最大问题。毕竟原作漫画看不清楚的可以读得慢一些,而动画角色解释完了就完了。这点在动画中后期的问题比较严重。而且动画在AB分段EYE CATCH部分塞入了大量文字介绍说明,除了暂停根本无法读完。教观何去看动画这一点是很致命的。



□ 当然你也可以完全无视其中的因为所以科学道理,这片还提供了另外一个比较亮眼的切入点,那就是对于女性角色的肉体描写很……很肉体。画面很棒,青春靓丽,当做一个单纯的日常喝茶片也不是不行。这片的动画组是当年财主为了做《无职转生》才结成的公司,结果《无职转生》画面越做越差,两部开小差作品是画面一个比一个精良。



□ 这季度理工科动画老大哥《石纪元》来到了最终季的第二部分。中前期又开始流水账了,但后期剧情一旦开始慢下来,花时间试错,用了对的方法势必会到达对的地方的那种漫长的浪漫,沁人心脾。



□ 另外还带有理工科要素那不得不说《费马的料理》,可以说是真的是一个纯种的伪理工科动画了。原本对于这类作品我是嗤之以鼻的,但是越看越发现,它在剧本上的文科造诣很好的弥补了理科软肋。全片每个事件都采用了高压高紧凑的剧情让观众也绷紧了那根弦,男主每次吃瘪与有趣的点子来破解问题也体现出了剧情设计毫不敷衍。正好在这个季度里的某个周末不知道吃错什么药了把日剧《东京大饭店》看了一遍,结果发现内容上特别是压迫感有一定的重合度,也算是一种缘分了。当然这片在很努力地把数学要素融进做菜里,但就如同这季度最终事件时剧中自己所说,之前的料理都算不得什么数学方法或者要素。而在这个最终事件里,剧情也是真真切切终于把数学要素给融进去了——尽管很低阶,撑不起剧情的内容但绝对撑得起剧情的结构。也就是当你明知道剧情吹的内容没那么精妙,但这个内容在这个位置极为合适,其结构骨架与内容血肉结合得很好。



□ 如果用开玩笑式的“精讲”模式大概可以把这片说得很好吐槽,能攻击得这片体无完肤,但这片在剧本结构的上的造诣又与它滑稽外表相反。作为剧情消费大雨天的我来说,着实是一部良肴了。



□ 等等,我们是在聊什么来着?哦对,是轻喜剧来着。刚从BL轻喜剧聊到恋爱轻喜剧,那该聊聊时下已经兴了挺久的轻百合轻喜剧了。



□ 《明天,美食广场见。》这部可以说是这个季度最大的惊喜。这个片的构成极为简单,就是俩JK放学后到了某商场大食代之类的地方闲聊,聊天,侃大山,天南地北地聊,侃20多分钟,没了。最神奇的是,即便社团轻百合喝茶这种以对话互动为主的片,但凡是活动不够有趣也会觉得呆板无聊,但这片别说是社团了,根本就没有任何活动,就是纯聊,居然聊了6集集集不无聊,不如说听着听着就突然结束了,反而有一种失落感。这完全是要归功于剧本的高强实力。集内的call back,集与集之间的call back,虽然不是相声漫才,但其中对于语言类节目的技巧被巧妙地融入到了杂谈内容里。又或者是两位主角人设的刻板印象与实际塑造完全相反。特别是其中一眼人类高质量黑长直实际上却是没心没肺中二网瘾普信低智商小仙女,每次的话题都能恰到好处的踩到离不爽有一步之遥的地方,挑逗观众的神经。而演对手戏看似胸大无脑的黑皮辣妹却是温柔理性情商智商双在线充满母爱还偶尔能有些小调皮小吃醋的真神仙。



□ 回头像看看是哪位大神编剧,一看是花田十辉。原本总觉得他的本事是平地煽情,过于刻意,但从这部剧开始我就是脑残粉了。



□ 全片一共六集,从第七集开始会调整一些台词后从头再播一遍。不行学个PPTP后半换个声优再来一遍也行啊。片子固然好看但也架不住看完立马重播还给安排了一个大家来找茬。六集足矣,足矣。



□ 最后就来说说那些异世界不异世界的打打杀杀吧。然后一眼看下去,居然没有一个能当排面的。



□ 比如《水属性的魔法使》,作为异世界穿越龙傲天,开篇不着急找个暴发户冤大头刻意来一场蠢到不行的扮猪吃老虎,而是和别的冒险者一起翻山越岭旅游拍旅游VLOG,期间逐渐地借助本地冒险者的惊讶来彰显男主的无双魔法。轻松悠闲,虽然画面资源不是很强,但不经意间展现的战斗画面都在说经费用在了刀刃上,所以观感很好。我是很喜欢精心做局的龙傲天的,或者说这和是不是龙傲天没关系,有没有用心经营剧情是我对动画永恒不变的评价标准。但放到了龙傲天题材,因为主角作为世界里最高档次的武力,势必要在每一段故事的终盘才能正式介入,也就是一拳超人式的剧情才算是龙傲天作品的正解。不然一拳都打完了还演什么呢。



□ 所以随着动画集数的增加,我一边焦急一边享受由其他角色推进故事发展,焦急到最后发现故事都解决了男主都没登场。这点我是完全没想到的。再往后的故事里男主就真的成了一拳超人,不但画面越来越穷做不出好看的战斗所以只好草草了结也好,还是战斗剧情强行中断也好,后续几段故事里到了该爽的时候都爽不起来,这是寸止多了直接ED了。剧中男主唯一的一次全武力解放还是独立于这一季度的剧情,和前后故事毫无关联。一开始我还以为这片是在做高端局,最后发现这片就是蠢到连怎么爽都不知道。



□ 而说到ED,那《怪兽8号》表示有话要说,它可是要成为ED王的男人啊。S1最后怪兽9号战斗感情气氛渲染到了那种程度了结果还是该死不死的阳痿,结果S2开篇又来一次拼劲全力该死不死的ED剧情,配合男主变身ED,双ED合璧,充分体现了男人过了25就是65的悲哀,就是中年男人的那一抹泪啊。碰到一次该死不死的敌人,那么之后升级技能更换装备,气氛渲染起来还观众还能勉强给个面子再燃一把。但碰到两次该死不死的同一个敌人,然后才开始升级技能更换装备,反正我只能全程死鱼眼,看你怎么吹。再加上新登场的各种队长级角色既视感,我实在无法理解为什么原作漫画能在11区卖得那么好。故事一开始以解体怪兽尸体的视角展开故事确实很有新意,大家也喜闻乐见(最近还出了一个类似概念的独立游戏),但灵光一现终究还是抵不过连载的蹉跎,还是败给了借鉴与趋同。



□ 如果你还没有踏入《怪8》这个G8坑,我真心劝您为了自己的身体放过自己放过它,如果你已经踏入了这个G8坑,这季度停在了主角组升级完的大决战途中,你就慢慢纠结下季度看不看吧。



□ 其实最可惜的还是《魔兽之王》,因为全程在剧情上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当你看到双倍分量的第一话里的大规模高质量战斗之后,我相信所有人都愿意给这个片一个机会。而且不只是战斗,从神话传说到实际的大陆割据、四方魔兽与勇者圣剑,整个理想中的想要去冒险的异世界画像就呈现在眼前。可以说是一个理想的幻想世界。没有不符合时代的圣母精神,没有降智桥段,而且随着冒险的深入,到最后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的秘密,把整个故事上升到了存在主义。今后的战斗势必会与更强大的存在去抗争吧。



□ 看完之后热血沸腾——如果这片预算充足的话。只能说不是所有制作组都有实力撑得起庞大的战斗作画量的。估计是开篇第一集占据了过多的时间与精力,随着集数的增加画面质量呈肉眼可见的下降。异世界冒险里不可或缺的战斗场景做拉胯了是极其影响情绪的。



□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强者新传说》上。故事本身虽然称不上新,但还算有趣。主角在1周目失败了之后穿越了回去开始2周目,然后利用1周目的记忆去解决各种事件,就为了应对最终决战。男主一行人的性格鲜明不圣母不含糊,整体氛围轻松搞怪,逐步修正了1周目的一些问题,并确实地向理想的结局前进。当然吃瘪肯定是要吃瘪的,不过目前一个季度的故事还讲不到那么远。动画改变没有随意快进也是这个片的有点之一。只不过这个片有点贫穷了,没有那么贫穷,平时角色画得还是可以看的,但战斗部分就……比较不尽如人意了。



□ 还是这个问题,但是放到《异世界默示录米诺戈拉》这边就被缓解了不少。这片讲的是男主穿越到了自己擅长的策略模拟游戏的世界里,以邪恶阵营开始经营自己的势力。整体故事讲的比较慢,而慢就是经营策略类动画的有点,国家经营与发育部分讲得比较细,作者一看就是真的喜欢这类游戏,而不是像某些游戏穿越类动画里的游戏给狗都不会玩。因为游戏机制这一块讲得比较好,所以反而是一些新妹子角色的福利剧情反而觉得无趣,当然也不排除这片确实穷,不是福利不行而是福利太穷不行。当以为故事就会按照这个思路讲下去,无非会出现一个高于游戏机制的存在,发现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游戏世界而进行进一步拓展与抗争的时候,这部作品却展现了完全不一样的新意——男主万无一失的策略被RPG游戏的机制给打败了。没错,这个故事不是增加了穿越者,而是增加了穿越的游戏类型,而战斗方面更是融入了游戏类型的机制,变成了游戏类型大乱斗。着实有些惊喜了。



□ 目前男主作为策略模拟游戏,已经击破JRPG势力(游戏原型为DQ)。而另外一个典型的轻改动画穿越者已经登场,当我在纳闷的时候经人提醒,这原型可能是《兰斯》,哎,我就是黄油玩得少了,得精进得精进。



□ 《鬼人幻灯抄》也穷,特别是双倍分量的第一话就穷。按照一般概念,第一话,特别是加长版的第一话肯定是要把这个片最大的优点给展现出来的,比如有意思的世界观啊,剧情特别好啊,画面特别屌啊,结果这片不是的,它是把它最难看的部分一股脑全扔第一话了。要不是有一些好事者愿意看看后来怎么样,从而达成了口碑的两极反转,这片第一话能劝退不少人。



□ 第一话的故事总结下来也很简单,在幕府将要到达末期的动荡社会里,男主作为专门讨伐鬼的村子里的武力担当,与村子的精神领袖公主大人相爱。男主的妹妹在小时候因为被鬼咬了而成为了鬼,但三人一直和睦相处。因为村子传承的需要,公主要和其他男人成婚,此时妹妹被其他鬼挑拨离间,亲手杀了公主,而男主目睹了一切。此时与鬼战斗的时候男主觉醒了吸收鬼的能力的能力,自身也成为了鬼,也让行凶的妹妹逃跑了。于是男主追杀妹妹为爱人报仇的故事就展开了。



□ 故事都说到这里了,拍脑袋这之后的故事也应该是男主和不同的鬼战斗,吸收更多的力量,找到妹妹的线索,然后大决战吧,一个清晰的《鬼灭之刃》like就完成了。而这片就偏偏不这么做。从第二话开始了单元剧,男主开始解决身边因鬼而起的事件,最要命的是单元剧的故事质量极高,从剧情转折到无两拨千斤的情感余韵,从为人解惑到为自己解惑,而且故事完全不发散,可以说是从各个角度补完了男主自身与朋友的家庭问题。变成了讲述人生,把酒抿出一丝愁绪又被秋风卷走的清爽治愈故事。半年的剧集从天保讲到平成,没有完整的故事线,和妹妹相关的线索也只在整个故事里占了小两集。有一个记叙文的开局结果却跟了一个散文的身体,俺佩服。



□ 还是得再次夸一夸《鬼人幻灯抄》的韵味,无论是单元回自身的韵味,还是因为男主不死物是人非的时间韵味(也就是《葬送的芙莉莲》里那种时间迁移带来的韵味),都令人沉醉。



□ 当然这片穷也是挺穷的。



□ 最后这个单元剧《杀手旅店》说完这篇文章也要结束了。其实这片也没什么可说的,很差。全片其实都想塑造一种奇妙的氛围,无论是长时间的特写画面还是独特的手风琴BGM,都想要表达一种非池中物的感觉。杀手旅店,也就是为杀手准备的旅店,也就是要讲述形形**的杀手。其实本质上有点类似《和平饭店》,凡是进了这个饭店,就阻隔了一切恩怨。结果这个杀手旅店,工作人员能满足杀手的任何要求,何止阻隔恩怨,简直就是虽远必诛。明明讲述的是见不得人的杀手的残酷与无奈(前两个故事),结果写的是杀手的积极态度重情重义(后续所有故事)。而对于无敌存在的工作人员,原本是想写不苟言笑以任务为重到开始有自己的小情绪小表情的成长,但是缺失的成长描写导致了角色性格断层。



□ 以工作人员的视角去看待形形**的人性,《死亡游行》已经给出了一个完美的答案。如果要让我们看到光鲜美好的努力,又何必用杀手这个题材呢。S2已经续订,再看我是S【哔】。



□ 以上,下次有缘再见吧。

评分

参与人数 9战斗力 +9 收起 理由
引以为流觞曲水 + 1 支持下专务
海底铁锚 + 2 好评加鹅
liekong + 1
aptx8285144 + 1 给漫区增加点人气
ParadiseMartyr + 1
Raising_Heart + 1 感谢分享
kenqqex + 2 感谢分享
zzf111 + 1 不至于扣分
luguozhe -1 给异世界默示这烂货评价高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8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侦探无用,挺不错的,搞笑片依靠老牌声优们的表现很好,稍微穷了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8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zi1523 于 2025-10-8 16:03 编辑

我说句实话,琉璃的宝石科普结合图片挺清晰易懂的,除了第11集稍微难了一点。所以楼主自身是不是有可能,本身高中基础的物化地知识有严重匮乏,所以可能在某个名词出现的时候需要思考它是什么,这样的话推荐暂停观看。真要是没人看得懂的科普,它的评价不会这么高,至少我推荐的人都能无障碍观看。而且琉璃的宝石科普的知识很全面,但并不高深,也就高中到大一这个阶段的知识范围吧,感觉LZ可能低估了目前S1论坛用户的普遍文化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8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今为止原创作品一直是一个动画制作公司的实力象征。因为动画公司只有在原创作品不失败的时候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相反原创作品一旦失败便会把好不容易积累的家底一下子挥霍精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所以当一个公司要出原创作品的时候,也就代表公司已经做好原始积累,整体体系架构比较完善,有能力去主动承担这么一个事业了。可以说制作原创作品应该是每一个正经动画公司老板的梦想。

应该把原创改成独立企划和出资,做原创公司也可以是打工仔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8 17: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加油,说不出来啥高水平回复,但是你每次完结总结我都会看
这季度我也很喜欢美食广场

—— 来自 鹅球 v3.3.9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8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YAIBA当年在翡翠台播过的,名字叫反斗剑神。

其实因为上班的原因,现在无脑看片时间比玩游戏要多,不过就不像LZ那么擅长写东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8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zi1523 发表于 2025-10-8 15:57
我说句实话,琉璃的宝石科普结合图片挺清晰易懂的,除了第11集稍微难了一点。所以楼主自身是不是有可能,本 ...

有点不知道怎么说。高三至大一这两年是一个正常接受中国教育的知识面的巅峰。再往后根据选择的专业和工作内容知识面只会越来越专。而其他知识会慢慢遗忘。当然这是对于普通大众说的,部分天才请自行代入例外人群。
所谓无障碍观感,看片不求甚解自然不会有障碍。因为里面的科普并不影响作品价值观的输出。要感受作品不用懂里面知识的所以然。但如果你想要懂,反复体会并找补充资料是一个很正常的冲动。
S1论坛用户,或者说网络平台用户的普遍文化水平如果是指一边百度一边DEEPSEEK来回帖的话,那必定是极高的。
又或者说《外星人姆姆》里在角色科普的时候能立即反应出其背后的原理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2 收起 理由
海底铁锚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8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澄澈的空与海 发表于 2025-10-8 16:15
应该把原创改成独立企划和出资,做原创公司也可以是打工仔的

确实,写的时候直接默认独立企划了。独立出资倒也不必强求,单是企划成功就能搞到不少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8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ParadiseMartyr 发表于 2025-10-8 17:24
楼主加油,说不出来啥高水平回复,但是你每次完结总结我都会看
这季度我也很喜欢美食广场

谢谢!我写的也是一些低水平闲谈罢了,逗君一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8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liekong 发表于 2025-10-8 19:37
YAIBA当年在翡翠台播过的,名字叫反斗剑神。

其实因为上班的原因,现在无脑看片时间比玩游戏要多,不过就 ...

反斗剑神,这个倒真的是第一次听说。GET IT,感谢反馈!因为看不到翡翠台,所以在几个不同的搜索引擎里都没搜到翡翠台播过,就这么判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9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放一下我个人的夏季番的看番总结吧。
很多动画和楼主的观感差不多,不过写成文字还是没有楼主这么细致,看完后过了一会中途个别集数带来的感觉又容易忘记。
后续想了想还得是看动画有感想的时候赶紧录音,事后在整理成文。
https://mp.weixin.qq.com/s/xPzB5IIuUF__b2NCsG1-ZQ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liekong + 1 在论坛还是单独发帖比较合适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9 00: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AIBA我也在电视上看过,男主名字好像是直接音译亚一巴,甚至有一阵西藏卫视都有

—— 来自 Xiaomi 23013RK75C, Android 15, 鹅球 v3.5.9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9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底铁锚 发表于 2025-10-9 00:08
我也放一下我个人的夏季番的看番总结吧。
很多动画和楼主的观感差不多,不过写成文字还是没有楼主这么细致 ...

看了一下,我发现很多人说到肥宅勇者都在说原作腰斩,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提到的腰斩一般是说改编漫画不是真正的原作小说,
另一个是公布动画化时也同时公布了漫画续篇连载开始,
所以实际上目前不算腰斩状态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2 收起 理由
海底铁锚 + 2 感谢指正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9 16: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本季最大的惊喜是银河特急,作为黑马原创众多优质漫评却完全没提到,还是推荐一下吧,B站官方已上传全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9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底铁锚 发表于 2025-10-9 00:08
我也放一下我个人的夏季番的看番总结吧。
很多动画和楼主的观感差不多,不过写成文字还是没有楼主这么细致 ...

看了好多我没看下去的!我是有感想的时候几个笔记或者关键词。不过不用过于纠结其中几集带来的感觉。毕竟动画是一个整体,看完了之后再回去看那几集的感觉其实也没多重要。如果真正带来冲击的那种感觉,那么到看完了也不会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9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KDConan 发表于 2025-10-9 00:31
YAIBA我也在电视上看过,男主名字好像是直接音译亚一巴,甚至有一阵西藏卫视都有

—— 来自 Xiaomi 23013R ...

惊了,我在魔都,除非这片在80年代播了之后没有重播,不然这片肯定没在魔都播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9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装甲鬼斩月 发表于 2025-10-9 16:51
个人认为本季最大的惊喜是银河特急,作为黑马原创众多优质漫评却完全没提到,还是推荐一下吧,B站官方已上 ...

嗯,主要这个是泡面,还是季度末更新的。大家评价都挺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10-11 03:30 , Processed in 0.05072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