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Piano-Forest

[新闻] 东映完全新作原创动画『GIRLS BAND CRY』2024年4月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8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她去年韩国那场的采访提到青春的时候就有说过自己的青春就是每天在家唱歌的日子
当时觉得有事情,原来是真没去学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8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因为没去学校,无缘高中,但因为在家翻唱的契机,过了海选,反而又能继续高中学业了,这是不是也算一种塞翁失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8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echins 于 2025-4-19 17:39 编辑






超越世代的贝斯爱所编织的进步路标

在动画GBC登场的剧中乐队、TGTG。作为与动画联动的Girls·Rock·Band,正精神地开展活动,9月23日将举办初日本武道馆单独公演。作为演出导演(Live Director)/编曲(Arranger)支援她们的舞台调度(Staging)的,是为众多艺术家提供支持的敏腕贝斯手绵引裕太。本次在事务所协力下,实现了TGTG贝斯手朱李与绵引的对谈!从初学者时代至今的练习内容、以及双方考虑的进步理论等,到TGTG的Live Arrange的幕后故事,讨论了各种主题。

——首先请告诉我们TGTG与绵引先生的关系性。绵引先生是如何参与到TGTG的活动中的?
绵引:我是作为TGTG的现场演出导演(Live Performance Director)冈田宣先生的助手,从去年9月左右开始支援音乐方面。

朱李:导演先生说“想试试这种展开”,WA啾(绵引的爱称)先生就会“这样如何?”提案改编。

绵引:类似Live编曲的职位吧。因为我有弹吉他和键盘,除了贝斯,也会对全体提出建议。贝斯的话,是商谈并定下Solo乐句、提出有关表演的建议,像是参谋一样的角色。但小朱李相当能弹,实际上并没有怎么建议过她(笑)。提案的乐句也是,不怎么苦战就弹出来了哦。所以我也能自由思考乐句,会觉得,不愧是她。

朱李:我从4th ONE-MAN LIVE开始,会在「空白とカタルシス」的Intro部分进行贝斯Solo,乐句每次都在变,设想这个的就是绵引先生。随着表演次数增加,难度也变得越来越高了哦(笑)。

绵引:啊哈哈(笑)。

朱李:但正因为很难,通过弹奏真正成为自己掌握的东西也在逐渐增加,有进步的实感。真的非常感谢。

绵引:没有没有。乐句提案之后,想着“下次彩排时详细教她吧",结果去了Studio的时候,小朱李已经能完全复刻了哦。所以我顶多给点让表现方式更吸引人的建议……真的令人安心。

——乐句是通过音源共享的吗?
朱李:是的。听着收到的音源数据在家练习。练习TGTG新曲的时候也是这样,Live的Solo乐句也是靠听觉扒谱(耳コピ/Ear Copy)。学生时代我基本不耳扒,虽然一开始很难,但通过耳朵扒乐谱,乐句就会进入身体。所以我觉得耳扒真的很重要。

——朱李小姐好像是在中学的吹奏乐部开始的贝斯,绵引先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绵引:虽然我3岁左右就开始弹钢琴了,但没有沉迷其中。那时我听了FF10的「To Zanarkand」,被感动到流泪,也涌现出对音乐的兴趣。之后接触了吉他,结果太菜、按不了F和弦,被打击到了(笑),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转去了贝斯。因为姐姐喜欢贝斯,“贝斯是很帅的乐器”的印象也起了很大影响。

朱李:WA啾先生的贝斯手风格启蒙是哪些人呢?

绵引:我一直在复刻THE BACK HORN的冈峰光舟先生的乐句。刚买贝斯的时候,说实话还不清楚贝斯的乐趣,听了THE BACK HORN之后,“原来贝斯还有这等动静”,被感动到了。试着配合曲子演奏后,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贝斯的乐趣,也因此迷上了贝斯。之后在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我听了Evanescence,帅得起鸡皮疙瘩。再就是沉迷林肯公园(Linkin Park)、软饼干(Limp Bizkit)之类,洋乐中的混合音乐和金属风格。

——这些洋乐音乐家也对您的演奏产生了影响吗?
绵引:是。虽然和我现在的演奏风格不同,但以前我是会对乐队和观众的一体感产生兴奋的类型。比起技术性强的乐句演奏,我更重视“如何在乐队合奏中支撑低音部分”,再就是表演的张力。小朱李的贝斯手起源又是哪位呢?

朱李:Suspend 4th的むう(福田博)先生。因为むう先生会使用各种技术演奏贝斯,所以复现他乐句的时候能学到很多。再就是,我高中是音乐专门校,老师教了我Jaco Pastorius的乐句和演奏方法。当时是用老师提供的乐谱上课,在那时掌握了基础。

——绵引先生在初学者时代会耳扒吗?
绵引:我最开始是买的乐队乐谱。再就是练习了很多刊登在Bass Magazine上的乐句。在通卷200号纪念特大号(2008年2月号)上,IKUO先生和KenKer先生等6名贝斯手组合进行即兴演奏、附带了CD的那册,我弹得非常上头。那本杂志我现在都还留着。虽然钢琴和吉他我经常耳扒,当时还没有扒贝斯的能力,也没有意识到耳扒的重要性,经常依赖TAB谱。但在本地进行Live活动的时候,前辈乐队的人建议说“绝对是通过耳扒来锻炼耳朵更好”,所以我也开始耳扒贝斯了。

——朱李在贝斯之前还吹过上低音号,两位都有贝斯以外的乐器经验。在弹贝斯的时候,有感觉到这些经验派上用场的时候吗?
绵引:在思考贝斯乐句的时候,多亏弹过键盘,所以能够顺利理解三度和七度和弦的用法。

朱李:我还学过小提琴和钢琴,通过它们学习了手指的使用方法和音程的知识,这些应该都派上用场了吧。

——也就是说,两位都是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乐理的状态开始贝斯的?
绵引:是呢。多亏弹过钢琴、能读谱,突然被塞一张谱也能分析、演奏出来,我想这应该起到了加成作用。但因为是从键盘开始的,即使对和弦有理解,实际上我并没有完全掌握音阶,感觉这部分是后来才学会的。

朱李:理论方面,比起钢琴,我认为吹奏乐部时期学到得更多。每天早上,部员全员都会进行音阶练习、和声等基础练习,我应该是在那里学的。

绵引:吹奏乐部会练习音阶吗?

朱李:会的。部内的选拔也是通过音阶,参赛成员就是通过这个决定的。

绵引:呜哇——我、绝对会落选(笑)。

——乐理对贝斯手的重要性经常被讨论,绵引先生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绵引:这个问题很难呢……虽然很丢脸,但我对音阶并不是很了解,即便如此,我也像这样一直活动至今。不过,懂得乐理的话,思考乐句的时候,能更方便地理解曲子结构……虽然可以做到“这里和弦会撞,避开吧”之类的事,但有时候那不一定是错的。比如“正因为撞了,所以很酷”或者“正因如此合奏才成立”之类的。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呢。能掌握乐理当然再好不过,但正因为不知道理论,才会产生自由的乐句。

我认为重要的是“想弹贝斯”而不是“必须得弹贝斯”。(朱李)

——顺带一提,初学者时代是怎么练习的呢?有做基础练习吗?
绵引:复刻、和节拍器练习。

朱李:我也做过节拍器练习。WA啾先生一天大概练多久?

绵引:部活结束、回家之后,我会和当时组乐队的同级生练习1~2小时左右。周末的话,会一直练习到晚上。差不多每天都在弹贝斯。当时读的教材写着“最好每天弹一弹”,所以我尽量每天都接触一下。

朱李:我的话,因为部活需要演奏低音大提琴,不太能做到每日贝斯,但休日的练习是9点~12点低音大提琴,13点~18点贝斯,以这种感觉从早上到傍晚一直练习。在家也会稍微弹一下。

绵引:好强!今天等待的时候也在一直弹贝斯呢。

朱李:总觉得(和前辈对谈)有点紧张(笑)。摸到贝斯就能冷静下来,像是护身符一样的感觉。

——想请问一下当时的练习环境,绵引先生参考的是教学用书吗?
绵引:拜托给的教学用书和贝斯杂志…………再就是有喜欢音乐的朋友教我。和会弹乐器的朋友一起,“那个怎么弹的?”在学校交换了一些乐句。因为我那个时代,网络环境没有现在充实,所以通过这些途经一点一滴地扎实收集情报。表演方面的话,我会看林肯公园的Live影像DVD,因为我很憧憬KenKen,所以会调长背带、参考他甩头的方式。

朱李:我中学的时候没有专门的贝斯老师,所以是看YouTube练习,再就是顾问老师教我。通过模仿别人(的方式)来学习的。

绵引:会YouTube上看什么账号呢?

朱李:所谓的“翻弹”(弾いてみた)系列。有些人会把TAB谱放出来,会看那种视频来学习。

绵引:时代呢……(笑)。我们的时代没那种东西呢,要是有就超级方便了。

朱李:再就是也会看教学用书和乐谱。确实,没有YouTube的话就只有书了。那种书上会有照片吗?

绵引:有的会付上照片,有的就只有插图了。如果有附录CD或DVD的话,就更方便学学了。

朱李:确实,部活室的低音大提琴教学用书也只有插图,不知道要怎么弹。生在有YouTube的时候真是太好了……(笑)。

——书无论好坏,因为信息有限,所以可以“从试错开始并掌握”,这是一个优点呢。
绵引:我认为是这样。虽然能够看着谱面马上弹出来是很棒,但首先还是应该耳扒,然后用TAB谱对答案,确认“啊、原来这里用的是这个音”。这一过程会成为经验值,在之后的学习中派上用场。

坚持下去。还有,喜欢贝斯会成为进步的巨大原动力。(绵引)

——两位在初学者时代有感到挫败的经验吗?
朱李:我一开始完全不会Slap。完全无法理解用拇指敲击、发出声音的动作。但我复刻Suspended 4th的曲子的时候,贝斯老师建议我“放空大脑、尝试去做就能做到哦”,我带着这一点尝试后真的做到了。如果对难的乐句“呜呜(畏难)”的话,就会弹不出,所以老师教导的“摒弃恐惧,放松演奏”至今也留在我脑海中。

绵引:我一开始完全不会指弹。因为原本有在弹吉他,所以贝斯一开始也用的拨片弹。但冈峰先生是指弹,我也试了下指弹,结果手指完全动不了、还搞得手疼。虽然放弃指弹又用了一段时间的拨片,但想着“果然还是想指弹”,继续尝试后克服了。我认为不要放弃、坚持下去很重要。

朱李:驱使你不放弃、坚持下去的动力是什么呢?

绵引:我当时憧憬的贝斯手是指弹,可能这是一个很大的原因。正因如此,我觉得“拨片无论如何都发不出那种声音,必须练习指弹”,就一直努力下去了。所以,我认为目标、或者憧憬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主要进行的哪种练习呢?
朱李:弹贝斯之前,我会做拉伸和爬格子。这个习惯我从高中开始一直保持到现在。手指会变得柔软,小指的力量会变强,滑弦的时候也会更流畅。在家弹的时候,我会开节拍器,尝试“能够加到多快呢”。

绵引:个人练习的时候我一定会放曲子,然后配合弹。实际公开披露的时候,演奏是建立在有节奏的基础上,因此理解其他乐器在合奏中的内容,思考“那贝斯应该弹这个乐句”十分重要。

朱李:还有其他需要在个人练习时注意的事吗?

绵引:应该是通过镜子检查自己的姿势吧。虽然现在YouTube之类的地方有各种演奏视频可以看,但那些影像几乎都是正面拍摄的对吧?在那个视频中的,和自己实际看到的贝斯角度是不一样的,所以练习的时候,最好通过镜子确认自己是否按照视频中的相同姿势在演奏。

朱李:原来如此。说到姿势,练习的时候,我在经常用力不当导致手腕痛。有什么避免疼痛的技巧吗?

绵引:我认为练习时的姿势很重要。家里的话,沙发、椅子、地板,可以在各种情景下弹,有时候就会在姿势不正的情况下练习。但Live时候都是站着弹,所以平时就尽可能以接近Live的状态持琴并习惯这种姿势很重要。这样一来,对身体的负担也会有所不同,手会变得和正式演出时一样的位置。另外每天接触贝斯也很重要。肌肉这种东西,只要一天不动就会衰退,只有2~3分钟也好,摸摸贝斯、让肌肉活动一下,我认为这样比较好。

——练习是在怎样的环境中进行的呢?
朱李:有时候会用小型放大器(Amplifier)放音演奏,只能发出原音的情况下就只练左手。

绵引:我觉得输出(Output)很重要,所以一定会通过放大器练习。录音的话,是在隔音房间弹奏出来的声音;Live的话是通过放大器将声音传达给观众。说到底,几乎没有让观众听原音的情况。在思考乐句的时候,也应该理解通过放大器之后,触弦细节和声音是如何表现的,所以我一定会使用放大器,以此确认自己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

——也有人会使用DAW(数字音频工作站/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呢?
绵引:是呢。最近在DTM(桌面音乐/DeskTop Music)环境下练习的人也很多,但他们应该不是使用直接监听(Direct Monitoring)输出实时声音,而是一度通过电脑处理输出的声音在练习。其实我以前也是这样,但这种情况下,声音会在实际弹下去的时间延迟一点才能听见,如果在这种环境下持续配合节拍器练习的话,就会养成相对比曲子节奏提前的抢拍习惯。我也因为这个,某段时期的录音简直抢拍得停不下来。在乐队演奏的定音部分也是,只有自己的起始音异常突出,改掉这个毛病花了不少力气。

朱李:原来如此。这是个盲点呢。

绵引:所以如果初学者是在DTM环境下练习的话,建议使用直接监听的声音、最好是根本不经过音频接口,直接通过放大器练习。这点我想郑重强调一下。

——从近些年的贝斯界来看,以年轻人为中心,可以看出他们倾向技术性演奏的。朱李小姐也是,擅长Rotary·Slap等高难度技巧。

绵引:我认为技术性演奏在年轻人中传播开来是件好事。不仅单纯是帅,还有因为“这是怎么弹的?”而对贝斯产生兴趣、增加弹贝斯的人数。我自己也是,20岁左右的时候,有年上的人说“这个洋乐贝斯手绝对要听一下”。虽然我听了这位前辈的海外贝斯手,但还是觉得“果然我喜欢的是日本贝斯手呢”。听了各种各样的音乐后,才第一次明确了自己的想法。反过来说,有一位经常受他关照的制作人说“你应该尝试用一把普雷贝(Precision Bass)只演奏根音的粗犷风格”,然后我就买了把P-Bass在合奏中弹了,第一次意识到它的优点。所以,不管是演奏风格还是其他,在积累一定经验和智慧后,只要“能保持自己的喜欢”,喜欢流行的技术性演奏型也是可以的,总之,我认为尝试各种不同的经验很重要。

朱李:果然,奏法的范围会变广呢。虽然我认为根音演奏也有贝斯的帅气之处,但Rotary和Slap的演奏风格作为“这种事也是可以做到的哦”的“吸引人的演奏”非常棒。我也在翻弹(Cover)一些技术性强的音乐,并将这些技巧变化之后运用到TGTG的曲子中。例如「極私的極彩色アンサー」中那些不像是贝斯的演奏。能够演奏这种风格,我认为掌握一定技术性演奏是非常有益的。

——请两位给阅读本次对谈的初学者贝斯手,送上进步的建议。
绵引:虽然很老套,果然还是坚持最重要。还有,喜欢贝斯会成为进步的巨大原动力。如果感觉是被迫的,就很难坚持下去,探求心也会下降。为了维持进取心,希望各位能多多听取各种音乐,通过耳扒锻炼耳朵,用放大器感受自己演奏的声音,热爱贝斯。

朱李:虽然我觉得每个人弹贝斯的目的都不同,但希望各位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比起“必须得弹贝斯”,“想弹贝斯”更重要。

绵引:嗯,这是非常重要的事呢。

朱李:我也有手指痛得弹不了、心情很差的时候(笑),这时我就不弹贝斯了。要是强迫自己去弹贝斯,可能会变得讨厌贝斯,也会把它变成一种义务。带着热爱去弹贝斯的时候最开心,开心的话练习也会事半功倍,进步也会变快。总之,希望大家开心地弹贝斯。顺便问一下,WA啾先生弹贝斯的时候,什么时候会感到幸福?

绵引:当别人因为我的演奏高兴时最幸福。录音的时候,如果因为我弹的乐句“好帅”而感到开心,我会非常高兴,Live响起欢呼声的瞬间也非常幸福。还有就是拿出乐句提案、觉得自己派上用场的时候。小朱李呢?

朱李:我也是,Live的时候,自己演奏的时候让观众“呜哇~!”地喜悦的话会感到幸福。再就是在Fes听到其他艺人的粉丝说TGTG的Live很有趣的时候,还有被成员夸奖“那个高潮部分(見せ場/最能吸引人的炫技瞬间)超级棒哦”的时候也很幸福。

----------------------------------------------------------------------------
翻一下,有错漏请多多指正,完全不会弹贝斯,专业术语都问的Google,知识以奇怪的方式进入了大脑
贝斯杂志× 世界上最会拍shuri照片的杂志○
本来试图挑下重点的,结果发现这个长得很像我同事的大叔讲的东西完全省略不掉...

评分

参与人数 10战斗力 +12 收起 理由
Lazward + 1
三尖酸努努 + 1 好评加鹅
Aer + 1 贝斯是爱博
格拉维提 + 1
Shikilin + 1 好评加鹅
Renes + 1
先手必胜 + 2
InoueKunpuu + 1 好评加鹅
Gwyn + 1 好评加鹅
daiquan333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9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绵引先生:“贝斯是很帅的乐器”
那对面那位小姐能再表演一下那个吗我想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9 10: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4.27吗?为啥今天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9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MASKA-1 发表于 2025-4-19 10:24
不是4.27吗?为啥今天发

因为快闪明天结束了
只能提前过生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9 10: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复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9 14: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9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集美这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9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中二的宣传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9 18: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以为gbc和海贼王联动了呢

—— 来自 鹅球 v3.5.9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9 19: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草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4-20 08:29 , Processed in 0.069700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