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16-3-9
|
好,我具体分析声之形。
《声之形》在这两年里可谓大出风头,先是拿了奖,然后各种好漫画榜、推荐榜榜上有名;还有销量X百万了、要出动画了,等等等等,新闻基本没断过。不过,最勾起我好奇心的是作者的年龄:1989年生人,仅仅比我大两岁的漫画家能呈现什么样的作品呢?但是必须说的是,当时,比起期待,我更多的是不抱希望。
不过,就算是偏见,我也不认为这个偏见是错的……
《声之形》的开头,确实是好。以校园欺凌入手的构想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欺负聋哑同学,更揪住了读者的心。而后在老师的授意和默认下,同学们又集体欺负、排挤当时欺负人的领头羊,讽刺的同时,也让人感慨唏嘘。
但是而后……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少女漫画罢了,重点混沌不明,不知道想讲赎罪、还是想讲,爱情,还是想说和残疾人如何相处,反而哪一处都没讲好,故事和节奏都一塌糊涂,不知道作者到底想干什么?。我曾和人说过,声之形开头最好,然后每况愈下,后面,就我个人而言,真的是强迫自己看下去的。到了结尾……简单的说,里面的角色,根本不是人,一个个都是演员(高深一点的说法是,人物符号化),都是为了演好作者设置的《声之形》的剧本。至于人物塑造,已经被扔到一边去了。至于剧情,可以说只是一个小女生的美好幻想。并且作者对校园欺凌的见解,也实在太过独到,我并不是很能理解。
此漫画给我两个启示:
1:作者的阅历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作品的深浅。
2:严肃文学并不比通俗文学高贵。延续一下的话就是,评价作品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应该是内容,而非立意。内容,在漫画和小说里,主要就是人物塑造和剧情设置,所谓的内涵,也应该是由这二者体现出的。
现在得出这个结论,其实实在太晚,我也许该狠狠扇自己一巴掌:号称探讨哲学,最后挤出一堆垃圾的东西,你难道还见得少了吗???
回顾了两年来《声之形》的各种新闻,我认为这更多的是一种骑虎难下。在媒体各种造势下,舆论上的《声之形》俨然有了新星、救星的态势。
最后说句大话:我认为作者该去做两年助手的好。《声之形》实在太嫩、太年轻了。不过,几个月前看新闻,大今小姐秋季又要开始新连载了,看题材,和眼睛有关……难不成是画完聋子,又要开始画瞎子?我认为这样因为吃了题材方面的甜头,想要再捡一只兔子,实在有点不思进取,对作者以后的发展不会有太大帮助。
补记:
声之形的作者该向GE的作者学学创作的方法
声之形,怎么说,前面的展开挺让人眼前一亮的。但是越到后面……你会觉得这些人物,都不是人,只是演员
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演好这一部偶像剧
我想这和作者 创作理念有关,刚刚看了一个新闻,声之形的作者大今良时说:每一个角**是我的分身
我想这种态度很容易导致人物的塑造不足等问题
恋爱成就呢,主要就是,作者设计出人物后,人物的行为就比较不受作者控制了
甚至最后在后记里,针对某两个关系看起来暧昧,但是没公开交往的角色,作者卖萌一样的补了一句:他们是什么关系,连我也不知道呢!
在作者的眼里,他们已经有自己的人生了
简单来说就是这样‘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