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叶子轻 于 2018-6-24 15:36 编辑
其实动漫婆罗门并不讨厌“媚宅”,只是讨厌没有“媚己” 阿宅本就是目标受众,讨好观众何错之有?
有些动漫婆罗门试图用具有深刻内涵的动画来证明自己喜爱的东西并不幼稚。
有些中二病认为黑深残才是好东西。觉得单纯为了娱乐诞生的作品没有存在的价值,应当丢进垃圾箱。
所有艺术表现形式都有单纯为娱乐而诞生的通俗作品。将“社会教化”的使命强加给动画是不公平的。
影视作品里既有记录社会历史的阳春白雪,也有讲述男女爱情的下里巴人。音乐作品既有贝多芬柴可夫斯基,也有薛之谦凤凰传奇。文学作品里既有《哈姆雷特》,也有《斗破苍穹》。游戏还特么有拔作呢!
既然影视音乐文学可以有专门为消费者消遣娱乐创造出的作品,动画为什么不能有?
而作为平均成本七位数的“烧钱艺术”,动画天生就负有收回成本的使命,为了提升销量,在作品中添加目标受众喜闻乐见的元素是每一个合格的制作团队都应该做的。
相反,花着制作委员会的真金白银,为了个人的艺术追求,将作品创造成没人爱看卖不出去的高冷样子,这种制作者才是真正的业界毒瘤。
为讨好一部分观众惹怒了另一部分观众才是被喷的根源
没有观众会讨厌迎合自己喜好的作品,当有人批判媚宅的时候,批判的实际上是制作方没有“媚己”。
制作方认为软色情有助于提高作品销量,但是他们不喜欢软色情内容。制作方认为将所有女性都设定为对男主角一见钟情是可行的,但他们对这个角色没有代入感。所以他们大肆批判作品媚宅,仿佛这样就能与“死肥宅”们划清界限。
但如果制作方的设定戳中了他们的萌点,他们就不会认为这是媚宅。
实际上讲黑深残或是人生哲学同样也是在迎合部分观众的需求,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媚宅”。
动画制作是以市场为导向,谁能提供最多的消费金额,话语权就在谁手上,审美喜好就会向谁靠拢。
只要某类媚宅作品销量好,人气旺,这类媚宅元素就会稳定地出现在以后的千千万万部作品中。所以尽管很多人讨厌色情擦边球、讨厌缺乏逻辑的“杰克苏”设定,只要还有市场,就注定这些东西即使看不惯也干不掉。
讨婆罗门欢心了,媚宅元素他们自己就会装作看不见
《新世纪福音战士》在**方面就做得非常高明,将福利镜头合理的插入进剧情,让观众认为这类镜头的出现是属于剧情需要。
▲《新世纪福音战士》中真嗣撞见绫波丽裸体的情节显得非常合理
以至于如今很多人批判现在的动画太过媚宅时会拿《新世纪福音战士》当做正面榜样来做对比,殊不知《新世纪福音战士》才是真正媚宅媚得不露痕迹,每集都有的“杀必死”镜头以及开创三无少女先河,已经是教科书级别。
说到底,当一个动画故事讲得足够好,媚宅这类细节就不会成为被批判的重点。只有除了媚宅一无是处的动画作品才会被观众钉在耻辱柱上,当做见证自己品味的战利品。
原文:由于没有抹掉用户名单先删除 全文有删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