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13-6-22
|
发表于 2017-3-5 02: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作品应当承载创作者对美的思考。美的概念是在形而上学和美学研究了千年的大问题。什么是美,如何表现美,这两个问题是否得到了回答个人觉得才是答案。
前几天闲聊扯到情感细腻的女性向,主要聊到三月的狮子和人渣的本愿,我觉得情感细腻的作品就有点像广撒网。作者对美的答案就是提炼出的一个个情感,有些情感我个人接受不了,比如三月里的姐姐和人渣中的诸多观点。有些情感我觉得是普世的,家乡、家庭、青春、梦想,将这些每个人多少会有一些的普世情感细腻得提炼出来,多半会觉得感动。这又让我想到另一个例子,john denver能在中国留下名气,多半也是因为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里的感情是超越文化间隔的普世美学吧。前日有次恰巧听到,再加本身常年在外,不禁有些眼眶湿润。
那些主题不太普世的作品用是否认真思考过美来评判,我一直觉得很有效。黑暗系的作品我个人不太喜欢,不太举的出好例子。暴力的表现里,死狂对内脏肌肉的描写承载着作者对暴力之美表现的思考。用我比较熟悉的恶趣味性转和伪娘漫画来举例的话,吉富昭仁的平衡政策,从抵触到最后接受的过程变化表现很好,我能感受到吉富对于性别概念之后的情感的思考,我也认同这是好作品。而市场中大多数的女装或者性转漫画就看不到作者的思考,大多数就是把单纯当作人物的一个属性了,然后的内容和普通搞笑或者恋爱漫画没有区别。这种我大概会愉快看完笑一笑,是不会当作艺术作品评判的。
三观不正的作品也差不多是这样,我不太喜欢那种大量死人的类型,或许不太客观。在我看来许多这种充满杀戮,背叛等等的故事,作者只是把这种情节当作卖点、剧情推动点,甚至是作者本人没意识到这三观不正,当作正常观点嵌入。这种没经过思考的三观不正就完全不配和艺术扯上关系,艺术应当提现作者对美的理解。虽然现在已经被主流接受了,上世纪末三宅作在推出的时候也都是非主流主题、美学吧?然而这三部都满载着创作者的思考,也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也值得说是好动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