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凝雪
发表于 2013-12-4 10:30
十六夜鬼月
发表于 2013-12-4 10:31
月夜凝雪 发表于 2013-12-4 01:56
我不是搞历史的我不可能知道历史的一切
但是伽利略错了400年以上的推翻物体下落速度和质量成比例的学说 ...
你说的没错,伽利略以前的物理确实都不能算严谨,因为从伽利略开始,实验物理才正式走入物理学中。
还有就算是实验条件限制也不能说无法证明对错。而是在实验条件的范围内可以验证对错,范围外不能验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牛顿力学定律,在牛顿的时代人们只能够对宏观低速的对象进行观测实验,所以牛顿在这一环境下提出了牛顿力学定律,在当时也一直很有用。但到了近代,当人们已经可以涉及微观高速领域时,根据实验结果,人们又提出了相对论以及量子力学,以补充在微观高速领域牛顿力学的空缺。
李甫西
发表于 2013-12-4 10:46
月夜凝雪 发表于 2013-12-4 10:30
都只是一个前提性,
高达这种由于某些大人们的原因最后变成巨大机器人的就不说了,不是说当初设定的高达 ...
是一个前提,我的前提是常识和逻辑而你的前提好像就是机器人首先需要大一点。
为什么大没有必要?因为如果我一根手指就可以打败你,那我真没必要用拳头。又不是冷兵器时代,现代战争就已经不是比谁大了,你既然能想到核弹那怎么就想不到核弹恰恰是体积不等于破坏力的最好证明。
还有不要拿动画片举例子,那些东西用常识和逻辑没办法解释的,看着爽就可以了。
gzwind
发表于 2013-12-4 10:56
月夜凝雪 发表于 2013-12-4 00:52
在牛顿出生之前被苹果砸到的人何止千百,
为什么只有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首先你要搞清楚这东西搞来有啥用,没用的东西是不会有人做的。
月夜凝雪
发表于 2013-12-4 11:01
月夜凝雪
发表于 2013-12-4 11:04
gzwind
发表于 2013-12-4 11:07
小型的除了娱乐也没有了,机械臂倒是常见,机器人还真没有。关键还就是人形能做到的其实只需要两只手。
月夜凝雪
发表于 2013-12-4 11:08
gzwind
发表于 2013-12-4 11:13
月夜凝雪 发表于 2013-12-4 11:08
各种排雷和拆弹用的被无视了,
就小型的来说脚暂时还真没啥作用,
还不如躺下来装轮子,就技术问题来说平 ...
你也明白脚没用了,排雷这些其实就是个小车装个机械手再加个摄像头。说明白就是你要什么我就给你加什么,人形的弱点是两足,现在来说怎么看两条腿的都不如四条腿的稳。
月夜凝雪
发表于 2013-12-4 11:19
gzwind
发表于 2013-12-4 11:26
月夜凝雪 发表于 2013-12-4 11:19
不是有没用的问题吧,
只不过是现在的技术无法达到要求的平稳和速度,
有没用还需要等技术能够达到那个成 ...
就算有这个技术还是看有没有用,有用就会有人造,没用做来干嘛?简单说工厂机械臂我只要他的手,我没事做个脚来刷时髦?
alien
发表于 2013-12-4 11:56
说起来现在外骨骼类装甲类的在动画都很少见了~多数是萝卜~
是因为外骨骼贴身设计起来比较困难,造型也不见得好看,萝卜只要设定好驾驶仓,造型、力量等等设定可以随意的多吗?
月夜凝雪
发表于 2013-12-4 12:24
大哀之君
发表于 2013-12-4 12:53
像110楼那样一拳打爆科学史的帖子已经很久没见到了
"物体下落速度与质量成正比"这是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于四百年前被伽利略从逻辑和实验两个方面推翻
亚里士多德是错的,伽利略是对的
亚里士多德是错的,伽利略是对的
因为很重要所以重复两遍
—— from S1 Nyan (NOKIA Lumia 920)
大哀之君
发表于 2013-12-4 12:54
像110楼那样一拳打爆科学史的帖子已经很久没见到了
"物体下落速度与质量成正比"这是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于四百年前被伽利略从逻辑和实验两个方面推翻
亚里士多德是错的,伽利略是对的
亚里士多德是错的,伽利略是对的
因为很重要所以重复两遍
—— from S1 Nyan (NOKIA Lumia 920)
eva2000as
发表于 2013-12-4 13:00
大哀之君 发表于 2013-12-4 12:54
像110楼那样一拳打爆科学史的帖子已经很久没见到了
"物体下落速度与质量成正比"这是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 ...
……少个“加”
半分宅
发表于 2013-12-4 14:37
塔罗斯战役中帝国狗泰不是被钛族的强化版虎鲨攻击机靠导弹和磁轨干爆了吗,帝国自己也有搭载大型激光炮的影剑之类反泰坦车辆。我还是比较喜欢钛族曼塔那种超大型炮艇机的概念,如果有砍掉运输能力拿来装武器的版本就更好了。
黑色天鹅
发表于 2013-12-4 16:20
月夜凝雪 发表于 2013-12-3 18:34
这个论点的前提本身就是机器人的下身而不是两种机械,
不过同样大的机器人和坦克,机器人侧身勉强可以通 ...
你知道坦克可以零半径原地转向么?你把人形放大到坦克那种宽度,转向半径十有九成要远远大于坦克。
月夜凝雪
发表于 2013-12-4 16:27
黑色天鹅
发表于 2013-12-4 16:28
月夜凝雪 发表于 2013-12-4 00:18
所谓的物理规律只不过是人类的物理规律,
并不是自然的规律,
更不是宇宙的规律,
说出这话来,那还讨论个P啊。您就抱着造巨大人形机器人上战场的美梦睡大觉去吧。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的。
蒹葭公子
发表于 2013-12-4 16:32
大哀之君 发表于 2013-12-4 12:54
像110楼那样一拳打爆科学史的帖子已经很久没见到了
"物体下落速度与质量成正比"这是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 ...
而且你也风怒了……
另外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不是被证实是段子了么?
大哀之君
发表于 2013-12-4 16:37
但斜坡滚个球的实验他总是做过的吧
—— from S1 Nyan (NOKIA Lumia 920)
skyuni
发表于 2013-12-4 17:03
john_doe
发表于 2013-12-4 18:21
轉貼~足式地面載具(FGV?)被各軍事組織廣泛接受的可能情況
26政黨政治、軍事國防 好文轉寄
足式地面載具(FGV?)被各軍事組織廣泛接受的可能情況
(雖然說把這個內容歸類在軍事似乎有點爭議…)
當然,先決條件必須是相關的技術水準能夠讓FGV量產價格介於戰鬥直昇機到步兵戰鬥車之間。
也就是說,就算這事情真的成真,那也將會是距離已經有Big Dog這類玩意跑給我們看的現在還要有些許時間的年代....
可能的性能指標
尺寸:
不明,不過了不起就是兩到六公尺等級。
所以說某個宇宙住了太久對地球的環境產生遺忘的吉翁公國會打輸一年戰爭也怨不得誰(逃)。
重量:
因為接地面積遠遠小於輪式地面載具(WGV?),所以在被要求至少擁有同等越野能力的狀況下重量了不起也就只有和某些重型WGV所擁有的噸位相同。
傳動結構:
目前最理想的方式為採用人工肌肉作為傳動系統,不過長久下來「機器人」給人的浪漫情懷就是用傳統機械結構硬幹下去。
當然,無論採用何者路線,就算已經科技能夠支持,可以預見的是傳動系統本身的重量絕對會把FGV原本贏弱的重量給佔去不小比例。
發動機:
以高轉換效率和輕量化為目標,而代價就是I Need More Money
戰術地位
大體上而言,這種概念上由動力裝甲服放大而來的「超級機械化步兵」所扮演的仍然將會是和騎兵以及裝甲部隊扮演一樣的角色-突穿戰線;
只不過騎兵靠得是比人還要快的速度,裝甲部隊則是在那同時又多了一個直接從正面撞開戰線的能力,
相較之下速度和戰線推動能力都比不上前兩者的FGV就只能從腳的價值開始著手。
韓戰時期長津湖戰役的戰鬥經歷剛好顯示了在特定戰場環境下,兩隻腳可以跑的比機械化部隊還要快;
雖然說一個個體重至多七十公斤而且還天殺的死不完土步和一個重量至少十幾噸起跳而且造價可能貴到飛天的FGV之間擁有著不少差距,
不過大抵而言這還是說明了腳和輪子間在地形適應概念上的優劣,
所以FGV戰線突穿能力大概會在一些對於傳統機械化部隊和輕步兵會因為地形和距離而不約而同視作鬼地方的場所才能有所發揚。
可能的交戰能力
攻擊:
簡單描述的話就是一整個Styker化,藉由比對手高階的SA(情境知覺)能力和FCS(火力控制系統)性能,力求能夠在一定距離接戰後殲敵。
在武裝上因為FGV天生的重量和籌載空間比起WGV來說算不上豐裕,
所以說主要的武裝和針對的目標自然是以能夠有效在一定距離外以直射方式解決軟目標為主,
另外再配上一些如同戰防武器之於步兵搬的飛彈好當戰轟機、戰鬥直昇機、MBT、配有大口徑機砲的裝甲車等高度威脅目標出現時還能用以自保
防禦:
除了APS(主動防禦系統)和ECM(電子反制途徑)以外,
只能抵擋小口徑武器(20mm~30mm以下?)火力的局部防護幾乎就跟沒有防護力相去不遠。
所以說本質上攻擊就是最好的防禦(爆)
機動性:
順從重力乖乖在地上爬的東西最沒資格談這個,所以槍口先指到敵人後開火最實際
戰鬥行程數:
和披著厚甲扛著大砲,推進足以震天動地的MBT相去不遠....謂~你的重量可是只有MBT一半而已啊....
如何在先驅國的軍事官僚和預算審核機構的層層吐嘈下誕生
科技可以輕易(?)翻新,發展成熟的軍事官僚和政治圈的守舊習性可是不會說變就變的。
不過話雖如此,美軍的裝備研製歷史中也不是沒有過像是約克軍曹砲這種破爛貨研發居然能夠一再的在國會預算審查中存活,
以及還有專門被人拍成電影來吐嘈的布萊德雷APC的狀況發生過,所以這些例子也剛好說明了所謂事在人為是什麼意思
最可能誕生和爆紅方式-合眾國模式
概念和設計案誕生後遇見排山倒海而來的批評聲浪,
不過在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誤)加持下計畫不斷越做越大,
最後甚至還在測試數據作弊的狀況下讓國會同意量產預算的核發!
被迫接收這些垃圾的前線部隊依據各式各樣的複雜心情開始去發掘FGV可能堪用的戰術價值,
同時還必須在公關上裝出笑臉對身後的FGV性能大加讚揚-雖然說在那同時吐嘈聲仍然不絕於耳....
(眼睛被黑線遮住的上士:『我會抱著憐憫之心去看待那些嘗試和這個東西為敵的人』)
此時,某個跟阿富汗類似的窮山惡水之地爆發了戰爭,FGV也被投入了戰場。
面對除了免洗式戰防武器外缺乏重型火力和高階C4ISR能力的敵軍,FGV的地形適應能力在這裡剛好得以輕輕鬆鬆(?)翻山越嶺追殺目標。
敵人對此感到極度恐懼,死神之名先是在格子抹布間流傳,然後被CNN拿來做專題報導,最後就這樣舉世皆知。
最後,在媒體過度選染的狀況下,「FGV學」成為軍事學術的顯學。
先驅國開始大力促銷自家產品,堅持所謂的機器人就一定要用腳在地上爬的日本人Hi到最高點;
相較之下,會讓FGV駕駛和後勤單位髒字滿天飛的戰鬥紀錄就這樣被淹沒在資訊的洪流中被大眾所忽略....
这作者也没想到几年后的现在,美帝海空军都穷到造不起新玩具咯,后妈养陆军更一边玩蛋去。
如果问谁有余力烧钱发展新世代兵器的,还得数我土豪兲朝……
sauron.j
发表于 2013-12-4 19:19
最关键还是尴尬的战场定位,你是要把它放进步兵团呢还是装甲团
大尺寸不实际,小尺寸火力也就步战车水平,还不能像步战一样载人,也防不下大口径武器,还比步战贵N倍。机动性……你确定要跟70码轻松加愉快的现代轮步战比机动?战术机动那是什么能吃么,你左摇右晃就能躲开1.5公里外双垂稳MBT的移动打靶了?
saber命
发表于 2013-12-4 20:36
先把动力源解决了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