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ver 发表于 2013-1-2 16:57

etong 发表于 2013-1-2 17:20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公司还是S

你要讨论的是哪种风格先失去魅力,不是公司
我觉得都不会....

nihuo 发表于 2013-1-2 17:23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公司还是S

公司应该是可以换风格的吧。。。

werver 发表于 2013-1-2 17:23

nepgear 发表于 2013-1-2 17:28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公司还是S

shaft虽然画面简单,但是在构图上明显多花了心思,把无聊的对话想方设法变得不无聊,物语系列、向阳都是(今年的物语系列估计都是这个调子),而且小圆里画面属于色调较重,绝对算不上简单,shaft不是光一句画面简单变形多就能概括的

aiplus 发表于 2013-1-2 17:30

UnrealT 发表于 2013-1-2 17:31

baiducaonima 发表于 2013-1-2 17:37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这么少怎么选啊,为什么只挑这两家,我比较喜欢做得更像动画的动画片,这两家都不太合格啊

werver 发表于 2013-1-2 17:47

midearth 发表于 2013-1-2 17:47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shaft很像动画了吧。
PA这种更容易复制。

etong 发表于 2013-1-2 17:57

Re:Re: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公司

引用第3楼werver于2013-01-02 17:23发表的 Re: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公司还是Shaft这样的公 .. :

你说的对,确实是风格。
但是会不会出现比如用新技术做出来的更好,老的看起来太糙了这样的情况? images/back.gif

你举的例子不对,这两种风格的差别在作画。
技术进步的影响估计只会体现在PA的背景上...

mmx200 发表于 2013-1-2 18:00

mmx200 发表于 2013-1-2 18:01

lyrxi 发表于 2013-1-2 18:18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都是歪门邪道 通称anti-anime

临界点 发表于 2013-1-2 18:48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PA还不是靠着技术发展才起来的他们的背景基本都是3D渲染再后期处理   一般路人也是3D只有近景跟主角是手绘的而已

若菜 发表于 2013-1-2 18:51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轴子我到现在也接受不能

nepgear 发表于 2013-1-2 18:52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轮pa背景让我想到当年3000发飙的帖子了。。。。。

奥柏伦亲王 发表于 2013-1-2 19:01

PA不就是静态画么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ganeid 发表于 2013-1-2 23:14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P.A和ufotable算是一类,典型如TariTari和FZ,还有那个K,特点是高度拟真的背景作画与光影,以及平庸的演出。
初看都会赞叹:哇!高画质!像电影一样!好烧钱!但是人物作画该崩一样崩。
背景不崩的原因是那背景都是渲染的,甚至直接就是拍实景后期打个光调一下饱和就直接用了,典型就是K。
用个肾机扫个全景再拿APP调一下,你也能做。以后AR技术成熟了,你拿肾板或者Google Glass自己就能拍一部TariTari。
那时就是这种风格片子的最期。
PA做日常片,喷的人少,关于这种制作的弊病的讨论主要是在FZ开播后爆发的。
为什么漫区这么不待见FZ,很少有人喷老虚,喷的全是UFO,喷的是撑不起来的武戏和演出,以及音响监督。
漫区老爷们什么片子没看过。独角兽做的堪称三年来罕见的良心,照样有个帖子讨论不足,说这比CCA差在哪。(当然那帖子讨论氛围很棒)
UFO的人想拍个好莱坞大片。如果真的让他们拍个电影,等推起摄像机才发现,他们的构图和摄影的水平只够拍肥皂剧。
FZ卖的好,一是月厨刚需,二是唬住了不少喜欢看大片的观众。虽然这东西外强中干,但是咋一看的确好看,而且原作小说质量过硬。
这种追求画面的过分写实感,竭力模仿三次元影视剧的镜头与剪辑风格的作品,现在貌似很流行。

SHAFT的片子,或者说,新房的片子,属于另一个极端上的温和派。
这种极端叫做美术片。代表除了新房和弟子大昭心,还有中村健治、汤浅政明、滨崎博嗣,以及4℃的那群人
另外还有各地的独立动画人(欧美俄中),以及大学生做的独立作品。AnimeTaste上一搜一大把。
广义上几原邦彦和痞子社也可以算。
美术片,重在美术。美术涵盖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但一般不包括动态的摄影(Take Video)。这是重要的区别。
具体到新房上,版画、雕塑、照片,各种造型艺术混杂在一起,镜头的走位不按常理,有些地方甚至不按透视法则处理。
中村健治的钓球和几原邦彦的企鹅罐,一打眼你就会被色彩设计所吸引:三次元哪有那么配色的。
至于汤浅政明的片子,那赤裸裸就是会动的抽象主义画作。
上美影的皮影片、木偶片、水墨片更是极致。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叫美术电影制片厂,不叫动画电影制片厂。
美帝的动画(Cartoon)最初偷师自舞台剧(Theater),空间感特别强,布景和角色的走位一板一眼。
这有点像今天PA社的作风,只不过当时条件所限,做不出来那么拟真的背景,但也是竭尽所能。比如猫和老鼠。
迪士尼的传统长篇都是这种舞台剧式动画的典型。比较特别的是幻想曲。
与此同时,我们的万氏兄弟在41年做出了铁扇公主,64年做出了大闹天宫。
这种建立在工笔画和京剧基础上的美术片和迪士尼卡通的风格完全迥异。
具体来说,背景抽象到了极致,所谓写意。在京剧中,一根马鞭就算是战马。
这涉及到我们传统上对于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手法和西方的根本差别,我没那能力详细展开,总之就是那个意思。
大闹天宫在美国的动画圈引起不小反响,在欧洲引起轰动(BBC放过)。欧洲一直把动画当成小众艺术玩。
日本的动画早期有借鉴我们美术片的元素(大眼睛来自孙悟空),也借鉴过他们的亲爹。
而且日本本身就是个夹在中西文化圈中的国度。经过借鉴与发展,他们把Anime发展起来了。特点就是……中西医结合?
美帝那头,万能的帮主捣鼓出个皮克斯,走上了3D动画的道路,现在活的很好。他们也有学Anime,比如那个降世神通。
以上是铺垫。简单的说,除了迪斯尼Cartoon,皮克斯3D和11区的Anime,本来还有一种动画片叫美术片。
但是现在美术片的最大基地——我们——垮了。这东西还没死,只不过成了学院流。
但是Anime本身就有美术片的影子,而且日本ACG产业链对于这东西的包容性更强,所以偶尔还会蹦出来几部美术片。
新房是今天做美术片做的最赚钱的。当然大家也没少吐槽,比如幻灯片,省钱——每一个幻灯都是一组平面设计啊省什么钱。


早期技术落后,动画有些地方只能用美术技法抽象的表现。今天技术先进了,那些曾经迫不得已的场面是继续抽象,还是拟真,这是个问题。
PA和SHAFT代表了两种对立的答案。
美术片和绘画雕塑一样,需要审美层次支撑才能欣赏。新房把美术片做的流行化,其实是一件好事。
小孩子喜欢卡通片,也喜欢美术片。因为他们感觉这东西和他们画的很像——很抽象。
等中二了的时候,再看那些美术片就会有种莫名的羞耻,这时候看高度现实化的作品就会有代入感和满足感。
再后来,一部分人的审美层次会得到提升,重新认识并欣赏那些抽象的、概念化的东西。但是绝大部分人就此停步。
这套理论是我从创意绘画理论那里搬来的。大意是六七岁的孩子的涂鸦十分符号化和抽象化,一旦过了十二岁,他们的绘画会变得写实主义。
在一段时间内,他们会维持一部分的,在幼年时形成的对抽象的审美能力,所谓孩子的眼光。如果不培养,可能会慢慢消失。
很少的人能跨过这个过分追求写实主义的阶段,用右脑的直觉跳过表象洞察事物的本质,从而学会绘画。
所以,除了小孩子,能欣赏美术片的人不会很多。但是这种直觉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这顺便可以解释脱宅:大部分中二的审美层次会停留在写实主义阶段。久而久之,他们就忘记怎么欣赏美术片了,转而追求实写影视剧)
而且,动画可以轻松突破影视剧拍摄时的摄影限制,镜头和布景无限自由。典型如汤浅政明。
这是动画的另一大优势,为何非要按照所谓大片的模式来挪镜头。
再说了,任何动画都是建立在美术的基础上的,而影视不一定:闭路监视器拍的东西算艺术吗。
当一部动画无限拟真的时候,那就不叫动画了,也失去了动画的美术魅力。

所以,新房流绝对倒不了,更不可能失去魅力。美术片仰仗的不是技术,是艺术。我个人更希望美术片在未来有更大的作为。
PA流嘛,从形式上看,把动画拍的像电影的确是11区最新的潮流,老虚一直想这样,所以PP的导演就是个电影导演。PIG演出的水平比UFO强一些(我本来认为能强不少),但是这么搞意义在哪里:你为什么不干脆拍电影。从技术上看,你丫不就是想越逼真越好吗,迟早靠计算机会虚拟出一个完全拟真的世界,这么拍出来的东西也不会冲击美术片,但是会冲击电影:舞台灯光演员全下岗了,俩程序猿敲出一部金熊奖。而且你还要考虑恐怖谷的问题。皮克斯3D为什么还是卡通味十足,也有他们的考量。只不过到那时,PA早就被工业光魔、水晶石和SquareEnix的3D部门完秒:对于动画片,技术门槛是最没用的门槛。

真奥贞夫 发表于 2013-1-2 23:19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楼上学习了,另我支持shaft路线一万年不动摇

血色獠牙 发表于 2013-1-3 00:06

werver 发表于 2013-1-3 00:30

nylonchina 发表于 2013-1-3 00:39

nepgear 发表于 2013-1-3 00:57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其实新房也曾尝试美国大片风:结果出来个吸血鬼同盟。外面不知道,s1骂声一片

狸狸狐 发表于 2013-1-3 01:04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对,说到PA画面的功力还是要看CANAAN
除了背景很多3D外,人物打斗动作戏是连续不断一点不含糊
而且没有崩,剧情嘛...
当然和安藤真裕自己的水平也有关
但是现在貌似技能点点到了外包背景上(咦?)

大吃一斤 发表于 2013-1-3 01:30

谁介意 发表于 2013-1-3 01:45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18楼是哪位大大的马甲吗?

youjishiwu 发表于 2013-1-3 02:30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大拿

lyrxi 发表于 2013-1-3 03:04

Re: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

引用第18楼ganeid于2013-01-02 23:14发表的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haft这样的风 .. :
P.A和ufotable算是一类,典型如TariTari和FZ,还有那个K,特点是高度拟真的背景作画与光影,以及平庸的演出。
初看都会赞叹:哇!高画质!像电影一样!好烧钱!但是人物作画该崩一样崩。
背景不崩的原因是那背景都是渲染的,甚至直接就是拍实景后期打个光调一下饱和就直接用了,典型就是K。
用个肾机扫个全景再拿APP调一下,你也能做。以后AR技术成熟了,你拿肾板或者Google Glass自己就能拍一部TariTari。
那时就是这种风格片子的最期。
....... images/back.gif


就个人认知来说 动画中的抽象和现实并不是一个对立的概念 或者说对于动画而言重要的自由度在于抽象程度的选择
对于不同的题材与剧本风格 可以选择合适抽象程度 是动画表达对于电影表达的一大优势
国产的那些美术片 注重意境的传达 所以选择高度抽象的作画
而注重细节传达情绪的作品 比如冰果啦秒五啦 便选择高度具体的作画
这些取向本来就是因地制宜的 想想sf片要是用上水墨风格 那违和感不是一点点
另外仿真风格也不会因为技术的进步而被淘汰 就像静物画并没有被摄影技术淘汰一样
拟真并不是对现实的一味模仿 到不如说是作者对现实的感知 线条 色彩 构图 这些成分无一不反应的是作者的观点 而这些东西不用动画的方式是很难实现的


所以我毫不怀疑这两种风格都会永远共存下去


但是具体到PA和shaft 两者都有自己的问题
PA的最大问题自然在于灵活性 一种风格走到死 完全不顾忌不同题材的内在区别
如果pa再这样固步自封下去 永远也无法有所突破 只能沦为历史的流星
shaft的作品 完全是新房个人口味融合商业动画需求的特型产物 虽然技术上走的是美术片的路线 但是实现出来却缺乏应当具有的美感
这很大程度上是对于电脑技术的过度应用带来的恶果 矢量图级别的线条 色彩渲染 还有重复的静物背景和图样填充 但这样毫无生气的作画让人提不起兴致
另外感觉shaft不喜欢做动态镜头 虽然各种静态角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但是毕竟是在做动画啊 况且那些静帧看多了也就那么回事


总之把shaft和中村汤浅几原这些人放在一起 还是存在数量级上的差距

羽墨流歌 发表于 2013-1-3 03:12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上S1涨姿势!学到了!

MoonOne 发表于 2013-1-3 03:43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果然S1充满了大拿与液内~~

madao鲁克 发表于 2013-1-3 03:49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长姿势了

mimighost 发表于 2013-1-3 03:58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涨姿势,但是我还是觉得shaft的片子没能和其他Anime有太多的区分啊?跟小时候看的那些美术片差别也很大。。。

sirlion 发表于 2013-1-3 04:03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总结18楼就是,pa这种靠外表的不如shaft这种靠内在的

万里小路 发表于 2013-1-3 04:15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怎么可能干脆拍电影,有次元的隔阂在啊。

至于PA和UFO的风格如果不伴随着牺牲那么是相当不错的。

艾特娜 发表于 2013-1-3 05:48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18楼毒德大学

midearth 发表于 2013-1-3 06:52

Re: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

引用第18楼ganeid于2013-01-02 23:14发表的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haft这样的风 .. :
P.A和ufotable算是一类,典型如TariTari和FZ,还有那个K,特点是高度拟真的背景作画与光影,以及平庸的演出。
初看都会赞叹:哇!高画质!像电影一样!好烧钱!但是人物作画该崩一样崩。
背景不崩的原因是那背景都是渲染的,甚至直接就是拍实景后期打个光调一下饱和就直接用了,典型就是K。
用个肾机扫个全景再拿APP调一下,你也能做。以后AR技术成熟了,你拿肾板或者Google Glass自己就能拍一部TariTari。
那时就是这种风格片子的最期。
....... images/back.gif

具体到FZ,记得第零话出来的时候,好像是 @3000 大大为首的一群人很是追捧这种风格。
没错,我就是想看你们战。

lhawp 发表于 2013-1-3 09:17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18L说的确实好,但用PA来代表写实流我觉得还是不太妥吧
在演出和表现手法上,我没觉得PA有像ufo那样刻意向实写靠拢

秋雨灰灰 发表于 2013-1-3 09:20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PA战五渣,有何德何能与shaft相比

fantuanhtr 发表于 2013-1-3 09:22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