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
引用第63楼etong于2013-01-03 22:56发表的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haft这样的风 .. :@jabal 加叔不顺便点评一下18L么 images/back.gif
18楼讲得挺有意思,不过也有些问题
举的例子本身,写实和美术对比这个说法大方向可以听一下,尤其是ufo为啥不行那里讲得很清楚
各国动画发展那个别太信,很多听着像但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儿,自己去翻翻动画史的资料吧...小孩儿看动画那段说的也不对,和审美关系不大...
论点的话我个人是不同意18楼的,包括整栋楼的讨论我觉得方向都离题了
顶楼的问题的前提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之前有哪个提过技术怎么进步和技术进步带来些什么优势了么?
我觉得你们提的都是那啥,UFO(我不说PA,我没觉得PA那么惨)或者说fz虽然有使用新技术如3d,如背景渲染之类,但是做砸了,都在讲这个
那么做砸是因为什么?如18楼说的,构图摄影水平都还差得远,这是技术本身的问题?还是因为技术没有用好?这问题一点也不难吧
新技术必然要经过适应期才能在媒体中运转圆熟,这其实说明了捧个肾板就拍片这事儿不靠谱,能拍是能拍,拍不了好片,拍出来的都是fz,这谈什么模仿谈什么超越?18楼说的技术对艺术,其实就是我爱说的技术和表现手法的区别,适合技术的表现手法一定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而不是相反。对于新技术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留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想象力去评判它,别着急
而我觉得有几位对于技术进步的理解也有问题,技术进步只是量变?只是多边形增加?只是速度提升成本降低?还有没有别的?
就说实实在在的工业在技术面前都经历了那么多次质变,何况视觉艺术这种虚的东西,他们能发展成啥样,构想的时候完全可以放开点,sf点
我个人设想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分两种:
一是媒体本身难以突破的瓶颈,固有困难的克服,走向新的境界,技术在其中作为一种对策。最简单的例子:彩色胶片于电影
二是媒体目前都难以料想到的表现效果,技术作为起爆剂。这个就没啥规则,天马行空了。非要举个例子的话,联动飞机杯于黄油?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抛砖引玉达成,计画通り。18L其实是我的一篇文章的一部分。本来我这一年二三次元都极为不顺,烦什么片什么片火,劝大家弃的片子都飞起,推的片子不是CV门就是鸡汤门,一怒之下专门写了篇文章批斗今年的几个霸权:FZ、SAO、伪物语,顺便把K拽出来好凑桌麻将。但是写一半写不下去了:大过年的别人都贴贺正文你放个大字报,于是就重做了篇温和的东西PO给和邪社了。恰巧碰到了这个帖子,我改了改放了上来,发现同步率。当然还是有些bug,比如lz说PA但是我总往ufo上靠,还有18L没说明的一点是,我并不待见伪物语。之前别人也有提到,新房和汤浅政明等差距不小。但是从写意的水平上看,也可以说新房和一些美院大学生的毕业动画差距也不小。原因在于人家是要吃饭的,所以向商业妥协不可避免。不过我认为新房肯定是写意的。个人推崇的是系色望、女仆咖啡厅和电波女,化物语的幻灯片看着还好,等伪物语就有种给资方舔脚的感觉。但是无论如何,写意派现在绝对的弱势。如果把Shaft都踹开,那就难找出来代表了,这也是一种无奈。
我支持视觉艺术需要表现力度的观点,我的意思是写意一样可以具有表现力度。我上大学的时候,选了一门昆曲,授课老师举手投足之间散发着一股张国荣演程蝶衣般的气质。他说,西方戏剧配乐需要一组宏大编制的交响乐团,我们出牡丹亭,一鼓、一板、一萧、一三弦、一曲笛足矣,照样给你做得恍若千军万马小桥流水。第一堂课,他给我们放了段CCTV11的片花,纯粹的水墨动画:一朵雪梅在素景之中如万花筒般绽放,宛若一个青衣在嫣红中起舞,配乐唯一笛,全场惊呆。我身边一个纯爷们儿当场哭出声来。这只是一段15秒的片花的表现力度,和技术无关。
关于押井守,他的确是致力于将电影艺术二次元化的出色代表。但是在赛璐璐时代,他的努力主要在镜头的表现上,背景和贴图无论如何是做不到今天PA的这种以假乱真的效果的。八十年代那些声名鹊起的导演不少都致力于和押井守相似的道路。那么今天,当技术达到要求的时候,为什么他们不继续做了,或者说新做的东西再也不能延续辉煌了。这可能是一个谜。
关于京都,自从日常票房完败后,他做的东西倒是越来越像PA了。到了中二病,连讲故事的技能都有所退化了。
关于走向,写意的东西受技术的影响还是小一些。写实的东西在未来可能朝着某种诡异的朝向发展,太晚了明天再说。
Re: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
引用第82楼ganeid于2013-01-05 00:47发表的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haft这样的风 .. :抛砖引玉达成,计画通り。
18L其实是我的一篇文章的一部分。本来我这一年二三次元都极为不顺,烦什么片什么片火,劝大家弃的片子都飞起,推的片子不是CV门就是鸡汤门,一怒之下专门写了篇文章批斗今年的几个霸权:FZ、SAO、伪物语,顺便把K拽出来好凑桌麻将。但是写一半写不下去了:大过年的别人都贴贺正文你放个大字报,于是就重做了篇温和的东西PO给和邪社了。恰巧碰到了这个帖子,我改了改放了上来,发现同步率。当然还是有些bug,比如lz说PA但是我总往ufo上靠,还有18L没说明的一点是,我并不待见伪物语。之前别人也有提到,新房和汤浅政明等差距不小。但是从写意的水平上看,也可以说新房和一些美院大学生的毕业动画差距也不小。原因在于人家是要吃饭的,所以向商业妥协不可避免。不过我认为新房肯定是写意的。个人推崇的是系色望、女仆咖啡厅和电波女,化物语的幻灯片看着还好,等伪物语就有种给资方舔脚的感觉。但是无论如何,写意派现在绝对的弱势。如果把Shaft都踹开,那就难找出来代表了,这也是一种无奈。
我支持视觉艺术需要表现力度的观点,我的意思是写意一样可以具有表现力度。我上大学的时候,选了一门昆曲,授课老师举手投足之间散发着一股张国荣演程蝶衣般的气质。他说,西方戏剧配乐需要一组宏大编制的交响乐团,我们出牡丹亭,一鼓、一板、一萧、一三弦、一曲笛足矣,照样给你做得恍若千军万马小桥流水。第一堂课,他给我们放了段CCTV11的片花,纯粹的水墨动画:一朵雪梅在素景之中如万花筒般绽放,宛若一个青衣在嫣红中起舞,配乐唯一笛,全场惊呆。我身边一个纯爷们儿当场哭出声来。这只是一段15秒的片花的表现力度,和技术无关。
关于押井守,他的确是致力于将电影艺术二次元化的出色代表。但是在赛璐璐时代,他的努力主要在镜头的表现上,背景和贴图无论如何是做不到今天PA的这种以假乱真的效果的。八十年代那些声名鹊起的导演不少都致力于和押井守相似的道路。那么今天,当技术达到要求的时候,为什么他们不继续做了,或者说新做的东西再也不能延续辉煌了。这可能是一个谜。
关于京都,自从日常票房完败后,他做的东西倒是越来越像PA了。到了中二病,连讲故事的技能都有所退化了。
关于走向,写意的东西受技术的影响还是小一些。写实的东西在未来可能朝着某种诡异的朝向发展,太晚了明天再说。
....... images/back.gif
您和您的昆曲老师都只听过用民族乐器演奏的《拉德茨基进行曲》?
Re: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
引用第82楼ganeid于2013-01-05 00:47发表的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haft这样的风 .. :抛砖引玉达成,计画通り。
18L其实是我的一篇文章的一部分。本来我这一年二三次元都极为不顺,烦什么片什么片火,劝大家弃的片子都飞起,推的片子不是CV门就是鸡汤门,一怒之下专门写了篇文章批斗今年的几个霸权:FZ、SAO、伪物语,顺便把K拽出来好凑桌麻将。
....... images/back.gif
@ganeid 大大请发全文,这几部在漫区都属于一片喊打的片子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shaft大大多久不来了这么大的饵都没钓出来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18L的意思是美术片>动画片咯 让人堪忧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18楼最后一段我就想吐个槽照你这么说那些近乎相机拍出来的写实派油画也不算艺术了?
Re: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
引用第82楼ganeid于2013-01-05 00:47发表的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haft这样的风 .. :抛砖引玉达成,计画通り。
18L其实是我的一篇文章的一部分。本来我这一年二三次元都极为不顺,烦什么片什么片火,劝大家弃的片子都飞起,推的片子不是CV门就是鸡汤门,一怒之下专门写了篇文章批斗今年的几个霸权:FZ、SAO、伪物语,顺便把K拽出来好凑桌麻将。但是写一半写不下去了:大过年的别人都贴贺正文你放个大字报,于是就重做了篇温和的东西PO给和邪社了。恰巧碰到了这个帖子,我改了改放了上来,发现同步率 。当然还是有些bug,比如lz说PA但是我总往ufo上靠,还有18L没说明的一点是,我并不待见伪物语。之前别人也有提到,新房和汤浅政明等差距不小。但是从写意的水平上看,也可以说新房和一些美院大学生的毕业动画差距也不小。原因在于人家是要吃饭的,所以向商业妥协不可避免。不过我认为新房肯定是写意的。个人推崇的是系色望、女仆咖啡厅和电波女,化物语的幻灯片看着还好,等伪物语就有种给资方舔脚的感觉。但是无论如何,写意派现在绝对的弱势。如果把Shaft都踹开,那就难找出来代表了,这也是一种无奈。
....... images/back.gif
新房和汤浅政明差距不小?销量上的差距,讲故事能力上的差距,产量上的差距还是画面上的差距?前三项新房赢汤浅政明没悬念
Re: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
引用第87楼小津江于2013-01-05 10:11发表的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haft这样的风 .. :18楼最后一段我就想吐个槽
照你这么说那些近乎相机拍出来的写实派油画也不算艺术了? images/back.gif
不是不算艺术,而是没有画家在去深入追求更像更真实,照相机的出现让更多的画家流向于抽象也是事实。
现代的画家画的真实应该来说只是基本功了。
如果越真实越有艺术的话,那现在最完美的画家只能是高清照相机了。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除了看故事片之外,偶尔我也喜欢看一看风景片的。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在里界 问题的答案倒是显而易见无可争议的呢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把动画跟美术的情况等同起来,这不太对吧。最追求写实的画家,比方说照相写实主义,画出来的东西完全可以以假乱真。在这样的基础上画家们才有资格去谈论是否要追求写实的问题。反观动画,就算最追求写实的cg电影也远远做不到真人电影的写实水平啊,在这个阶段,我觉得谈要不要追求写实还早了些。另外,写实发展到极致的结果很可能就是超写实主义的出现。超写实也不是写实,你看超写实主义的画时理性也会告诉你这东西现实中根本没有。但他们只不过是把现实中的美放大了而已,本质上还是要以写实为基础的,是对写实的再次超越。正是因为真实与虚幻混淆在一起,反而让人觉得真实中不存在的美也是真实的了。动画(广义,不仅指日式的2d动画)其实是特别适合表现此类真实与虚幻混杂的超写实式内容的。真人电影难以去实现的景象,在动画里却往往轻而易举。
我不是说日本动画就一定要追求写实——非写实的东西当然也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但这不应当成为藐视写实路线价值的依据。
Re:Re: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
引用第88楼zenglishiwo于2013-01-05 10:18发表的 Re: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haft这样的风 .. :新房和汤浅政明差距不小?销量上的差距,讲故事能力上的差距,产量上的差距还是画面上的差距?前三项新房赢汤浅政明没悬念
....... images/back.gif
其实你不懂什么是说故事吧说产量新房还是先来一部自己系列构成写脚本的原创动画再来说
Re: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
引用第92楼月珥于2013-01-05 12:06发表的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haft这样的风 .. :把动画跟美术的情况等同起来,这不太对吧。最追求写实的画家,比方说照相写实主义,画出来的东西完全可以以假乱真。在这样的基础上画家们才有资格去谈论是否要追求写实的问题。反观动画,就算最追求写实的cg电影也远远做不到真人电影的写实水平啊,在这个阶段,我觉得谈要不要追求写实还早了些。
另外,写实发展到极致的结果很可能就是超写实的出现。超写实也不是写实,你看超写实主义的画时理性也会告诉你这东西现实中根本没有。但他们只不过是把现实中的美放大了而已,本质上还是要以写实为基础的,正是因为真实与虚幻混淆在一起,反而让人觉得真实中不存在的美也是真实的了。动画(广义,不仅指日式的2d动画)其实是特别适合表现此类真实与虚幻混杂的超写实式内容的。真人电影难以去实现的景象,在动画里却往往轻而易举。
我不是说日本动画就一定要追求写实——非写实的东西当然也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但这不应当成为藐视写实路线价值的依据。 images/back.gif
问题的主体就在这,动画和电影、电视可以说在选材上没有大的区别。
如果有一部片子,动画版和电影版在镜头的运用上都一样。那我们怎么选择呢?
普通人可能更倾向于电影吧。如果是写实派动画,经过高技术还原把画面做得和电影一样,那为什么不去看电影呢?
动画对于电影的区别就在于更为夸张的表现形式。即使是现在的校园剧,不论背景怎么高还原,人物表情还是夸张到真人不可能做出来的地步。
或者说,画出背景的真人电视剧,大家是不是还认为他是动画。
Re:Re: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
引用第94楼落叶吻清秋于2013-01-05 12:47发表的 Re: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haft这样的风 .. :问题的主体就在这,动画和电影、电视可以说在选材上没有大的区别。
如果有一部片子,动画版和电影版在镜头的运用上都一样。那我们怎么选择呢?
普通人可能更倾向于电影吧。如果是写实派动画,经过高技术还原把画面做得和电影一样,那为什么不去看电影呢?
动画对于电影的区别就在于更为夸张的表现形式。即使是现在的校园剧,不论背景怎么高还原,人物表情还是夸张到真人不可能做出来的地步。
....... images/back.gif
当然我这里所指的动画是包含CG在内的一切“做”出来而非“拍”出来的影像作品,所以跟PA和SHAFT以及日式2D动画这个本贴的主题离得有点远了,说声抱歉。
我提到超写实主义。我觉得动画本身有个很独特的优势就是,它的表现不受任何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说水面。看看现在的很多游戏的水面表现吧。它当然是追求写实的,但并不是完全的写实,很明显是把现实中水的一些漂亮的地方,比如说通透性夸大了。电影里的水就不容易实现这样的效果,或者说能实现也需要额外的成本,也不是所有导演都会愿意花这个心思。而对CG来说,把水面能弄得怎么漂亮就怎么漂亮是很自然的事情。这种漂亮是在现实中没有的,但也不能说就不是写实了。只是把现实中的美夸大了而已。
Re:Re:Re: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
引用第93楼dtb83于2013-01-05 12:27发表的 Re:Re: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haft这样的 .. :其实你不懂什么是说故事吧说产量新房还是先来一部自己系列构成写脚本的原创动画再来说 images/back.gif
这句话我原封不动的还给你。
新房讲故事的能力是一流的,产量多于汤浅政明,这和新房有没有自己写脚本有一毛钱关系?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一家能混出名堂的动画公司,风格绝对不会永远都是那一种,京都曾经有《幸运星》、《日常》,Shaft也不全都是些鬼畜、另类的背景,就连半死不活的GONZO,除掉烂尾跟崩坏的毛病以外,其本身风格也是非常多变的。此外,虽然本人很欣赏S1有这么多姿势丰富的高端党(一栋楼下来确实能学到不少东西),但是真要说市场选择的话,能够决定一种风格是否会被淘汰,另一种风格是否会被发扬光大的,永远都是最普通、最平凡的大多数“一般观众”,永远都轮不到冷艳高贵(非贬义)的“评论家”。
至于楼上有些人说的“是看一部在风格上十分接近于真人影视的动画还是直接看一部真人影视作品?”这个问题,其实对相当多数的人来说,这个根本就算不上是个问题,有时间又有这喜好的人,两个都看就是了。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是看一部在风格上十分接近于真人影视的动画还是直接看一部真人影视作品?很多时候看片压根不会考虑这点吧,哪部题材感兴趣就看哪部呗
Re:Re:Re:Re: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
引用第96楼zenglishiwo于2013-01-05 13:28发表的 Re:Re:Re: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haft这样 .. :这句话我原封不动的还给你。
....... images/back.gif
原来你真的不懂什么叫说故事关于产量嘛你该不会认为你手中的一张五十元一张二十元两张十块两张五块就比我手中一张一百元价值更多?
Re:Re:Re:Re:Re: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
引用第99楼dtb83于2013-01-05 14:08发表的 Re:Re:Re:Re: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haft这 .. :原来你真的不懂什么叫说故事关于产量嘛你该不会认为你手中的一张五十元一张二十元两张十块两张五块就比我手中一张一百元价值更多? images/back.gif
笑话。钱和产量能相提并论?你类比也找个类似的行不行?新房监督了一部作品那就是一个作品,产品数量+1,你难道说那个作品值10块钱吗?两个人手上各有多少个作品手指头都可以数的出来。
至于说故事,你说新房不会讲故事就不会讲吧。反正新房的口碑和销量就摆在那里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睡醒了继续说。48L认为我说动画是二手货,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和电子游戏一样,动画今天也不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过于模仿电影的技法只会让其继续沦为电影的附庸。当然完全向平面美术方面靠也不对(或者说这就没成功过)。我的观点是动画和电影完全是两码事。关于新房监督的节奏感独一无二,这个我完全同意。
或者重新把楼正过来:PA流建立在高度拟真的渲染和电影式的严格分镜,Shaft流建立在各种艺术形式的有机混搭。LZ问哪个会技术的发展而失去魅力。先说Shaft流。
随着技术的进步,写意派同样在大发展,制作动画的门槛在降低,也吸引更多的艺术家参与其中。以四叠半为例,这就是个典型的动画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OP大量的实写画面,正片里各种照片充当幻灯,但是明显这些照片被转成了灰暗而支离破碎的效果,就不是拟真了。ED格子戏的设计灵感来自蒙特里安的新造型艺术派绘画,制作者是川村真司。他不是动画人,是个广告人,前不久在HK有个演讲,主题就是打破媒介界限。这个ED的原型最初是細金卓矢在东京Cut&Paste 2009设计展的获奖作品。川村真司很喜欢,决定与其合作来做这个ED。这两个人都没什么原画能力,是靠CAD做出来的。本来四叠半在noitaminA初放送的时候,每话最后还有一分钟的Creator's File,就是当年那次设计展其他的获奖作品的片花。这个ED就是一个极端的典型:基础是传统美术形式,手段是完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成品是抽象而富有冲击力的Animation。在日本,这种动画可以在关东收视率第一的电视台播放,但是在美国,完全不可能。美帝认为动画非迪斯尼即皮克斯,做其他的怎么能有回报,怎么能有人看。这种右倾的金本位思想让他们以为动画发展到此为止,而日本人不这么看。赤根和树在解释铁腕巴迪暴走画风的时候就在说,迪斯尼的每一部动画都是过去式,而我们的动画一直在探索。在未来,凭借着依托计算机得以释放的创造力,这个筐应该会探索出来更多的东西。
再说PA流。这走的是利用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进行拟真的道路。如果说前者利用的是计算机的创造力,这个其实利用的是计算机的运算力。今天全世界都在吹捧拟真有多好,包括3D,包括增强现实,包括Google Glass。这是新鲜的概念吗?当然不是,只是今天计算机能承担这部分运算力而已。PA流的拟真背景基本上就是充当背景,室内情景喜剧般的背景,作为白开水片的一种主要卖点而存在,反正有了更好没了也无所谓。一旦剧本要求背景充当推进剧情发展的重要因素的时候,这种过度拟真反倒成了障碍,因为它极难驾驭。PA自己的Another和ufo的FZ就是例子。比如在集中表现恐惧的时候,对于普通的动画片,利用成熟的动画视觉语言,做几个剪影就可以。但是对于高度拟真的动画,黑白剪影不搭调,只能用电影的视觉语言,做出来就别扭。FZ不是ufo的问题,你换谁做,非逼他做得高度拟真,神做都得砸。所以现在他们又改让拍电影的来拍动画片了,这么做也很难有希望。还有的人更简单粗暴,K明晃晃的大肆用实景贴成背景就不说了,全剧唯一拿得出手的那段滑板戏传说是拿一段视频加渲染放上去的。以前我们说,像苹果核战记那种应用Motion capture技术的作品是不能评奥斯卡最佳动画的。现在直接Video Capture了,技术的进步让人变得更懒。
前两三天看了北影陈廖宇教授的访谈,上来就是说今天的动画就是一加工业,过于纠结所谓的技术。他说动画本体的失落其实是世界范围的事情。自己已经没有语言,一律套电影语言,画面缺乏绘画感。而动画曾经是有语言的,是一种不依赖于摄影机观察世界的审美。当你选择大片式的视觉语言来作画的时候,你也得像大片那样推镜头。扬弃自己的特色去和美国佬拼他们的强项,如果真是这样发展,日本动画就完蛋了。或许那时是我们的上美影厂的契机也说不定。
对了,还得说一下增强现实技术在未来的诡异发展。在未来,这种东西一定会变得充满互动性,以及所见即所得般的代入性。而载体是游戏。我们以K举例:动画制作公司把那套神の贴图的渲染引擎移植到游戏上,你戴上3D显示器,自己就成了动画中的一个主角,在这个亦真亦假的世界进行互动。如果有便利的场景编辑器,你可以拿着肾板到你学校四周一通乱拍,再来个机内渲染,你们学校就这样被搬到K里来了。你可以天天爽HighHigh炸学校。如果有更便利的脚本编辑器,你完全可以导演一出大戏,秒掉K的原作。就这样在游戏里开拍动画,上传到网上,和传Mad一样。自己不会配音不要紧,有现成的CV合成语音包供大家选择。歌曲神马的有V家的成熟解决方案。只要有爱H神马的也完全不是问题:来咱连个飞机杯…… 就这样。这技术门槛比你扛DV拍个短剧还低,是超低。这就有点像在一个虚拟机里拍电影,或者说是个3D打印机,可能会冲击原有的产业模式。具体说,渲染得逼近于现实,会冲击影视剧;渲染得逼近于超现实(楼上几楼说的),会冲击动画,尤其是PA流。其实游戏是个比动画还大的筐。
关于那个观众决定风格的意见,我可以很明确的说,绝大多数观众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风格。史蒂芬金举过一个例子,说75年的时候问大家你们喜欢看什么电影啊,都说大白鲨。那以后拍片是不是都得像大白鲨看齐呢?当然不是:两年以后问大家喜欢看什么,都说星球大战。乔布斯也说过,不用了解消费者,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画面拟真的动画看似流行,其实是消费者没个选而已,游戏也一样。前两年欧美游戏界上榜的除了COD就是WOW,都是这二十年来没变过的游戏形式。你问他们什么游戏最好玩,也基本是这几个。但是2012年公认的年度游戏是陈星汉的Journey。从下载量到反响几乎屠榜,欧美佬一边哭的昏天黑地一边给五星绝赞好评,OST杀入2013格莱美提名,游戏史上唯一。在玩Journey之前,谁能意识到自己最喜欢的游戏竟然是这个样子。Journey和我之前提到的那个增强现实游戏同样是未来游戏发展的两级,同样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所不同的是,对于写意一方,游戏界已经有个能打的了,而动画严格意义上现在还没有。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journey這類遊戲如果成主流估計遊戲界也快滅亡說到底你仍然忽略人的問題,不是每個人都會利用技術,也不是每個人都會玩藝術
而人更加不會只朝一個方向發展,不同方式不同玩法才是正常的發展,而不是什麼因為風格不像以前那樣就叫"沒有語言",語言是人創的
Re: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
引用第20楼血色獠牙于2013-01-03 00:06发表的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haft这样的风 .. :对皮克斯之类的一直不怎么感冒,不过3D作为噱头刺激自己的视神经似乎很对大家胃口的样子
其实PA早年也拍过CANAAN,这大概就是去掉过分3D背景渲染的PA,功底还是有一些的
shaft这样的公司是不死的,给初次看的外人会有一种“啊,原来动画还可以这么做的感觉”,而不是“哦,好漂亮”这种干巴巴的赞美 images/back.gif
canaan...您真的确认您不是在黑PA?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膜拜18L大神,先马克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新房还真别跟汤浅政明比讲故事。。。。。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我对技术以及技术发展对动画表现形式的影响之类的东西不是很懂,针对楼主的问题,作为一个普通小白观众,我的看法是:PA流也好,SHAFT流也好,都是一种影像风格。而影像风格对于我看片来说不是什么很重要的因素,当然一些有趣的风格会吸引我,但本质上我看动画还是出于想要看一个好故事,想要遇见一些让人心的角色这样的初衷。FZ、花开以及K这些片子之所以被很多人诟病,主要还是故事节奏人物刻画这些基本要素没做好。
楼主选了PA和SHAFT这两种影像风格比较明显的公司说例子,但事实上更多的制作公司出品的动画画面上没啥突出风格,比如十月番很多人喜欢的樱花庄和萝卜笔记本,很难说这两部片子画面有啥风格有啥魅力,但我觉得这两部片子都很好看。又比如新房,虽然监督的大多数作品都有所谓“新房流”的影像风格,但《女仆咖啡厅》动画版则很少带有这种鲜明的新房流画面风格,但照样大家都觉得有趣极了。
影像风格始终只是一层皮,在这层皮下面能演绎出什么东西来,还是要看监督个人的本事。吸引观众的始终是这层皮下面创作者对故事节奏、镜头语言这些东西的把握。虽然楼上有人举了不少写实派的反面例子,但今敏和鸭子照样能把写实风格演绎得引人入胜。至于哪种风格更容易吸引大家,我觉得这两种风格都用得挺多了,很难再凭借单纯的影像风格去吸引观众,最后还是要回归到脚本、分镜这些基础元素上看谁能做得更出彩。当然这些东西可能也和影像风格会有关系,这个就要请牛人来分析了。但作为普通观众,我觉得两种风格都有足够的空间去创作出吸引人的故事。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LZ你太夸大画面风格对观众的吸引力了Re:Re: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
引用第102楼werver于2013-01-05 14:40发表的 Re: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haft这样的风 .. :的确如此,不过在每一个时代都会有绝对或者相对多数地位的风格存在,这种风格是不是可以用题材来解释? images/back.gif
不太理解你的意思,就动画来说,说某某片子有某种风格基本上就是说这片子的画面风格是属于少数派,所以才有风格一说,或者你认为现在占多数地位的影像风格是什么?另外我觉得影像风格和题材没啥关系
Re:Re: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
引用第104楼zhbconan于2013-01-05 15:02发表的 Re: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haft这样的风 .. :canaan...您真的确认您不是在黑PA?
images/back.gif
canaan剧情如何不论,制作质量水准确实高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我觉的还是要看观众的诉求了,风格也是可以变的,但每个公司有自己独有的那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成了其标志,甚至形成一种文化估计都不会失去魅力,再说3D渲染也不可能取代2D的,像作画风格这种东西在于人脑,哪里变形哪里细致哪里粗糙这不是简单的电脑能自由处理的。。。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风格的问题其实就是"动画片为什么要拍成动画片" 的根本性问题,然后就是"动画片要怎么样才能发挥自身优势"的周延问题
第一个答案常见的就"成本" "特殊的表现手法" "针对的人群"三种,
那么由此而生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则是"崩坏", "渡边, 汤浅, 新房等等等", "蓝猫"这三种
不管哪种我都看不到写实风的出路来着...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我同意节奏感大于写实还是抽象的观点。写实和抽象只是个皮,让这个皮动起来,动的好看,动的漂亮,就是监督的功力了。
漫画也一样,画风和画工都是皮,重要的是分镜分格的安排,画面技术到达一定程度够用了就行了,
但是监督和漫画家的个人风格还是故事和节奏的感觉最重要,毕竟我们要看的是故事,不是画。
对比一下,是不是可以说井上雄彦代表的写实画风就一定不行了?
未来是松本大洋的? 怎么能这么想,谁的故事讲的好才是最重要的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18楼只是自己站在了美术片那边,确实有些事情嘛懂的人懂不懂的人不懂,但在这个话题上,讲审美等级没有说服力哦。事实上日本动画的发展就是沿着写实路线走过来的,用镜构图技术都是硬实力,即有客观评价标准也有感性接受差异。相比之下,对美术片的褒贬往往会显得很主观。都知道平面设计、构成元素不是只有某几个人或某几部作品在用,也没有任何依据来说明他们用的有多好。
写实演出,比如说EVA的画面,为什么很多人第一印象会是电线杆?为什么会觉得日常题材作品中上学的坡道很有感染力?从这些地方出发,了解一下构图,观众也许能有不小的收获。压得住氛围的望远构图,被用在定场镜头或表现街道的画面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广角除了表达空间感、纵深可能性,对动态作画也有益处…等等。
从电影那边学来的东西,被用在动画中,效果会很不一样。同样是流行朋克,欧美与日本的差异有多大,一耳朵的事情。
然后带着左右脑去体验下最近的红色萤火虫,也许你又进步了。
Re:随着技术的进步,首先失去魅力的会是PA这样的风格还是S
http://ww2.sinaimg.cn/large/733816b3jw1e0j2yg8h1vj.jpg真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