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只有ppt就能吸引到风投了?
看中国单机游戏数量,怎么感觉完全没这回事?
不过前期开发不算钱,这点我算了解了.
....... images/back.gif
1.很多时候只有ppt就能吸引到风投了
是引用的3l的说法,当然我也是很同意的,
前期做出demo或者cg之类比较实的东西,然后拉钱,叫拉风投
但为了做这些前期的东西,也需要拉投资,这时候你除了ppt还能给人什么?
看起来你似乎是是圈里人了,对细节很了解,但很遗憾的是,我们谈到的问题一直不是同一个环节
自始至终我所谈的前期开发,都是涵盖了从ppt到demo这许多中东西
不要认为只有写了程序做了图片才算开发。
之后,关于ppt能能否吸引到投资的问题,是这样的。
我也了解过一些it公司的运作方式,其中不乏创业公司,有的是游戏圈的,有的是非游戏圈的
通常来说,有些情况下,是风投确定了业务方向,然后找一个ceo来执行
也有些情况下,是一个人有了一个方向,但需要一笔资金把他做出来,当然这里面可能主要是人力成本
这时你连你的team都没有,却又要靠什么忽悠到风投呢?显然,只有ppt,文案这些东西了
假设你忽悠到了第一笔天使投资,比如100w吧,你组了一个团队,烧了几个月,把这100w烧完了,之后你拿出了一些东西
这些东西将用于吸引更大的投资,通常来说这也是天使投资人收益的时候了
要注意,烧掉这100w要拿出来什么东西,最开始就要在ppt中体现出来。
这些属于常规的投资模式,与我提出来的玩家埋单没关系
我所提出来的是,在这之后的事情。
我的逻辑是
1.制作团队无法制作出让玩家有兴趣的前期产品(含ppt,视频,设定,demo等),是制作团队的失职,但具体原因要分开看。
如果提供前期投资的投资人在毫不了解制作团队的前提下就进行了投资,只能说这人是sb了。。
但无论如何,在这段时间里进行投资的人,无论是制作团队本身,还是天使投资人,都不是白发工资
他的收益就在前期产品拿出来,吸引风投的时候 引用第32楼udoubleu于2011-05-17 16:40发表的:
se做出的前期举措包括
1.开除和田
2.放出ff15的一个前期设定,并同意根据玩家的意见进行调整
....... images/back.gif
第一条里不带上鸟山求,FF15出来还和13一个鸟样 引用第37楼Ny于2011-05-17 17:17发表的:
2条路给你选 你会选哪个:
1, 提前1年甚至2年预售作品 做一个很牛的单机游戏 成本高 风险高 收益低
....... images/back.gif
首先退钱一说是绝对不存在的,从最开始玩家的定位就是投资人而非消费者,只不过投资收益是游戏,可能包括一部分的版权吧,而非现金。
因此游戏砸了只能说是投资失败。
很多时候,风投所投资的公司/项目,用的也是他募集来的钱,而不是他自己的钱
这里不过是让这个过程更加透明化了。
不如这样看,你买理财产品,等于就是把钱给了投行,投行用他干嘛,你可能会关心,但不能直接参与,投行用他投了一个垃圾游戏,你也没办法
而现在让你直接决定是否投资这个游戏,不是更好么?
关于收益与风险问题,这个就不好说了
光从投资收益来说,对专业投资人而言,显然网游比单机更适合投资
但玩家如果作为投资人的话,所考虑的投资收益应该不仅仅包括金钱上的利润,而更大部分是情感上的,玩家所期望的投资回报应该是游戏乐趣。
至于其他风险?如果连钱的风险都不是事了,别的还不好解决么。。
而对于制作团队来说,收益还真不一定少。
如果接收vc投资做网游,卖多少钱那也是vc的,自己分点汤
如果接收玩家投资呢?这其实就是预售啊,卖多少钱都是自己的
至于名誉风险么,渣作的话估计P是彻底臭了,程序啊美工啊路人甲啊,我想大家如果真的具体的关心到了制作团队的话,还是根据每个人所发挥的作用打分的 引用第39楼Quantum于2011-05-17 17:32发表的:
连风投都吸引不到的垃圾企划,凭什么让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玩家来承担风险!? images/back.gif
从最开始我就说了
单机的企划吸引不到风投,盗版是第一问题。
与其花大力气在做游戏的时候考虑怎么解决盗版问题
不如从最开始就解决钱的问题
腹黑一点的想
如果1/3的玩家提前1年就买了预售的游戏。。。
游戏发行后剩下的2/3玩盗版的会被骂死吧。。 引用第45楼LucienLachance于2011-05-17 17:59发表的:
风投主要还是看人和团队,这里不确定因素太大,企划文案反倒是其次,会做市场的都看的懂
楼主的想法解决不了盗版问题,要么搞DLC特典的预售 images/back.gif
送个demo一样的本体然后预售dlc,预售数量不够就不出么。。。感觉还不如来个痛快的。。。
天使投资主要还是看人和团队这个我同意,其实也就是P的忽悠能力。。。
但之后就不能纯靠忽悠了吧。。。 引用第46楼LucienLachance于2011-05-17 18:00发表的:
你这个是搞私募,不是预售,搞私募不是这么操作的
images/back.gif
我这个说的真不是pe。。。
这么说吧
不如说是一只以游戏类公司为目标的基金
vs直接投资某家游戏公司 我认为不应该将“吸引风投“作为一种既定条件
从大环境来说,先拿出用500两黄金买千里马尸体的勇气,才会存在用千金买千里马的可能性。
其次,谁拿出来,这个谁的对游戏识别能力如何,才是第二步。
风投也是环境的一种,如果一直安于这种环境,那么改变也会有限。
设计者的能力是需要培养的,也许有天赋之分,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制作经验中才能够成长。
单机游戏渴望英雄,但是也需要一群训练有素的士兵 引用第44楼udoubleu于2011-05-17 17:48发表的:
从最开始我就说了
单机的企划吸引不到风投,盗版是第一问题。
与其花大力气在做游戏的时候考虑怎么解决盗版问题
....... images/back.gif
你不觉得你这说法太不现实了点吗? 普通老百姓就算是让他们去投一些可能会赚钱的项目, 他们都不敢, 何况你这东西最好结果就是得个游戏? 你也太不把人民群众的钱当钱了吧? 拉了玩家的钱出了成品但因为各种原因玩家不满要退钱,集资的钱因为游戏制作已花完无钱可退,于是玩家把游戏制作商以非法集资涉嫌诈骗告上法庭? FBI: 不退钱的预售?? 这个是诈骗啊!!! 10年!!!
SE: 这个不叫 "预售" ,叫 "投资"
FBI: 哦非法集资 20年!!! 空想的游戏还是pass了,当然如果是以现在的画面技术复刻以前的经典游戏,我想我还是可以提前掏钱的 这不就是索尼么能力不足的时候先大吹特吹,萨达姆买PS2研制核武器,PS3超主流P4 1000倍。然后就是LZ说的先卖钱再开发 引用第50楼chan于2011-05-17 18:06发表的:
你不觉得你这说法太不现实了点吗? 普通老百姓就算是让他们去投一些可能会赚钱的项目, 他们都不敢, 何况你这东西最好结果就是得个游戏? 你也太不把人民群众的钱当钱了吧?
....... images/back.gif
表一说个人投资就几万几万的好不?
风投的收益一般都不小吧。。。我们就算1倍好了,即使不考虑上市,这个数字也很低了
这样的话,做完了的产品如果目标是卖4000w,现在只需要卖2000w,就达到能拉到的投资额度了
如果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预售销量达到50w,拿着同样的东西去找vc也没人理
另外别忘了,这本来就不是说人民群众。
真要说起来,游戏彻底做出来了,人民群众就会埋单了? 引用第55楼DeniumMKII于2011-05-17 18:17发表的:
看了后续的发言,LZ连基本的融资实务经验都没有在这里空谈什么集资…… images/back.gif
我没准备和金融人事谈集资的细节,也没准备和游戏圈里的人谈项目的细节
我只是见识过一些小公司是怎么烧钱的,故而有感而发。。。 感觉LZ想的挺理所当然的 引用第32楼udoubleu于2011-05-17 16:40发表的:
好吧,SE发表声明
....... images/back.gif
这主意我喜欢 国外有个小众桌游就是这样的,捐1美元能收到新情报,捐50美元得到游戏一份 引用第58楼LucienLachance于2011-05-17 18:23发表的:
一只以游戏类公司为目标的基金VS直接投资某家游戏公司?
没看懂你说了这么多概念要表达什么意思,广义的风投本质上并没有区别,要讨论的是资金流的灵活性
你的意思是不是把前期的策划和样品进行推广,包装进投资分益的成分拉拢消费者?
....... images/back.gif
您从资本运作的角度把这个问题说的很透彻
但我所提出的,不只是解决制作团队有没有钱的问题,以及资金流动的问题
更主要的是把最终用户与投资者这两个身份绑在一起
以名誉,责任为压力,让制作团队好好做游戏
同时解决盗版问题,让玩家掏出该掏的钱--当然,以这种模式来预售dlc也不是不可以,等于就是把demo做成正品了
只不过dlc的话,可能整个流程会很长吧
您,以及楼上很多人所说的,借鉴小团队成长模式的做法,我以为,这样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开发团队,但对拯救单机的市场意义不大。
另外,借鉴资本运作方面的经验,不知道由玩家组成的董事会是否应该具有任免P、主策这些人员的权利呢?
如果能够防止这种权利被用在错误的地方,大概也能从一开始断绝一些渣作的产生吧
当然这种想法可能过于理想化了。。。 我要莎木3.。。。。 我拿一張同济教授花了半年做出来的建筑设计图纸.先收钱再买地给你建房子可以吗? 秃头这么做dq11,鬼子肯定掏钱 你可以建立一个基金会,会员由玩家组成,针对的投资项目是有新意的新兴项目的开发,投资回报自然是当然新兴游戏系统创意等进入成熟期后的游戏会员享有一些vip特权等等,这样你还能促进游戏产业发展。
如果陷入金钱怪圈那么游戏公司就只能以销量为最终目标了,否则就没下一作的机会了。 minecraft那样通过alpha/beta/final release的差价销售方式未必不是个好方法,不过这游戏本身也是个特例
别说国内这样搞了,就是欧美大厂这样做也绝对要被轮死,消费者没有必要也没有责任为这个产品担任何风险 我说这不就是kickstarter模式么 规模上有限制
做做indie还可以,大家伙就悬了 我操,楼主威武啊,差不多一年多以前就预见到了这次kickstarter吗 http://bbs.saraba1st.com/2b/read-htm-tid-797797-fpage-2.html
楼主威武 不干掉盗版国产单机永无出头之日
现在都在观望,如果D3的模式证明了能赚钱
下一个10年至少有60%的游戏会是在线单机
如果D3真的像暴黑想象中死的和狗一样,呵呵 楼主的预见性确实很独到 这希望这种模式能规范化发展拯救单机游戏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