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布 发表于 2011-5-10 11:58

魚腸劍 发表于 2011-5-10 11:59

引用第117楼叮叮噹噹于2011-05-10 11:52发表的:
用龙珠的一些书来说价格吧,
战斗在那美克星卷--92年8月第二次印刷,2.3一本
大魔王之谜卷        --91年9月第一次印刷,2.3一本
舞林大会卷            --91年5月第一次印刷,2.3一本
以上是海美版
....... images/back.gif

这价格肯定是之后提价的,我买的时候还是1.9元

xwr 发表于 2011-5-10 12:03

回 120楼(墩布) 的帖子

你是说因为字幕组的存在使得爱好者更容易接触到质量较高的日本动画而扼杀了国产动漫的生存空间?

终极答案42 发表于 2011-5-10 12:03

引用第118楼墩布于2011-05-10 11:53发表的:

这个虽然也有不少错误

但是我忘记了银河铁道确实是我的问题

....... images/back.gif

银河铁道我见过好几种古版
最古老的那种是国内画家根据剧场版的剧照临摹然后凑起来的,出了封面全是临摹,画风还几乎没怎么崩,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强到爆
然后是某出版社出的10本套单行本,剧情一直到禁声星,当然中间删了不少东西
方块版本那个我也看过,印象中每本的颜色还都不一样。最后坑爹的停到美迪露在大眼珠星上被脱光
最后是很多搞笑版本,把松本零士的东西一股脑全划给银河铁道了

剧场版的《国王与小鸟》、《天鹅湖》、《龙子太郎》是什么时候引进的来着?

yunluo 发表于 2011-5-10 12:04

引用第107楼叮叮噹噹于2011-05-10 11:45发表的:

不是4拼1,确实是口袋书,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时我老家小地方出现大量口袋书的时间是94年春,那时候机器猫已经是30+辑的口袋书了,稍微往上推一段时间,93年左右口袋书应该已经出现了。
4拼1的书我老家小地方倒是到99年左右才出的,看的人不多。
小学同学有当初海南岛龙珠全套,借来看的时候,早期价钱确实如你所说,后面就开始涨价了,不过什么时候涨的我就不清楚了。等我有钱买最后1套的时候是3.3一本。 images/back.gif


四拼一我这里要到2000年以后才大量出现,94年左右在租书店租看的时候,一部分都是口袋书(机器猫长篇之类),一部分是16k左右,漫画获得的渠道一是通过同学传阅,二是书店自租。讨论也基本上发生在同学的日常谈话之间。97年之后漫友发刊,从那时候起我第一次了解到诸如“网点纸”这种概念,每周的读编往来也算是有了第三条交流渠道(虽然说早期的画王就有读编往来)。再之后,从漫友了解到“犬夜叉”这样的关键词,顺藤摸瓜找到02年的POPGO,每周FTP下载等犬夜叉更新,也算是有了交流动漫话题的固定论坛。

圣斗士第一次热播的时候,我这里有卖圣斗士的模型,10元一盒,全套圣衣,可动人偶,圣衣架,铭牌。当时收了五小强。可动性之类都是良心,不过年代久远现在只剩个天马的架子,我很好奇当年我买的到底是什么版本。

另外还有《灌篮高手外传》,不知有没有人记得?

墩布 发表于 2011-5-10 12:06

HAORENMEN 发表于 2011-5-10 12:08

等楼主文章

墩布 发表于 2011-5-10 12:09

yunluo 发表于 2011-5-10 12:09

Re:Re:回 120楼(墩布) 的帖子

引用第125楼墩布于2011-05-10 12:06发表的 Re:回 120楼(墩布) 的帖子 :

不不,哪里有什么爱好者

培养出来一帮子认为

....... images/back.gif


在那之前,国内的盗版游戏市场已经泛滥,一帮子认为打游戏不用买正版的人也不少,国内的这种气氛早已养成。动画方面完全归咎于字幕组有失偏颇。

终极答案42 发表于 2011-5-10 12:10

圣斗士的模型我记得最早引进的是瞬,可动人形,圣衣直接就是海皇战版本。因为当时漫画还停在十二宫。大家都纷纷议论以后漫画里会不会出现圣衣变形的情节。
后来陆续发售了TV版的五小强和双子、射手、狮子、金牛四大黄金,都是不可动人形,圣衣造型也是TV版,五小强的圣衣还没有电镀效果。所有人拿到手里都大喊坑爹

墩布 发表于 2011-5-10 12:10

魚腸劍 发表于 2011-5-10 12:10

Re:Re:回 120楼(墩布) 的帖子

引用第125楼墩布于2011-05-10 12:06发表的 Re:回 120楼(墩布) 的帖子 :

不不,哪里有什么爱好者

培养出来一帮子认为

....... images/back.gif

你还不如把责任推给互联网呢

就是宽带没普及之前市面上也是有买压缩动画碟和漫画合集的

不花钱完全没这么回事,国产漫画没几个值得人花钱才是真的

国产游戏当年形式曾经一度非常美好,可惜出了血狮,有时候真不能全怪国内玩家没良心

墩布 发表于 2011-5-10 12:12

墩布 发表于 2011-5-10 12:14

终极答案42 发表于 2011-5-10 12:15

耽美的起源是CLAMP吧,圣传里的夜叉阿修罗,东京里的昂流星史郎,这些CP的眉来眼去不知道促成了多少腐女的觉醒

xwr 发表于 2011-5-10 12:17

回 125楼(墩布) 的帖子

那就是字幕组造就了一批贪得无厌的伸手党,形成了不花钱看动漫的习惯,大大减少了消费者的产生扼杀了国产动漫市场。

墩布 发表于 2011-5-10 12:18

魚腸劍 发表于 2011-5-10 12:20

Re:Re:Re:Re:回 120楼(墩布) 的帖子

引用第133楼墩布于2011-05-10 12:14发表的 Re:Re:Re:回 120楼(墩布) 的帖子 :

国产漫画本来就没多少才是真的

当时雪椰出单行你不买?

....... images/back.gif

还真的不买,当年钱都贡献给海南和sega了,国产漫画家的作品都是蹭书看。现在的情况就是同质化别指望超过日本,都差不多的东西凭啥不去看外国的,有钱也买外国的好,要差异化经营。

所以我很欣赏喜洋洋和大灰狼,这才是国产动画的出路。

shohy 发表于 2011-5-10 12:24

引用第110楼墩布于2011-05-10 11:47发表的:

最大的问题?

很简单,央视,地方台,限播。(这还不包括TVB和凤凰卫视)

....... images/back.gif

我换个说法吧
第一个阶段是动画引入。是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的黄金时期
第二个阶段是漫画引入。由于是可以离开电视的媒介,阅读和传播非常方便,而且同时还有许多动画在播放(包括和漫画同一作品的动画),引发了国内动漫的高峰期,国内的动漫杂志和绘师也开始出现
前两个时期由于某些原因走入低谷后,第三个阶段是网络带来的数量前所未有的动漫和相关信息,字幕组、民间汉化组也出现了

你觉得这三个阶段的划分有没有问题?

墩布 发表于 2011-5-10 12:25

fantuanhtr 发表于 2011-5-10 12:26

xwr 发表于 2011-5-10 12:28

回 139楼(墩布) 的帖子

你觉得现在市场化还有希望吗,国产电影票房最近高歌猛进,动漫是否也有希望?

墩布 发表于 2011-5-10 12:28

魚腸劍 发表于 2011-5-10 12:29

墩布 发表于 2011-5-10 12:31

叮叮噹噹 发表于 2011-5-10 12:34

喜洋洋也只能是现有环境下比较好的结果了吧。可惜不能像猫和老鼠一样,有时候猫可以完胜

iwanami 发表于 2011-5-10 12:38

我覺得若是只想交一篇給教授看的東西,(就你前面的話來說是注重現象)沒有必要寫的大而全,找到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應該就可以。
而且你的給題是“動漫群體”,這個詞本身就有模糊性。

個人建議;

應該明確怎樣才算“動漫群體”;
最早的中國日本動畫迷大概可以追朔到1970年代時歸國的華僑,我見過一個會唱科學忍者隊主題曲的老華僑,說起動畫來也多少能舉出幾個古董級作品。 但是這樣的人不具有代表性,所以你首先大致應該訂一下這所謂“動漫群體”的範圍。 一味往上追特例是沒什麼意義的。

我個人的建議第一批是放在75年以後出生的人群上,這之後的人在中國對外開放引進AC作品的時候適逢小學/中學時代,是後來第一次引進大潮的主要讀者觀眾,這也是動畫作品最容易影響人的年齡。阿童木是1980年12月引進的,從這開始才真正在相當一批數量的中國人心中建立起“日本動畫”的這個概念。開頭的話從這開始足矣。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觀眾最開始接觸動/漫畫的方式都不一樣,把這些特點按年代排列一下我想應該能寫不少東西。
我不知道樓主是否是要寫社會學的論文,如果是的話結合一下當時的社會情況可能會比較好寫(媒體/刊物引進作品的情況和中國社會的轉型以及每一時期的日中關係等等)。

按照第一次接受日本動畫的時間來說,接觸年代越早的人可能會擁有越多第一批的身份。
但是每個年齡層都會有其具有代表性的標誌。 按照出生年代最早接觸的可能性為原則來說:

第一批動畫引進作品的受眾 : 70末-80初代
第一批資訊雜誌的主力消費者: 80初-80中代
第一批以購買盜版媒介為接觸方式的觀眾/第一批個人電腦的用戶:80初-80中代
第一批以網絡資訊作為輔助資訊獲得方式的愛好者/第一批網絡媒介的下載者:80中-末代
第一批完全依賴網絡社區和的影響成為愛好者的受眾/大量作品可便捷地下載的使用者: 80末-90代

以上不涉及早出生晚接觸的情況,比如70後到2010年才第一次用網絡下載動畫。


另外我想問一下,你的題目裡僅僅包括引進動畫?論文內容是偏於異文化影響的? 如果不是,中國原創動/漫畫作品也是一個大部分,要括進去的話恐怕要多寫不少了...

ahsammas 发表于 2011-5-10 12:43

广州人表示可能是TVB、ATV等电视台的动画。。。

不过本人近几年才入宅。。。

xwr 发表于 2011-5-10 12:46

回 146楼(iwanami) 的帖子

主要讨论日本动画在大陆的发展及其背后的社会原因,另外讨论一下社会现象,应该会比较偏重外来文化影响。

hello1z 发表于 2011-5-10 12:56

xwr 发表于 2011-5-10 12:59

回 149楼(hello1z) 的帖子

有很大不同吗?我对外国字幕组很不熟悉啊...能不能说一下区别。

mayahs 发表于 2011-5-10 12:59

引用第42楼墩布于2011-05-10 10:02发表的 :

贪婪算个屁

什么时候下载站等于动漫论坛了

....... http://www.saraba1st.com/2b/images/back.gif

下载站不等于动漫论坛,但是下载站对于传播动漫是有很大影响的,那时候想获取资源(特别是免费的)就那么几个途径了
贪婪大陆的论坛我没混过,我只是说我刚网络追番那阵,贪婪还只有下载站,论坛应该是比较早影响大的动漫论坛了吧,不过再之前eva研究站那些就不清楚了,觉得95年eva也影响了一批人的

xwr 发表于 2011-5-10 13:05

回 151楼(mayahs) 的帖子

天鹰战士倒是给我的童年留下很深印象....当时倒没觉得OP有什么问题...

zinal 发表于 2011-5-10 13:10

动漫群体的真正成型是90年代台版漫画的翻印贩卖,中小学门口的店铺外都摆放着大把大把的灌篮、剑心、游戏王
90年代是真正漫画的年代,那时动画相比漫画完全不够看,社会对漫画comic的认知远大于动画animate
那个时候一张LD的资讯量绝壁没有一本翻印的漫画书多
从动画接触动漫群体的全是后来者,漫画fans才是第一代的动漫群体

milk 发表于 2011-5-10 13:13

叮叮噹噹 发表于 2011-5-10 13:13

小人书算漫画不

hello1z 发表于 2011-5-10 13:15

Re:回 149楼(hello1z) 的帖子

引用第150楼xwr于2011-05-10 12:59发表的 回 149楼(hello1z) 的帖子 :
有很大不同吗?我对外国字幕组很不熟悉啊...能不能说一下区别。 images/back.gif

差很多,理念,成份,組織形式,最重要的還是性質

之前有人做過很詳細的討論但是帖子我一下找不到了······

mayahs 发表于 2011-5-10 13:25

http://www.saraba1st.com/2b/read-htm-tid-637397.html
这个么,德国动画字幕组概况

墩布 发表于 2011-5-10 13:29

墩布 发表于 2011-5-10 13:31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求教国内动漫群体是何时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