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wr 发表于 2011-5-10 04:38

求教国内动漫群体是何时形成的.

最近打算写篇文章,主要探讨促使日本动漫在国内传播的因素以及发展史,另外还有国内动漫受众群体形成的原因及发展。动漫群体是网络普及之后才逐渐开始形成的吗?具体是从哪年开始的?希望有前辈能指点迷津.

PS. 大家看动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waterstars 发表于 2011-5-10 04:52

78年引进的第一部现代日本动画片,具体啥名字忘了,反正是低龄向的

善意的提醒一下楼主,宅丑胖缩撸们所爱好的玩意,永远都不是国内动漫的主流

k981789 发表于 2011-5-10 05:08

回 1楼(waterstars) 的帖子

这是五字真言吗混蛋!

xwr 发表于 2011-5-10 05:37

回 1楼(waterstars) 的帖子

这种结论未免过于一般化,又没有data来支撑,明显是一种social stereotype, 就像美国人常说的 "Asians can't drive"一样,与事实情况是有较大偏差的。另外我又没有说要写主流文化...

waterstars 发表于 2011-5-10 05:58

这结论不需要数据,只需要一个简单的逻辑就明白了。国内不比日本,动画漫画同人物什么都可以随意下载而且大多数人也都在下载,只是一些玩具需要花钱,大多数宅没有钱或者没有机会来让这产业形成循环,无论是字幕组还是论坛,大家靠着“爱和信仰”来肉包子打狗,这样的畸形构架长久不了。

而如果你认为你写非主流文化就行的话,你的文章中就可能会出现对盗版光盘和非法p2p下载的正面评价,因为这两个东西是你没法回避的、对你心中那个“动漫爱好者群体”的发展影响最大的东西。你需要认真考虑一下你的文章受众,然后再决定这些内容是否是否适合出现在你的文章里。

哦对了,如果你的文章发到类似漫区的地方给类似漫区的论坛众们看的,那么我的建议是从02年萌战开始写

iwanami 发表于 2011-5-10 06:11

動畫資訊雜誌的登場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也是傳播的重要因素。之前的漫畫雜誌雖然已經有資訊化的苗頭,但原創仍然是主流。 比如北京卡通,更早的畫書大王等等。

帶有動/漫兩棲的資訊起始時間大約是98年。 比較早的資訊志如《動漫時代》,是當時重要的代表刊物。 還有《電子遊戲和電腦遊戲》,這本雜誌所起的作用絕不容小視,它開始嘗試將AG這兩個產業的資訊聯繫起來。也是後來夢總等雜誌的搖籃。

當時的觀眾媒體主力是各類D版VCD和逐漸出現的RM格式PC-CD和後來剛剛興起的DVD。
依靠VHS和電視台引進的有限作品開始對日本動畫有興趣的群體太過早期,還沒形成小眾文化圈。
依靠網路的傳播才注意ACG的群體則已經是之後的事了,從網絡普及才開始入手的話已經不是大陸第一批FANS了。

另外有一點,動畫和漫畫的傳播在大陸地區初期是有區別的,“動漫”這個詞本來就是後來觀眾太多變成流行文化的時候媒體的常用詞。 早年間(至少在00年以前)大眾媒體很少關心ACG,各愛好者雜誌也是動畫是動畫,漫畫是漫畫,沒有合稱的習慣。(實際上日本媒體到現在也沒有這種習慣,我個人也很反感這個詞)

這種文章大多流於泛泛,並不好寫。 真要動筆的話必須要對最早的資訊雜誌和當時愛好者的收藏媒介/播放器材有了解,不是親身當年經歷過熱潮興起的話恐怕不好寫得詳細。望樓主仔細考慮。

xwr 发表于 2011-5-10 06:19

回 4楼(waterstars) 的帖子

受众的话是我校Asian American Studies Department的教授,作为研究报告的话着重于analysis data和critical thinking. 我所着重的是分析特定现象。作为研究特定现象的报告,回避导致现象的原因是不可接受的,也是不可能通过教授阅评的。盗版显然是必须仔细研究和分析的一个因素,是否正面评价并不重要,在一篇分析社会文化现象的文章里讨论political correctness是不明智的。

张天云 发表于 2011-5-10 06:22

从看TVB开始对日本动画感兴趣,LD(数量极少,只有几张没头没尾的OVA)、VCD、PC-CD&DVD(包括RM以及avi&WMV)、DVD最后到宽带普及后的网络时代都经历过的80后宅路过……

xwr 发表于 2011-5-10 06:28

回 5楼(iwanami) 的帖子

这样说来在网路传播以前的FANS是以传统媒介来获取资讯的,那当时是否形成了一定的团体组织呢?

quki1945 发表于 2011-5-10 06:29

waterstars 发表于 2011-5-10 06:31

那么宅圈简单提到就行了,重点需要是电视,电影和杂志这些内容。

我在Texas AM,之前也写过类似的文章,有机会的话可以联系一下

还有,盗版光盘和p2p这些不是什么political correctness,现在这个地球上,无论在哪里,这些都是absolutely WRONG

quki1945 发表于 2011-5-10 06:35

milk 发表于 2011-5-10 06:35

xwr 发表于 2011-5-10 06:45

回 10楼(waterstars) 的帖子

Texas AM, 查了一下,不错的学校呢。我在L.A., CSUN. 除了UC系,加州公立大学水平一般,州立大学比较偏重教学,Texas AM好像和UC系一样是公立研究型大学?

xcross211 发表于 2011-5-10 06:46

做个田野调查吧,lz,写点访谈内容,加点心理学的理论,搞个宅圈的测量问卷,要不就流于泛泛写个评论性质的玩意

iwanami 发表于 2011-5-10 06:48

7樓居然還有LD,現在這種觀眾已經是稀有動物了... (笑


>这样说来在网路传播以前的FANS是以传统媒介来获取资讯的,那当时是否形成了一定的团体组织呢?

這個就很難了。  大家都知道網絡社會化之前稀有愛好的同好交流一直是比較困難的,這個其它行業也一樣。

那個時候沒有網絡的虛擬社區,經濟遠不如現在發達,漫畫的翻譯只能靠傳統出版社,動畫就更別提了,便攜媒介都很少。成立實體組織的話沒有收益是沒法運營的。
動畫和漫畫也不像無線電或者天文等等傳統的愛好者團體一樣有歷史背景和組織。  大體上來講即便有也是很地域性的,比如大學社團這種是最常見的。  而且大多只能算是交流的小圈子,形不成像現在滿大街跑妖魔鬼怪被媒體拿去當材料的Cosplay社團這種東西。  

當時比起現在也更沒有話語權,普通人的聲音不會傳的很遠。  我能想到唯一有公眾影響力的組織就只有雜誌社了。(電視台的引進都帶有很強烈的意識形態審查色彩,基本可以排除)

即便是有,也是很少的影響力有限的團體。那時我也才是中學生而已,找範例當作個案分析的話實在是幫不上忙,不好意思orz


樓主可以試著去找找各種雜誌歷史的回顧文章,還有去各種論壇社區博客什麼的找找寫類似文章的作者。畢竟能寫這類回顧的人年齡至少要25以上。發個帖子去找80前一代的人來回顧也肯定有幫助,也許能得到些稀有的個案情報之類。

xwr 发表于 2011-5-10 06:50

xwr 发表于 2011-5-10 06:56

回 14楼(xcross211) 的帖子

我只希望大家能写一些自己的经历, 尤其是接触动漫初期的经历, 另外就是大家对国内动漫传播流程的认知以及为何踏入动漫圈。

牧濑紅莉栖 发表于 2011-5-10 06:58

xwr 发表于 2011-5-10 07:03

引用第7楼张天云于2011-05-10 06:22发表的:
从看TVB开始对日本动画感兴趣,LD(数量极少,只有几张没头没尾的OVA)、VCD、PC-CD&DVD(包括RM以及avi&WMV)、DVD最后到宽带普及后的网络时代都经历过的80后宅路过…… images/back.gif

不要只路过,讲讲你的经历,像你这样有我们所没有的经历的人并不多。

xwr 发表于 2011-5-10 07:08

回 18楼(牧濑紅莉栖) 的帖子

漫画以盗版为媒介先进入大陆,大概在什么时候?

Zimmad 发表于 2011-5-10 08:03

大陆产盗版日漫最早大概是机器猫,时间上应该是80年代末,然后是海南美术出版社的风魔小次郎、龙珠、城市猎人、圣斗士那一批,印象中是91年左右。

另外80年代初也随着动画的引进出版过阿童木和森林大帝等“连环画”,不过那些应该是有版权的。

牧濑紅莉栖 发表于 2011-5-10 08:04

talesofacg 发表于 2011-5-10 08:07

记得以前看的文章 80年代末90年代初 机器猫算是最早进入中国的但当时不是很火
90年代初期 圣斗士+龙珠+尼罗河+城市猎人算是点燃热情 完全改变了以前人看连环画的习惯
海美引进龙珠的时候版权问题也没解决吧 其实也算是D版 而且前几册销量一般 后面销量是暴涨的

talesofacg 发表于 2011-5-10 08:09

回 18楼(牧濑紅莉栖) 的帖子

倒是我记得以前有 说 是因为TVB 播放的龙珠大火才引发漫画的巨大需求的…… 圣斗士国内最早播放是什么时候?比漫画更早?

leinsr 发表于 2011-5-10 08:13

海南美术出版社-〉各种盗版漫画+电视动画(圣斗士,SD)-〉朝日快讯动漫时代

牧濑紅莉栖 发表于 2011-5-10 08:15

牧濑紅莉栖 发表于 2011-5-10 08:22

xwr 发表于 2011-5-10 08:26

google到一篇文章...纯传

关于海南美术摄影出版社:
  很难让20岁左右的漫画迷遗忘掉这个名字――海南美术摄影出版社。它对我们这群人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好比手冢老师的存在对于整个日本漫画界的作用。当然,可能其后《画王》所创造出的市场不止在影响、效益以及等等各方面都更优于前者,但我想大家都明白海南美术摄影出版社,这个在当时刚刚成立不久的出版社,就在他们作出决定的一刹那,可能连他们自己也没能想到,这会对如今的中国大陆动漫市场产生如此巨大影响。不错,他们就好像一根导火索点燃了酝酿已久的商机……
  金色沙滩醉人椰风,海南作为我国一个著名旅游省份的同时也是海南美术摄影出版社的所在地。1988年,自古就有“五龙入穴之地”的海口被升格为地级市成为海南省省会市。也就是在同一年,海南美术摄影出版社经有关方面同意正式挂照开业。当时出版社的运营方针主要是出版和引进国外摄影、美术艺术资料,挖掘和反映海南特区建设、风土人情的文化资料,并致力于艺术出版事业的开拓,以及反映海南风俗人情的画册、连环画、卡通片等。
  作为国家为数众多的美术类出版社之一,海南美术摄影出版社可谓显得丝毫不起眼,它既没有象人民美术出版社(1951)、朝花美术出版社(1952)那样的悠久历史,也没有象中国连环画出版社(1985)那样的硬后台。然而在1991年,终于海南美术摄影出版社从历史的洪流中显露出来,开始站立在了大陆漫画引进工作的顶点,虽然……版权并不明确……
  很多人误会日本漫画的正式流入是从海南美术摄影出版社的《女神的圣斗士》开始,但其实是《风魔小次郎》,记得当时还有另一家出版社出版了这套漫画,也就是先前提到的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女神的圣斗士》的进入其实是在1992年,全套9卷共45本,第一本的名字是《星矢!天马小英雄》,由此开始“漫画”这个词汇在当时我们的眼里有了别样的感觉。
  出版社相关漫画出版:《风魔小次郎》、《女神的圣斗士》、《尼罗河女儿》、《乱马1/2》、《七龙珠》、《阿拉蕾》、《侠探寒羽良》……
比较出名的有
  《乱马1/2》(13卷62本――海南摄影出版社);
《七龙珠》(16卷79本――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1991年1月 注:一般认为海南只出了前面的74本,后面5本由甘肃出版社补全,但实际上海南版的是全出了,总共是78本,YSL Shoes,最后一卷是告别龙珠卷);
  《女神的圣斗士》(9卷45本――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1991年);

      《尼罗河女儿》(14卷70本――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1991年);

      《怪医秦博士》(4卷20本――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1991年);
       ,YSL Shoes; 《侠探寒羽良》(10卷50本/7卷35本――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1991年 注:正篇为海南出版社出的前7卷35本,后面3卷为前面部分的补充);
  《猫眼三姐妹》(7卷35本――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1991年);

  《风魔小次郎》(4卷20本――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1991年);

  《小小神童大百科》(2卷10本――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1991年);

  上面的一些书名,我想上至30岁,下至10岁的青少年应当不会陌生,正是这些漫画书,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和思路,在密密麻麻写满汉字的课本之外,找到了读图书的乐趣。当时,左手一本武侠小说,右手一本漫画书,在老师不许读课外书的禁令下,依然悄悄的在课桌下流传着。
  就在漫画书滚滚而来,一发不可收拾之时。93年,一本以刊登国外漫画为主,国内漫画为辅,uggs,介绍动漫咨询的刊物诞生了,它就是《画书大王》月刊,它培养了一大批的中国漫画人才,和漫画读者群。据说盛极时每期发行60万册。由于政府当局加强了对漫画的监管,《画书大王》随即改变策略,加大刊登中国原创漫画。并且发出了征稿启事!这极度振奋了年轻的中国漫画迷们,一试身手!就在《画书大王》庆祝创刊一周年的时候,一记重拳,把中国第一波漫画高潮,给打了回去。纠集其原因就是两个字――盗版!
  90年代初和中期,是中国造假,侵权业,“蓬勃发展”的时候,一直蔓延到了现在,尽管有了很大力度的管理和制裁,还是给社会带来了极度的不信任感。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和《画书大王》,都是属于侵犯了知识产权。因为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的和《画书大王》侵权行为,捞得了不少金子。让国内的其他有能力出版刊物的机构,也来淌这盆浑水,可笑的是《画书大王》本来就是盗版侵权刊物,因为它的影响力,甚至在市面上出现了八种仿冒《画书大王》的刊物,真是王中王,假中假!
  那几年漫画刊物,出版物的混乱现象,直到94年底,政府才开始介入!严厉的打击了盗版侵权,扫荡一切盗版漫画,查封了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勒令《画书大王》停刊,《画书大王》的制作单位《四川希望书店》赔款一千五百万人民币。这一举措令到全国的盗版商震惊不宜,盗版漫画书一时间,在国内市场上几乎绝迹。
  同时在媒体上,也专门报道,介绍了中国原创漫画的情况,并声明,因为国情的不同,严正抵制一些国外漫画中体现的低俗,色情,暴力情节,在青少年中滋生蔓延。
  注:《灌篮高手》原名《篮球飞人》也是由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内地发行的。

       事物总是相对的,医疗科技的极端发达使得世界人口进一步增长也是不争的事实。终于,在1997年海南美术摄影出版社迎来噩耗。
  由于各地消协所公布结果表明海南美术摄影出版社一直以来对儿童读物出版缺乏认真负责态度,致使出版物存在较大问题,从而引致有关部门查处(其中要说明的是,有部分不合格出版物是盗用了海南美术摄影出版社的名义)。1997年4月中旬,新闻出版署查处了一批违规出版单位,其中就有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经检查发现该出版社1994年前后违规出版图书十余种,且内部管理混乱。而在1996年8月又出版了存在泄密和严重错误问题的图书,并在此书的出版过程中印刷、发行环节严重失控,把书号、发排单、委印单等出版手续全部交给书商,构成卖书号行为,也因此被吊销了出版经营许可证。至此,短短不到10年历史的海南美术摄影出版社就此夭折

talesofacg 发表于 2011-5-10 08:27

推荐LZ看2篇新干线的老文章 现在看来可能有些不那么准确 但对不了解当年的人肯定是有不少帮助
驰骋的 从录像带到下载动画——动画传播十年间  漏掉PC-CD-0-
http://comic.qq.com/a/20050707/000045.htm
沁白的20位对中国产生深刻影响的漫画家
http://comic.qq.com/a/20050707/000060.htm
D版漫画啊!你的未来在哪里? 部分资料可以用的上 驰骋的文当年就这么主观了啊
http://comic.qq.com/a/20050929/000029.htm

牧濑紅莉栖 发表于 2011-5-10 08:28

无事忙 发表于 2011-5-10 08:30

引用第5楼iwanami于2011-05-10 06:11发表的:


“動漫”這個詞本來就是後來觀眾太多變成流行文化的時候媒體的常用詞。 早年間(至少在00年以前)大眾媒體很少關心ACG,各愛好者雜誌也是動畫是動畫,漫畫是漫畫,沒有合稱的習慣。(實際上日本媒體到現在也沒有這種習慣,我個人也很反感這個詞)
....... images/back.gif

同感
不仅全力避免使用这个词
在看到有人把动画或者漫画也叫成动漫就彼娘之非悦

xwr 发表于 2011-5-10 08:31

回 29楼(talesofacg) 的帖子

多谢好文...

xwr 发表于 2011-5-10 08:33

回 31楼(无事忙) 的帖子

嗯,还是分开比较好,本来我也想侧重动画..

soraspy 发表于 2011-5-10 08:38

回忆了一下看的第一部日本动画居然是宇宙骑士OTZ

墩布 发表于 2011-5-10 08:45

牧濑紅莉栖 发表于 2011-5-10 08:45

kK2 发表于 2011-5-10 08:46

小学父母是老师的缘故,经常有不少没收的漫画可以看……而且学校图书馆存货不少可以不限数量外借,我曾一次借了近50册的名侦探小学僧
群体肯定和网络脱不了干系
00年网吧刚出现,02年开播动漫情报,可以算大众一点的群体形成分水岭么?
另外在苦比的学生年代,杂志也扮演了充当替代品的重要角色

shohy 发表于 2011-5-10 09:06

早期大概有80年代初期开始引入的许多动画(不只是一休、大白鲸、花仙子等日本动画,还有巴巴爸爸、变形金刚、蓝精灵等等)。稍微往后一点是魔神英雄传、蓝宝石之谜等等,这段时间持续引入了不少优秀作品,上了点年纪的动漫爱好者恐怕都受到它们不少的影响。
中期大概是90年代中期,以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为首的日本漫画引入。海量漫画铺天盖地而来,中小学生就算买不起也可以借书租书来看,受众极多,同时加上机器猫、圣斗士、SLAMDUNK等TV热播,影响力远远超过初期。稍微年纪大点的动漫爱好者主要都是这个时段来的。
后期是2002年后的宽带普及,主流媒体中的国外动漫基本绝迹,网络传播成为动漫爱好者的主要媒介。作品不再是以前那样一部一部引入和传播,而是漫画、动画的连载和日本同步更新,国内动漫爱好者能看到的作品是以前的不知多少倍,形成了有史以来国内最大数量的动漫爱好者群体。

xwr 发表于 2011-5-10 09:52

回 38楼(shohy) 的帖子

话说大家觉得现在觉得现在anime和manga的受众是比以前扩大了呢还是缩小了呢?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求教国内动漫群体是何时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