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bt和rm以及rmvb,都是加速传播的利器
10年前,是在贪婪的bt下载页下动漫的,那时候贪婪还没论坛,而且最初是rm,到后来出rmvb,觉得,哇,画面好精致
回 40楼(mayahs) 的帖子
论坛的事情不太熟悉,我是05年才真正步入这个圈子 引用第19楼xwr于2011-05-10 07:03发表的 :不要只路过,讲讲你的经历,像你这样有我们所没有的经历的人并不多。 images/back.gif
不是我不想说,而是不知道怎么说好……我的经历基本和同龄动画宅差不多,小学时在电视上接触到圣斗士、小甜甜、SD等当时很受欢迎的日本动画,从此之后就喜欢上看动画了,一直到现在。至于除了电视台以外接触的动画载体,LD机是在国外的亲戚带回来的,那几张动画LD是夹在一堆LD唱片里的。动画VCD在我这边流行的时候大概是97、98年吧,一张动画VCD要8元,那时候我还在念小学,为了买一套天地无用整整一个学期没吃早餐……之后的是PC-CD,大概是2000吧,那时候的PC-CD都是352x240分辨率的RM格式,一张CD能装十几集动画,价钱也不贵,5元一张。PC-CD早期基本都是使用港版DVD和香港D商做的D版DVD作为压制源来压制RM的,后期开始出现字幕组作品,编码格式也变为RMVB和字幕组放出的AVI。在PC-CD阶段其实已经有港D的动画DVD出售了,价格比PC-CD稍贵,不过港D我买得不多,只买过两套高达系列的,一套Z,一套W,一张D5放七八集左右吧。03、04年的时候开始有PC-DVD了,那时候开始不再用港D做压制源压RM了,字幕组作品开始大量出现在D版市场,用TVRIP来转制的新番DVD也开始每个月发售一次了,我混PPG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至于交流圈子,在宽带普及前基本等于朋友圈内,不过说起这个真的有点感慨,小学时候的朋友都喜欢看动画,大家也是互相交换动画资源,初中人数就少了一半,高中后仍然喜爱日本动画的只剩下我和某遥两个……像以前那样一帮子人聚在一起看动画的时光是一去不复返了……
估计上面说的对你没有什么帮助吧……就当我扯淡好了……
回 41楼(墩布) 的帖子
百度百科之类的未免太一般化,缺乏具体资料,正因为缺乏具体资料,我才来这里寻求资深人士的帮助,希望能够得到初期第一手资料。另外屁这个词的使用很有问题,使用这个词并不能体现知识丰厚反而还会降低他人对其使用者的评价。回 44楼(墩布) 的帖子
若是您对动漫有深入了解,还请你赐教,向水平高于自己的人学习才能进步回 45楼(张天云) 的帖子
还是很有帮助的,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他人本身就是很好的事情回 49楼(墩布) 的帖子
明明你就是资深人士,整个帖子里只有你自称老子,像我等年轻人,学识尚浅怎敢如此自称。我若不是真心来求教又何必回你帖子呢。 引用第44楼墩布于2011-05-10 10:15发表的:米老鼠唐老鸭泪目,猫和老鼠泪目,鼹鼠的故事泪目。
魔神英雄传是93年引进,圣斗士是92年,机器猫更是91年就引进了 ……
这乱七八糟的分类和排序也就能蒙一下楼主……
不过算了,反正楼主本来也就是来找跟自己水平相近的
我说怎么半天都没多少真正了解点的出来说话
....... images/back.gif
抠字眼喷人有什么意义?
米老鼠那些只是省略在“等等”里面,难道非要我把看过的和听说过的动漫全部列出来?
关于时间的问题,很抱歉我是乡下人,没法收到所有的电视台,只能按我自己看到的时间来说。虽然并不准确,但大概时间总相差不会太远。
要喷就喷我列出来的三个主要时期不合理。这又不是写论文每字每句都要做详细证明,有毛病啊? 特摄的话算什么,当年很多人虽然不知道什么是特摄,但是看的数量和群体都不少吧。
另外当初不仅仅是日本的动画哦,欧米的引进也不少,看忘记罢了 和地区也有点关系吧。。
我所在的内地小镇,收不到TVB,能看到的动画真的很少,所以主要依靠租书屋看漫画。小学初中门口那些摆地摊租漫画的是一道风景啊。。。
99年以后有了《动漫时代》,全市只有两家店可以买到,而且只有几本。后来高中(2001年)就是从新干线开始,各种相关杂志大爆发,还有很多盗版画册。。这些也只有在学校的那家店才可以买到。
动画依然看不到,我曾经邮购过科幻世界后面小广告的动画VCD。。。
同时代的大城市孩子们,区别就是有实体店可以买到VCD,然后买杂志比较方便,高中就有社团能集合很多同好COSPLAY啥的。
总的来说我感觉网络普及以前,动漫群体应该是非常小众的。 上海美术电影译制片厂旗下译制动画片 简称上译作品!! 本人80后然后看盗版漫画书 网络时代兴起就开始网络看片了
回 52楼(墩布) 的帖子
唉,明明你知道很多,又觉得像我这样的新人知道很少却又自以为是,而且还缺乏辨别能力,你却喜欢坐在那里一边贬低一边看我的笑话,本来作为亚文化这个圈子就很小,只能说这太令人遗憾了。 引用第58楼牧濑紅莉栖于2011-05-10 10:51发表的:人间大炮当年很火,而且老少都知道 images/back.gif
老少都知道,没形成团体啊 引用第58楼牧濑紅莉栖于2011-05-10 10:51发表的:
人间大炮当年很火,而且老少都知道 images/back.gif
老少都知道,没形成团体啊 引用第60楼墩布于2011-05-10 10:54发表的:
你的第一时期作品里的魔神英雄传比第二时期里的机器猫晚,这叫合理?
前面多少人说了机器猫是漫画里最早,还是正版,你就不想想动画是不是也同期进来了?
....... images/back.gif
哈,我还不至于弄错机器猫播放时间这种常识
看清楚我第二段是怎么说的:引进漫画的同时,这些动画正在热播中,有没有错?还是说这个时候机器猫动画已经放完了?
整个帖子就你一个在骂人,能不能收敛点。 仅从某些角度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日本动漫的盛行,也因为国内这方面市场需求巨大,但相应作品基本空白。
过去
在国内,过去大部分人的印象认为动漫就是哄小孩用的,并没有把它当成一种文化载体。
很长一段时间,国内面向青年的动漫基本没有,也没有明确的分级针对。
而日本动漫从小孩的启蒙,到青少年的青春成长,再到能普世大众的全年龄动漫,各个层级都有相应作品。
日本动漫一经电视台引进,便在中国萌发了动漫的种子,并在这一代人的成长过程中不断给予与他们年龄层对应的精神食粮。
填补了很多国内这方面的空白。
目前
国内的动漫不是以市场为出发点
目前所谓国内动漫产业,很大部分都是在依靠国家政策和补贴,成为了一种领导政绩,亩产一千八,三年超美日。
以这种心态做出来的东西,当然迎合的是领导心中的所谓动漫的样子,而不是真正的市场需求。
而青少年对于精神食量的欲求不满,得不到的就必然会想办法去寻求。
而之前引进过并炙手可热的,并有相当口碑和人气的日本动漫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首选。
很多当年的第一代日本动漫受众,如今也开始参与到社会,成为了字幕组,论坛管理者,资源发布者,评论者,思想开明的乐观其成者,在当前日本动漫的传播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国内的畸形空白,庞大的青少年精神需求,导致了自发的对于相对而言高等级“动漫文明”的求索行为。 没特摄的概念不代表没人喜欢那样的东西啊,起码老少皆知呢,
那么现在特摄算到哪个分类里?
再说我用特摄也仅用来说明当初看此类片子的人很多,看的人多了自然会有人想交流,那样的人群算圈子不?
回 61楼(墩布) 的帖子
拜托,你不想讲也没有问题,毕竟你有权利来决定是否提供信息,但也没必要贬低他人啊。求教两字当然一文不值,但是乐于帮助他人的人并不会因为这两个字一文不值而拒绝他人乃至于嘲笑他人。回 70楼(avaleeon) 的帖子
抱歉,新来的不熟悉规则...一般我只来漫区...回 70楼(avaleeon) 的帖子
想不到是这个招惹了老前辈...唉 引用第44楼墩布于2011-05-10 10:15发表的:米老鼠唐老鸭泪目,猫和老鼠泪目,鼹鼠的故事泪目。
魔神英雄传是93年引进,圣斗士是92年,机器猫更是91年就引进了 ……
....... images/back.gif
机器猫91年引进?
http://bbs.actoys.net/read.php?tid=511398
国内的87年版机器猫,小人书形式。当然百度百科上写的是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