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raseven 发表于 2025-9-6 10:07
我觉得前者更符合语言习惯,读起来更没有障碍。我看到“她很爱吃甜食,可以说满嘴的牙齿都是甜的”一下就 ...
是不是有些人觉得任何的作品原文都是经过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一个字改不得?这只是说了后半句,前半句如果这样翻译的话,肯定会说他这个月几乎每天都在吃糖,恨不得一个月有32天的时间可以吃糖,这样的话,不就是合理了吗?那他原文30天和32颗牙就很合理你吗?为什么不是31天和32颗牙呢,只能说他原文写的时候也不是字斟句酌千锤百炼,抱着原文一点点简单的意思不放,信达雅的雅去哪里了?
—— 来自 vivo V2324A, Android 15, 鹅球 v3.4.98
胶布 发表于 2025-9-6 10:12
怎么就没署名了?
丝之歌的credit里“Chinese localisation”飘过的时候下面不就是他们两个吴某和刘某的 ...
我的意思是,作为有资格证的专业人员(而不是这种就可能过个日语1级的),翻译臭了在专业的业内就会造成很坏的风评从而让其态度端正。而现在这些非专业的署名就只是个嘚瑟的资本而已,貌似以前翻过上古OL臭了依然还是有人会找他。
沧兰殇 发表于 2025-9-6 10:13
“甜牙”这种形容词国内会用吗?有这个用语习惯吗?一口气读完一段话,这个过程中语言理解只会被这些非人 ...
本来就是外国人的表达,有异质感不很正常。
仅仅讨论啊,感觉“她喜欢甜食,一个月30天里恨不得有32天想吃糖”这句话读起来给人的感觉重心会在后一句,读者会觉得主要是说她每天都想吃糖。但是,原文只是在说她喜欢甜食,并在后面加了个双关的俏皮话表示喜爱之深。虽然我觉得放在原文里估计不会有啥实质的差别,但是单领出来对比可能是让人格外刺挠的原因。
GALLADE 发表于 2025-9-6 10:11
“一个月30天里恨不得有32天想吃糖”这个翻译有问题,合理的校对意见是
“一个月里恨不得有32天吃糖”
试了几个”弱智“AI,机翻成
她特别爱吃甜食,可以说她有三十二颗“甜牙”。
ultraseven 发表于 2025-9-6 10:10
换成“XXX刀剑神域,恨不得一天干她个26小时”呢?这不是和32的问题一样
你学多几年语文吧。无论25小时还是我写120小时都是属于一张夸张的修辞手法。还纠结个小时数和天数只能显示你是个连母语都理解不行的学渣,要么是个杠精。译者把原文的32对照成月份正好是巧妙地把原文的要素融入了本地的修辞手法里,表述不一定完美但思路正确并且巧妙。
DelayNoMore 发表于 2025-9-6 10:14
25跟26有分别吗?
一天只有24个小时啊
习惯是+1。比如一周7天恨不得8天
DelayNoMore 发表于 2025-9-6 10:17
你明白什么叫本地化吗
—— 来自 鹅球 v3.5.99-alpha
本地化是让XX斯基像XX斯基一样说话,但我能理解,而不是XX斯基像张三一样说话。
江戸前ルナ 发表于 2025-9-6 10:19
你学多几年语文吧。无论25小时还是我写120小时都是属于一张夸张的修辞手法。还纠结个小时数和天数只能显 ...
我只认为译者没理解32这个数字,随便找了个接近的数字自圆其说。
江戸前ルナ 发表于 2025-9-6 09:28
话说我国不是有翻译资格证书等级吗?甲方不能指定笔译二级来翻译而且必须署名吗?当年倒班时间多曾经自学个 ...
跟帖子无关,但是想说一下,笔译考试不是赋分制而是扣分制,扣到58,59就直接毙掉不看了,所以考不上的基本都是差几分,然后也不让你看打分情况,就让你闭眼交钱考去吧
校对不了AI生成文本的母语水平,却在一个语言的话题上如此执着,这份毅力为什么不用在自学linguistics上
本帖最后由 江戸前ルナ 于 2025-9-6 10:30 编辑
UmarIbnLaAhad 发表于 2025-9-6 10:25
跟帖子无关,但是想说一下,笔译考试不是赋分制而是扣分制,扣到58,59就直接毙掉不看了,所以考不上的基 ...
但是我第一次考没经验打了2篇草稿做不完是30多分啊,第二次不敢打草稿直接写做完是差几分而且5题共100分,每题有明确是20分的啊,还能倒扣不成
宁可用些狗屁不通的中文,回头要理解这个句子可能还要上网查,也不愿意接受人话,哈基网友你真的是
Errey 发表于 2025-9-6 10:30
宁可用些狗屁不通的中文,回头要理解这个句子可能还要上网查,也不愿意接受人话,哈基网友你真的是 ...
这题我会
翻译其实有两种,一种是为了学习和研究的翻译,一种是为了鉴赏作品的翻译
商业作品的翻译显然是后者,而前者显然是要么你自己来,要么你用别人的后一种翻译自己去打通
但是有一种人,既没有天赋也没有毅力,他用着后一种翻译,却要求前一种的效果;并且他还不愿意为此付费,他要玩个游戏看个小说也要能白嫖“手把手外语教学”式翻译效果
而偏偏学语言是诸多自我技能磨炼中最为长期、最需要毅力和决心一级的,如此,自然就会把一个人的低劣品行暴露无遗
GALLADE 发表于 2025-9-6 10:34
这题我会
翻译其实有两种,一种是为了学习和研究的翻译,一种是为了鉴赏作品的翻译
您说的太对了,所以遇到”一个月30天恨不得有32天“我选择直接看原文。平时玩游戏也确实没有注意到游戏价格内包不包括翻译费用,却一直这样懵懵懂懂白嫖过来了,是我的过错
DelayNoMore 发表于 2025-9-6 09:58
你这是完全不懂英文,就不要谈理解了好吗
对了,你中文也不太好,感觉像在学中文的外国人,中国人是无法 ...
我懂英文还要看翻译?
你们懂英语的翻译出来的东西是给我看的。我的评价比你们这些翻译小圈子互相捧臭脚重要多了。
ultraseven 发表于 2025-9-6 10:39
您说的太对了,所以遇到”一个月30天恨不得有32天“我选择直接看原文。平时玩游戏也确实没有注意到游戏价 ...
你这个阶段我早经历过了,给你的建议就是快去沉淀,熬到自己前额叶完全发育,你会感谢我的
泥潭不是有专门搞英文区独立游戏汉化对接的热心网友谜之声吗,多看看他就知道了
Gemini翻译
翻译1 (最贴切,保留了原文的幽默感):
她酷爱甜食,你简直可以说她那32颗牙都是为吃甜品长的。
翻译2 (更符合中文习惯的意译):
她非常爱吃甜食,可以说得上是嗜甜如命了。
翻译3 (直译并解释,带有俏皮感):
她特别爱吃甜食,可以说她的每一颗牙齿都是“甜牙”。
GALLADE 发表于 2025-9-6 10:41
你这个阶段我早经历过了,给你的建议就是快去沉淀,熬到自己前额叶完全发育,你会感谢我的 ...
谢谢。可惜个体差异发育早就定型了,没法向您一直学习了,很遗憾
ultraseven 发表于 2025-9-6 10:44
谢谢。可惜个体差异发育早就定型了,没法向您一直学习了,很遗憾
所以你看,我当年还处于你的阶段的时候,我是会去搜索“前额叶”并尝试理解的
这个我懂,最难对付的就是我们这种双语都是半桶水的读者,就爱喊哎怎么乱加戏丢了我们原文的nuance
这种症状在我开始做兴趣汉化后就减轻了很多,看懂英文和译成中文之间有不动手去翻就意识不到的天堑,前者只需要自己脑海里过一遍意思,后者还要考虑读者的感受,不仅要忠实原文,还要保证译文本身的通顺,而半吊子的双语使用者就很容易因为自己懂一点点另一种语言的句法结构而忽视掉译文同样应当顺畅这一点
江戸前ルナ 发表于 2025-9-6 10:28
但是我第一次考没经验打了2篇草稿做不完是30多分啊,第二次不敢打草稿直接写做完是差几分而且5题共100分, ...
这要从阅卷方式说起了,都是抓的老师阅卷,一个小组长指挥总体阅卷,你写不完肯定打0,因为不会被组长追究
正常英汉两篇,汉英两篇,除了扣分扣足就不看了之外,每篇就算能通过,也是15上下因为给太高太低都可能会导致跟另一位老师给分差距超过5分,这种情况需要打回,由专门的重审小组复核重新给分,除非你下笔就是大师级别译作,否则怎么可能费这个功夫
最后结果就是,通过的大概60出头,不通过的大多差个几分
ultraseven 发表于 2025-9-6 01:27
那您们和丝之歌译者的区别也不过是自信程度不同了。32这个数字指的是牙齿数量,没有翻译对本来就是问题, ...
不同意,在我的感觉上“甜牙齿”根本不算中国话
GALLADE 发表于 2025-9-6 10:41
你这个阶段我早经历过了,给你的建议就是快去沉淀,熬到自己前额叶完全发育,你会感谢我的 ...
直接切了不更好,等发育不如手术治疗一下
—— 来自 HONOR ALI-AN00, Android 15, 鹅球 v3.5.99-alpha
ultraseven 发表于 2025-9-6 10:44
谢谢。可惜个体差异发育早就定型了,没法向您一直学习了,很遗憾
“蠢而自知,不过不功”
还加括号和脚注解释
哦~我的上帝啊!你简直有32颗甜牙齿(试图解释什么是甜牙齿)!看看这他妈是人话吗
只是好奇,支持任何作品都要完全本地化的谭友是怎么看待美职篮,怎么看待很多文学作品的译本里,对于作品中出现的其他语言作保留原文加注释的处理,怎么看待不同的字幕组,对于《犬之岛》中日语不同(翻译还是不翻译)的处理的。
UmarIbnLaAhad 发表于 2025-9-6 10:51
这要从阅卷方式说起了,都是抓的老师阅卷,一个小组长指挥总体阅卷,你写不完肯定打0,因为不会被组长追 ...
原来这样,那我知道自己还是太菜了,跟分数无关不过英语这么好各两篇,日语这边是日译汉两篇40分,汉译日要三篇60分占大头
本帖最后由 nukacolamania 于 2025-9-6 11:15 编辑
ultraseven 发表于 2025-9-5 23:54
这里翻译的一个月30天从哪来的?直接翻译过来不就是32颗甜牙齿
唉,老头
唉,滚动条
Monk hits umbrella no hair no sky
—— 来自 motorola moto g stylus 5G (2022), Android 13, 鹅球 v3.5.99
睡完觉起来打丝歌前刷刷论坛,呵呵这贴有纠结sweet tooth字面意思一定要写出来的,纠结那啥30天32天的,真是哪里都是外行想要领导内行。
前面有gemini提供的三种翻译,可以来说下:
翻译1 (最贴切,保留了原文的幽默感):
她酷爱甜食,你简直可以说她那32颗牙都是为吃甜品长的。 这个其实跟3一样,下面再说。
翻译2 (更符合中文习惯的意译):
她非常爱吃甜食,可以说得上是嗜甜如命了。 原文其实就是表达这个意思,但是要是甲方那边说请译者尽量保持原文风格,那这里跟说她有32 sweet tooth带来的阅读体验就不一样了。口译倒是可以来个刚才那sb说了这么多就想表达这啥啥意思。
翻译3 (直译并解释,带有俏皮感):
她特别爱吃甜食,可以说她的每一颗牙齿都是“甜牙”。 这个1、3都属于逮着那sweet tooth不放了,我们中文里从来没有这种说法,我上个贴就说过了不懂sweet tooth到底什么意思就去查查,这tm跟牙齿无关。这句话要表达是2的意思,那翻译换了一种中文里能直接读懂,且符合原文风格的表达没有问题。
我感觉前面有位老哥说得对,这帖里有不少认识单词但其实不懂英语的人在跟专业的说你懂个屁,你连牙齿的英文都tm不认识还翻译个锤子。这事让我想起了原来在其乐还是泥潭评价啥游戏外国人说了个this is the shit,有人说哦这是个烂游戏,有哥们说这是说这个游戏不得了,前面那位就说你懂个锤子,老子还不晓得shit什么意思吗。顺便我又想起了fine shit你们觉得又是什么意思呢?
甜牙其实很好理解,“中国胃”“零食胃”这样的名词用法比较类似,但是没有就没有,当前中文语境下“甜牙”就是没有这个意思,甚至可以说没有这个词。要是哪天某个作品流行了爆典了成为日常中文都懂的词汇了那直译就OK了。
如果非要对应,用“甜食胃”就只能“她另外有一个甜食胃”了,显然和原来的意思比失之俏皮,也一样会有人说32哪去了数字梗哪去了。翻译追求每个语素都对译说明确实造纸实在太低,真正要学习的人该做的是开始思考【这两种语言在这个表达上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这类问题,而不是赛博社交上抬杠
当然这不是说支持打着“为了译好”就可以改元素加元素这种垃圾翻译。地啼龙翻成天地啼煌龙,有イシュ就有Ishtar就有金星就有金所以煌字合理,日本人起名字的时候喜欢大杂烩所以安努+伊斯塔揉一起一定就是命名的思路,这种不学无术的流量大V先定结论再开始低级AI式幻觉狗屁输出赚流量,然后共鸣共振一群小白玩家跟着叫好,这也是本帖所说问题的一大助力
这有什么好争的
日文词有的是随便乱挪,还直呼地道的
甜牙还是底子太差了,需要二次元美少女口嚼一下
本帖最后由 DTCPSS 于 2025-9-6 12:40 编辑
娱乐作品里的梗是为了让读者看到这里会心一笑,按照功能对等让中国玩家看到译文时能产生和英文玩家看原文类似的情感就行了,不用硬着贴近原文字面意思。
加注解在游戏里是大忌,极其打破沉浸感。
非要保留32这个数字该不会是因为mmq那个没看到译文有同一个数字就示警的鬼畜功能吧……多年前当译员的时候和审校干架的记忆,全都回来了
本帖最后由 南有嘉鱼 于 2025-9-6 12:43 编辑
喜欢抠字眼把原文所有词都塞进译文的一般是翻的不够多或者追求无功无过,还在"译文的用词甚至是结构在字面上一定要和原文对上"的阶段。
翻多了看多了以后会进化到"倒也不用啥都对应原文,读着不顺该省略就省略、该重写就重写",比起原文的字面更重要的是原文的意思,再进一步说则是意图 (功能作用)。
俚语双关之类的完全可以更进一步,字面直译成中文不像人话的就自己重新编一句。有上下文相关的关键词就围绕关键词编,实在编不出人话就连带上下文的同一个关键词全部重写直接换梗,作用一样就行。如果没有前后呼应的关键词就更省事了,一次性俏皮话的译文只要符合说话人的人设爱咋编咋编,游戏汉化又不是做用来学外语的双语对照本。
拿楼里这个"甜牙"的例子来说,后半句的"甜牙"是对前半句"喜欢甜食"的补充说明,只要能表达出"好甜口",个人而言后半句纯粹是选择哪种中文表述的区别。译文写成"一个月恨不得吃32天糖"还是"满口牙齿都是甜的"都没啥问题,译者风格不同也正常只要是人话就行。
至于其他地方有没有对同一个人用到同一个梗,在译者看不到所有文本的情况下是不可知的,这是项目管理的问题。能看到的人不在乎又或者钱太少没法在乎,也难怪无功无过的字字对应才是常见情况了。
就像"本地化"到完全不分场合满嘴网络梗/抽象话不合适、正常英文的译文硬要凑成文言文有问题,外国作品就得像译制片那样翻译才有外国味道也是有个度的。
要让译文说人话,很难。
本帖最后由 DTCPSS 于 2025-9-6 12:42 编辑
翻译悖论:需要翻译服务的甲方本身一般很难判断翻译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