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警告) 光与影的远征队33号 通关感想
本帖最后由 lega-II 于 2025-8-14 13:26 编辑这个月终于打完了这个游戏,感想颇多,可惜现实中的朋友要么对游戏没兴趣要么没有打完,也没法讨论。所以在这里写下这些感想,当作给自己留个纪念。也欢迎大家拍砖。
==========以下剧透警告===============
主创Guillaume说这个游戏是个关于悲伤的故事。而故事也并不复杂:美满的一家人突然遇到变故,儿子烧死小女儿烧伤。悲痛之中,母亲躲进了儿子生前唯一的画作中逃避现实,还画了包括自己家人在内一城的卢明人陪着自己过家家; 然后看不下去的父亲进去,按照家人的形象画了4个泰坦大战母亲,打到天崩地裂世界崩坏,两个人关在纪石上下打冷战;姐姐为了帮爸爸,制造了满世界精怪猎杀卢明人,不让他们的颜料回到母亲手里。然后妹妹进去想帮姐姐忙,出了点意外被母亲画成了卢明人,阴差阳错的重新度过了16年画中人的生活。
所有玩这个游戏的应该没有人不会对音乐印象深刻。哪怕现在提起游戏的场景/boss/人物,会立刻想起他们的配乐,比如维索的钢琴,老宅的电音,司灯的小提琴,千面的大提琴, 刷头精的萨克斯。我猜大多数人来说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在纪石里和雷诺阿战斗。记得剧院魅影的同名曲有个著名的评价“音乐剧中的摇滚”,而这里也是,在纪石里漫长的地图的尽头,玩家做好准备对付boss的时候游戏给了一首摇滚,电吉他和小提琴的轮番独奏,连唱法也不再古典——其实在旧卢明老宅那里的战斗里已经听过一次,但是这里加上了人声之后带来的冲击无与伦比,应该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在这里先被硬控5分钟听歌吧。
而这些音乐出自一位普通的吉他老师,Lorien之前没有任何游戏音乐制作经验,只是出于爱好上传过五十多个自己业余做的游戏配乐练习。他说参与到这个项目简直是梦想成真。所以你可以感受到,这个游戏的音乐充满了那种生怕做的不够好而倾尽所有的热情,没有平庸凑数的曲目,都是没有下次的大胆尝试。说到这个,不得不提到DAtV大电视,找了Hans Zimmer来配乐肯定花了很多钱,但是得到的结果却乏善可陈,这就是有没有魂的区别啊。
同样的,本作的艺术指导也是没有任何游戏制作的经验的。Nicholas之前是做舞台场景设计的,他的artstation上一堆蒸汽朋克的设定图,据说Guillaume原本的企划 We Lost 也是个蒸汽朋克世界观的, 不过最后到游戏里蒸汽朋克大概就剩古斯塔夫机械臂了吧, 但是印象派油画的风格却还是继承了下来。整个游戏的不少场景都给人一种舞台的感觉,比如说开场那个港口,男女主角握着手,然后远方背景里绘母站起来把背景的34换成了33, 整个场景只有两句(G: ”I am here”.S:“I know, I know”) ,却无比动人。而很多地图更是进去就是一幅画,然后随着探索慢慢展开画里的细节。地图上散落的光点和日记暗示着过去发生的事情。怪物的配置很多时候是为了美术需求的,这导致我一直舍不得打一些不可再生怪,比如天上那条灯塔龙和海里行走的那个巨偶,打掉之后总觉得世界缺了什么浑身不舒服。
说起台词,当然很可能是成本问题,这游戏台词量极少,在这个rpg比拼剧本长度的时代反其道而行,角色之间的对白非常简洁,营地的对话也不啰嗦,基本都是关键句出了之后就结束,剩下不重要的直接用几行文字给你总结一下。而两个结局动画里都是一句台词都没有。Charlie Cox说他的部分4个小时就录完了(他来配音估计也是资方找来的广告牌),其他各位主演恐怕也长不到哪里去,至少和天国拯救2光亨利一个人就有500多个小时的录音来说肯定没法比。当然天国拯救2我也非常喜欢,但是这种没有任何分支的单线叙事外加没有多少有意义的选择也让我玩的非常轻松,特别是让我在营地过好感剧情的时候,完全没有da,bg这种每次队友个人剧情都如临大敌,比打boss还有紧张感(当然这个也不是抱怨)。虽然台词少,但是叙事的效果却依然很好,不得不说写手的功力还是很在线。该传达的感情传达到位,该给出来的信息和线索也很清晰。 角色们对话里亮点不断,特别是Esquie真是令人爱不释手, 软绵绵的说着mon ami的时候有礼貌地简直不像是法国人(他那个邻居大乌龟倒是非常符合英国人的刻板印象,而这游戏里最符合法国人刻板印象的大概就是克莱雅吧~)。因为叙事诡计的需求,前半段有些谜语人,不过玩家应该中期就可以通过代词猜到出场的角色大概有两个版本, 并且整个故事多半是发生在一幅画里。二周目再玩出的时候就会发现台词指代其实一清二楚了,并没有搞碎片化叙事不说人话。
故事的两个主角维索和马埃尔,他们都是有缺陷的主角。维索就像代表他的泰坦 ——“用谎言守护真实”, 为了让远征队达成自己的目的,从一见到远征队开始就满嘴谎话。但是另一边他对远征队的感情并不是假的,看大家情绪低落的时候,会忍痛让monoco把自己砍成两截搏大家一笑。和马埃尔一起弹琴的段落也不能说都是演戏。游戏里一路上他送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妹妹,姐姐,送走了自己的所有的家人,虽然他嘴上已经和自己的画中的家人切割了,但是真的是这样么? 哪怕是画爸爸,对峙的时候维索全程不敢正视,宛如做错事的小孩,多少也暗示了他当时的心情。而妹妹不打一声招呼就被抹煞之后还少见的动了气——在送走妹妹之后我就觉得他的人物弧光一定是自己消失了。甚至在第三章开始,他还后悔了,选择跟着马埃尔逃走,而不是让爸爸当场把他抹煞完成夙愿。他甚至还教马埃尔学会使用画师的能力带,大概是那封没送出去的信给了他希望——只有所有的绘师从画里消失,画里的悲剧才不会重演。直到决战之后看到在现实中身体到极限的妈妈和一心只想着留画里度过余生的妹妹,才死了心决定要毁掉这幅画。——真是很久没有在游戏里遇到这样复杂有缺陷但是又令人信服的主角了。
而马埃尔/阿丽西亚,就像画里阿丽西亚的那封信里写的,是唯一和他们生活过的绘师,可能是找到第三条道路的唯一希望。在她的自我描述里,她的生活中一直在失去,因为周期性的抹煞,作为卢明人的16年她应该是失去了很多熟悉的人,直到失去了古斯塔夫; 而在现实中她失去了自己的哥哥, 失去了一只眼睛和声音。所以在取回了绘师的能力之后她偏执的不想再要“失去”。这个偏执造成了她最终宁愿欺骗父亲,忤逆哥哥的意愿,硬是要重塑一个看似圆满的卢明城。其实取回记忆之后的阿丽西亚已经不是之前那个古斯塔夫死后拒绝他人帮助还质问Lune为啥能像没事人一样的马埃尔了。在探天和天空宅邸的剧情里,说话有着众生之上的疏离感。她已经变了一个人,这个时候的她已经没有办法和画里的其他人真正交心了。这就是阿丽西亚的悲剧:在游戏最后唯一可以走入她内心的人可能只有古斯塔夫,而古斯塔夫已经死了。我想如果当初维索救下了古斯塔夫,恐怕画里阿丽西亚的愿望真的可以达成。
所以到最后,两个选择都不完美,维索结局虽然是符合现代人认知的“好”结局,但是整个画中世界被毁了,卢明人的远征结果上还是失败了;而马埃尔结局就不用说了,和“好”完全沾不上边。 要我说对这游戏结局不满的话,这里就算一条: 这两个结局水根本没有端平,我想大多数人(样本仅限于我和我看过的所有主播)在最后时刻选择的时候都觉得维索是对的,选马埃尔一定会雷。
仔细想想,游戏里出现在这样有批评价值的故事并不少见,在老游戏里更多。但是制作水准和完成度达到这种规格的,最近是几乎没有见过。大成本的制作在剧本上是清一色保守的,就算有点争议内容也会在其他地方找补,争取谁都不得罪。而我觉得这正是这个游戏最不商业化的地方。现在33号远征队在评论界、玩家社区、市场上获得压倒性好评,恐怕这些主创们也完全意料不到——我感觉他们只是想做一款自己能过瘾不留遗憾的游戏而已。 希望之后可以看到更多有冒险性质的高完成度的游戏问世——只要长板足够突出,玩家并不会在乎其他地方的缺陷。
话说回来,我一直觉得育碧再怎么摆烂,做一部小成本艺术风格强烈的作品还是做得出来的。但是有一点我觉得育碧肯定做不出,就是结局,我想如果是育碧来做这,第一件事情就是安排一个和收藏要素联系的隐藏结局,连细节我都想好了:(A Paint of Love)妹妹最后想起画中阿丽西亚的那封信,决心在世界画爱。她抹煞了画哥哥,和哥哥的残魂告别,留下了自己的一部分灵魂代替哥哥的残魂重新画了这个世界,这幅画成了维系全家人感情的共同作品。被父亲抹煞的卢明人画了回来,然后马埃尔和古斯塔夫/苏菲在港口含泪告别,接着镜头一转, 在现实世界醒来的阿丽西亚发现,爸爸正坐在她的房间里留着灯等她。。。。
——是不是合情合理,连各种伏线都是现成的。但我在通关前就知道,作者最后不会给我包个饺子。完美的故事转瞬即逝,真正让人坐立不安、魂牵梦绕的,往往是不完美、充满遗憾的——正如艺术,正如生活,正如这支光与影的远征队。
虽然台词是最初用英文写的但是玩法文版,觉得台词写得特别“法文“顺畅。谢谢楼主的分享,和楼主感想一致,觉得完全就是一部难得的艺术作品,游戏做到这种程度也是了得,不管是美术音乐还是剧情,都浑然一体配合协调很搭配,我觉得应该是今年最佳,作为JRPG, 近几年也是无出其右 une vie a taimer实在太上头了,在跑步歌单置顶了三个月还没舍得换最新OST里33分钟版本大串烧也挺不错 这游戏大量使用人声bgm还能和场景/氛围/剧情配合的极好,这音乐制作人以前甚至没做过游戏配乐,真的神了
剧情方面我的一个个人看法是,正是Gustave的死让玩家能体会到画中人也是“存在”的,强化了共情,这样Verso和Alicia的纠结才能更好的立起来
顺便法配挺带感的 本帖最后由 红魔馆的糖 于 2025-8-14 11:13 编辑
这游戏前期我给8分,中期我给7分,后期只能给3分
整体的感受就是
有点意思>不赖>真不错>开始无聊>他妈的,白皮果然还是白皮
不过音乐确实没得说,应该是今年第一了。各种曲子之间还有各种变奏,变词和联动,这音乐制作还是个雏,真是挖到宝了 本帖最后由 lega-II 于 2025-8-14 14:23 编辑
KevinGraham 发表于 2025-8-14 11:08
这游戏大量使用人声bgm还能和场景/氛围/剧情配合的极好,这音乐制作人以前甚至没做过游戏配乐,真的神了
剧 ...
叙事上来说,古斯塔夫,包括更前面的苏菲,都是用来展示不同人如何对应悲伤的镜子吧。从故事发展上说,古斯塔夫的死感觉是Maelle这个人物弧光要完成的必经之路,如果他不死,最后她身边真的有这么一个father figure可以开导她,古斯塔夫又不像真爸爸妈妈那样背负着现实事故的原罪,以卢明人对生死的态度,最后Verso和Maelle这个二选一可能根本就不存在了,真的可以大团圆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古斯塔夫必须得下线。。。
画里人我觉得卢明人的抗争,过去远征队的历史,Lune对远征队的执着,Sciel对亡夫的不舍和豁达,这些足以让玩家体会到画中人的“真实存在”,这个我觉得至少玩家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和画中人共情的吧。
其中还包括了画里的那一家人,也是一个比一个悲剧:画姐姐被抓起来当枪使;画爸爸被Aiine植入了对儿子死的愧疚和责任感,所以哪怕儿子恨他也要救儿子,深爱着儿子但是却和儿子打了几十年冷战,想想就觉得悲壮;画妹妹更是无缘无故被画成了烧伤的样子,就是因为aline自己放不下对女儿的责怪。
所以导致了最后选择的失衡: 到结局的时候大家其实心里都清楚,对现实和画里都好的做法就是绘师们滚出画布,不要把现实里的纷争放到画布里来解决。所以选Maelle根本不解决问题。。。 本帖最后由 lega-II 于 2025-8-14 14:26 编辑
KUMA 发表于 2025-8-14 03:48
虽然台词是最初用英文写的但是玩法文版,觉得台词写得特别“法文“顺畅。谢谢楼主的分享,和楼主感想一致, ...
我的法语太烂了,听不懂,试了一下最后还是用的英语,我看口型好像还是配的是英语?另外我还有点声优厨,想听Ben和Jennifer。。。
这游戏的英语台词也写的很好,很多句子现在还记得,"when one falls, we continue, WHEN, NOT IF!", Esquie的那段"Wheee" WhooWhee"的聊天, 画妹妹那段 "Those who know not, they are not"的独白。。。
看现在社区舆论的话,如果后面三个月没啥黑马应该可以拿不少年度奖吧。 红魔馆的糖 发表于 2025-8-14 11:12
这游戏前期我给8分,中期我给7分,后期只能给3分
整体的感受就是
后期3分有点过了,5分差不多,当时就想赶紧结束吧,满篇的废话和弹反 我的RPG末盘综合征又发作了,游戏故事进入尾声阶段后 放着 放着就忘了继续打下,但是这不妨碍我认定这游戏 就是今年的 最佳RPG没有之一,BGM全是神曲,打老妈的最后阶段,老妈瘫坐在地上一个劲的给你加血,我打了一下后发现不对劲,然后 跳过了十几个回合,没有下手,老妈就一个劲的给主角团加血,我不忍心下手 ,想看看是否跳过一定回合后是否会有 特殊剧情演出,然而并没有,心里非常不是滋味,但是也感觉到了这游戏的想表达内容 最终为了推进剧情还是下手了........ 能给高分的是美术音乐搭配的非常好,音效配合下手感不错
战斗系统我非常不喜欢 都回合制了还要玩那套魂系闪避,明明词缀那么多,可以搭配出非常多组合效果还有团队,最后还是要躲QTE 后面还要大躲小躲连续躲,我玩回合制是来玩这个的?很多跨级BOSS不是靠技能搭配,是靠反应。到中期妹妹就成剑圣不提了,不打隐藏怪主线毫无难度。
剧情前中期悬念拉满,人物塑造也不错,到后面解密的时候我都快翻白眼了。这个反转对我来说就这?行吧你爱怎么说怎么说吧,反正一开始那么大世界观到最后全是发癔症也很……
剧情上我可以理解古斯塔夫下线这点,毕竟真主角是妹妹。但是古斯塔夫下线后完全可以是妹妹继承古斯塔夫作为领队,我觉得这样作玩家后面带入感会更深,泽维尔不是说他不重要,但是他的戏份到后面才知道,中后期我对这个角色毫无带入感,你谁啊你?玩家带入主角的驱动力全无,还要看他和两个女主角谈恋爱就更加莫名了。总觉的老古是真命苦 lega-II 发表于 2025-8-14 13:58
我的法语太烂了,听不懂,试了一下最后还是用的英语,我看口型好像还是配的是英语?另外我还有点声优厨, ...
原配是英文,嘴形都是对的英文。但是法语我觉得配得更好。这游戏就该玩法配。另外Esquie的配音,法语和英语都是同一人,另外他做人物的motion capture 。真是厉害的兼职 你们都很喜欢这个要闪避和完美格挡的回合制战斗吗 胡子大叔死了,换另一个胡子大叔上来
这个操作我真的没太懂,从画面上看换了和没换差不多,你哪怕死个美少女换个老头上来也行啊 说得挺不错的,这个游戏的皮相好得惊人,我至今难忘吕涅在维尔索决定毁画时的表情,震惊、愤怒、不甘和无力全都集合在一张脸上。
可惜战斗部分设计得不太行,中后期完全变成了叠叠乐的游戏。 这游戏前中后期就很适配那张形容美剧的素描马图 阿卵真是牛逼 发表于 2025-8-14 17:56
你们都很喜欢这个要闪避和完美格挡的回合制战斗吗
百度了一下,截止八月份,全球销量370万份。喜欢的人其实并不多。 我玩完没觉得维尔索哪里真心了,除了和那个会飞的大伙计讲话感觉是真的外,也就选玛埃尔结局的战前对话那段道心破碎的样子比较真诚了
也许就这段他不面瘫吧 游戏性太糟糕了,场景辨识度不高,切换战斗场景加重了迷路,探索体验很差,强敌强制弹反,build失衡,像西蒙这种boss不用秒杀跳过简直吃屎
这游戏的可玩性也就比星之海这种玩意强点 天选之子 发表于 2025-8-14 18:57
百度了一下,截止八月份,全球销量370万份。喜欢的人其实并不多。
首发XGP,半年卖了370万,还不多?光荣看了这回复都哭了 转家庭伦理受不了 我还是想玩勇者斗恶龙的套路 换了主角之后越来越感觉玩不下去 看了下后面剧情弃了 真的是一下子极大的割裂感和???
对于RPG游戏来说这个剧情转折设计我觉得是极其失败的 当然游戏在美术 音乐和回合制战斗创新上的品种很值得肯定
只是对于我来说再好吃的饭 里面要是掉了一坨屎 我知道了之后也是绝对吃不下的 原本跟这游戏结局已经和解了的,毕竟它也谈不上多烂,顶多是没什么新意。很难想象2025年,脑后插管机械飞升都快要成为现实的今天,编剧还要把故事主题落到“不要沉溺于虚拟世界,要鼓起勇气面对现实”这种老腔老调上。但当我发现编剧是个亚裔女才恍然大悟,什么控制欲极强的爹,逃避责任的妈,支离破碎的原生家庭,好家伙,这不就是近几年欧美影视剧里常见的“东亚家庭群体焦虑和自我反思”故事的模板吗,直接就气笑了。接着年底把goty拿到手,游戏界的《瞬息全宇宙》也不过如此了 育碧搞出过波斯王子(2008)收尾亲手毁掉整个游戏流程的努力“为了你可以放弃全世界”啊,未必做不出这种结局吧(至少2008年的育碧未必,2025的就不知道了…. 本帖最后由 天选之子 于 2025-8-14 21:18 编辑
缺德猫 发表于 2025-8-14 19:51
首发XGP,半年卖了370万,还不多?光荣看了这回复都哭了
我觉得单平台300W+,全平台500W+才算火出圈。低于这个数只能算圈内自娱自乐——比如FF7RB和小机器人。 差点被鉴证乐子人毁掉的一款游戏,发售初期莫名其妙就被一部分见证人拿来当作批判的材料,好在这游戏销售后劲实在不错,很多人知道结局还是会为了美术和战斗去试一试,而且现在回过头来看陆续给这游戏剧情打好评的人也不少,无论国内国外
我怀疑这游戏在见证人眼里大概当作美末2一样的样板去批判了,用以哗众取宠 年底拿点奖冲击五百万轻而易举啊,剧情虽然难评,但很多现代游戏让人厌恶的要素也没有。 本帖最后由 zhzij111 于 2025-8-15 00:05 编辑
地图(无争议的烂,走两步就分不清前后开始迷路)
战斗(加了精防和闪避的回合制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
剧情(宏大剧情最后收成俩女人犯网瘾祸祸无辜纸片人)都是一坨屎。
但美术和音乐又很牛逼,3比2总体上来说打完了我是觉得亏了想退款的,可惜退不掉
—— 来自 鹅球 v3.3.96 KUMA 发表于 2025-8-14 17:53
原配是英文,嘴形都是对的英文。但是法语我觉得配得更好。这游戏就该玩法配。另外Esquie的配音,法语和英 ...
这我倒是知道,毕竟小工作室,所有的男性角色的动捕/面捕都是这位演员,所以Renoir Verso和Gustave眉眼间都有些相似,我曾经一度以为这三个人是同一人在不同时间的版本。。。
然后配音是对着画面配的,所以有些时候会有嘴形对不上,一般就是那种配音的时候才改台词的段落。。 本帖最后由 lega-II 于 2025-8-15 09:25 编辑
h1r0 发表于 2025-8-14 19:04
我玩完没觉得维尔索哪里真心了,除了和那个会飞的大伙计讲话感觉是真的外,也就选玛埃尔结局的战前对话那段 ...
至少还有对monoco也挺真诚的呢,monoco和esquie这两位都是一开始就知道他想干嘛的,记得monoco在解释为啥要插队复活noco的时候还说了一句大意是“我知道你要干嘛,所以我绝对不会乖乖排队等”。
我觉得说他对队伍里其他人没有感情也不太合理,不然第三章开始的时候他留着等Renoir把他抹煞就完了不用陪着马埃尔逃走,还教她怎么复活那两位女队友。这游戏的感情表达还是挺浪漫的,除了马埃尔对古斯塔夫,并不会有太明显的直球。 thealoneer 发表于 2025-8-14 21:12
原本跟这游戏结局已经和解了的,毕竟它也谈不上多烂,顶多是没什么新意。很难想象2025年,脑后插管机械飞升 ...
这游戏又不只一个编剧,一个编剧也拍不了板,我玩下来这剧情明显更像西方各种史诗神话中人类宏大叙事一转天神家庭纠纷,这也更符合欧洲那块对这游戏剧情好评的尿性
—— 来自 realme RMX5062, Android 15, 鹅球 v3.5.99 这游戏剧情是自洽的,讨论的主题也不是什么沉迷虚拟、幻想这么简单,维尔索和妹妹都是比较复杂的角色,我是觉得比jrpg拯救世界样板戏好太多。雷诺阿和阿莉涅的感情和想法一首《用一生去爱》全包含在内了。
当然,剧情没问题不代表叙事没问题,很多情节处理其实都比较有争议。 本帖最后由 lega-II 于 2025-8-15 08:44 编辑
仲可怀 发表于 2025-8-14 14:38
能给高分的是美术音乐搭配的非常好,音效配合下手感不错
战斗系统我非常不喜欢 都回合制了还要玩那套魂系闪 ...
这个战斗系统确实需要再打磨一下,完全可以理解为啥回合制爱好者不太喜欢这个战斗。
我自己其实挺喜欢这个战斗模式,特别是第三幕那几个超长连段的支线boss出来之前,这游戏弹反的手感做的很好,还配上跳和变灰反击这两种糖,蛮带感的。不过也清楚这个爽感和我玩血源只狼的挺像,而不是传统回合制那种在菜单里研究各种配合,实战里规划计算接下来几轮的动作完成击杀的乐趣。
不过市场反应挺好, 所以至少说明回合制加动作要素这个方向是对的,只是大概不需要做成这样只要能弹就可以越级挑战任何boss的程度。这游戏里会越级去挑战很难的boss的玩家多数是希望游戏有些挑战的,但是在弹了20分钟干掉一个越级怪之后一下子升好多级,拿到的石头武器属性一下子高了许多,导致回到主线一下子没了难度,反而失去了挑战的意义。
剧情的话,不发这贴我还真的没有意料到那么多人会有对剧情意见那么大。。。小说写了几千年,桥段也就是这么一些,真较真起来哪有什么新故事,都是老黄瓜刷漆。但是故事有头有尾,文笔在线,有铺陈有收束,有转折有回味,已是不容易。光是故事有批评价值就比市面上大多数游戏要强了。
我其实不太清楚所谓的代入感,大概就是指的是和角色共情吧。这类大家穿得漂漂亮亮去冒险的JRPG我觉得很多都属于群像剧吧,并没有一个作为叙事窗口的绝对主角,营地里不仅有verso和其他人的互动,还有其他人互相之间的互动,写日记的也是妹妹。古斯塔夫故事比较简单,维索上来就一副不说实话的样子,肯定不如对古斯塔夫有感情,但是也不影响你和其他队员共情吧。至于那个恋爱本身也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插花,成年男女末世旅行找点乐趣而已,又不是私定终身,游戏里也就两句话,连语音都没有。
本帖最后由 thealoneer 于 2025-8-15 10:19 编辑
刑部姬真可爱 发表于 2025-8-15 07:59
这游戏又不只一个编剧,一个编剧也拍不了板,我玩下来这剧情明显更像西方各种史诗神话中人类宏大叙事一转 ...
通关职员表我跳过了,没注意有几个编剧,后面查资料说剧本开始是制作人写的,后面从招了这个亚裔女做首席编剧,后面针对编剧的采访都是她出面,还特意宣传了她之前没从事过游戏相关行业,不喜欢玩游戏之类的“特点”,我觉得这很能说明问题了。只能说33的主角都换成了白皮(哪怕吕涅那种看似亚裔实际上还是白皮性格)所以被很好掩盖起来了。如果你看过我说的那类欧美影视剧,哪怕只看过《瞬息全宇宙》,应该很都容易get到里面的那股味。我最开始还觉得这类作品的确精准切割到了东亚家庭的因为教育观念社会环境导致的群体伤痛,但后来这种问题被反复拿出来讨论,已经成为一种新的zzzq和刻板印象了,而且动不动就是说教和反思,就开始越来越反感。
另外就像我一开始说的,即便如此我都不认为这个故事很烂,因为这个剧本真正最大的问题不是出在剧情上,而是叙事逻辑上。我在刚开始玩的时候还跟朋友讲,这游戏角色塑造的不错,对白寥寥几句就能树立起人物性格,比日系和国产二次元谜语人讲究太多了。结果到第三章绘世的真相被点明之后,除了妹妹和维尔索戏份依旧多,其他角色存在感直接跟着隐去了,台词都肉眼可见的变少,似乎都欣然接受了自己不过是个被创造出来的npc身份,甚至连质疑都没有。最终大战更是兄妹俩人一台戏,旁人真就是背景板而已。可以说是编剧亲手把前面塑造好好的角色变成了工具人,把玩家前半程旅途收获的羁绊变的毫无价值,只为了满足一个所谓有争议有深度的结局。我只能说建议还是警惕虚无主义陷阱吧 thealoneer 发表于 2025-8-15 10:18
通关职员表我跳过了,没注意有几个编剧,后面查资料说剧本开始是制作人写的,后面从招了这个亚裔女做首席 ...
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就拿隔壁明末举例,明末的所有精华糟粕都可以归于夏思源,因为夏思源是总制作人,所有故事内容都需要他拍板,而33这无论如何都只是一个编剧,哪怕是首席,拍板的也一定是总制作人或组,你可以说首席编剧提供了某种思路,并且制作组按这种思路去写了这个剧情,但是这无疑是一个西方故事,只有西方人才会这么喜欢将人民的开天辟地,变为神明的恩赐或惩罚。
即使你坚持认为这位编剧的“女性亚裔”身份对故事走向起了很大作用,那我也只能说她作为“女性亚裔”,早就被西方文化的染缸染透了,所以根本写不出劈天盖地的故事,只能去扯家长里短,这种“家族+神明”的故事结构才能获得西方玩家的喝彩。 关于战斗系统,LZ说弹反手感很好这点我也赞同,毕竟制作人说师承自鬼泣5,前期刚上手的时候觉得很爽,但是越到后期就发现弹反结合进来的很生硬。从底层逻辑弹反这种高收益高风险的行为就是和rpg的收集成长构建bulid背道而驰的,后期那些快慢刀长连段狂叠debuff的怪把玩家的游戏体验硬生生拉扯到两种极端,要么做尬弹逼反复坐牢反复的练,要么想办法otk。我不知道西蒙多少人是弹反过的,但大多数都应该是司汤达秒的吧。在s1黑暗喻幻想虽然是zzzq,但说实话这游戏后期战斗给我的体验和暗喻幻想是一样一样的,都属于表面上技能职业百花齐放,实际上大多数玩家最后都只用一个套路,要么轮椅要么坐牢。关键这游戏凹otk还没有暗喻幻想方便,起码人家可以随时暂停菜单重开当前战斗。哦听说后来更新把这个加上了是吧,看来他们心里还是有点数的 刑部姬真可爱 发表于 2025-8-15 10:38
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就拿隔壁明末举例,明末的所有精华糟粕都可以归于夏思源,因为夏思源是总制作人,所 ...
你说的没错啊,我说这些目的并不是为了强调“亚裔女”这个身份,我反感的正是这种西方视角下对东方家庭的审视和剖析,本质上这何尝不是种傲慢,好像所有东亚家庭都有病态的父母一样。33当然是一个西方故事,只是亚裔女编剧在创作中夹杂了某种价值观而已,甚至有可能是不经意间 pzk 发表于 2025-8-14 18:21
说得挺不错的,这个游戏的皮相好得惊人,我至今难忘吕涅在维尔索决定毁画时的表情,震惊、愤怒、不甘和无力 ...
吕涅如果能出游戏,第一时间元素初生八段锦全砸到制作组脸上。 lega-II 发表于 2025-8-15 08:33
这个战斗系统确实需要再打磨一下,完全可以理解为啥回合制爱好者不太喜欢这个战斗。
我自己其实挺喜欢这个 ...
可能因为我玩游戏从来都是看故事的心态所以剧情上没有以往看到那种梦结局的虚无感,因为里面的情感传达很到位
另外这游戏的世界观上各种贴绘画的名词,一到宅邸收集到绘族那张唱片的时候大概就对绘界的设定有预期了 你这个抛开古斯塔夫不谈这个游戏如何如何的手法,让我大受震撼 呃跟革命老区人说“人民的开天辟地变为神明的恩赐或惩罚”吗?很明显是故意反宏大叙事的啊,沉迷cosplay的妹妹把拉起来的亡魂叫“最大的远征”本身就很讽刺。 这个游戏比那种虚无剧情好的一点在于编剧是有自觉的,把吕涅的愤怒和姐姐的不屑都表现出来了,没有自欺欺人式的自我感动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