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bo
发表于 2025-5-12 10:58
wtyrambo 发表于 2025-5-12 10:05
同期最近,是指NS和10年前的PS3打55开,NS2和10年前的PS4打55开吗
厂家的看法跟他说的差不多吧,ns2目前公布的几个3A移植基本都是原工作室亲手弄的,ns时期可看不到这景象
淡定君
发表于 2025-5-12 12:42
这世代的游戏都倾向多给几个图像选项给玩家选择,也是挺好的。
给个马赛克画质60fps,1080 30fps就轻松满足玩家基本需求。
优化得好直接1080p 60就更不错了。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关二爷
发表于 2025-5-12 12:59
想到我还在玩ps2模拟器
mjzs07
发表于 2025-5-12 13:07
wtyrambo 发表于 2025-5-12 10:05
同期最近,是指NS和10年前的PS3打55开,NS2和10年前的PS4打55开吗
看我发的贴 ,ns读盘已经吊打ps4就离谱
强尼高达
发表于 2025-5-12 13:09
泰坦失足 发表于 2025-5-12 05:13
要是一路掌机玩下来的, NS2应该是离同期主机/PC性能最近的一代吧. 真的好奇现在的数码爱好者和游戏老玩家( ...
PSP性能远超PS,很多游戏的表现力接近同期主机PS2了,后期也大量PS2游戏移植了
再往后还有PS2大作宁可把正统续作缩水出在PSP也不是PS3上你敢信
ajsh
发表于 2025-5-12 13:26
本帖最后由 ajsh 于 2025-5-12 13:28 编辑
这样说来switch2也能移植一些现时代画面水平的游戏比如亡命之徒啥的并且(至少从宣传片上)没有大幅缩水,已经是任天堂掌机除了gameboy最接近同时代主机的一次了
switch也有doom,不过缩水严重,不提。
魔法师lain
发表于 2025-5-12 13:42
强尼高达 发表于 2025-5-12 13:09
PSP性能远超PS,很多游戏的表现力接近同期主机PS2了,后期也大量PS2游戏移植了
再往后还有PS2大作宁可把 ...
不止,有ps3游戏正统两个续作都只有psp的,
gogoneogg
发表于 2025-5-12 14:29
连ps4 pro的性能都达不到。。。
zxz1994
发表于 2025-5-12 15:38
像2077那样,性能40fps,画质30fps的情况应该挺多的
40fps+vrr也是挺不错的体验了
就是底座模式的vrr现在还不能确定
落油Я
发表于 2025-5-12 15:38
马车同屏4人不掉帧不知道算不算要求高
NS上同屏3人已经开始掉帧了,如果NS2还是不能做到4人同屏畅玩的话还挺难绷的
byisme001
发表于 2025-5-12 16:24
ns2是hdmi2.0吧 能vrr吗
ppa11
发表于 2025-5-12 16:44
强尼高达 发表于 2025-5-12 13:09
PSP性能远超PS,很多游戏的表现力接近同期主机PS2了,后期也大量PS2游戏移植了
再往后还有PS2大作宁可把 ...
只是表现力接近,PSP和PS2的机能差距也在3倍以上,而PS2是同世代最弱机能。
NS2几乎能碰碰同世代最弱的XSS了,确实也算最近的。。
不出PS3不是单纯的PS3史诗级翻车吗。。
绿冰
发表于 2025-5-12 16:47
落油Я 发表于 2025-5-12 15:38
马车同屏4人不掉帧不知道算不算要求高
NS上同屏3人已经开始掉帧了,如果NS2还是不能做到4人同屏畅玩的话还 ...
马车3人开始是帧数减半变30帧吧,你确定是掉帧吗
落油Я
发表于 2025-5-12 17:05
绿冰 发表于 2025-5-12 16:47
马车3人开始是帧数减半变30帧吧,你确定是掉帧吗
没研究过,反正是肉眼可见的变卡
ggghhtjjjfla
发表于 2025-5-12 17:17
前两年应该是够的,后面几年估计就跟ns差不多了
superlink
发表于 2025-5-12 17:26
后面几年怎么样还得看游戏制作方式有没有大进步,已经老黄桌面是不是还挤牙膏。不然好点的游戏动不动上亿也没几个做的起
—— 来自 鹅球 v3.3.96-alpha
shirolin
发表于 2025-5-12 17:50
马车w3人以上同屏依然是30帧
—— 来自 S1Fun
stunflare
发表于 2025-5-12 17:57
本帖最后由 stunflare 于 2025-5-12 17:59 编辑
泰坦失足 发表于 2025-5-12 05:13
要是一路掌机玩下来的, NS2应该是离同期主机/PC性能最近的一代吧. 真的好奇现在的数码爱好者和游戏老玩家( ...
数码圈对NS2的鄙视是基于2K5就能拿到人类当前最高智慧结晶产物(且NS3都不好说能用上同级别工艺)出发。能不能玩游戏,玩什么游戏,这不重要,没人在乎,跟刷机本身就是为了刷机一个道理。
大暴死
发表于 2025-5-12 19:36
gogoneogg 发表于 2025-5-12 14:29
连ps4 pro的性能都达不到。。。
单看fp32下的浮点算力,SD的
8CU rdna2峰值只有1.6T,Intel Arc 140V iGPU的8 颗XeCores(微星claw 8 AI+等搭载) 峰值是4.2T,而Z1 extreme(Ally, AllyX等搭载)的12CU rdna3峰值高达8.6T。
然而实际表现z1 extreme在15w以内同功耗情况下并没有比SD显著增强,拉满30W后的提升也只是在部分游戏中能接近100%。
NS2底座模式的fp32浮点算力肯定不如ps4pro的4.2T,显存带宽也差不少(ps4pro 218GB/s,ns2假设128bit lpddr5x跑满也就120GB/s左右)。
但是一方面NS2cpu遥遥领先ps4pro羸弱的jaguar,另一方面NS2的ampere gpu架构有dlss加持和对次世代引擎如虚幻5的支持,因此最终画面观感来说,优化得当的前提下底座模式应该能做到ps4pro同级表现。
—— 来自 Xiaomi 25019PNF3C, Android 15, 鹅球 v3.5.99
Midnight.Coup
发表于 2025-5-12 19:45
大暴死 发表于 2025-5-12 19:36
单看fp32下的浮点算力,SD的
8CU rdna2峰值只有1.6T,Intel Arc 140V iGPU的8 颗XeCores(微星claw 8 AI+ ...
rdna3/3.5的浮点要砍半算
whzfjd
发表于 2025-5-12 20:45
说起来国内非华果的手机厂,人力投入看起来远比老任大(系统、非内容向软件生态),待遇也相当高,还用3000卖先进制程垄断芯片,钱到底从哪赚的?
大暴死
发表于 2025-5-12 20:46
Midnight.Coup 发表于 2025-5-12 19:45
rdna3/3.5的浮点要砍半算
我知道要砍半所以才会拿arc 140V来对比,这俩算是同档位的
—— 来自 Xiaomi 25019PNF3C, Android 15, 鹅球 v3.5.99
qqq2142
发表于 2025-5-12 20:54
whzfjd 发表于 2025-5-12 20:45
说起来国内非华果的手机厂,人力投入看起来远比老任大(系统、非内容向软件生态),待遇也相当高,还用3000 ...
商店,硬件,广告,应用市场
无非是多少的区别,再说了手机设计规范,有现成的系统
雨夜无声
发表于 2025-5-12 20:55
whzfjd 发表于 2025-5-12 20:45
说起来国内非华果的手机厂,人力投入看起来远比老任大(系统、非内容向软件生态),待遇也相当高,还用3000 ...
最开始靠手机提前预装各种软件以及广告,再后来就不知道了
KevinGraham
发表于 2025-5-12 20:59
whzfjd 发表于 2025-5-12 20:45
说起来国内非华果的手机厂,人力投入看起来远比老任大(系统、非内容向软件生态),待遇也相当高,还用3000 ...
答案是没赚几个钱,ovm加一起不如菊花利润高,菊花三星捆一起没有苹果利润一半高
wondor1111
发表于 2025-5-12 21:02
疑病妄想
发表于 2025-5-13 00:38
B站搬运 双语字幕 :[数毛社-切片] 用电镜确认Switch 2 SoC工艺
数毛社分析极客湾的那个视频
GuardHei
发表于 2025-5-13 10:24
ajsh 发表于 2025-5-11 22:48
关于第一点。
英伟达在他们ampere系列显卡中给每一个不同性能水平的显卡都配备了不同带宽水平的显存*。有 ...
固定功耗的soc多想不开走tbdr,移动端那是降低发热的无奈之举走tbdr。tbdr优化的主要是发热,并不是你想象中的什么神器。
另外你想说的是tbr吧,但桌面端a卡,n卡基本早都有类tbr设计了,这和完整tbdr差距也很大,目的也不是主要为了带宽。
至于那个带宽,我只能说在720p-800p范围确实还算能用,如果上到1080p就捉襟见肘了。除非主机全是720p超采到1440p的。1080p就给你100g/s带宽你做你也麻,随便拉点大半径gtao,hiz ssr那就性能断崖下跌
—— 来自 S1Fun
ajsh
发表于 2025-5-13 10:30
本帖最后由 ajsh 于 2025-5-13 15:05 编辑
GuardHei 发表于 2025-5-13 10:24
固定功耗的soc多想不开走tbdr,移动端那是降低发热的无奈之举走tbdr。tbdr优化的主要是发热,并不是你想 ...
我最初说的就是tbr。
主要是看了这个视频,不过我当时只看了名字。仔细观看发现不算是tbr-->Tile-based Rasterization in Nvidia GPUs with David Kanter of Real World Tech
102gb对于3.1tlops够用了,多了带宽也可能不会取得特别好的效果(
数毛社不是预测switch2的亡命之徒还是会有基于探针的gi和ssgi吗,我觉得这些对于带宽要求不算小的技术能上应该能说明带宽预算问题可能没那么严重吧,不过估计确实只有720p原始分辨率了
另外我在一些地方看到,即使是amd配备了Infinity Cache,基本上相同水平的显卡也比英伟达配备了差不多的带宽?所以有些人认为ampere似乎更省带宽。
xss甚至没有上Infinity Cache ,带宽是220gb/s(仅限8gb),所以相比于xss可以说是真的带宽足够了。
对比下rdna和ampere,差不多就是 448GB/s for 5700XT 和 360GB/s for RTX 3060
大多数 RTX 30 系列硬件的带宽与计算性能的比例大致相似。我们需要问的问题是:
我们认为这种比例适用于像 Drake 这样的非常小型 GPU 吗?
这个比例足够大吗——即,RTX 30 显卡会因为带宽不足而受到限制吗?
如果带宽比计算性能更贵,Nvidia 可能会选择过度提供计算性能/不足提供带宽。
任天堂不必做出相同的决策,所以值得探索一下。
这个比例可以更小吗——即,RTX 30 显卡是否会被过度喂养?
内存架构使得选择带宽容量变得不容易。
在这种情况下,Nvidia 的带宽与计算性能的比例可能会过于偏向带宽。
使用 Digital Foundry 的基准测试数据,以下是一些 RTX 30 显卡的 FPS/TFLOPS 数据。请注意——我有更多的数据,但太多数据可能让人不知所措,下面这些数据大致是有代表性的。
显卡 TFLOPS 带宽 带宽/TFLOPS 1440p 平均 FPS 1440p FPS/TFLOP
RTX 3050 9.1 224 24.6 57 6.3
RTX 3060 12.7 360 28.3 81 6.4
RTX 3060 Ti 16.2 448 27.7 107 6.6
RTX 3070 20.3 448 22.1 122 6.03
从 FPS/TFLOP 的数据来看,你可以看到 TFLOPS 提升时,性能基本如预期上升,但在高端卡上会有所回落。特别是 3060 Ti 对比 3070——3060 Ti 的 TFLOPS 高出 25%,但 FPS 只高出 14%。这看起来是带宽的限制。
但是真的是带宽限制吗?我可以说这些数据在 1080p 时依然有效,但在 4k 时完全失效(尤其是较小的显卡)。在较大的显卡上,数据也开始出现异常,因为它们在纸面上的表现不如预期。可能这些数据更多与 TMU/ROPS 相关,而不是内存带宽。或者基准测试中的游戏开始在不同分辨率下出现 CPU/RAM 问题,导致这些数据出现不一致。
Future Nintendo Hardware & Technology Speculation & Discussion |ST| (New Staff Post, Please read) | Page 2535 | Famiboards
您是开发人员您肯定比我懂,我也只能做到这些基准测试的挪动对比了(
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