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莎”,“西”“茜”,罗“萝”,不知道什么时候,艹头被默认为女性名字翻译常用字 ...
莎士比亚想要扣鹅。 慈禧 发表于 2021-7-25 13:11
莎士比亚想要扣鹅。
没毛病,我小时候以为他是她 我在第十二版新华字典的app里都找不到菈这个字,所以我觉得根本没几个人会知道这个字是大萝卜
如果不是特别容易产生不必要的联想,现代大陆译名确实习惯把女性的名字译成加草字头的字 边缘中心 发表于 2021-7-25 13:25
我在第十二版新华字典的app里都找不到菈这个字,所以我觉得根本没几个人会知道这个字是大萝卜
如果不是特别 ...
@萨博 本帖最后由 边缘中心 于 2021-7-25 13:39 编辑
卡奥斯·克斯拉 发表于 2021-7-25 13:28
@萨博
萨这个字在现代汉语几乎就只有做名字的用法,是所有sa发音的字里最适合的。而且萨博这个名字太男了
换个例子,比如伊萨和伊撒,你觉得哪个看着更像女性的名字 出包的菈菈,当时就不懂为什么 有些人翻译女性名字一定要凑草字头绞丝旁女字旁 确实是,按照标准的大陆音译表,是没有菈这个字的,换句话说不是规范音译。使用估计是为了保证辨识度?
不过芭、娃、玛、娜、莉、丽确实是音译表上对应女性版的巴、瓦、马、纳、利、里的词,如果用这几个还是完全没毛病 巴特爱素子 发表于 2021-7-25 13:06
“沙”“莎”,“西”“茜”,罗“萝”,不知道什么时候,艹头被默认为女性名字翻译常用字 ...
茜 本来还没西音捏 找谁说理去 韦斯帕芗,罗马皇帝,也是用了个很奇怪的草字头子,算是突出个性?还有俾斯麦,也是用了个很冷门的单人旁字 反例也不是没有,比如雾雨魔理沙,zun用的就是沙而不是莎,但是粉丝叫绰号时又很容易叫成莎莎 什伐赤 发表于 2021-7-25 15:18
韦斯帕芗,罗马皇帝,也是用了个很奇怪的草字头子,算是突出个性?还有俾斯麦,也是用了个很冷门的单人旁字 ...
早期翻译的时候不算很冷门,比如俾路支 asami 发表于 2021-7-25 13:43
出包的菈菈,当时就不懂为什么
这个估计是因为拉拉第一不太“雅”,第二让人联系到女同性恋,所以换同音字回避一下?反正我感觉换草头的菈看起来可爱多了 萝卜片女角名字用意思是大萝卜的字,好像没毛病 nice女武神 发表于 2021-7-25 14:58
茜 本来还没西音捏 找谁说理去
谁让小学教了一堆上形下声左形右声等等然后一堆这之外的字 枫哥䒜芘 感觉是4v那边的翻译习惯 老纪 发表于 2021-7-25 21:13
不是吧,不是一直叫xixi公主吗?
茜这个字本来一直读qian啊,直到被翻译外文女名的人盯上,硬生生造出xi这个音 茜茜公主立大功 好像民国时期就已经登报讨论过,为什么女性名字一定要带花花草草 红都剧院24排4号 发表于 2021-7-25 13:28
枫哥䒜芘
罚抄100遍葑䔅䒜芘 鲁迅吐槽过翻译西洋女性名字的时候,老爱加些草头、丝边、女旁。
看起来鲁迅输了。 慈禧 发表于 2021-7-25 13:11
莎士比亚想要扣鹅。
莎士芘娅 如果是扶他,是不是要翻译成:沙士比娅 艹字头和女性名称绑起来总觉得有点邪恶 万能咖啡姬 发表于 2021-7-25 17:34
这个估计是因为拉拉第一不太“雅”,第二让人联系到女同性恋,所以换同音字回避一下?反正我感觉换草头的 ...
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拉拉”看起来不像一个专有名词 用在音译名字里的字有几个是考虑了汉字的原意的? 看上去更有逼格 道理我都懂,但假如翻译女性人名时不加个草字头绞丝旁,怕是看外国小说时记名字的时间得是原来的两倍长 菈丝噗亲 老纪 发表于 2021-7-25 21:13
不是吧,不是一直叫xixi公主吗?
对就是这个嘻嘻公主开的头给茜这个字加了西音 引用第18楼月夜凝雪于2021-07-25 20:22发表的:
引用:nice女武神 发表于 2021-7-25 14:58茜 本来还没西音捏 找谁说理去谁让小......
茜确实形声字啊,只是也许古代西读qian吧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本帖最后由 timerrr 于 2021-7-26 10:54 编辑
不是,我琢磨着人家日本汉字本来就是这么写的,又不是假名,你还给换了不成?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