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言 发表于 2019-2-25 10:25

冈花是个筐,啥都往里装?

本帖最后由 镜言 于 2019-3-1 21:18 编辑

       昨天和基友去看了冈花,之前看官宣拍着胸脯保证“没看哭算我输”对于影片的催泪效果还是蛮期待的,结果看下来只剩下各种尴尬。冈花的故事最大的问题可以用一句总结玛琪亚和艾瑞尔关系的话来概括:他们是母子、是姐弟、是亲人、是朋友、是暧昧对象、甚至是时间与人生。哦不,还得加一句:克里姆和蕾莉亚这一对儿是来干啥的?全片留下的线索不少,但是多数只是蜻蜓点水挖坑不填。看完之后,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本片想要表达的主题有几个?母爱?时间?成长?女性社会角色?乍看起来四方面都有涉猎,但却都存在各种各样引发观影不适的问题。
       先说母爱,这是被官方宣发钦定的主题。从玛琪亚加入兰格一家共同生活到在王都与身为军人的兰格重逢这段大概是最能体现冈妈编剧水准的部分,玛琪亚勃发的母性、艾瑞尔成长的童真与兰格家弥漫的小确幸都表现得十分到位,情节平实接地气,细腻有温度。个人认为全片最为精彩的泪点也包含在这段情节中:年幼的艾瑞尔为玛琪亚编织了第一匹也是唯一一匹希比奥尔引发了初到王都找工作找得身心俱疲的玛琪亚的责备这段小小冲突。这里第一次体现了艾瑞尔与玛琪亚的情感互动,有互动的情感交流最有温度,有温度的情感才有催泪的可能。
       但是为什么没能成功催泪呢?因为情节的转场过于突然,完全没有保温措施。镜头一转直接到了艾瑞尔的青春期,此时为了掩饰玛琪亚的伊奥鲁夫身份,他与玛琪亚对外以姐弟相称。工友的揶揄加上兰格对玛琪亚的表白使得艾瑞尔内心中压抑已久的恋母情节以一种几乎禁断的形式爆发出来。“给我回家的亲亲”这话从喝高了的艾瑞尔嘴里一出,我差点在影院里当场骂人。一部讲述母爱的片子掺和弗洛伊德武断的恋母情结那一套作甚?即便要表达恋母情结是不是可以用一种更为含蓄更为舒适的方式来展现,比如暗戳戳对兰格的排斥传出的醋酸味儿这种?这段情节一出,本来之前渲染的感动顿时烟消云散,而且还引发了极度不适。从这里开始作为观众的我已经很难继续单纯地以母子角色去看待玛琪亚与艾瑞尔了。
       如果不是母子,那么她们二人又会是什么关系?伊奥鲁夫族人是长生不老青春永驻的,他们与其他民族成员的羁绊都处于一种“对方的一生都有自己相伴”的状态中,也因此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而被称为离别一族。从长老嘴里我们第一次听到了这个观念,从兰格家的老狗去世那里我们第一次了解到了玛琪亚内心对这件事的思考,从希比奥尔的传承所代表的含义、玛琪亚为蒂塔接生和结尾与弥留之际的艾瑞尔再会那里我们看到了玛琪亚角色形象潜在的另一重身份象征:时间。对艾瑞尔来说,玛琪亚既是养母,也是他自身人生的见证。她就像时间老人一样陪伴在艾瑞尔身旁,接纳他的叛逆,见证他的成长,守望他的传承,送别他的人生。如果把玛琪亚看作时间的拟人角色,似乎也能说通。但是如果以这个角度来看玛琪亚作为母亲的形象势必又会与超然的时间婆婆形象产生冲突。作为时间,面对生命的消逝应该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态度,时间只是守望者,而无法成为参与者。结尾看开了的玛琪亚所表现出的坦然,颇有几分时间婆婆的味道。但是混血小哥的一句“去邂逅新的离别吧”让人听罢感觉伊奥鲁夫人与其说是时间公公/婆婆,也许更像是牛头马面。
       关于成长,主要是通过艾瑞尔来体现。除了与玛琪亚酒后出言暧昧那段暴走不忍直视之外总体表现得还算四平八稳,只是跳跃性较大,省略情节太多,不足以成为主题。尤其是略去了艾瑞尔与蒂塔的重逢、相爱,从艾瑞尔与兰格的寥寥几句对话可以看出这是艾瑞尔实现成长的重要动力,省略掉这些内容传达出的成长内涵必然是不完整的,是苍白的。PS.王都保卫战时艾瑞尔向已成为师团长的兰格传达家国情怀表决心那段谈话是个亮点,与皇族和重臣匆忙出逃形成了十分有趣的对比。
       最后就是片中所表现的女性社会角色问题。这方面主要通过玛琪亚、蕾莉亚和蒂塔三人的经历来体现。玛琪亚在王都保卫战结束后为艾瑞尔护理疗伤时讲述了自己全心全意以孩子为中心的想法,甚至说出了“如果没有艾瑞尔就编织不出如今的我”这种子女成就父母的陈词滥调(女德班们甚至可以将这段内容拿来作为课件播放)。蕾莉亚在被软禁多年重获自由首次见到女儿后最惦记的依然是放飞自我,然而冈妈却充满恶意地安排了疑似精神失常而自杀的桥段,亏得玛琪亚骑龙及时相救,在龙背上蕾莉亚对女儿的离别自白依旧体现了自己要把追求自由身作为未来生活的目标(台词却设计得十分中二)。至于蒂塔则是在玛琪亚的言传身教感化下成为了婆婆的翻版,通过结尾女儿对奶奶的讲述可以得知蒂塔一生相夫教女家庭和睦。这里对角色各自命运的塑造并无不妥(蕾莉亚自杀那里除外),但放在一起横向比较的话则隐隐约约流露出贤妻良母主义的气息。尊重和肯定母亲的母性并没有错,但是借角色塑造的衬托来踩低女性对自身个性解放与独立理想的追求就很令人不安了。不过我也承认,片中蕾莉亚的角色形象塑造得实在奇葩,与其他角色反差极大,难免会让人想多。有可能冈妈本无心表现这方面的内容,只是开怪太多交相呼应产生了瞎骡子打滚儿乱套了的感觉。
       一部电影多个主题,野心之大难度之高可见一斑,然而冈妈的金刚钻能不能揽这个瓷器活儿看来却是个有待商榷的问题。以冈妈过去的表现来看,单独拿出一个主题去表现,特别是母爱或成长这种强调个体内心情感的题材,相信一定能做得又虐又暖。但是如果硬要把一部电影当成筐,硬塞进去多个想要表达的内涵,尤其是有些还是自己不够熟悉缺乏经验的题材,出现乱了步子的感觉也是必然的。其实从15年的《心灵想要大声呼喊》开始,冈妈就开始尝试走出青春期小清新的路子,去挑战更高年龄向更有深度的主题,《心灵》探讨了关于语言和沟通,16年遭遇惨烈车祸的《迷家》则是讲述了一个“谁有伤疤谁也不必遮,经过就不怕了”的成长故事,到了如今的冈花,索性多线并举,母爱时间成长女权火力全开,结果搞得顾此失彼,不仅全片叙事混乱,各线内部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且限于篇幅情感铺垫不足常常戛然而止,刚刚唤起观众的同情心主题却一下切走了感觉十分生硬。
       这几年追剧追下来,冈妈在龙与虎、未闻花名和伊吕波期间积累下来的好感在我这里算是已经给败了个七七八八。个人认为冈妈故事的优点在于人物鲜活情感细腻,善于抓人心;缺点在于格局不大,讲不好太庞大太深入的主题,整体风格有些类似于诚哥。我真心觉得冈妈还是重操旧业,专注于制作以14-18岁观众为主要受众、兼顾18-22岁的青年观众的小清新青春成长治愈剧比较好,这才是您老人家的主场。您呐就甭惦记我们这些又老又硬的晚期中二患者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好好治愈那些豆蔻年华的少男少女观众别让他们长大后成了我们就可以了。
2.26更新:今天在anitama上看到了一篇根据冈妈访谈整理而来的文章http://www.anitama.cn/article/d5f20289c0c610d9里面的一段话算是坐实了冈妈又想重走《心灵》的老路去探讨广义上的人际关系了玛琪娅是长寿的种族,生活的时间流速与人类不同。冈田认为,通过这样的设定,就可以强调人物的缺陷和职责,自己想写的故事也可以触及到更深一点的地方。

所以,作品虽然描写了母子关系,但这个主题其实是后加上去的。冈田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写母子关系,而是想要描写非常强韧的人际关系、外表年龄逐渐拉开距离的男女、为了能够维持自我而渴求与他人相连的人的故事。而她认为,男性对母亲的感情会非常强韧,反过来,母亲对孩子也是如此。

作者:怠心客
链接:http://www.anitama.cn/article/d5f20289c0c610d9
来源:Anitama

3.1更新: 内个补充一下啊,我初次了解到冈花这部片子还是在去年夏天帝都bicaf漫展上,看到预告片里有着自己感兴趣的中世纪的剑与火元素,加上先前那朵花和伊吕波时期对冈妈积累起的好感(我本是资历尚浅的冈吹啊不是冈黑),对本片的期望值还是蛮高的。因为在展子见过知道迟早要引进,所以bd出了之后也没去看过。上周日把片子看完后,的确产生了一些失落感。但是这两天在坛子里也看了一些对情节进行分析解读的帖子和回复,按照这些解读去回忆情节似乎又可以想通。究其原因,可能还是片子想要表达的内容较多,但在叙事上限于篇幅又缺乏合理的过渡与安排,加上片子本身在画面与音乐方面具有过硬的素质,导致每一个情节单元如玛琪亚与兰格家的温馨生活、玛琪亚母子初到王都的艰辛、玛琪亚为蒂塔接生、克里姆解救蕾莉亚等单独看上去感染力很强,但是串联起来之后若无法通过共鸣感去补全各情节单元之间的留白就会觉得干涩生硬,甚至会碰撞出一些或许片子本无意表达的不适体会(如蕾莉亚同其他女性角色的经历横向衬托出的女性社会角色问题)。

      然而对于作为受众广泛的电影这种媒介来说,依靠观众的共鸣来完成留白的补完实在不是一种可靠的表达方式,因为本片并没有做出准确的叙事留白。留白是叙事的减法,做过减法的叙事更需主题明确、主线清晰、主要矛盾突出,显然冈花在这方面是有所欠缺的,全片想表达的内容太多,不利于观众形成统一明确的共鸣。故事中的留白可以用于改善叙事结构(如伏笔),可以用于推进叙事(如多角度理解),可以用来烘托情感(如对画面的特写),但却不可以用于加快叙事的节奏。留白是虚实结合的实践,为了加快节奏而安排的留白常常会替代叙事中时间的流逝,从而犯了因“实”不足而发“虚”的毛病,观众看得一头雾水,失去了获取共鸣的基础。
       总的来说,冈花是一部有“后劲儿”的片子,得益于精美的画面和冈妈一以贯之的细腻表达,其中多数情节单元抽出来反复寻思都是很够味儿的。但若是指望初次观影就能脑补留白从而get到许多分析帖提到的那些含义,或许是叙事不畅的问题,或许是自己阅历不足,或许是性别心理差异使然,我想对我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

西岚不是花 发表于 2019-2-25 10:29

“然而冈妈却充满恶意地安排了疑似精神失常而自杀的桥段,亏得玛琪亚骑龙及时相救”

蛋疼三四郎 发表于 2019-2-25 10:30

冈妈就适合写写青少年伤痕文学,别的就算了,也不晓得为啥这么多人非要把她捧起来

耐赫伊勒缇 发表于 2019-2-25 10:32

vongola 发表于 2019-2-25 10:33

蛋疼三四郎 发表于 2019-2-25 10:30
冈妈就适合写写青少年伤痕文学,别的就算了,也不晓得为啥这么多人非要把她捧起来 ...

我寻思你这不是知道原因吗

镜言 发表于 2019-2-25 10:37

蛋疼三四郎 发表于 2019-2-25 10:30
冈妈就适合写写青少年伤痕文学,别的就算了,也不晓得为啥这么多人非要把她捧起来 ...

现在我也很纳闷儿这个事儿。其实上次迷家的惨烈车祸,刨去宣发刻意营造偏差(成长治愈番故意说成惊悚悬疑番)之外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个问题,中间用好几集讲了一大堆与伤疤岁月无关的东西,或者说虽然有关但都没有深入内心情感,用的还是冈妈不太擅长的营造群像的方式,最后翻车了也不能只怨观众跟风,这锅鸡汤本身也的确不太好喝

镜言 发表于 2019-2-25 10:39

西岚不是花 发表于 2019-2-25 10:29
“然而冈妈却充满恶意地安排了疑似精神失常而自杀的桥段,亏得玛琪亚骑龙及时相救”

...

我看到蕾莉亚当着久未谋面的女儿的面说出了一通豪迈的自我介绍之后突然跳楼真的差点骂人,要不是在电影院也许真的就骂出来了

xiaocheng 发表于 2019-2-25 10:46

我觉得蕾莉亚跳楼挺好的,实际上就算真摔死了也挺好的,她都忍了那么多年也该解脱了。当然对梅德梅尔非常不好。

grantstage 发表于 2019-2-25 10:55

看评分也能看出到底怎么样了吧,又不是没见过冈粉,早就有过 全体の流れとしては良くも悪くもこの手のジャンルでの王道であり岡田麿里。意外性は無かった。的评价了

kg21xhunter 发表于 2019-2-25 10:57

stevenzero 发表于 2019-2-25 11:10

玛索丹那片前半段看得好好的,后半段冈妈味一上来我就感觉不适只能弃。冈花对我就更是无缘了。

stevenzero 发表于 2019-2-25 11:10

玛索丹那片前半段看得好好的,后半段冈妈味一上来我就感觉不适只能弃。冈花对我就更是无缘了。

water004641 发表于 2019-2-25 11:10

moekyo 发表于 2019-2-25 11:10

写得比我正经多了 虽然我的单纯是为了发泄不满

老黑305 发表于 2019-2-25 11:10

篇幅问题造成的铺垫不足和转折突兀的确是个很大的问题,我第二次看的时候这种感觉更明显了
但关于片子的表达和理解上,感觉还是和你有很大不同
先说恋母情节,对于一个始终保持年轻、朝夕相处、性格却又与传统母亲不太像的年轻女子产生情愫,不能说正常,但确实是有其可能的,而反过来玛琪亚对艾瑞尔的母爱中是否也掺杂有情愫这个也很难说,而可贵的地方反而是他们也都最终把这段关系转换回了母子关系,实现彼此间的互相成就。
而关于玛琪亚在王都保卫战结束后为艾瑞尔护理疗伤时讲述了自己全心全意以孩子为中心的想法,甚至说出了“如果没有艾瑞尔就编织不出如今的我”这种子女成就父母的陈词滥调(女德班们甚至可以将这段内容拿来作为课件播放)
我是不太懂为什么能扯到女德,对于一无所有的玛琪亚来说,艾瑞尔的确是她当时的人生意义,往后的种种改变也是因扮演母亲角色而产生的,这句话从她口中说出来有什么问题吗?更何况,所谓性解放和独立思想的追求从来都不是对传统女性的否定,而是在这基础上,允许女性扮演传统母亲外的其他其他角色。
而贬低蕾莉亚为代表的性解放balabala就更不能理解了,从你的话来看是因为最后“发疯自杀”的情节,但问题是那个情节不过是作为高潮而做的夸张处理,表达的反而是她从传统母亲角色的束缚上解脱的自由,而非“她疯了”。你看《马戏之王》的时候,会觉得里面那些用唱歌跳舞来交流的人是神经病吗?

moekyo 发表于 2019-2-25 11:12

跳楼那段不是因为听到女主喊了一声才跳的吗,应该不是自杀吧

xiaocheng 发表于 2019-2-25 11:15

moekyo 发表于 2019-2-25 11:12
跳楼那段不是因为听到女主喊了一声才跳的吗,应该不是自杀吧

那是幻听,就像女主跳崖前也听到了蕾莉亚的声音一样,女二被接住还一脸懵逼呢。

杂灰 发表于 2019-2-25 11:17

镜言 发表于 2019-02-25 10:39:32
我看到蕾莉亚当着久未谋面的女儿的面说出了一通豪迈的自我介绍之后突然跳楼真的差点骂人,要不是在电影院 ...这一段真的有那么难理解吗向往自由的人被囚禁十几年,强迫生下女儿后从来没见面,母女基本没有感情,只不过为了給自己一去的目的,把见女儿当做精神支柱,在最后见到女儿后才明白自己对女儿没有什么感情,只想要摆脱一切回到最初向往自由的自己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moekyo 发表于 2019-2-25 11:19

xiaocheng 发表于 2019-2-25 11:15
那是幻听,就像女主跳崖前也听到了蕾莉亚的声音一样,女二被接住还一脸懵逼呢。 ...

好吧,原来真是“我连死的心都有了”

能饮一杯无 发表于 2019-2-25 11:32

跳楼那里是先听到再跳的,蕾莉亚刚出来那一段话实际也表明了她的想法,就是来向女儿道别的。
我觉得这部片子应该是女性或者有父母的体验才会有感触,昨天看到泥潭有一个人说的一段评价非常好。
我觉得可能你深入了解下身边的女性,或者和自己的母亲聊一下会明白。
这个片子主线还是女人的人生,讲“成为母亲”这件事会给女性带来什么,失去什么,有时会成为她们的枷锁,有时又会逼着她们变得无比强大。从这甜蜜、苦涩而沉重的身份中解脱,重新成为“身为人的自我”的瞬间,就像蕾利亚的纵身一跃般爽快,转眼却又为这解放的真意潸然泪下。

所有成为母亲或将要成为母亲的女人,都是离别的一族。养育就是这世上最深的离别。
多说一句为什么会有蕾利亚这条线,因为玛奇亚和蕾利亚是凸凹对照的。
玛奇亚是凸线,无名有实的母亲,原本一无所有的人生因“成为母亲”而得到填充;
蕾利亚是凹线,有名无实的母亲,“母亲”这个身份把她原本闪耀丰沛的生命掏空留下一个大洞,直到她最后回想起真正的自我为止,但即使她宣称要忘掉,这空洞也终生无法抹去了。

她们俩合起来才是现实中的母亲。好也罢坏也罢,一旦选择成为母亲,育儿这件事在女人生命中就是要占这么大的份量。选择生育,就是同时选择人生的凸和凹,得到和离别。

镜言 发表于 2019-2-25 11:34

老黑305 发表于 2019-2-25 11:10
篇幅问题造成的铺垫不足和转折突兀的确是个很大的问题,我第二次看的时候这种感觉更明显了
但关于片子的表 ...

这里主要是玛琪亚、蕾莉亚和蒂塔三个女性角色同台登场互相衬托给我的感觉有点不好。尤其是蕾莉亚,放飞自我没毛病,而且与她追求个性独立的角色塑造十分契合,但是安排成自杀实在是太恶意了,从传统母性角色解放就要以自杀来收场,恪守传统母性角色的蒂塔一生幸福和睦,这种对比看得我十分难受

镜言 发表于 2019-2-25 11:41

本帖最后由 镜言 于 2019-2-25 11:43 编辑

能饮一杯无 发表于 2019-2-25 11:32
跳楼那里是先听到再跳的,蕾莉亚刚出来那一段话实际也表明了她的想法,就是来向女儿道别的。
我觉得这部片 ...
这段评价看起来观感非常好,然而如果本片真的是想要表达这样的主旨的话就进一步暴露了冈妈在故事组织上的无力,或者说还是想装的太多,反而影响了主题。这得跃过多少无关情节排除多少干扰线索紧紧抓住母爱这条主线去思考才能完整地get到的内涵。
当然也可能是正如层主所说,如果是女性观众或为人母者观看更容易得到不一样的体验。另外如果蕾莉亚听到了声音的话那么她被救起时起初的一脸懵逼这点又怎么讲呢?

sd4442312 发表于 2019-2-25 11:42

次要角色处理比较粗暴,剧情转折生硬了些。就是所谓的抒情做好了,描写做好了,叙述却没做好。

镜言 发表于 2019-2-25 11:45

sd4442312 发表于 2019-2-25 11:42
次要角色处理比较粗暴,剧情转折生硬了些。就是所谓的抒情做好了,描写做好了,叙述却没做好。 ...

层主说的很到位,所以我在看的时候单就某段情节有时候真的感觉很煽情,但是情节一切换立马就无感了。
另外冈妈上次的迷家基本可以说是抒情做的略匆忙,描写做的很充分,叙述做的一泡污。

old.just 发表于 2019-2-25 11:51

为什么总希望把价值观和个性往别人身上套?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
跳楼不正常?
而且为什么你们一定要认为蕾莉亚必须是正面角色?原来人人都必须是圣母吗?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哥特式lolita 发表于 2019-2-25 11:55

镜言 发表于 2019-2-25 11:34
这里主要是玛琪亚、蕾莉亚和蒂塔三个女性角色同台登场互相衬托给我的感觉有点不好。尤其是蕾莉亚,放飞自 ...

很多大山的女人就是恪守传统母性而永远走不出来了,你觉得这样好吗
蒂塔有完整幸福的家庭啊,这能一样么

lyz1196 发表于 2019-2-25 11:59

bm7号 发表于 2019-2-25 12:33

为什么地扪罐头比都乐还便宜呢
这几年看片看下来,参与制作了迦南、黑执事2和黑岩射手的玛丽愈发伟大了

镜言 发表于 2019-2-25 12:35

哥特式lolita 发表于 2019-2-25 11:55
很多大山的女人就是恪守传统母性而永远走不出来了,你觉得这样好吗
蒂塔有完整幸福的家庭啊,这能一样么 ...

蒂塔个人的角色塑造当然大丈夫啊
但是和蕾莉亚放在一起互相衬托的感觉就不太好了,唯一追求个性独立的形象还被刻意踩的太难看了

妄想推倒家 发表于 2019-2-26 23:03

stevenzero 发表于 2019-2-25 11:10
玛索丹那片前半段看得好好的,后半段冈妈味一上来我就感觉不适只能弃。冈花对我就更是无缘了。 ...

感觉稳定性或者持久力不佳,玛索丹一路观感都不错却被结局弄得莫名其妙,骚动时节的少女之前都很喜欢,最近剧情真发药后又畏缩了,总是有好开局却坚持不下去

秋雨灰灰 发表于 2019-2-26 23:17

moekyo 发表于 2019-2-25 11:12
跳楼那段不是因为听到女主喊了一声才跳的吗,应该不是自杀吧

你这理解力也就基本告别文艺片了

lkg1l21 发表于 2019-2-26 23:23

居然和我观后感差不多,还以为我是一个人

moekyo 发表于 2019-2-26 23:29

本帖最后由 moekyo 于 2019-2-26 23:36 编辑

秋雨灰灰 发表于 2019-2-26 23:17
你这理解力也就基本告别文艺片了你这张嘴,也就基本告别人类范畴了

秋雨灰灰 发表于 2019-2-26 23:45

moekyo 发表于 2019-2-26 23:29
你这张嘴,也就基本告别人类范畴了

谢谢您待见,都让我羽化升仙了。何必恼羞成怒呢,确实是个容易看懂的点你没看懂啊,我只是建议你不要看这种不是那么直接的叙述了,毕竟看不懂,你也不喜欢

old.just 发表于 2019-2-26 23:54

秋雨灰灰 发表于 2019-02-26 23:45:27
谢谢您待见,都让我羽化升仙了。何必恼羞成怒呢,确实是个容易看懂的点你没看懂啊,我只是建议你不要看这 ...这一幕第一次看我就看就知道是准备自杀,因为有很多前后呼应的镜头,刚妈采访也说了轻生,结果还是一堆不知道是真没看懂还是怎么的反复的问,关键解释完还犟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zhaoyanggolden 发表于 2019-2-27 00:00

冈妈想要表达的对比其实挺明显的,但是这东西要有说服力,叙述是需要技巧的,选用错误的方法会削弱想表达内容的说服力,就这么简单。跳楼所想表现的内容是可以有的,但是跳楼这个手段和一些观众们内心的世俗常理相抵触,这就是争论的原因。

本职是魔法使 发表于 2019-2-27 00:37

冈妈水平真的就那样,龙与虎应该是巅峰了,真是之泪,冈妈我真的没啥感觉。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H.C.C 发表于 2019-2-27 03:56

moekyo 发表于 2019-2-27 07:19

秋雨灰灰 发表于 2019-2-26 23:45
谢谢您待见,都让我羽化升仙了。何必恼羞成怒呢,确实是个容易看懂的点你没看懂啊,我只是建议你 ...
冈妈厨三连:你没有看懂,你没有阅历,怎么我就看懂了?你和冈妈互相理解了,我没有。退一万步说,就算我是真没看懂,那和你也没关系,还要劳你大驾跑出来建议我要怎么做,你是谁啊,喜欢吃屎可以,但是记得刷牙,不然就会到处喷粪的。

镜言 发表于 2019-2-27 07:56

H.C.C 发表于 2019-2-27 03:56
基本同意楼主观点,观影的时候 尤其是后半个多小时给我看懵了每次我以为到这就结束了,故事的主题是 ...

从观影体验上,我觉得最惋惜的是,有些桥段虽然老套,情感铺排得很细腻,结合恰到好处的bgm本来就要催泪了,结果镜头一转关注点直接切走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冈花是个筐,啥都往里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