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Force 发表于 2005-7-7 02:17

澄清一下误会吧,从头说起

这个论坛上,关于掌机,我说过一些话,有些语气有问题,直接影响了理解,也造成了一些误会。这里从头说起,心平气和地总结一下我以前说过的话吧。

从两个问题开始

1)时代总是在进步的,主机性能一般都认为越强越好。当一个主机因为性能强大反而成为缺点时,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PSP vs NDS就是这样。PSP比起NDS的强大性能,在很多人眼里反而成了缺点,而且论述的头头是道:软件开发难度大,花钱多,导致利润减少。就这样,PSP机能的强大成了缺点。这样的理由不能说没有道理。

家用主机性能的强大导致开发费用上升,也有不少厂商怨声载道,但只要开发费用上升能带来更好的效果,一般没人会把该主机的强大性能这当作缺点。但到了掌机里,这成了实实在在的一项缺点。时代总是要求进步的,掌机市场是不是哪里出了什么问题?


2)家用主机游戏的风格是否适合掌机?

娱乐很讲究多元化,不同人有不同的爱好,为了满足这些人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爱好,家用机游戏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今天为止,风格品种高度丰富,已经开始出现饱和的趋势。它们之中的大部分类型是否都不适合掌机?

如果回答“是”,掌机上能够出现的游戏类型将会非常狭窄。除了直接导致用户的减少之外,游戏多了,过于狭窄的乐趣范围将会使这些游戏产生激烈碰撞,大家都挤在几种相同的乐趣上,优秀的作品也将难以取得满意的销售量。

现在的现实时,对这个问题,回答是的人占绝对优势,起码业界内如此。一则NDS《帝国时代》的游戏介绍里甚至还专门提到“挑选出5个适合在掌上游玩的文明”,可见很多人的认识里,掌机游戏要和家用机保持距离已经到了教条化的地步。

那么回答“不是”如何?情况似乎也不理想,家用机风格的游戏在掌机上似乎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家用机风格的游戏在掌机上真的行不通?

砖头GB上并不是这样。从89年发售到96年被GBP取代,这台主机上出了无数今天被公认为经典的游戏,也有很多虽然知名度不高但质量出色游戏,可以说是一台既成功又经典的主机。但却是一台游戏风格和当时的家用主机一般无二的掌机,很多游戏连即时存盘都不考虑,采用密码记忆方式更是家常便饭。

但是,从GBP的POKEMON开始,这些游戏逐渐消失了。经过GBP、GBC、GBA的1代半主机时间的过渡,掌机游戏完全变了样子。到了今天,如果有家用主机的游戏要出掌机版,做出种种改变来适合“掌机的特殊性”已经开始出现教条化迹象。

有人说,砖头GB模式的掌机消失正是因为这种主机不适合市场。GB后来逐渐不行了,拯救它的正是POKEMON。但这种说法存在漏洞。砖头GB生命周期的7年里公认是很成功的主机,7年寿命已经算长寿了,之后的逐渐势微正是正常主机寿命到头的征兆。缺少竞争对手并不能使已经长达7年的GB继续辉煌:FC曾经成功压制MD。SFC发售时MD仅售出150万。

但FC到了末期仍无法避免不断的衰落。

POKEMON的出现,使得GB主机成功转换概念,软件风格也开始改变。通过概念的转换,GB在没进行硬件升级的前提下在市场上继续存活,并辉煌。但我认为,砖头GB的成功已经证明了家用机风格的游戏在掌机上行得通。

现在的掌机概念已经不同于砖头GB,这一点无需多说。市场也证明第2种方向同样行得通,这样的转换,目的和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经过GBP+GBC+GBA长达8年时间的经营,第2种掌机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喜欢家用机风格游戏的人已经不再看掌机;掌机的用户,也早已不再期待家用机风格的游戏。谁的掌机要再走砖头GB的市场路线,生存环境极为不利。

可口可乐的总裁曾经说过,如果公司所有东西一夜间被一把火烧干净,仅凭可口可乐这个牌子就可以东山再起。因为可口可乐的形象和品牌已经根植于每一个人脑中。同样,经过8年时间经营,已经深深根植于人们脑中的掌机概念,将是NDS面对PSP的挑战时,最有利的武器。

PSP要想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打破任天堂8年垄断市场期间向用户灌输的掌机概念。这些概念主要有:游戏总体成本低廉、游戏风格和家用机迥然不同。SONY必须要向人说明:掌机也可以有高成本的大作,也可以有家用机风格的游戏;而这些人早已因为先前的掌机上缺少这种游戏而放弃掌机,他们对PSP甚至看都不看。而要说明这些,SONY就必须付出数量惊人的宣传费用。让无数人认识一个品牌,这就是品牌的价值;放到PSP上,就是惊人的代价。

设想一下,如果当初砖头GB势微之时,任天堂老实升级硬件,继续沿袭先前的软件策略,一路走下来,今天会怎么样?

一种可能的情况是:NDS面对性能高出自己一个级别的PSP,劣势尽显;而SONY则轻易将家用机领域的优势注入PSP,决定PSP的胜势。

也许PSP不会有那么顺利,因为若GB系列以砖头机这样的路线发展下来,一路历经磨练的N氏掌机,软件和硬件也许都会强悍不少。

到这里,有人会说我的意思是任天堂有意将掌机市场引导到今天这个局面。我的回答是:错。最多觉得有这种可能,却绝不敢这么断言。任天堂即为“人生末测,命运由天”之意。在我等愚人看来,一切更全是造化。无论如何,保守的任天堂最终选择了保守的路线,也许是天意吧。


小记:
相对客观的东西说完了,顺便也加点主观的。我也算是任天堂游戏的fans(也在S1讨论过不少任天堂的优秀游戏),2001年,GBA发售后的第4天,以1250+380天价购入GBA主机+卡带一盘,以后又累积购入原版卡带4盘,终在1年多前全部处理。作为一个从砖头GB开始就加入任天堂掌机系列的玩家,我最终无法认同任天堂的这种掌机路线。也许从GBA开始新加入的玩家会无法理解,罢。


处在任天堂经营了8年的掌机环境之下,PSP前景不明朗,道路坎坷,在日本更已明显落后。但我认为,砖头GB那样多元化乐趣、容许大制作游戏出现的开放式环境才是掌机的主流方向。在日本这个厂商陆续破产、兼并的恶劣环境中,PSP更需要加倍努力。

期待微软尽早加入掌机大战。

krit 发表于 2005-7-7 03:25

...
SONY已经花了不少精力和资金来佐证PSP不是一个游戏机而已...

mino 发表于 2005-7-7 04:20

先说明以下都是个人主观看法

简单来说就是“成本”与“风格”的问题。

“PSP比起NDS的强大性能,在很多人眼里反而成了缺点”
的确有人这样认为,俺就是其中一个。不过俺觉得家用机也是这样,俺的一向看法是PlasyStastion的机能就足够了,画面太精细的话一眼过去要接受的东西太多,反而影响游戏的感觉。毕竟从SFC到PS,N64,再到PS2,游戏机机能的提升并没有在游戏方式和游戏类型上产生什么突破,所以说性能太强实无必要。(啊,扯远了,下面回到主题...)
并不是说掌机游戏就必须是低成本,而是因为开发费用越来越高(包括家用机和掌机),游戏开发商与其把大笔开发费用投在掌机上,不如投在家用机上更好。打个比方说,假设只能二选一的话,你希望FF12出在PS2上,还是希望它出在PSP上?我觉得除了那些只有PSP的人,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

然后是“风格”的问题。

首先我不认为机能、开发费用和风格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或许是因为GBA的用户年龄层比家用机用户低,所以GBA的游戏很多都是三头身,Q版,包括一些家用机大座到了掌机上也成了这种风格。但是我认为这种风格并不是由于GBA的机能低下造成的,而是根据用户的喜好来决定的。游戏厂商不是傻子,在投入开发费用之前,肯定会做前期调研,有可能的话也许还会通过一些市场调研得到用户的反馈意见,经过一系列的需求分析才最终决定这个游戏到底做不做,到底要做成什么样。
所以说掌机游戏的风格是用户决定的。掌机游戏为什么是这种风格?因为很多用户喜欢这样。而因为PSP用户的年龄层相对高,所以PSP游戏的风格相对GBA游戏更接近于家用机。

--
最后,希望这个帖子最后不要成为对人不对事的漫骂帖。

唔,再扔一句,PSP要达成楼主所阐述的历史使命估计有些难度,至少在目前已发售游戏里边,并没有看到真正的高成本大制作的游戏。而且很多人买PSP都是用来播放多媒体,甚至用来玩模拟器。

monkeyking 发表于 2005-7-7 04:36

听说过越描越黑没有

省点事吧

ALEXZHAN 发表于 2005-7-7 05:04

楼主的思维方式挺新奇的……

您的意思因该是 任改变了掌机定位让他有别于家用机,我认同~

再来就是,您说 大部分玩家被任的游戏方式牵着走,其实他们是希望在掌机上玩到大作的
接着是PSP可以实现家用机大作 可是那些人都不回来玩,还是继续在玩任天堂的东西或是已经放弃掌机……我是没听说过那些真的懂游戏机却不关心掌机的人啦……

PSP要发售有哪个有2台以上主机的人不知道?关心游戏的人都会买杂志,上网查询游戏新闻,会不知道吗?
PSP打着PS的品牌还不够大吗?PSP宣传还不够多吗?

另外
您怎么知道“他们”想在掌机上玩您所谓的家用机大作?
您怎么不觉得他们是认同了任改变掌机路线有别于家用机?
您怎么定位所谓的大作!?画面好才是大作吗?
任天堂有垄断过市场吗?其他的掌机不是一样发售?而且都比同期的任式主机好。
您怎么知道掌机有别于家用机就是错的?凭什么得出这个结论?自己的喜好吗?

对这些问题我是不敢有个肯定的答案,不过希望楼主能给个依据。您是根据什么得出这些结论的。

PSP那么强,赢给大家看就好了啊,才刚发售,结果都还未知呢……
喜欢那台就玩那台,高兴的话买他个10台PSP挂在包上当挂件也不错啊~!挺眩的~
不过也提醒PSP玩家,请顺便购入游戏,不然S不是赚多少的问题了……而是亏多少……

john 发表于 2005-7-7 08:19

PM本来就是无意下的成功,说什么任天堂推出PM来改变整体游戏风格肯定是偏激的说法,但结果是明摆着的
无论如何掩饰也不能改变GBA最终成为一台垃圾主机的事实。GBA上究竟有多少游戏可以名垂青史我不知道,至少按我的标准是第三方一个都没有。而且作为一台在市场份额和硬件销量上极其成功的主机,生命周期只有4年,这是非常可耻的。
风格不是用什么Q版8头身决定的,超任的RPG不是Q版的没几个,但是能抓出一把一把的传世之作。
因为我买了PSP,所以我随机买了一个游戏;如果买NDS的话,我也会买一个随机游戏,这两个游戏都是冷饭。真正能让我下决心必买的也只有PSP发售表上的一个冷饭而已。GBA的创造球会我玩到9x年,是唯一一个超过100小时的GBA游戏,不过如果这个游戏买正版我会觉得非常不值。

































猴子说的话,我是非常同意的-v-

高翘折栽 发表于 2005-7-7 08:50

神总是孤独的

_cvb_tassdar 发表于 2005-7-7 08:56

最初由 高翘折栽 发表
神总是孤独的

失意体前屈

高翘折栽 发表于 2005-7-7 08:59

开始思考一种类人生物

纯战士 发表于 2005-7-7 09:17

不过如果PSP上一大作的开发费用跟PS2上相差不大的话,恐怕开发者也会觉得PS2上好卖些……所以PSP将很可能出现冷饭堆积的现象
至少我现在有了PS2之后,再要买掌机肯定是考虑NDS了,因为感觉PS2游戏跟PSP已经重复……

michaelakan 发表于 2005-7-7 09:17

呵呵~~~好好讨论,人身攻击的不要~~

雷文?简化 发表于 2005-7-7 09:17

1)时代总是在进步的,主机性能一般都认为越强越好。当一个主机因为性能强大反而成为缺点时,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回答:阁下是不是始终不明白除了主机性能外,适当的环境也是必要的元素?和氏壁,洁白无瑕,价值连城,但用它去纺线,却不如数钱的木制纺锤,干将莫邪,锋利无比,但用来做鞋子,却不如两个铜钱的锉刀好使。这并非说明其本身价值高有什么不对,但其价值在此等环境下却没有意义。换言之掌机,同样如此。掌机可能也会有人寻求其高性能,但它的价值并不只是让人沉迷游戏,而是可以方便于人在不能玩家用机游戏的前提下随时随地玩游戏。家用机的效用是让人在相对固定的环境下娱乐
,而掌机的效用是让人随处便捷的娱乐。它们的功效或许相同,但起效用的方式却天差地别。因此这也就决定了对掌机来说,性能或许重要,但不是第一位的。“更加方便”才是“时代要求”的第一位选择,我觉得这么一个浅显的道理,精明如楼主似乎不应该想不通。但为什么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呢?出问题的不是掌机市场,是某些人转不过弯的脑筋。

2)家用主机游戏的风格是否适合掌机?
回答:家用机游戏风格是否适合掌机,我很明确告诉你,不适合。

为什么?先要明白一个道理,题材是题材,风格是风格。这两个概念不可混淆。

阁下所谓的玩家“不同爱好”云云,并不是风格所致,而是题材的广泛,题材的不同可以用品种繁多来形容,但风格只有用“不同”来形容。

作为掌机,并不拒绝品种繁多的题材,也不一定要把之统一为某样版模式,但在设计上,势必要符合掌机的最一般需求。掌机游戏有随意性,随开随关,那么就要保证游戏不会在中途因为突然关机而失败。掌机在野外娱乐,环境嘈杂,那么就不适合做大段对白,大段情节表述。最好言简意赅;这些都是风格,是掌机得以人性化的风格。玩家爱好自然可以广泛,掌机也同样可以为这些不同的爱好提供不同题材娱乐,然而风格,却须适合掌机娱乐的需要。不妨问你一个简单问题,如果776移植gba不做任何调整,你正在车上挑战,就在挑战boss时没电了,你一章的辛苦白费,请问是不是掌机作成这风格你比较过瘾?

另外再说一句:风格不同并不一定存在距离。游戏题材的不同是适合不同人群的口味爱好,而掌机风格与家用机风格的不同。适合的是相同人群在不同环境中的需要。这两个概念,请楼主以后再也别混淆了好不好(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其他的,我都说了不合适,交给其他人了。

明天会更好 发表于 2005-7-7 09:33

你的意思我很清楚了:
任天堂出原创,是为了出更多冷饭的阴谋
sony出冷饭,是为了出原创而忍辱负重

纯战士 发表于 2005-7-7 09:43

就目前情况来看,SONY基本都是冷饭……
以后会怎样,没发生的事情谁知道……

zenium 发表于 2005-7-7 09:47

Meltina 发表于 2005-7-7 09:54

最初由 明天会更好 发表
你的意思我很清楚了:
任天堂出原创,是为了出更多冷饭的阴谋
sony出冷饭,是为了出原创而忍辱负重 看了楼主的贴我也真没看出这个意思
虽然我不同意楼主的观点,但比起这个,我更看不惯你这种唯恐天下不乱者。
比起这个我宁愿看雷文兄的长篇大论(虽然从来不曾看完)

huya 发表于 2005-7-7 09:58

问题的焦点不是PSP vs NDS,而是Tri君对这两台主机的态度,DB、雷文、下帝在那一帖批评的也正是这个。

PSP vs NDS,全世界都在吵啊,这也很正常。Tri君认为自己很客观,然而到现在的情况却无法证明这一点。去年E3那段时间的论辩潮,一部分人说“真相年底揭晓”,去年底的论辩潮,一部分人说“真相半年后揭晓”。两段时间都冒出了不少“预言家”,那么在阶段性结果揭晓后,多少预言成功?多少预言失败?又有多少失败者能够反思?大概最大的收获就是让论坛众看清了这些预言的实际价值了吧。

我是记不清Tri君可曾有过多少预言,只是你现阶段想再预言的话,实在不是时候,因为大家似乎对这种预言兴趣不大,更有许多人已经厌烦了。其实你的预言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实现的可能。如果在不远的未来实现了,你自然是胜利者,但是现阶段我实在看不出有什么说服的资本。记得你以前似乎转过某言论,说什么NDS先胜一局之类,说明你还是比较认可这个观点,也说明你现在继续发表以前坚持的言论不合适宜。如果等PSP达成你理想中情况再发表的话,相信效果会好上许多,和你针锋相对的也不会太多,而且你在论辩时也更有底气。

就我个人感觉,Tri君以前对GBA上的一些看法还是有可取之处,部分偏激的我也可以一笑而过。但是自从与雷文的论辩升级以及PSP发表后,便越来越极端化。DS和PSP都有优缺点,以你的水平也不应该看不到,但在某些情况下故意选择性失明就不能说是厚道了。后来的有些观点甚至可以用可笑来形容。敌人的敌人并不一定就是朋友。

恐怕以我目前的言论很难令Tri君感到客观,那也无所谓。但如果觉得还有几分道理就请冷静思考一下自己过去的言行,翻翻旧帖也好,或许可以让人看清更多。挺怀念以前那个经常带来游戏感悟和透彻评论(在我看来很客观)的Triforce,也曾有一段时间很希望你能够继续带来精彩的文章,无论家用机还是掌机,无论PSP或是NDS,但现在看上去已经没这个可能了。你现在真的是把自己逼上了绝路,想象一下,就算NDS出了你所钟爱的游戏,发个主题帖,下面却是一片对帖主的讨论而不是对内容的讨论,真是感到无比悲哀。


唉,本来只写两三句,不知不觉成雷文了@@

另外我要补充一下
Triforce以前当任天堂专区版主是凭实力的,未知深浅者不要随意发表过激言论。

江西恐龙 发表于 2005-7-7 10:03

NDS和PSP谁会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哪一台主机更适合游戏界发展。
楼主大概是这个意思吧。而大家都下意识的把楼主的帖子主题想成了:“PSP就是比NDS好”


在S1孤独地战斗,非常可怕。楼主保重啊。

huya 发表于 2005-7-7 10:13

就算骂任天堂,楼主也比楼上有资格的多。

lllc 发表于 2005-7-7 10:22

砖头GB在93年的时候就快要不行了,当时不是有杂志编辑预测GB和GG谁先退出市场的吗?

yujioh 发表于 2005-7-7 10:26

NDS已经赢了,没可比性

blackwhalebest 发表于 2005-7-7 10:35

GBA的短寿一定原因也要归咎于SONY掌机市场的参入,猛然间拉高了掌机的性能而迫使GBA退出主要舞台,NDS说到底也不过是个为了牵制PSP的过渡产品,NDS的成功是意料之中的,NDS的如此成功则是出人意料
在我看来PSP还是起到了积极意义的,至少掌机在现在的科技下的确应该不仅仅是GBA这样的性能

江西恐龙 发表于 2005-7-7 10:38

目前NDS的成功,确实出乎意料。PSP谈不上成功,但有成功的希望。

jjx01 发表于 2005-7-7 10:44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优点说成是缺点见到不少了
同样地,缺点说成是优点的也见过不少

huya 发表于 2005-7-7 10:46

最初由 lllc 发表
砖头GB在93年的时候就快要不行了,当时不是有杂志编辑预测GB和GG谁先退出市场的吗?

建议你翻翻旧帖,Tri君的观点是任应该推动硬件升级而不是靠推出口袋妖怪来维持市场。

john 发表于 2005-7-7 10:50

最初由 blackwhalebest 发表
GBA的短寿一定原因也要归咎于SONY掌机市场的参入,猛然间拉高了掌机的性能而迫使GBA退出主要舞台,NDS说到底也不过是个为了牵制PSP的过渡产品,NDS的成功是意料之中的,NDS的如此成功则是出人意料
在我看来PSP还是起到了积极意义的,至少掌机在现在的科技下的确应该不仅仅是GBA这样的性能... 完全不成立
SFC发售于1990年11月21日,SS/PS发售于1994年12月
GBA发售于2001年03月21日,PSP发售于2004年12月12日
看看1995年的超任在做什么,10年后的GBA又在做什么?1995年是超任最辉煌的时期,2005年的GBA在拣NDS的剩饭吃
借用某楼签名的说法,有些数据是历史惊人的巧合,那么这次的截然相反也注定GBA不会留下超任那样的辉煌历史

江西恐龙 发表于 2005-7-7 10:55

想问问大家两个问题:
NDS赢了,或者PSP赢了,会分别对游戏界造成什么影响?

这都是和自己相关的东西,几年内就会体现出来的。NDS赢了,GBE的推出时间势必后移。PSP赢了,GBE会立即推出,随后微软有可能推出XBOY,SONY有可能再推出PSP2……



说到底,就是想问问大家:各位喜欢硬件的升级多一些?还是不升级多一些?

john 发表于 2005-7-7 10:57

最初由 江西恐龙 发表
这都是和自己相关的东西,几年内就会体现出来的。NDS赢了,GBE的推出时间势必后移。PSP赢了,GBE会立即推出,随后微软有可能推出XBOY,SONY有可能再推出PSP2……
前半部分假设成立,后半部分是YY

江西恐龙 发表于 2005-7-7 11:00

PSP输了?客观点好不好,表说得那么绝对。

超重型巡 发表于 2005-7-7 11:02

最初由 雷文?简化称呼 发表
1)……

2)家用主机游戏的风格是否适合掌机?
回答:家用机游戏风格是否适合掌机,我很明确告诉你,不适合。

2)未必。我的很多朋友因为非常喜欢的家用机GAME移植到掌机上而兴奋不已,为此而卖掌机的也不在少数。为的就是您在1)中所提到的,随时随地的想完自己喜欢的游戏。而不是生硬分为这个GAME适合家用机,那个GAME才适合掌机。

江西恐龙 发表于 2005-7-7 11:04

把家用主机游戏搬到掌机上正是掌机诞生的初衷吧……

要不然何来掌上?游戏机一说。

john 发表于 2005-7-7 11:06

最初由 江西恐龙 发表
PSP输了?客观点好不好,表说得那么绝对。 你自己在说什么呢

NDS赢了的话,你后面的假设成立,GBE肯定不知道哪年才出来
PSP胜利后的局面则完全是你的梦呓罢了
历史上从没有一台完全成功的主机生命周期少于五年,或者说GBA开了这个糟糕的先例,或者说GBA根本不配称为一台完全成功的主机

lllc 发表于 2005-7-7 11:07

最初由 huya 发表
建议你翻翻旧帖,Tri君的观点是任应该推动硬件升级而不是靠推出口袋妖怪来维持市场。...
我的意思是GB在那七年中算不上一台既成功又经典的主机

Leny 发表于 2005-7-7 11:10

回复: 澄清一下误会吧,从头说起

最初由 TriForce 发表

说明:==跟着的是我的个人回应


1)时代总是在进步的,主机性能一般都认为越强越好。当一个主机因为性能强大反而成为缺点时,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似乎没有人把 PSP 机能的强大作为缺点吧?S饭肯定不会,N和MS饭也不会。当前焦点是软件,楼主偷换概念谈机能实在有些用心险恶啊……

PSP vs NDS就是这样。PSP比起NDS的强大性能,在很多人眼里反而成了缺点,而且论述的头头是道:软件开发难度大,花钱多,导致利润减少。就这样,PSP机能的强大成了缺点。这样的理由不能说没有道理。

==难道机能强大就意味着开发难度几何倍数上涨?前有PS2,后有PSP,可是为什么无论是DC还是XB,NGC开发环境都相对较好呢?这个是谁的错呢?很明显,这不可能是机能的错!!


2)家用主机游戏的风格是否适合掌机?

==雷文-简化称呼已经回答了,我同意他的观点,虽然我们很多人渴望TV玩到的也能在掌机玩到,但实际这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想法,并不是说无法实现,而是真正这么做的时候,你会发现现实的残酷。因为最本质来说,TV无法取代掌机,掌机同样无法取代TV。

掌机上能够出现的游戏类型将会非常狭窄。除了直接导致用户的减少之外,游戏多了,过于狭窄的乐趣范围将会使这些游戏产生激烈碰撞,大家都挤在几种相同的乐趣上,优秀的作品也将难以取得满意的销售量。

==如今的 TV 界不是一个样子??
STG,ACT,PUZ 这样的作品,那个还敢轻易出来炫耀当年的辉煌??卖的好的,不都是 RPG 和 AVG !!


但是,从GBP的POKEMON开始,这些游戏逐渐消失了。经过GBP、GBC、GBA的1代半主机时间的过渡,掌机游戏完全变了样子。到了今天,如果有家用主机的游戏要出掌机版,做出种种改变来适合“掌机的特殊性”已经开始出现教条化迹象。

==“教条化”?楼主的意思似乎是指责这种变化?(也可能你又要说我理解错误,但是没办法,因为你要展现的我们看了都是那个意思)我却认为掌机的这种变化是非常顺应时代和需求的。试问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让您玩DQ还要26个密码记录的话,你会认为先前的“教条化”更好还是就这种创造性的回归更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也难怪有些人就是钟情窝窝头……

有人说,砖头GB模式的掌机消失正是因为这种主机不适合市场。GB后来逐渐不行了,拯救它的正是POKEMON。但这种说法存在漏洞。砖头GB生命周期的7年里公认是很成功的主机,7年寿命已经算长寿了,之后的逐渐势微正是正常主机寿命到头的征兆。

==如果没有说错的话,GB是真正意义上的掌机。作为第一款掌机,就被楼主套用了家用机式“5年寿命论”的概念,是否有些牵强呢??毕竟,掌机跟TV的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这个前面有人论过,虽然我不是完全同意,但楼主也可以适当借鉴吧。


POKEMON的出现,使得GB主机成功转换概念,软件风格也开始改变。通过概念的转换,GB在没进行硬件升级的前提下在市场上继续存活,并辉煌。但我认为,砖头GB的成功已经证明了家用机风格的游戏在掌机上行得通。

==史上第一代真正意义掌机的经验就能让楼主看到后面的100代,这好象高中数学就有说这样的论证是没有依据的吧……并且提出“砖头GB的成功已经证明了家用机风格的游戏在掌机上行得通”似是而非“的概念来晃点大家?GB的成功能证明家用机风格游戏在掌机上行的通,是否要说用自身劳动力换取报酬来证明妓女卖身是完全正确的???


现在的掌机概念已经不同于砖头GB,这一点无需多说。
==完全无视任天堂提了N年的”短小轻薄“,虽然DS也无视了这点


经过GBP+GBC+GBA长达8年时间的经营,第2种掌机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喜欢家用机风格游戏的人已经不再看掌机;掌机的用户,也早已不再期待家用机风格的游戏。谁的掌机要再走砖头GB的市场路线,生存环境极为不利。
==如此看来,被大批国外专业分析师看好的 GBM 在楼主眼里已经是死刑…………


可口可乐的总裁曾经说过,如果公司所有东西一夜间被一把火烧干净,仅凭可口可乐这个牌子就可以东山再起。因为可口可乐的形象和品牌已经根植于每一个人脑中。同样,经过8年时间经营,已经深深根植于人们脑中的掌机概念,将是NDS面对PSP的挑战时,最有利的武器。
==特别说明,品牌和概念不是一个定论,品牌体现概念,但概念并不是完全服务于品牌。阁下不要犯这种低级错误。


PSP要想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打破任天堂8年垄断市场期间向用户灌输的掌机概念。这些概念主要有:游戏总体成本低廉、游戏风格和家用机迥然不同。
==说了半天,突然发现这句,游戏风格和TV不同?(还加了迥然两个字)我比较好奇楼主判定风格的标准是什么?比如FFX华丽得一塌糊涂,黄金太阳也华丽得糊涂一塌,这两个风格……如何说好呢……可能我们彼此理解错了对方概念中涉及的”风格“,这是问题的关键!!


SONY必须要向人说明:掌机也可以有高成本的大作,也可以有家用机风格的游戏;而这些人早已因为先前的掌机上缺少这种游戏而放弃掌机,他们对PSP甚至看都不看。而要说明这些,SONY就必须付出数量惊人的宣传费用。让无数人认识一个品牌,这就是品牌的价值;放到PSP上,就是惊人的代价。
==目前看来,PSP也没有打算出现高成本的大作,以后虽然不好说,但是我要问,DS的《JUMP全明星》是高成本吗?这么多漫画角色的版权使用费用,27部啊…………


设想一下,如果当初砖头GB势微之时,任天堂老实升级硬件,继续沿袭先前的软件策略,一路走下来,今天会怎么样?
==任天堂没有绝对的技术实力完成硬件方面的火拼,所以楼主的断想是不可能的。PSP 可以尽可能自己独立生产(屏幕其实……),但是DS却是很多家的结合,因为任天堂小作坊的风格就注定了他的战略部署。说实话,如今SONY和MS这样的恐龙参战,任天堂真的是很可悲的,所以他惟有发挥自己的最强力量:无敌的软件实力!!


一种可能的情况是:NDS面对性能高出自己一个级别的PSP,劣势尽显;而SONY则轻易将家用机领域的优势注入PSP,决定PSP的胜势。
==前面我已经说了,决定再次引用:任天堂小作坊的风格就注定了他的战略部署。说实话,如今SONY和MS这样的恐龙参战,任天堂真的是很可悲的,所以他惟有发挥自己的最强力量:无敌的软件实力!!


也许PSP不会有那么顺利
==还需要加”也许“吗?现在的状况,大家都不塌实啊……


因为若GB系列以砖头机这样的路线发展下来,一路历经磨练的N氏掌机,软件和硬件也许都会强悍不少。
==再次说明,任的硬件实力不能苟同,但软件实力是用无敌来形容的!!而不是楼主所谓的”也许强悍不少“,事实是肯定”强“!!


到这里,有人会说我的意思是任天堂有意将掌机市场引导到今天这个局面。
==用 TGFC Ashley 大大的话:你代人思考的毛病啥时候能改啊?!


我的回答是:错。最多觉得有这种可能,却绝不敢这么断言。任天堂即为“人生末测,命运由天”之意。在我等愚人看来,一切更全是造化。无论如何,保守的任天堂最终选择了保守的路线,也许是天意吧。
==如果说DS双屏,触摸,MIC.……都算保守的话,不知道完全照搬 GBA 最初造型的 PSP 算什么呢????


小记:
相对客观的东西说完了,顺便也加点主观的。我也算是任天堂游戏的fans(也在S1讨论过不少任天堂的优秀游戏),2001年,GBA发售后的第4天,以1250+380天价购入GBA主机+卡带一盘,以后又累积购入原版卡带4盘,终在1年多前全部处理。
==真正的 FANS 除非惨遭不测,否则是不会出售首发机的。


作为一个从砖头GB开始就加入任天堂掌机系列的玩家,我最终无法认同任天堂的这种掌机路线。也许从GBA开始新加入的玩家会无法理解,罢。
==作为1992年开始接触GB的我也依然无法理解楼主……我只能简单用自己的思想归结为:俗话说丰俭由人,我尊重楼主的取向,但请不要干涉并企图影响他人的取向。


处在任天堂经营了8年的掌机环境之下,PSP前景不明朗,道路坎坷,在日本更已明显落后。
==放心,连我都支持 PSP ,还怕他没有明天?!


但我认为,砖头GB那样多元化乐趣、容许大制作游戏出现的开放式环境才是掌机的主流方向。在日本这个厂商陆续破产、兼并的恶劣环境中,PSP更需要加倍努力。
==楼主最后这句话用心再次险恶,言外之意,”日本这个厂商陆续破产、兼并的恶劣环境“难道是任天堂所为???天啊,以前华丽论战SONY整跨游戏界的人难道都轮回去了????这个,我就不发表意见了,争议太大……

期待微软尽早加入掌机大战。
==不要渴望转换话题来博取大家的暂时愤怒!!!


arion 发表于 2005-7-7 11:18

看老TRI这么辛苦,跳出来说说我的看法

这个问题的确不是PSP VS NDS的问题,是掌机共同面临的问题。
我也希望掌机可以象家用机那样倍受青睐,然而现实呢
掌机和家用机的地位差距摆在那里

砖头机前期是不错,然而在SFC成熟之后,诸厂商就弃GB捧SFC去了。
PSP机能是强,但比得过PS2吗?
拿掌机游戏去和大作连绵不绝的主流家用机游戏去比,只能说,你找错对手了。
作为游戏厂商,特别是第3方,除了那些实力不行的,哪个不是押重宝在家用机上,掌机游戏的优先级肯定是次一等的。

从玩家角度来讲,家用机上大作频发,玩都玩不过来,掌机上的家用风游戏的注目度能有多高?这优先级同样是次一等的。

掌机上家用风的精品游戏肯定会有,但肯定不会多,这是由供需双方决定的,不是什么N或S可以说了算的,老TRI,你太抬举N和S了。

N和S本身谁不想在自家掌机上多出些精品,而且他们自家的掌机游戏也都做的可以了,可惜市场不景气,第3方使得上劲的没几个,那又有什么办法。

业界大环境造成的现状,不是N可以一手掌控的,也并非S可以一气图变的

nilren 发表于 2005-7-7 11:19

我倒是觉得GBA是最失败的成功主机。软件几乎没什么可拿出手的。
我支持楼主的看法。能在任何时候地点方便地玩到家用机一样的游戏,是我的梦想。机能重要,并不扼杀创意。为什么非要把什么什么规定死?为什么喜欢一个东西就要把它的对立面一棒子打死?

鉴于本人的贫瘠,以后不参战。

blackwhalebest 发表于 2005-7-7 11:20

最初由 john 发表
完全不成立
SFC发售于1990年11月21日,SS/PS发售于1994年12月
GBA发售于2001年03月21日,PSP发售于2004年12月12日
看看1995年的超任在做什么,10年后的GBA又在做什么?1995年是超?..
情况不能绝对化的类比吧,SFC时期有那么多的冷饭么,老任在90年代因为N64的难产而推出牵制性主机了么
消费者其实并没有认同NDS是牵制性产品,或者说广大消费者并无所谓NDS后还有GB的后续机种而且此机种仍然可能兼容NDS。所以NDS才可以成功到现在的这个程度

john 发表于 2005-7-7 11:46

最初由 blackwhalebest 发表
情况不能绝对化的类比吧,SFC时期有那么多的冷饭么,老任在90年代因为N64的难产而推出牵制性主机了么
消费者其实并没有认同NDS是牵制性产品,或者说广大消费者并无所谓NDS后还有GB的后续机种而且此机种仍然可能兼容NDS。所以NDS才可以成功到现在的这个程度... SFC是创造辉煌的时期,没那么多隔夜饭怎么炒
何况炒饭也不是没有过,比如SFC版DQ3
任天堂64本来预定在1995年推出,因为主机难产,1995年推出的是牵制用的VB,只不过它失败以后很多人就没正眼瞧过它

消费者其实并没有认同NDS是牵制性产品
――非常正确,NDS按照目前的状况发展下去就是GBA正统后继机,不管有些人是否愿意承认

ryu_hayabusa 发表于 2005-7-7 11:47

以目前国内的格局
今后就不要再议论“NDS vs PSP”的话题了
因为那很容易演变成“枪手 vs 一般民间人”的残酷对局

江西恐兽 发表于 2005-7-7 11:50

..........
掌机对厂商来说就那么回事,哪个厂商不好好作家用机,把精力都放在掌机上?
NDS PSP也就这样了,关键是硬件商以后怎么做!!
N的3D还是马赛克?S还是质量问题+超耗电?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澄清一下误会吧,从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