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商业战么......... 因此,Sam先生为了透露Rev的真相,过着常人不敢想象的梁上人般的生活。他不能在家中上网发布消息,因为他的IP地址已经被许多黑客监控,因此必须经常更换IP,他尝试到电子零售店的电脑发布消息,必须注意周遭的监控摄像机。于是山姆在美国某城市的无线网络热点间穿梭,通过无线网络告诉全世界的任迷有关任天堂的机密。
…………
…………
S君已经作出承诺,将于2005年7月9日当地时间14:00在网络上传出他所拍摄的Revolution控制器照片,提前解决这个游戏历史上最大的谜。
这不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嘛
P.S. 看了1UP的同人影像,F-Zero做的真是强啊^^
the x-files
to将军这是ACE916(sam)自己说的,moz-la punk的站长的确证实了ace916用过许多不同的IP地址。
to huya,
有空还是去moz-la-punk 的那两个原链接看看(很有娱乐性),sam的言论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漏洞,希望这是其他人用他的id发布的。sam有一个帖子,将Perrin Kaplan称作peter,还用\"he\"称呼,显然是致命的错误,我们知道NOA的VP Perrin Kaplan是一位女性。
呵呵,今天又出现了一个攻击pablo belmonte的“内部人员”....BS....
06/jul/2005
既然是传闻讨论,在下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揭穿谣言,去伪存真。
不出所料,“内部人员”们中的两位终于顶不住舆论的压力,站出来自首了。
其中一位是号称Rev开发者的team beta。作者在一封email中揭示了自己并不是真正的开发人员。此人就是当时用日文和简体中文写下了令人费解的谜题的一位blogger。
此人的网站:http://revdeveloper.blogspot.com/
另一位,则是前几天被采访的那位SeriousGamer007。今日早些时候不久,具有极高市场营销天赋的SG007在任天堂官方论坛的一个感人至深的帖子里,道明了自己的来意。
为了彰显他对任天堂的热爱,以及主动曝光的绝佳勇气,同样给出该主题链接:
http://forums.nintendo.com/nintendo/board/message?board.id=revolution&message.id=206743
至此,除去不久以前同样是自我曝光的Nin-Sider先生,余下还未被证伪的几位“先知”的名单以及生平简要总结如下:
1,Aries:出现在Moz-la-punk的先知,在E3前活动频繁,为六朝元老,号召力极强。近来杳无音讯。
名言:“5月19日,任天堂归来!”
代表作:《耶稣归来》
对控制器的描述:触觉回馈式控制器
个人网页:无。可到http://mozlapunk.web-log.nl/ 寻找Aries的全部语录。
2,田中おそこ:叱咤风云的“日本人”,“任天堂Revolution开发者”。田中先生的个人blog每日访问量成千上万。此人说话风格奇异,对Revolution的信息透露得极少。时常接受采访,人气超凡。由于身份被怀疑,最近遭来无数唾骂。
名言:“我还是那句话,Rev将吹飞PS3和Xbox360。”
代表作:《我是田中,我不是谎言家》,《百老汇,强大的双处理器》
对控制器的描述:Nesolution式陀螺仪运动感知控制器,并在网页标题里暗示了NintendoON的理念。
个人网页:http://onlynintendorevolution.blogspot.com/
3,INMHS:N-Game中的“知情者”之一,自称一直和内部人员保持联系。关于Rev的个人blog充斥了各种“脑力测试”。
名言:“Mr.Nintendo, 我很欣赏你的说话方式…”
代表作:《我的魔法猫》,《Think Outside the Box》
对控制器的描述:分离式控制器+NintendoON(谜语暗示)
个人网页:http://inmhs.blogspot.com/
4,Deeper_ Throat:在任天堂官方论坛对约50名会员发出令人颤栗的暗示信件之魁首。“N-game病毒”的传播者。
名言:“Revolution…..NOiTuloVer….No…T…V….End Transmission”
代表作:《Duck Hunt:Understand the Control》
对控制器的描述:应用类色FC时代DuckHunt的光线枪原理+NintendoON
个人网页:无。曾经出没于:http://forums.nintendo.com/nintendo/board?board.id=revolution
5,Ace916:又名anonymous sam或S。自称与任天堂/Factor5有联系,掌握Rev开发包的照片以及大量信息。经常出没于GameSpot论坛以及Moz-la-punk。
名言:“我,将在当地时间2005年7月9日14:00把照片交给moz-la-punk。”
代表作:《来自Factor5的Email 2》
对控制器的描述:内置陀螺仪的运动感知控制器+NintendoON+投影仪
个人网页:无。曾经出现在
http://forums.gamespot.com/gamespot/show_topics.php?board=909104101
以及http://mozlapunk.web-log.nl/log/2947883
6, 19D.O.R.Evolution:最近刚出现的人物,自称是在日本的欧洲人,游戏工程师。在给RevolutionRumors网站的email中提到了全息影像技术,也是第一个指出控制器应用NASA技术的人。
名言:“在那里工作,就好比呆在密封舱里一样。”
代表作:《来自日本的email:全息影像演示》
对控制器的描述:内置陀螺仪运动感知+全息立体影像生成机制
个人网页:无。曾经与这个网站的作者有email交流
http://revolutionrumors.blogspot.com/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以上六位在网络上透露所谓“关于Rev的内幕”,可谓是功勋卓著。
其实,不久前又出来一位“知情者”,署名Gemini,发表了一篇意在“为NintendoON正名”的文章,文章很长。各位知道,NintendoON已经被falafelkid以及1up.com的长篇采访综述证明是“伪造”。而这位自称是任天堂员工的Gemini,竟然站出来职责Belmonte在采访中说谎,而ON是任天堂的作品。
对NintendoON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这位“员工”的文章:
http://nintendo-revolution-nside.blogspot.com/
关于这些“内部人员”的调查,当然还将继续,名单上的人物,也应该陆续减少。在下会特别关注Ace916在“7月9日”的情况。届时就应该会知道,Ace其人,是真是假。
最后给诸位带来一张图片,传闻是Mario Revolution的广告概念。
http://photos1.blogger.com/img/115/6109/640/MarioRevolutionWireFrame.jpg
暂时谈到这里,谢谢支持。 哈,又有壁纸了
7.Mr,Nintendo
我想知道阁下的身份
另:你觉得手指感应控制的设想如何?玩手柄的我们就是活动手指头,如果革命是以肢体运动为主,会否不习惯?如果以指关节的活动来控制,感觉一定很奇妙
no rumors today
to 将军,手指运动感应的确是非常独到的想法,应该对实际操作增加许多投入感(料想将军的设计是类似手套形的控制器)。在下猜想将军也早已注意到了,不同的手指都要有配备感应装置,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在增加成本的同时降低了产品的可持续性。
不过现在几乎还是个谜,如传闻中所说,假使NintendoON和NASA全息图像的应用都能成为现实的话,那么相信将军提出的的手指运动达成控制的概念,完全没有不能实现的理由。
其实在下曾提到的三个方案,只是对至今为止所有具有一定事实依据为佐证的传闻以及“内幕者”提示的汇总罢了。那三个方案,加诸Aries曾经提到的温度/压力反馈控制,再加上将军提出的手指运动感应,就总共5类。
不妨拭目以待,任天堂最后会采用上述何种设计理念,或者,带来意料之外的创新。
07/jul/2005
终于,等到了官方发言人的只言片语。
《悉尼晨报》(Sydney Morning Herald)采访了王牌制作人宫本茂,以下是原文。
来源:IGN.com
原文链接:http://cube.ign.com/articles/631/631762p1.html
作者 :Matt Casamassina
标题:Miyamoto On Revolution- Says Nintendo wants to take the console beyond the accepted videogame paradigm
《宫本话革命-任天堂欲使主机超越现有视频游戏范畴》-Matt Casemassina
2005年7月6日--在澳洲报刊《悉尼晨报》最近的一次采访中,任天堂制作人宫本茂谈论了视频游戏工业以及任天堂的次世代主机-代号“革命”。虽然他所说的大多数内容是对2005年五月在洛杉矶召开的电子娱乐展览(E3)上言论的重申。然而,也有小部分新鲜的论调,还是比较值得一提的。
宫本表示,他确信现今的视频游戏使得玩家们能够尝试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事情,这就造就了所谓的“虚拟自由”。
虽然近几年逼真的画面令游戏的受用群体进一步扩大,然而任天堂高层认为,这样的视觉效果,只不过是软件上的一点噱头罢了。
“我认为,仅仅有逼真的画面,还不足以称作一部好游戏”,他告诉记者。
任天堂在E3上展示了次世代系统Revolution的主机外观,然而任氏并没有揭露任何关于游戏等细节的信息。对此,宫本先生则说,N记对这部新机器的开发工作,可说是火力全开。
“我们有为数众多的小组,同时进行着测试,制作硬件和软件的工作,因此我们十分繁忙。”宫本先生说道。
宫本重申了欲将Revolution制作成全部家庭成员都能享受的主机的计划。他又一次淡化了次世代主机中“技术指标”的地位,说道,“一部超强的主机不能等同于出色的游戏设计。”
这位传奇般的制作人对记者说,Revolution仍旧没有被公布的独特的控制器,将把该系统与其他主机区别开来,并可能开创崭新的游戏形式。
“手持控制器,坐在显示器前…这样的模式实在是没有什么发展潜力了,其实,你还可以把它变得更出色,更简单,”他说道,“任天堂想要做的就是打开这条道路,创造前所未有的东西。”
来源:悉尼晨报,6月30日版
以上就是针对IGN的最新报道的译文。
记得宫本茂先生也曾说过类似的话,在下把过去的消息再次摘选出来:
Game Informer- \"If you could change one thing about the video game industry, what would it be?\"
Game Informer(采访宫本茂)-“假使你可以改变游戏业界的一样东西,那会是什么?”
Shigeru Miyamoto- \"I think maybe if I could do anything, I would make it so you don\'t have to sit in front of a TV and play. If you could have a machine that you just plugged in and played inside a virtual world that - would be just great.\"
宫本茂:我想如果我可以自由发挥的话,我会让你们不用再坐在电视前面游戏。如果你有一部主机,只要接上电源,然后游戏于虚拟世界中-这将是非常不错的。”
那么,宫本先生的愿望,究竟能否在Revolution上实现,或者,对于这条道路,任氏还要继续求索到下一个世代?
http://cubemedia.ign.com/cube/image/article/617/617000/e3-2005-shigeru-miyamoto-interview-20050519104230600.jpg
附图:宫本先生的微笑
所有关注最近“Rev控制器揭秘”事件的朋友们,在下会经常留意该事件的具体动向。在证明那位Ace的确是位值得信赖的朋友之前,一切都还是预测。
在下恳请Ace先生以及其他自称“知情者”的人们,切莫将任天堂支持者的热忱作为肆意散布谣言的温床,只因玩火者必自焚。take care... 7。9快到了 这是游戏画面??!!!
http://photos1.blogger.com/blogger/6379/1162/320/kanpai1.jpg
天哪,如果是真的,我无语了,但这蒙人可能性很高吧
为什么会是中国风景?
new rumor
to 将军,阁下所见的那张画面是GameSpy介绍DS游戏的文章《Kanpai》中的附图(见链接),下方写着“Revolution!”,这就是传言的起因。
今日看见有人评述,该图选取中国题材,是由于Revolution计划在中国制造,“革命”,始于中国。
猜测罢了,如果真实游戏画面达到这个效果,当然是件比较值得庆幸的事。虽然,此类仅有画面的进化,还未能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革命”。
09/jul/2005
新目击者:环境捕捉系统
许多远在美国的任迷们仍旧在7月8日的期盼中煎熬着,为了等待一位尚不能确定身份的“Ace916”的承诺,能在第二天的某时兑现。两日内几百条回复的主题令Moz-la-Punk网站变成了火热的战区,而记者Moz因而备受期待,不得不时常透露一下尴尬的颜色,以表示自己对此并不能负责。
Ace916究竟去向何方,还有,此人是否会及时出现,以展示那些“最高机密”呢?
在此之前,有一位署名是JVS的讨论者,突然打破了僵局,并发布了这两张自制图片。
http://www.thefilehut.com/userfiles/arcangel/revolution.bmp
http://www.thefilehut.com/userfiles/arcangel/revolution%202.bmp
根据JVS所制作的图片上的文字(在下认为,从叙述的方式看来,此人的第一语言不是英语,因此描述比较令人费解),简言之:
这些图片是根据任天堂给第三方的技术人员展示Revolution的概念说明会上的内容回忆而成的。
Revolution的动态环境捕捉系统,可以在大约30秒内对使用者周围的环境进行捕捉,并由此生成影像。影像通过投影装置,可以在一些平整表面进行投影。目标影像受使用者头部的动作之影响而改变(图中圆形代表使用者)。
多目标复杂场景的生成,耗时最长可能长达5分钟,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将有望缩短。
JVS还提到,由于这个信息仅仅是Revolution的关键特征,而不是真正的机密,因此他并不认为侵犯了“保密协议”。而Revolution的控制器,还有隐藏的最关键部分,当时没有在说明会上公布。
来源:Moz-la-punk
链接:http://mozlapunk.web-log.nl/log/2973513
最后带来一张Fan\'s作品
http://www.fivefiftyone.com/ssbobox.png
Fan\'s作品,作者:Saint
http://somethingisgoingon.blogspot.com/
another ON video to know
10/jul/2005就控制器图片一事,在下已经询问过记者Moz。他说,承诺的时间已过,然而Ace916仍旧没有将他所说的控制器图片发送到他的邮箱。Moz-la-Punk因为此事,在最新的文章里作出了声明,表示他会尽快和Sam取得联系,并在得到图片的第一时间让各位知晓。
http://mozlapunk.web-log.nl/log/2992891
补充另一段NintendoON影像
此外,关心NintendoON事件的朋友们,在下特别补充另外一段影像,长度仅有短短的11秒。对于之前没有及时发布该消息而抱歉。
这段影像与各位熟悉的那段NintendoON不同,应该不是出自Belmonte之手。根据任天堂论坛的一位朋友说,这段影像是E3时候,任天堂公布Revolution主机造型的当天,就开始在网络流传的。
影响看似是用录影机拍摄的。如果是伪造,那么作者究竟出于何种目的,要在主机造型公布以后,仍旧将此影片制作完成呢?
直接点击可能造成播放器错误,请各位下载后观看。
下载链接(11秒/322Kb):
http://src-network.com/on2.wmv
最后还是带来个别Revolution相关的Fans’作品
Fan\'s 作品:Rev鼠标型控制器
http://img16.imageshack.us/img16/2746/consolectrlvisor9sc.jpg
作者:不详
来源:http://somethingisgoingon.blogspot.com/
Fan\'s 作品:Mario128和Revolution
http://img160.imageshack.us/img160/2062/mariorevo6ku.jpg
作者:yannkd
来源:http://somethingisgoingon.blogspot.com/
假使Sam的“控制器图片”在接下来两天仍旧没有兑现,在下将继续讨论NintendoON影像的一些疑点,以及其他一些传闻。
the Mysterious Nintendo ON
11/jul/2005今日,在下如约与各位继续探讨NintendoON之谜。
先前的报道已经简略介绍了这段影像以及作者Pablo Belmonte,昨日并增加了另一段11秒短片,因此尽量不再赘述。
首先请各位认清一个事实,就是NintendoON出现在E3前,也就是说,Belmonte不可能知道任天堂Revolution的设计。
接下来请回顾这段6分21秒的影像。
1分13秒:
影像出现了一个“致命”的错误,2002年并不是GameCube的发售,美国和日本的玩家早在2001年就迎接了GameCube的发售。2002年则是欧洲和澳洲新西兰地区的发售。作者Belmonte作为一个忠实的任天堂迷,并计划制作了如此令人称道的影像,竟留下这样的疏漏,的确令人不解。
2分16秒:
2分16秒开始,隐约听见音乐效果里有类似“Reggie,Reggie”的呼喊。Reggie是美国任天堂的总裁,在本次E3上担当重要角色。
3分15秒:
GameBoy字体灰绿色Nintendo 标记淡出,随之而来的是NintendoON的宣传片。NintendoON中使用的Nintendo字体,开头的字母N字形偏小,显然与传统的Nintendo的标记不同。
红色的ON标记,左边的字母O,与任天堂在E3上公布的Revolution的电源键形状相同。NintendoON的影片是5月13日开始流传的,那是E3开始前,除了任天堂,理论上没有其他人知道革命的设计。
4分39秒:
前面几秒,影片展示了ON与电脑显示器与电视相连的可能性。而在4分39秒的时候,右上方显示了GameCube的主机,而下方则是与Revolution形状相同的一个扁平六面体,中间打着问号。
一个设计理念如此惊人的“假影片”里,到底存在什么必要,把其他与该设计不相关的事物打上神秘的问号?并且是在E3前?
4分57秒:
“The Most Sleek”标语,任天堂北美市场部Kaplan女士在ON出现的5月13日当天同样提到“Very very sleek”一词(已在之前讨论过)。
5分31秒:
DVD表面反射出一个黑色方形物体,Revolution主机?
神秘的数字:
影片前半段不断闪动的数字,如果用毫秒计算,则指示着E3任天堂发布会上的几次重要发言。
1000000--17分,Reggie提到了Wifi和Gamespy/IGN。
2000000--34分,Revolution展示开始。
2150014--36分,任天堂提出与玩家进行一场游戏的概念(N-Game)。
等等…,其中还包括Reggie提示玩家要使用“右脑”(NintendoON)的时间….
(数字理论最初提出:Moz-la-punk讨论者-kunn,5月19日)
狡猾的嫌疑者IGN
先前已经讨论,任天堂次世代的重要合作伙伴IGN,对NintendoON影片的出现,做出了一系列同样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
首先IGN的Matt在NintendoON开始流传的当天下午就发表文章“辟谣”,实属罕见。在文章中还说:“这是假的,fans作品,但是是必看影像!”当时是5月13日,E3还没有开幕。还有,IGN为何要称假影片为“必看作品”?
作为非常庞大的商业网站的IGN,竟然独自注册了www.nintendoon.com的域名,作为这段“假影像”的“官方链接”。
另外,IGN在E3时期还发表了一篇文章,请看第三页:
http://cube.ign.com/articles/615/615258p3.html
注意观察文章第三页的底部的一个句子
“Well, at least everyone found out what the games will be on.”
ON一词反常地用了斜体,十分反常。
“幕后主使”任天堂?:
http://img59.echo.cx/img59/7263/nintendoonwoohooooohooo6pd.jpg
任天堂E3的照片,红字赫然写着“ON”。
还有那些Reggie,岩田,宫本充满自信的言论以及一些谜语般的讲述,是否同样暗示着隐藏在重重铁幕之后的秘密武器?
有关NintendoON的全部推测,若要一一介绍,已经不在在下的时间允许范围内了。
好在先前讲述的大部分传闻都对NintendoON有十分有利的佐证,各位有机会可以进行回顾。在下则在今后会做出适当的整理和补充。
相关链接:维基百科词条《Nintendo ON》
http://en.wikipedia.org/wiki/Nintendo_On
另一则消息,接昨日的图片。
还记得这张图片么?上次公布的“假图”Mario128!
其实这张图并不是这么假,提供者yannkd并没有说该图片是任何人自行制作的作品。今日又在该站点看到这个图片,将原图片进行调整后,Rev上面的“携带电话”则显得更加清晰。
“贾不假”???
http://photos1.blogger.com/blogger/5907/1140/400/mariorevo6kure.jpg
http://somethingisgoingon.blogspot.com/
在下对图片做了一点非常简单的分析,发现原来的图片并没有用photoshop编辑过,更像是一张低分辨率的照片,拍摄时使用的数码相机应该是PENTAX。若不能相信此图为真,或许该图片的作者是伪造图片的高人,能做到如此完善的程度,以鱼目混珠而不被察觉。
另外一张“假图”,《塞尔达传说Revolution》
http://www.ngcfrance.com/images/news/revolution/fakes/revo_012.jpg
Revlution多媒体周边“假图”
http://www.aussie-nintendo.com/cutenews/data/upimages/Rev_mm_Mup.jpg
http://www.aussie-nintendo.com/cutenews/data/upimages/Rev_-_add_on.jpg
来源:http://somethingisgoingon.blogspot.com/
其实在下有一种预感,近期将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消息。
比如某记者,今天已经沉默很久了,面对一位信守诺言的“谎言家”,面对一群振臂呼号的“声援者”,面对一个严守机密的“任天堂”,他将如何做出抉择?
此间是非,想必三日之内即会尘埃落定。 别的不谈,能做出这些同人影像和图片的真是神人 如果真是N在幕后主导一切,并且能确实的把握住局势的话,Revo在战争开始前就已经赢了,s*ny和M$之流在境界上就已经输了一个档次.......当然,同时也说明了大陆和国外的讨论水平也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另外,一直在担心一个问题,历史无数次的告诉我们,第一个开始革命的人最终都没有获得革命的成功........
假设上面这些关于ON的设想是真的话,N是不是能确保他的理念被接受,虽然说革命者本身抱的都是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但会不会出现““革命”本身失败了,但是后继者却沿着革命的轨迹走下去而获得成功”这类的事....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少了N的话,估计游戏业的下一次革命至少要向后推迟50年....
流泪了,这帖俨然就是神帖啊......去下面的任区索引喊一嗓子去.... 其实在看了这个帖子以后,偶脑子里面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观点:任天堂的主机向来强调多人娱乐,同时,为了保证全家人共同游戏的需要,任天堂都在不断完善多人娱乐主机系统,从N64以来,包括NGC以及一些掌机,要么4个手柄接口,要么是联机的便捷使用,都能看出来,可能熟悉任天堂的都知道。问题在于,如果那个ON的宣传片是真的,那么我们要如何相信它是一款能用来给予全家人娱乐的工具?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真是那种头盔式,多人娱乐的概念将遭受一定的成本挑战,因为多一个头盔,理论来说要比多一个手柄更为昂贵。那么,我们假设ON成立,那么这种概念下的主机,将如何解决手柄和头盔问题?所以个人感觉,任天堂未来的主机“革命”的猜测很可能拥有手柄的更加具备说服力。不过,在我延续看了更多的关于革命的传闻后,我的感觉又一次变得不确定起来…… 此外,在我的感受中,另外一个感觉就是,本次的主机大战中,任天堂将走低价位路线。如果我们回顾游戏机发展史,我们可能得到一个信息,就是当年FC的发售,不错,当年的情况中,有很多厂商开发出了性能比FC要高的主机,但是由于有大量庸余的设计,使得售价据高不下,而FC主机就在当时的情况下利用相对低廉价位取得一定成绩(当然,最终奠定胜局并非是这个因素,只能说是有一定关系),而同时,我们从本次XB360和PS3的概念中依稀看到当年的影子,我一直在怀疑是否任天堂有意重复当年的走势,不过,游戏市场毕竟不是当年的局面,而竞争的对手也换为SONY和微软。但是我只能在各种信息中确定任天堂将走低价路线。 最初由 CPZ 发表
其实在看了这个帖子以后,偶脑子里面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观点:任天堂的主机向来强调多人娱乐,同时,为了保证全家人共同游戏的需要,任天堂都在不断完善多人娱乐主机系统,从N64以来,包括NGC以及一些掌机,要么4个手柄接口,要么是联机的便捷使用,都能看出来,可能熟悉任天堂的都知道。问题在于,如果那个ON的宣传片是真的,那么我们要如何相信它是一款能用来给予全家人娱乐的工具?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真是那种头盔式,多人娱乐的概念将遭受一定的成本挑战,因为多一个头盔,理论来说要比多一个手柄更为昂贵。那么,我们假设ON成立,那?..
023
如果ON的影像是真的话,假设\"控制\"萨姆斯姐姐跑完全部地图,那么估计你家地板要被踩踏下去5厘米.....理念到实际的距离还是不短的
况且E3上,宫本大仙已经明确表示有controller的存在.....话说回来,只有头盔的话,真的要用脑电波来control么...XD 所以说个人感觉ON也只能是玩家心目中任天堂主机的憧憬罢了,ON的那片断看了很久,每次看都觉得很不可思议,虽然每次都觉得这并非真实的,但是却有更强烈的意念在迫使我去相信它是真实的。偶并非任天堂fans,但是还是比较喜欢任天堂。 我也担心,楼上两位说的,
N这次的革命理念是否能被大众接受,.
以及,多人同乐的要素被削弱,
俺是为了4P才买的NGC,而且游戏也都留着呢...
我觉得N的方向.
下代主机的多人同乐肯定是得到加强了,会变的更简单,更方便,更容易吸引非游戏玩家了. 看上去的确没有对不起“革命”这个代号。
继ds成功后,n似乎加大了对“异质”的研究 貌似REV的全息成像技术是真的了,希望到时候不要让我们大跌眼镜
回复: the Mysterious Nintendo ON
最初由 MR.Nintendo 发表11/jul/2005
今日,在下如约与各位继续探讨NintendoON之谜。
先前的报道已经简略介绍了这段影像以及作者Pablo Belmonte,昨日并增加了另一段11秒短片,因此尽量不再赘述。
首先请各位认清一个事实,就是NintendoON出现在E3前,也就是说,Belmonte不可能知道任天堂Revolution的设计。
接下来请回顾这段6分21秒的影像。
1分13秒:
影像出现了一个“致命”的错误,2002年并不是GameCube的发售,美国和日本的玩家早在2001年就迎接了GameCube的发售。2002年则是欧洲和澳洲新西兰地区的发售。作者Belmont...
MR.Nintendo
总是给我们带来超多惊奇~ 那张塞尔达的图,楼主真是强人,和国外的N饭比我等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楼主应该把这贴发到TGFC去扩大影响力。。。。。 最初由 moetan 发表
最初由 CPZ 发表
如果ON的影像是真的话,假设\"控制\"萨姆斯姐姐跑完全部地图,那么估计你家地板要被踩踏下去5厘米.....理念到实际的距离还是不短的
况且E3上,宫本大仙已经明确表示有controller的存在.....话说回来,只有头盔的话,真的要用脑电波来control么...XD
即使那段录像的确是有任天堂官方背景,on也肯定不会是革命的真正形态,只能说,目镜这个概念是很有可能性的,而且是很让人感到新奇的。 因为至少任天堂已经明确否认了录像中ON的“就是”革命。
至于成本问题,我很难理解为什么现在的游戏机发售价格一定要被控制在4万日元左右,如果有真正创新的理念,强大的性能,成功的宣传及讨巧的外形,6至7万日元也是绝对有竞争力的。
把低价市场让给S和M去争夺,自己做出一台能够吸引所有人情不自禁掏腰包的主机,在下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王道。(所以任天堂现在放出的低调宣传也未尝没有打着幌子掩盖真意的可能性)。
反正个人是很期待那种能放在书包里,做在地铁里带着目镜play的主机,顺便把Sony辛苦积累的便携机市场也一并灭了。
当然,这只是美好的YY. 这贴不至顶加精,实在是太可惜了。即使最终证明猜测全部落空,但那么精彩地分析就足够分量了。
强烈希望加精。 据台湾报纸《台北时报》中任天堂社长岩田聪的评语刊载。岩田关于被谜团包围的「revolution」的手柄描述
如下。
「对(既存的游戏机)初学者来说按钮和摇杆太多。那个肯定会完全夺走玩游戏的趣味。我们想像如何对所有人来说最合适,就想到用手触摸revolution的手柄一样地控制东西」
岩田有关nintendoDS「如果卖500万台Wi-Fi对应了的DS,我们使500万人必须享受Wi-Fi」说着。
kaikaimao 最初由 巴尔干炮 发表
那张塞尔达的图,楼主真是强人,和国外的N饭比我等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楼主应该把这贴发到TGFC去扩大影响力。。。。。
TG正流行的是倒N饭的理性系列:8) 偶是一个任饭,但比起楼主来还是大大的伪非了,但是偶热爱任的主机和游戏的心不比其他任何人差!
对与老任,偶希望他能一路走好,希望革命能够成功,希望我能在有生之年能一直玩到老任的主机和游戏!!
对长时间提供革命情报的楼主感激万分!! TG已经现在进入\"后战贴\"时代了...
转了,会被大婶\"理性\"的... TG正流行的是倒N饭的理性系列
那个所谓的“理性”系列就是纯粹娱乐大众的,有事没事我就得看看找点乐子。。。。 什么理性系列呀,纯粹是楼主发动的一个诗社,下面一群湿人在淫湿会友。 楼主真是太强了!!!
看完帖子有个想法,Revolution System是不是不只包括REV,还包括on......
还有那段on的宣传片的4:48使画面中的MAKEGAMES作何解释呢? 也来插一脚:
GameCubeEuropeによればオ`ストラリアの「The Age Green Guide」
というjI(?)に任天堂のm本氏へのインタビュ`が鬏dされていたそうです。
「モニタ`の前にコントロ`ラ`を持って座っているだけでは、
そのパラダイムから逃れることができません。そこで出来るのは、
それを最m化してしっかりとしたものにする事だけです」
「任天堂が望むのは、その道の向こうを切り_き、その向こうにMむものを生み出す事です」
采访中说:\"坐在屏幕前握着手把一直是电视游戏诞生以来的一种固定模式,而历来厂商们所能做的,也只是努力地把这个模式的细节优化,再优化而已.\"
\"但任天堂今番所做的,则是要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来冲破\"屏幕,手把\"这一模式的束缚!\"
官方发言啊!官方发言,让从来对主机硬体没什么兴趣的我变地那么期待REV的诞生,任天堂真伟大! 其实关于真真假假的传闻,暂时将其实在的可信性搁至一边,有一点是可以看见的.
虽然XB360与PS3受到的注目要比任天堂多地多,但一年以来关于它们主机的传闻,却远远没有这几个月\"任饭\"所创造出的传闻来地密集和大量(当然也许也有我见识不够的原因).
光光这个现象就很容易引起人的思考了.
umm, not so exciting...
12/jul/2005任天堂:基于有线互联网的WiFi适配器
根据澳洲网站Aussie-Nintendo前几日的一篇报道。原文的作者,与任天堂官方讨论了DS和Rev的无线网络功能的话题。任天堂方面表示,将有一款专门的网络适配器,适用于个人电脑的USB2.0端口。
玩家只要将PC与普通有线网络(包括拨号和宽带等)相连接,同时使用该适配器,如此,整部电脑和适配器就构成了任天堂WiFi的无线热点。
来源:
http://www.aussie-nintendo.com/full.php?subaction=showfull&id=1121026189&archive=&start_from=&ucat=2&
此类设备的出现,将显著增大任天堂WiFi游戏网络的覆盖面。理论上说,只要拥有任何传统网络连接形式的区域,都能够享受WiFi无线网络的游戏,而进一步促进Rev&DS网络使用者占全部玩家的比率。
任天堂Revolution控制器的5种可能性,以及相关技术之再度简要回顾(更多详情请参照前文)
1,运动方向感知技术:
证据多,可信度极高。几乎可以100%确定是革命控制器的特征之一。
采用类似陀螺仪的技术,通过控制器的位置变动而实现对3D空间的控制。
当在下再次查看原先任天堂在美国专利局注册的那项专利之时,奇迹般发现,该专利在今日又更新了。
任天堂该技术在美国专利局的链接:
http://patft.uspto.gov/netacgi/nph-Parser?Sect1=PTO2&Sect2=HITOFF&p=1&u=/netahtml/search-bool.html&r=1&f=G&l=50&co1=AND&d=ptxt&s1=Nintendo&OS=Nintendo&RS=Nintendo
(Nintendo, USPTO, 2005-jul-12)
在下应该是有幸第一个发现这个改变的人,还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这个冗长的技术文章,然而已经将消息迅速转告了一位记者,期待他能对此技术文献的变化作个总结。
从枯燥难懂的专利介绍中发现个别饶有趣味的内容。这项专利的参考文献里,包括Sony和Sega的部分主机和控制器设计方案的资料。
任天堂与Gyration公司在早先的投资协议(相关链接):
http://www.gyration.com/intl/german/pr-nintendo_german.htm
(Gyration,2001)
控制器雏形:
http://tinypic.com/65rc4j
2,NASA共用的全息成像技术:
证据少,可信度一般。产生3D全息图像的技术,物理光学公司开发,授权NASA以及某日本游戏公司应用。
链接:
http://sbir.gsfc.nasa.gov/SBIR/successes/ss/7-043text.html
http://www.poc.com/emerging_products/3d_display/default.asp
(NASA&POC-IT-Division,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1997 Phase II)
这个链接中提到的当初投资30万技术开发金的“日本游戏公司”,没有直接说明是任天堂,这也是这则消息可信度一般的原因。
在下以为,这项技术,除了应用于任天堂次世代主机的可能性以外,还可能是应用于Namco或者Sega的街机业务。
如过去介绍的“保龄球演示”所说,此技术诚然突破了传统的成像概念。然而,在证明这个日本游戏公司正是任天堂之前,还不能妄下定论。
该技术实际成像图(不代表控制器造型):
http://sbir.gsfc.nasa.gov/SBIR/successes/images/7-043pic.jpg
(POC,NASA)
3,Nintendo ON:
证据极多,然而可信度低。大多数传闻的核心内容。与VB类似概念的虚拟现实目镜或者头盔,详细信息如前。
想来此项创新,在NES诞生20周年,VB诞生10周年的2005年公布,也非情理之外。
影片链接:
www.nintendoon.com
(Pablo Belmonte, IGN.com, May-2005)
现有技术商用链接:
http://www.emagin.com/3dvisor/
该类型控制器概念图:
http://img.engadget.com/common/images/5844052316327252.JPG
(NintendoON-miyamoto)
4,温度,压力反馈控制器:
证据较多,可信度较高。最初由“先知”Aries提出的控制器概念。
控制器会根据游戏环境的冷热和状况的变化而改变温度。并且,控制器的概念与触控屏恰好相反,操作者将可以感觉到操纵界面的压力变化。
唯一让在下感到不能理解的就是温度反馈,因为Rev的控制器是一个无线装置,有效持久的电能使用,是硬件设计的关键。而温度变化,显然对电池的续航时间,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相关或类似技术商用化链接:
http://www.immersion.com/industrial/touchscreen/
专门开发此项技术的Immersion,也就是各位所熟知的PS系列 Dual Shock手柄侵权一案的原告方。
Immersion 同时起诉了微软和索尼,而没有对任天堂的GameCube控制器做出任何表示。
Immersion的发言人,在一篇报道中答记者问。 记者问道:“当时为何起诉Sony,Microsoft,而不是Nintendo?任天堂同样使用了应用震动技术的控制器.”
该负责人表示:“我们从不对任天堂产品进行分析,”回答是如此令人惊奇,他继续说,“我们相信,任天堂用了与我们截然不同的技术,虽然我们从来没有对任天堂的技术进行调查。”
该报道链接:
http://news.spong.com/detail/news.asp?mode=news&type=n&cid=&pid=&vid=&prid=8511&n=World+Exclusive%3A+How+Nintendo+escaped+the+case+that+might+see+Sony+pay+Microsoft+for+every+PlayStation+product+sold
欲对任天堂避而不谈而自相矛盾,的确是十分有趣的回答。
微软与Immersion在法庭外作了个了结,并从Immersion手中夺过部分权柄,因此索尼陷入了僵局。那么,Immersion与“逍遥法外”的任天堂的关系,又该如何理解?
该类控制器技术示意图(不代表控制器形状):
http://photos1.blogger.com/blogger/1480/1168/400/touchscreen.gif
(Immersion)
5,手套型控制器“Power Glove”
证据较少,可信度一般。也是Newwise NintendoDX / Stage1st 将军 所提到的手套型控制器概念。
游戏界最重要的开天鼻祖以及探路者--任天堂,有过许多鲜为人知的新奇周边,近日介绍其中的一个,即是“Power Glove”,起初该技术应用于航空领域,价格不菲,后来被任天堂作为一款NES的商用周边。
用于Revolution的Power Glove,最初是由任天堂官方论坛的会员SeriousGamer007提出的。他指出,Power Glove将在晚些时候作为一项周边出售。Rev的Power Glove,应该是利用探测手臂和手指的运动而达成对游戏的控制,据说比最初的NES版本结构复杂得多。
任天堂创意之一Power Glove相关链接:
http://www.angelfire.com/ok2/stepinto/PowerGlovePage.html
NES/FC版本Power-Glove图片资料若干:
http://www.angelfire.com/ok2/stepinto/PowerGlove.jpg
http://www.angelfire.com/ok2/stepinto/original.JPG
http://www.angelfire.com/ok2/stepinto/Pax.jpg
http://www.angelfire.com/ok2/stepinto/Hacked.JPG
(Power Glove, 来源于上述网站)
抱歉,图片无法显示则请将链接复制至浏览器地址栏中查看,或者直接点击原始网站链接。
今日图片:GBASP MICRO
http://photos1.blogger.com/blogger/5248/991/400/SP-micro%21.jpg
针对诸位朋友发言的一些回复,恕稍后给出
对诸位的回复
to 将军,感谢将军发布在下昨日遗漏的一个消息。
《台北时报》原文:
http://www.taipeitimes.com/News/bizfocus/archives/2005/07/10/2003262979
to moetan,
感谢支持。
任天堂哪怕不会成功,也更不可能“成仁”,随便例举一项事实。
任天堂于上个月发布的年度财政报告表明:
终止于2005年3月31日的2005财政年,公司包括软硬件以及其他所有事务的净收入(税后)为800.05亿日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99.4%,也即约上个财年的5倍(见第33页)。
该公司的财政状况,一直以来保持着十分强盛与稳健的趋势。
任天堂年度报告链接:
http://www.nintendo.com/corp/report/FY05financials.pdf
to CPZ ,
感谢支持。
传闻指出,NintendoON的概念,强调的是手柄和NintendoON共存,NintendoON是一项可供选择的周边。当然,这仅仅是一种控制器理念,一种假说。
toblue999new,
感谢。NGC的手柄将继续沿用,在下的一点猜想,NGC的手柄将充当任天堂过去大多平台的控制器。
to雷文,
感谢支持,阁下所言极是。
在下愚见,此“异质”还须与“主流”联合,奇兵之奇并非目的,而旨在出奇制胜。
想必任氏回首往昔戎马岁月,意欲收复河山了罢。
to _cvb_tassdar
感谢支持,其实在最初就应当发布对NintendoON影像的一点研究的,时间关系一直遗留到现在。
to APHARMD,
感谢支持。NintendoON是在下最欣赏的概念。
其实原来的影片比阁下见到的都要长许多(30分钟以上),并且更加完美。作者Belmonte废寝忘食地制作,使用了数百G的数据,最后因为硬盘失败,NintendoON,还有许多其他精彩作品(合金装备,Made In Wario,最终幻想等)在内的一切资料全部毁于一旦。因此Belmonte无奈选择了重新制作NintendoON,通过朋友家电脑存储的部分数据以及草图,连续5昼夜没有睡眠,而制作了这段只有6分21秒的影像。
详情请见1up以及falafelkid对belmonte的采访报道。
另外,阁下提供的那段宫本先生的“官方发言”,正是在下所说的“官方暗示”之一。
革命传闻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其“周密性”和“艺术性”,在视频游戏史上都是盛况空前,并令人叹为观止的,这份感慨,是一位国外游戏业界的记者在与大家的交流中抒发的。
没有人能真正相信这一切都是“巧合”。
阁下过奖了,在下一直以来只是乱弹,除了对谈论的事物和理论提供一些必要的证据,以及作出一些毫无见地的评论以外,几乎是纯粹的收集和转载,因此绝大多数劳动还是归功于原作者们。
tomad1th,
感谢。
的确,根据大多传闻,Revolution,Nintendo ON和控制器是三个不同的整体。Think outside the box的海报, 就是这个意思(Box指的是Rev主机)。
NintendoON影片中的Make Games,具体说的是利用“环境捕捉系统”(environment capture eye),在主机中生成影像,以达到“制作游戏”,“身临其境”的目的。
有关“环境捕捉技术”,在下在不久前的消息中已经简略提到,同时用两张图片说明。
考虑到宫本先生曾经表示,非常后悔EyeToy这样的创意不是出自本社之手。在下猜想,因此Belmonte才考虑到这个“环境捕捉系统”的概念。
tolllc,blue999new,巴尔干炮,
感谢支持。
某网站的风景,早已经领略到了。
就近期几个无端攻击任天堂的主题来看,其内容分崩离析,断章取义;其理论贫弱不堪,缺乏证据,完全是对理性二字的一种漠视。加之那类过期霉变许久的“次世代主机人气调查,xxx压倒性胜利”文章,原本为2004年在日本进行的调查,居然在2005年下半年发布出来,摇身一变成为“业界新闻”,甚是风趣。
殊不知E3大展之后,无论是日本的Famitsu的对玩家意向的调查,还是美国EA网站约40万玩家的投票结果(请参考本帖7月1日消息中,从EA官方网站收集的数据),都证明了任天堂Revolution,目前拥有绝大多数的声援,排名最优,这同样也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以上仅举一二。在下以为,虽说那些主题的作者本人非常令人尊敬,只恐怕,丢下了武器的战争,称不上什么“战争”;抛弃了论据的战贴,也谈不上什么“战贴”,余下的,不妨留给跳梁小丑们自娱自乐去罢。
显然,在下的言论并不公允,且一向是支持任天堂的,假如在那里发言,会产生些小冲突也是在所难免。在下本无心向战,如果为了增加一些对革命的讨论,在下会考虑转去的。
在下潦草应答,愚昧之处,敬请海涵。再谢诸位前辈提携。
回复: 对诸位的回复
最初由 MR.Nintendo 发表to 将军,
感谢将军发布在下昨日遗漏的一个消息。
《台北时报》原文:
详情请见1up以及falafelkid对belmonte的采访报道。
另外,阁下提供的那段宫本先生的“官方发言”,正是在下所说的“官方暗示”之一。
实在抱歉,第六页的内容不慎漏过。不过也权当时重新强调一遍吧。
毕竟是很让人兴奋的发言。 引用:
--------------------------------------------------------------------------------
最初由 MR.Nintendo 发表
to lllc,blue999new,巴尔干炮,
感谢支持。
某网站的风景,早已经领略到了。
就近期几个无端攻击任天堂的主题来看,其内容分崩离析,断章取义;其理论贫弱不堪,缺乏证据,完全是对理性二字的一种漠视。加之那类过期霉变许久的“次世代主机人气调查,xxx压倒性胜利”文章,原本为2004年在日本进行的调查,居然在2005年下半年发布出来,摇身一变成为“业界新闻”,甚是风趣。
殊不知E3大展之后,无论是日本的Famitsu的对玩家意向的调查,还是美国EA网站约40万玩家的投票结果(请参考本帖7月1日消息中,从EA官方网站收集的数据),都证明了任天堂Revolution,目前拥有绝大多数的声援,排名最优,这同样也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以上仅举一二。在下以为,虽说那些主题的作者本人非常令人尊敬,只恐怕,丢下了武器的战争,称不上什么“战争”;抛弃了论据的战贴,也谈不上什么“战贴”,余下的,不妨留给跳梁小丑们自娱自乐去罢。
显然,在下的言论并不公允,且一向是支持任天堂的,假如在那里发言,会产生些小冲突也是在所难免。在下本无心向战,如果为了增加一些对革命的讨论,在下会考虑转去的。
--------------------------------------------------------------------------------
在下希望楼主能够转发过去啊,说实话TG讨论的气氛还是不错的,无奈的是愤青多了一点,而且革命的消息确实很少啊,要是不看楼主这一贴,我还不知道革命有这么多的传言,以为老任有在低调行事了!!!
至于战于不战,楼主可以无视那些人的,革命的消息越到人知道越好啊,即使只是传闻!! 楼上的也未免以偏概全,TGFC也有人贴过Famitsu或是其他大型网站的投票结果,说NINTENDO压倒优势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也有些夸张了,应该说是各有胜负罢了.
而且说真的E3上NITENDO基本上什么就没有公布,所以说E3后就获得压倒性的支持率的说法也未免太奇怪了.
我不是来战的,只是觉得主机饭那里都有,看到别人有失偏颇,其实自己也不一定公允. 最初由 LLT 发表
楼上的也未免以偏概全,TGFC也有人贴过Famitsu或是其他大型网站的投票结果,说NINTENDO压倒优势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也有些夸张了,应该说是各有胜负罢了.
而且说真的E3上NITENDO基本上什么就没有公布,所以说E3后就获得压倒性的支持率的说法也未免太奇怪了.
我不是来战的,只是觉得主机饭那里都有,看到别人有失偏颇,其实自己也不一定公允....
E3宣传重点是TP和GBM
TP我就不说什么了
600万目指 把这当成任天堂给大家的一种乐趣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