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MR.Nintendo

“神秘主机 Nintendo Revolution 传闻+讨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7-15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picto-amusement

居然发现家里的网络无法浏览stage1st,莫非是屏蔽?

也罢,补充昨日的一些更新,以及一点回复。



to  Winder07 ,

特别感谢阁下提携。

在世界范围内,任天堂因为不缺乏Winder07这样真诚的支持者而长盛不衰。Belmonte就是极好的例证。


to  LLT

“以偏概全”的那段话语是在下说的,并非Winder07君的观点。

在下并没有提及“NINTENDO压倒优势”,仅仅是认为,40万人参与的投票,自然比1000人的意见,略具代表性一些。

作为任天堂支持者,言论有失公允,在下早已经表明了,请阁下谅解。










14/jul/2005


今日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传闻。无论如何,还是来聊一点个人发现。

从某些方面看来,在下对自己的言论应当做些更深刻的反省,毕竟早就决定低调谦和地对待一切。其实“先知”们的自尊心都很强,上回是沉默多时的田中,这次是沉默许久的INMHS,似乎都不怎么喜欢在下的提问方式。一点点闲聊,却被当作了激将法,不过也好,INMHS先生声称又要出来公布他“最后的消息”了。在下并不十分期待他的消息,只是希望近况不佳的INMHS以及他的家庭能够安好。
http://www.blogger.com/comment.g ... =112008703153898145

关于这位INMHS,在下于是和记者Falafelkid交换了一点意见,由于Falafelkid的信箱已满,只得改在他的blog上公开讨论。他认为,INMHS先生不是任天堂内部的开发人员。因为INMHS曾经将Revolution称作N5,而事实上,任天堂的开发人员曾经称呼Revolution为GameCube Next,并在一些技术档案上使用这个名称。

此外还得知,该业界记者的女友是原来中国人…笑。
http://www.blogger.com/comment.g ... =112102324817009154


宫本先生的专利权

为了进一步了解Revolution的秘密,在下再次浏览了昨日任天堂在美国专利局更新的那个页面。

当然,那个专利是讲述陀螺仪控制器的应用技术,也就是所预测Revolution控制器的特征之一。

这点信息显然不够充实。既然是专利局的数据库,必定蕴藏着多年来大量专利技术信息。于是,在下发现Advanced链接下的一个数据库搜索功能。搜索关键词“Nintendo”,十分出乎意料---关于任天堂,总共显示有1016项结果。

1016个相关专利,其中有一小部分是其他公司和个人引用任天堂的产品资料,而绝大部分都是任氏在美国所注册的资料。言下之意,员工不多的任天堂公司,在美国地区申请了近1000项有关游戏的技术发明。

关于游戏软件与硬件的技术创新,数目庞大,在下简要的看了一些,其中包括历代控制器的设计概念档案,软件数据压缩技术,各种3D图形处理技术,成像技术,光碟数据技术,游戏控制技术,触摸屏,震动手柄的应用,无线网络技术,Virtual Boy,还有昨日为各位介绍的始祖级游戏周边“PowerGlove”等等,几乎涵盖了整个电子游戏软硬件的发展史。

这些技术专利中,有许多是宫本先生的创意。其中的一项,更是让人联想到了Revolution。


《对摄取图像自动编辑并应用于3D视频游戏的系统及方法》

该专利是任天堂于今年E3展开幕前一日(5月17日)在美国专利局注册的,宫本茂先生是发明人之一。

专利主要描述了,将主机附带的数字照相设备所拍摄下来的照片进行自动处理,并将生成的图像应用于3D游戏中的技术。

此项专利的资料是任天堂于2001年归档的。这不禁令人联想到EyeToy,宫本先生曾经表示,为EyeToy不是本社的产品而感到十分遗憾。或许任天堂,在2001年时还没有把这样的技术广泛投入实际应用,而将在今后的游戏设备中得到更多利用。

该专利链接:
http://patft.uspto.gov/netacgi/n ... amoto+AND+nintendo)

若阁下对游戏软硬件技术或者控制系统理论有研究或者存在兴趣的话,可以搜索任天堂更多的专利。

不可否认,应用这些技术,任天堂可以在新主机上创造无限可能。如果从市场的观点看,假使任天堂认为整合众多尖端技术后,制造成本的提高会导致相应的利润损失,那么这些无穷的可能性,将会推迟到下一个次世代。






今日“假图”选


另一位“内部人员”KindDea的作品,关于此人及其控制器描述,稍后再谈。
KingDea的个人网站:http://theblogs.net/user/kingdea/




Fan’s作品,Revolution选单界面
作者:defefectDS


Fan’s作品,电脑+红白机=Revolution?
作者不祥


Fan’s作品,Rev控制器
作者不祥

超幽默作品:“操作简单”的手柄
作者:IGN.com-Matt






最后,再献上一些任天堂支持者制作的趣图

有朋友评价在下言行态度比较拘谨,呵呵,为此还是展示点玩世不恭的图片罢。

感谢moz-la-punk论坛热心讨论Revolution的朋友们提供这些“恶搞”图片。

先对几位名人道声抱歉,树大招风…



超级岩田


岩田殿下…


魔术师宫本


占卜师宫本


夺宝奇侠宫本


宫本-Kill Bill


Reggie-终结者


Reggie-蝙蝠侠


美国猛士Reggie与超级PSP


又是杀bill…


天堂二人组


星战-山内…


星战-SDTV….(无语)


星战第二卷--MS的袭击


久xx木x………


Reggie vs Bill…..



呵呵,以上为纯恶搞,好久没有见过如此幽默的名人图片,笑够了,希望同样给各位带来少许娱乐。

任天堂+任天堂Fans=Revoluti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5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这些图笑死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5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漂亮的界面,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5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volution既然作为代号就不大可能成为正式名称

像当年海豚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5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搞笑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15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bad" news, GOOD news

to lurenjia

Revolution是任天堂次世代主机的新代号,而开发者一直使用的是\"GameCube Next\"。

任天堂虽曾表示定名可能改变,然而Revolution这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名称,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任天堂爱好者的认可和支持(参见官方论坛以及GameSpot等),因此极有可能被最终录用。

这点比较类似NDS的情形。





15/jul/2005

今日先与各位简单地讨论两则比较“不利”的传闻,接着是特别值得一看的喜讯。


EA对抗任天堂次世代计划?

世界最大的游戏软件发行商,Electronic Arts,公司高层最近在接受Famitsu采访时表示,由于任天堂Revolution的情况仍欠明了,公司将计划在此世代重点支持另两部主机Xbox360和PS3。

十分有趣的是,恰在上月末本月初,在EAgames主页上进行的约40万玩家进行的投票,Revolution的支持率达到38%,超过PS3的36%和Xbox360的27%,位居榜首(详见过去的消息)。

EA的这项声明说明了什么?有分析指出,由于任天堂作为优秀的软件商,在游戏软件业上对EA造成一定压力,因此EA决定在一定程度上打压对任天堂的软件支持。

另一方面,EA此举也对任天堂Revolution的保密工作,造成一些压力。有分析称,此举同样是变相胁迫任天堂提前公布主机新特性以及规格。



ATI的言论,还是反任玩家的谣传?

昨日得知未证实的一条传闻,一名ATI的员工最近发布了某些对任天堂“不利”的言论。

该员工称Revolution的Holllywood图形处理器不能与Xbox360和PS3的图形处理器比肩。

该消息来自一个游戏论坛,而不是有确切根据的新闻,证明如下。

首先,任天堂方面已经表示,Hollywood处理器还没有完成。其次Xbox360的图形单元和Hollywood是ATI中的两支不同的开发力量制作,其中有保护双方厂商的技术保密协议。

更重要的是,作为商业机构,ATI是绝对不可能对自身的产品作出任何负面的评价,并认为所在公司的产品不敌竞争对手(PS3),因为此举将极大伤害ATI与任天堂的良好合作关系。

那个消息的来源,也就是论坛的发贴者,或许是接受了ATI方面的警告,今日将此“谣言”彻底删除了。

请见原先谣传的出处:
http://ga-forum.com/showthread.php?t=55168&page=1&pp=50





证实:任天堂与3D立体影像-虚拟现实技术公司的合作伙伴关系


简而言之,今日发现了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消息,是关于任天堂与一个全息图像-虚拟现实设备制造公司的协作关系。

LightSpeedDesign公司的InFocus DepthQ 3D投影设备的问答专栏结末部分,有如下一段文字:

Lightspeed Design Group has been a leader in stereo 3D for over a decade, developing new hardware and software technologies and presenting 3D to millions through museum theaters, corporate events, and a world exposition. Lightspeed has considerable expertise in 3D projection,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electronics. Lightspeed\'s clients include Mercedes, U.S. Army, Continental Teves, Procter & Gamble, Nintendo, IMAX Corporation, and Disney Imagineering.

文章提到,LSDG公司是立体全息影像业的领先力量,任天堂是该公司的客户之一。

原链接:http://depthq.com/faq.html

该公司现有的产品DepthQ投影装置,拥有标准解析度800x600(每眼分别),以及高清格式1920x1080(每眼分别)等格式。显示频率为120Hz,每秒30桢。该设备多媒体功能十分强大,应用于影院,家庭多媒体娱乐,以及电子游戏领域。标准格式的零售价格在399美元。

链接:http://depthq.com/depthqserver.html






对于此款成像设备恕不详细介绍。

在先前的报道中曾经提到的NintendoON,以及全息成像技术等,将因为此类产品的广泛商用化而成为可能。

任天堂与LightSpeed公司的关系已经核实,作为一个游戏公司,将此类设备应用于游戏中也是必然的趋势。

在次世代来临之际,任天堂将此类设备整合入Revolution的设计中,或者将此类设备作为可供选择的周边,同样具有极高的可能。

至此,为以NintendoON和全息影像技术为代表的传闻,再一次增加了切实可靠的证据。



时间关系,关于Revolution的更多传闻,调查,证据以及分析,将在今后给出。

感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5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星战那两张图实在是太恶了......
对EA的游戏感觉一般,不过EA一般都是主机通吃,所以也不用担心。
记的GC推出前也有类似的谣言,不过从向下兼容来的角度来看“革命”应该是最“方便“的......
on如梦似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6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革命”这个词太敏感了,在字面意思上强到一定程度,万一上市时并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效果,很容易惨淡收场,甚至不利于树立下一代主机在人们心中的信心。如果革命输了,下一代该叫什么?

还是DREAMCAST、PLAYSTATION这样不痛不痒的代号比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6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DREAMCAST和PLAYSTATION都是最终名称,不是代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6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就等塞尔达了
无比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6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江西恐龙 发表
[B]感觉“革命”这个词太敏感了,在字面意思上强到一定程度,万一上市时并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效果,很容易惨淡收场,甚至不利于树立下一代主机在人们心中的信心。如果革命输了,下一代该叫什么?

还是DREAMCAST、PLAYSTATION这样不痛不痒的代号比较好。... [/B]

太讽刺了

现在反而是倒任人士最关心革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6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下一代叫作“继续革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6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一句话说二遍就没意思了

又或者,恐龙领悟了第九感,觉悟出了新必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7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17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Xenias, fantasy or truth...

to mad1th

谢谢支持。EA的游戏内容主要是针对light users,然而,EA的游戏在任天堂的系统上,销售成绩一直不佳。客观的来说,这也是解释之一。

尚未完成的Hollywood图形处理器比Xbox360的GPU逊色,从系统体积,以及价格策略看来,的确存在极大的可能,但这并不是决定画面表现的关键性问题。

任天堂拥有多项针对3D图形高效处理方法的专利,能够充分节约硬件资源,并达到比预期更加真实的画面表现。更何况,Revolution的具体显示方式,仍然未被证实。


to 江西恐龙

谢谢支持。

Revolution,并不算一个非常敏感的词语,更多的还有旋转,颠覆等解释,当然日本任天堂赋予的本意就是“革命”。

至少在英语的语境中,这个词的号召力非常强,这也就是该“代号”受到广泛好评的原因,绝大多数的任天堂支持者,希望该名称被保留。其实PlayStation,也很少有人会把它称作“游戏站”。

任氏高层对Rev充满自信。虽然大多数传闻都还未被证实,然而对于任天堂支持者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期待。










17/jul/2005



今日讨论两则简短的消息。


EBgames员工得知内幕?

前几日,任天堂官方论坛的会员MEATRIX在一个主题中表示,不久前到EBgames(著名电子游戏零售商店)购买NDS配件之时,与店内员工谈及了次世代系统Revolution。

来源:任天堂官方论坛
http://forums.nintendo.com/ninte ... p;message.id=244589

以下为原对话内容(MEATRIX代表原主题作者,EB Employee表示EB员工,Helper是点内另一位助手)。

MEATRIX: Are you taking pre-orders for any next gen systems?
-你们接受次世代主机的预定么?

EB Games Employee: Xbox 360
-Xbox 360

Helper: No, the list for the 360 is already filled up
-不,360的货单已经填好了

MEATRIX: How about the Revolution?
-那么Revolution呢?

EB Games employee: Shortly, probably soon.
-差不多了,看来也快了

MEATRIX: How much will i like, have to put down to have it reserved?
-大概会便宜多少,如果我预定的话?

EB games employee: Probably 20 precent of the cost.
-大约原价格的20%吧。

MEATRIX: And how much would that be?
-那么原价呢?

EB games Employee: The systems cost itself will be around 300 dollars?
-主机价格应该在300左右

MEATRIX: Whoa, that doesn\'t make sense Nintendo wouldn\'t charge that much!
-啊,不可能,任天堂不会开这么高的价!

EB Games employee: I know, but the technology will be amazing.
-我知道,但它应用了很惊人的技术。

EB games employee: It will be the best.
-它是最强的。

MEATRIX: I know, how can you not like it?
-这样,怪不得你这么喜欢。

Helper: i\'ll find a way not to.
-我要说不也难。
-
MEATRIX: I doubt it.
-不怎么可信。

MEATRIX: You know the controller?
-那你知道控制器了?

EB Games Employee: yes, it\'s quite obvious, since it matches the system.
-是啊,很明显,设计看起来和主机匹配。

MEATRIX: you mean the black one with the glowing rings on the sides?
-你是说那个旁边有光圈的黑色控制器?

EB games : yes, that\'s it.
-对,就是那个。

MEATRIX: What about the visor?
-那么目镜呢?

EB Games employee: umm, what visor? OH yeah the black one, it comes eperat form the system itself.
-哦,什么目镜?是啊,是个黑色的,和主机分开卖。

MEATRIX: yeah, i saw it in the pic with the Japanese words all over it and the dev manual picture.
-对,我曾经看见一张图,上面有不少日文,还有开发工具说明书的图片。

EB Games employee: yep, that\'s it.
-嗯,就是那个。

EB games employee: the rev will also take flash memmory, which will be sold at a relatively low cost.
-Rev还有闪存,和主机分开发售,价格比较低。

MEATRIX: Thanks for the info, so here is what i want to buy.
-谢谢你告诉我,哦,我要买这个(指DS的配件)

EB Games Employee: *rings product up* thanks alot for stopping by.
-(打电话询问产品)多谢光顾,有空常来
-
MEATRIX: Sure anytime!
-那是当然


以上为原对话。

MEATRIX是该论坛的资深会员之一。在该主题的讨论中,他多次表明此对话并非捏造,内容确实是与EBgames员工交谈的真实再现。

在对话中,EB员工提及了主机价格,控制器以及目镜。

就这些内容,在下先提供一部分与EB员工所形容相符合的“假图”,以说明问题。其中大部分图片,在过去的内容里已经讨论过。


“假图”。这其实是一款真实的产品,Ikuiti目镜。价值500美元左右。


“假图”。类似NintendoON的黑色头盔,图中的日文内容显然非常不信实。有人指出,这个黑色的头盔,是汽车制造商BMW的相关产品,和任天堂Revolotion无关。


“假图”。黑色的手柄,表面的按键设置随着蓝色光圈自由变换,当时被认为是从某俄罗斯软件开发商泄露的图片。最初由moz-la-punk报道。


“假图”。形状类似鼠标的手柄+目镜。原来被认为是Fans作品,但来源不详。相对于其它几张,则可信度比较高。


不妨假设该员工确实说了这些内容,然而,也不能排除该员工只是受到了一直以来引起讨论热潮的Revolution种种传闻的影响,而进行毫无根据的论述之可能性。

现阶段的事实是,Revolution的硬件开发还没有最终完成,因此将价格信息透露给零售商的可能性十分渺小。至于控制器的设计,许多美国任天堂的工作者都自称不曾知晓,而参与游戏开发的人员中曾经有一些“知情者”声称已经收到初步的开发工具以及控制器的实物或者概念演示?

对于任天堂的最高机密,作为零售机构的EBgames的可信度究竟有多少,确实还是有待进一步讨论的话题。





极其精美,Xenias 的图片??





近期在GameSpot论坛引起轰动的图片,传闻是Retro Studios为Revolution开发的“Halo 杀手”软件,代号《Xenias》。

原讨论:
http://forums.gamespot.com/games ... 22224298&page=0


图片画面十分精致,细节以及各种特效都清晰可见。第一副图中的一个标记中印有“Revolution”字样。

GameSpot论坛中一些精通CG制作的会员,都对这两张图片的专业程度,作出了高度的评价。

Xenias的传闻开始于大约一个月前。而制作这样高水平的图片,则预计至少需要专业人员两个月以上的时间。

是否是一位如同Belmonte般极具天赋的任天堂支持者,仅仅为了表达对Revolution的无限期待,而制作了这两张图片;或者,Retro Studios,如传闻所说,正在为任天堂秘密开发全新的游戏系列?

预计今后的几天内,将会针对此事件作出更多的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8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EB员工的话不象是真话,也许只是拉拢顾客的小花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8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楼主的图在刚贴上来一两天内总是看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8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得见

你刷新一下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8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_cvb_tassdar 发表
[B]看得见

你刷新一下就可以了 [/B]

最后两张怎么都出不来,再等两天吧,以前都是这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8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决对!决对支持任天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8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mad1th 发表
[B]EB员工的话不象是真话,也许只是拉拢顾客的小花招...... [/B]


这个同意,如果能让EB员工知道的话,那早就不是秘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18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怎么样~我都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20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not the end of the game

谢谢支持。

呵呵,nintendoforums的会员在跟贴中称,有一位EB员工竟连Zelda是否是任天堂主机的游戏都不清楚...



19/jul/2005



“Xenias”图片来源披露


两日前,在下向各位展示了两张传闻是“Halo杀手-Xenias”的图片,其来历今日终于水落石出。

据调查,这两张图片来源于这个论坛:

http://www.deviantart.com/deviation/13789813/

http://www.deviantart.com/deviation/7902774/

显然,“Xenias”的字体是由作者,或者其他人于后来添加的。然而,“Revolution”的字样,出于某种巧合,在原本的图片中就已经存在。第一张图的原名为“Relief”,另一张为“CityScape”,分别由不同的作者发表于今年1月和去年6月。

感谢来自德国的求实负责的电视记者Falafelkid对此事件的深入调查。
http://nintendo-revolution.blogs ... on-site-update.html




“Xenias”游戏Demo?


影像链接:
http://www.youtube.com/watch.php?v=VO-hrbLQ7wE

在下已经了解到这个影像的来历,各位请先睹为快,今后将对此传闻作出恰当的解释。




探究:身份不明的网站nintendoon.co.uk


自从Pablo Belmonte将那段未完成的NintendoON影像于5月13日发布之后,IGN立即注册了nintendoon.com,作为那段影像的“官方链接”。

其实,早在E3之前的一个月,另一个网站,nintendoon.co.uk(在下先前曾给出链接,但未说明),就已经在主页上发布了一个Flash动画,其中显示了NintendoON的红色标记,并标有类似“coming soon”的闪动标语。不久,当人们欣赏过Pablo的NintendoON之后,方才想起那个网站的意义,且当时都一致认为,Pablo Belmonte就是那个网页的制作者。

其实,nintendoon.co.uk是一个称作Melee-Web-Design的网页设计机构制作的。

某知情者曾经透露:

-该机构并不是NintendoON影像的制作者,他们仅制作网页,而不是影像。

-他们在数月前接待了一位客户,该客户要求他们设计nintendoon.co.uk的网页。

-他们不能透露更多,因为网页还没有完成。

-他们提请各位不要相信论坛上对该网站的流言。

-该“客户”对Nintendo和ON标记持有版权


在moz-la-punk网站发布这则消息后不久,另一名自称是Pablo Belmonte的好友的人物,愤怒地站出来辟谣。

此人称,他设计了NintendoON的标记,而NintendoON影像完全是Belmonte亲手制作的,他们和那个nintendoon.co.uk毫无干系,该网站拥有NintendoON的商标版权一事更是荒谬。他和Belmonte持有全部原稿,可以作为证据。此人指出,随意注册他人的创造,绝对是对原作者的一种侵犯。

全部内容可以在moz-la-punk的n-game专题找到:
http://mozlapunk.web-log.nl/categorie/82904


这是比较早的一则传闻了,为何要现在翻出来看?原因很简单,nintendoon.co.uk的主页,于今日更新了。因此,之前没有注意到的话,那么将无法再次目睹在下所说的那个flash,取而代之的是这样一张图片。





除却大小有异的两枚“水珠”可能代表Revolution的两种光碟格式外,在下并不能从中看出更多端倪。

然而,不久后,一位网友指出了这样的“巧合”:该图片,竟然与欧洲任天堂网站的壁纸下载其中的一张相同。

http://www.nintendo-europe.com/NOE/en/GB/stars/

这无疑带来了更多迷惑,为何一个专业的网页制作机构MeleeWebDesign,要照搬任天堂的一张壁纸?

http://www.meleewebdesign.com/index.php

如果各位点击该网站,会了解到,MeleeWebDesign是一个组建于2004年的网页设计公司。从该主页看来,许多链接都尚不可用。

http://www.meleewebdesign.com/about.php

在这个链接里,可以看见一个名为“Touch DS”的Microsite,同样,该网页仍无法使用。

单就MeleeWebDesign的名称,一定令各位想起“大乱斗-Smash Bros Melee”。

那位和该网页制作机构有联系的客户,如果不是Pablo Belmonte,那么究竟是谁?究竟是谁能够擅自持有Nintendo以及ON名称的版权?这个网页制作公司,究竟是什么来历?为何不在公司的网页上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而无端地撤销nintendoon.co.uk的Flash,而换成并非公司“原创作品”,毫无新意的壁纸?

在下以为,可能又是Revolution事件中另一个无聊并且无奈的巧合罢。


不…..就是刚才,当在下还在输入这条信息的时候,几十秒以前,再次点击该网站,发现图片竟然被改变了!那枚较大的水晶球上,多出了一行文字,非常模糊,似乎写着:“IT\'S AN ON THING”。

http://www.nintendoon.co.u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0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稍微WHOIS一下.....似乎19号下午就更新过了

nintendoon.co.uk是5月20注册的,ON的影像出来的时间是.....
------------------------------------------------------------------

nintendoon.co.uk\"のWHOISY果[whois.nic.uk]

[Querying whois.nic.uk]
[whois.nic.uk]

    Domain Name:
        nintendoon.co.uk

    Registrant:
        William McClean

    Registrant\'s Address:

        THE REGISTRANT IS AN INDIVIDUAL WHO HAS ELECTED TO
        HAVE THEIR ADDRESS OMITTED FROM THE WHOIS DATABASE

    Registrant\'s Agent:
        Schlund + Partner AG [Tag = SCHLUND]
        URL: http://registrar.schlund.info

    Relevant Dates:
        Registered on:  20-May-2005
        Renewal Date:   20-May-2007

    Registration Status:
        Registered until renewal date.

    Name servers listed in order:
        ns33.1and1.co.uk                  195.20.224.152
        ns34.1and1.co.uk                  212.227.123.27

    WHOIS database last updated at 17:15:01 19-Jul-2005

--
                     (c) Nominet UK 1996 - 2005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and terms of use please see http://www.nic.uk/whois
Nominet reserves the right to withhold access to this service at any tim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0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次世代主机调查,PS3压倒性人气”明明是2005年7月份的最新调查,居然被说成是“2004年在日本进行的调查”,最新调查摇身一变成为“过期霉变许久”,甚是风趣。

至于Famitsu的调查,好像搞了不止一次,既有REV领先的(主要是玩家感到好奇,不代表想购买),也有PS3领先的(是三方面都看好PS3,包括厂商、玩家、小卖店)。所谓“拥有绝大多数的声援,排名最优”的说法更是含糊其词,经不起仔细推敲。下一代主机的支持度往往与上一代主机密切相关,市场是有惯性的。NGC无论是在日本还是欧美都一败涂地,REV怎么可能得到最大声援?如果说是对REV最感到好奇是有可能的,说REV获得最大声援则是不可能的,完全不合情理。凡事总要有个理由。

至于人气度调查,最关键的地方不在于人数多少,而在于调查方式。随机抽查和网络投票有很大区别。网络投票都是玩家自己主动去投票,往往是某一种倾向的群体会特别积极参与(这部分人在整个用户群体中所占比例极小,对现实的市场没有什么影响),而广大倾向不是很明显的人对投票根本不感兴趣,不会主动去投票。这就导致全体投票者中某种倾向的人的比例会反常偏高,投票结果可想而知。而随机抽查是由调查机构作为主动的一方,调查机构用随机的方式去抽查消费者(而不是让特定倾向的群体出于某种强烈的动机主动跑来投票)。这样随机获得的调查样本,其中各种倾向的消费者所占的比例更接近于真实的市场情况。PS3的那个调查是随机抽查,可信度高。而EA网站的那个所谓40万人投票只不过是网络投票(姑且不论还有重复投票的可能),没有什么参考价值。EA不是傻瓜,当然不会把这种投票结果当真。这么简单的事偏要想得那么复杂,什么任天堂对EA构成压力云云导致EA想要打击任天堂,实在是想像力过于丰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0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必要太认真,反正都没发布,成败结果都要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20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点回复

to moetan

十分感谢。希望阁下能允许在下转载这条发现。

那个网站的主页,在昨日改动了两次,第二次表现在图片上的略微变化。



to SNS

感谢SNS前辈给予点评。

“2004年的调查”,是指原文中用来佐证的2004年9月份的调查,在下执意针对这点发言,断章取义而未作说明,就当时的失礼而倍感惭愧,致歉。

“排名最优”,的确是模糊的说辞,使用这个词语,在下的考虑是:虽然是与朋友们闲聊,但在谈及统计数据时,还是尽量避免“压倒性”、“绝对人气”等带有浓重感情色彩的文字。

消费者购物取向,其一方面确实是受市场惯性和舆论导向影响,然而,求创新求变革的理念,同时影响着一部分商机,如此,市场的步伐才能向更健康,更广泛的方向迈进,而这恰是商家们所期望的。

Revolution的声援,是来自广大的玩家群。任天堂GC在世界范围内的“失败”,还没有到达“一败涂地”,穷途末路的地步。

恰相反,任天堂于上个月发布的年度财政报告表明:

终止于2005年3月31日的2005财政年,公司包括软硬件以及其他所有事务的净收入(税后)为800.05亿日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99.4%,也即约上个财年的5倍(见第33页)。

该公司的财政状况,一直以来保持着十分强盛与稳健的趋势。

任天堂年度报告链接:
http://www.nintendo.com/corp/report/FY05financials.pdf

从该报表还可以看出,单就任天堂的家用主机部门而言,虽在销量方面不尽人意,然而仍旧是稳步盈利的。

“非胜即败”的哲学,在当今如此庞大的视频游戏市场上,略微显得过于简单了些,而仅从本世代的家用系统市场份额来断言“玩家的购买欲望”,恐怕也有欠妥当。

作为任天堂的支持者,这个主题的发起者,在下自然会选取单方面的积极例证来说明,而作为言论中立的玩家而言,任天堂最大的弱点,也就是这惨遭蚕食的家用机市场份额,并不是销售利益方面的问题,这一点与其对手相反。任天堂近几年对崭新方向的探索,与索尼、微软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的牺牲型策略,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接下来,谈谈投票的问题,就调查方式和人数两方面论述。

先是调查方式。Info-Plant的调查,如同阁下所说,是被动型选票,优势就是投票者并没有任何预先的动机;EA的投票,是主动型选票,优势:与“购买”这一消费过程类似。

EA的投票,表述非常清楚,“根据你所知,将会购买哪部主机?”是一个关乎购买的问题。而“购买”这一个动作,各位应该熟知,也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因为被强制“选购”商品的事例毕竟占少数。有了购买欲望,玩家方才主动进行投票;有了购物欲望,玩家方才主动去购买。如此可见,Info-plant的被动选票,从收集数据的策略上,并不是十分令人称道。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部分,既然是投票统计,不妨看看样本数量在统计学上的重要意义。

为何在下认为,40万人的投票自然比1000人的具有说服力?

统计学理论表明:从任意非正常分布(包括偏向的信息)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实验,样本的数量越大,获得的数据就越趋向于Normal Distribution,这也就是著名的Central Limit Theorem。理论认为,庞大的样本规模,是将统计误差减小的基本保证,最后将获取完全随机的,接近unbiased(非偏激)的理想结论。

那么,40万与1000,在说服力上,究竟存在多大的差距?

假设两次投票的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偏差)相等,那么根据统计学理论可以证明,二者的误差率比较为,

ErrorRatio@ EA:IP = (400000/1000)^(-1/2) = 5%

也就是说,40万人带来的最终统计误差,仅仅是1000人统计误差的百分之五。

这就是在下选取接近40万人的统计,而不是5万余人,乃至1000人投票的缘由(见以下链接,EAgames主页更早的统计,当时Rev愈显优势,占50%,投票人数仅5万余)。
http://www.newwise.com/news_1/ga ... FB-50A5B48F1DEA.htm

以上说明,样本数量在决定数据统计的有效性上,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可否认,阁下的回复极有见解,尤其诚恳用心,影射了成熟理智的stage1st讨论之风,再谢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0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上一楼的解释很理性,给人一种很信服的感觉,不错不错,我等自愧不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1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用心的帖子
再次被感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21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volution, another day...

再次感谢s1版主和各位前辈的提携。



21/jul/2005


有些朋友已经发现,本帖中的大多报道,乃至一些难以置信的传闻,在下都已经尽可能地提供充实可靠的依据以及种种分析和证明,在此非常感谢这些朋友的留心阅读。

考虑到近来的工作,休息常规,在下的确应该在接下来的几回内,增加少许解释和说明,并为本帖作个终结。

为答谢依旧关注Revolution有关消息的朋友,再一次更新。



关于Capcom以及RE5的进一步说明


正如各位所见,昨日,Capcom公司发表声明,《生化危机5》将登陆PS3和Xbox360,对Revolution主机只字未提。

官方稿件:


在下已得知确切消息:有记者于昨日联系了Capcom公司,公司方面答复说,并没有在任天堂Revolution上开发RE5的计划。

的确,任天堂官方发言人Reggie Fils-Aime曾表示,已将控制器的概念,展示给了部分第三方软件开发商。

因此,Capcom公司,暂且不谈RE4独占计划的崩溃,作为任天堂GameCube重要的第三方之一,有极大的可能性已经了解到Revolution控制器的奥秘所在。

对任天堂而言,这确实是一个不利的消息。

然而,这条消息令在下不禁想起“田中先生”曾经说过的话,即Capcom将为Revolution开发一款“新的生化危机作品”,而不是《生化危机5》。

那么,Revolution缺乏第三方支持了么?下此结论还为时过早,因为任天堂旧日的宿敌-SEGA已经作出了一些表示。




旧敌SEGA支持Revolution


今日消息,最新一期任天堂杂志《NintendoPower》,发表了对世嘉公司高层Simon Jeffery的访谈文章。

Jeffery先生表示,SEGA对Revolution主机十分感兴趣,并且希望将世嘉的经典游戏重现于任天堂的次世代系统上。

“资深任天堂迷与资深世嘉迷非常地相似,而且我认为,世嘉和任天堂,有着相近的软件哲学。” Jeffery先生继续说道,“像Sonic之类的作品,本身就是非常纯正,十分经典的家庭娱乐。”

“我想我们正在探讨世嘉公司的经典游戏形象将如何应用于不同的次世代主机”,Jeffery说“当前,我们对Revolution尤其感兴趣。公司虽然还没有作出任何声明,然而我们,与其他人(其他开发商)一样,正在与任天堂交流Revolution的概念,关于Revolution(主机与软件)的潜在机会。”

消息来源:
http://nintendo-centrum.blogspot.com/

个人以为,SEGA的经典游戏,是游戏界的宝贵财富,如果任天堂和世嘉在经典作品领域合并资源,并用于Revolution旧式游戏的下载或者全新游戏的开发,其前景将是不可估量的。



关于先前“Halo 杀手”-Xenias 演示片段的一点解释


那段号称是“Xenias”演示的影片,其实是一位非常幽默的“先知”转交给在下的“礼物”。

这位“先知”即是先前所提到的SeriousGamer007。他在任天堂官方论坛不断制造谣言后,最终承认自己并非任天堂内部人员。

然而此后,这位“伟大的谎言家”,以“King of Gamers”的身份,开始了自己的blog,并重新挂起了“先知”的大旗。

喜欢阅读一些英文内容的朋友,此人的网站,在下认为其具有“极高的娱乐性”。其文章多为高歌任天堂和Revolution的主题,词藻异常“华丽”。
http://www.seriousgamer007.blogspot.com/

那段Xenias演示,其实是ATI的技术演示,和Revolution游戏毫无联系,大量跑动的人群,是为了展示图形处理器的性能。这就是一些朋友发现该演示动作单调的原因。上面可笑的英文字幕,则是SeriousGamer先生用拙劣的手段添加上去的。

此人建立blog已有将近一个月,在下今日方才推荐这个风趣的网站,只不过是想让各位浏览一些幽默的文章,并了解Serious其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切莫随意将该链接中的图片或内容取出来作为新闻,并认为是Revolution的消息,因为此人的诡计早已被识穿多次,没有太多重复的必要。记得不久前,论坛中的朋友将几幅图片展示出来,其中一张“爆炸”的场景,也是SG007很久以前的“杰作”。





“革命”的最终定名=Nintendo Revolution System?


早期的一则传闻,仅作为对本主题的一点补充。

有关Revolution最终定名的问题,在任天堂,GameSpot等论坛已经历了热烈的讨论。早些时候,本主题也提及了另一个别名“Revo”。

其实,仅从任天堂的商业合作伙伴之一---IGN的网站,就可以发掘一些有趣的内容:

输入 ps3.ign.com,链接有效。

输入 xbox360.ign.com,链接有效。

输入 nr.ign.com,立即出现“the page can not be displayed(该页无法显示)”,链接不存在。

……

输入 rs.ign.com,居然出现一段加载的时间。搜索google,竟存在该链接的信息…
http://www.google.com/search?hl= ... p;q=site:rs.ign.com

…….

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 ( aka Famicom ,FC)

Nintendo Developer’s System (aka Dual Screen, NDS)

Nintendo Revolution System…..NRS??

而在Pablo的NintendoON影像中,同样提出了“Revolution System”一词。

仍是纯属巧合?





--- Revolution控制器概念之六:红外线运动感知设备-U-Force ---



在下先前总计为各位介绍了5种“革命”控制器可能采用的技术。

包括运动感知的陀螺仪技术,与NASA共用的全息影像技术, NintendoON式目镜,触觉及温度反馈控制器,以及曾经的红白机周边如手套型控制器PowerGlove

事实上,任天堂是个不断技术创新的企业,早在FC(NES)时代,会社就已与光学,宇航,医药等前沿领域的技术接轨,开发出了许多周边产品,其中之一就是上面所提到的PowerGlove。 而另一款周边红外线运动控制器U-Force,同样也是游戏软硬件,控制理论,乃至虚拟现实领域的先锋---任天堂公司所注册的。


当时任天堂的U-Force广告

U-Force控制器,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无需触摸,而感知玩家的手部运动,达到控制游戏的目的。



详见维基百科对任天堂经典周边U-Force的介绍:
http://en.wikipedia.org/wiki/U-Force

PowerGlove, U-Force, Virtual Boy,历代主机的控制器……以及无数在下一时无法详细介绍的发明,设计和软硬件专利,全部出自任天堂之手。任天堂在游戏领域的革命,早已不是“业界新闻”。

看到这里,相信阁下对任天堂创新的实力,应该不会再存在更多的质疑罢。





------- Revolution控制器概念之七:脑波控制的最终实现(革命=MATRIX???)---------


这则消息才是今日的重点所在。

昨日深夜看见的消息。在下十分感激记者Falafelkid不负众望地完成此项艰巨的调查任务,特此给出英文原文(内容翔实可信):

标题:3D After All? Part II

原文链接:http://nintendo-revolution.blogs ... er-all-part-ii.html

I have only just across this EE Times article, published at the end of May. It relates to Neurosky, who were mentioned a month or so ago on the Nintendo forums and who I wrote this post about.
http://www.eetimes.com/news/late ... articleID=163701653
http://www.neurosky.com/

Five companies, including a Bluetooth headset provider, game console maker and trucking company, are said to have signed up to market end-user products containing NeuroSky\'s chips.(...)

NeuroSky is working with videogame console makers on an application to sense the mood of the gamer and adjust the game accordingly. \\\"It\'s like having a dancing partner who follows your lead,\\\" said Yang.

In difference to a possible Nintendo / NASA connection I wrote about 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ost, this new (old) article actually mentions that the investor is a console manufacturer. That means it´s down to the big three. Now, the very idea would hardly be considered by Microsoft or Sony. So it pretty much has to be Nintendo.

If you read my old post on Neurosky, thoughts on thoughts, this technology is nowhere near as advanced to allow the gamer to steer a car or negotiate a 3D environment. If it´s just a matter of sensing the mood of the gamer and adjusting the game accordingly, that could indeed be a possibility. I remember there were rumours before the E3 that Nintendo would include this very kind of feature. If I remember correctly, the rumours related to a heart rate monitor. The practical upshot is the same, though. You are playing a horror game that knows when you are afraid. Doors unlock only when you have calmed down. That could well be a possibility.

Sorry if you have come across this before. I know this was posted two weeks ago on this Nintendo forum thread. But the story received too little attention, I guess. I didn´t see it until now, anyway.
http://forums.nintendo.com/ninte ... p;message.id=202935

EDIT The EE Times posted an earlier article concerning Neurosky. Here´s the interesting bit:
http://www.eetimes.com/news/semi ... articleID=163105922

NeuroSky (Santa Clara, Calif.), a fabless design house that consists of U.S. chip designers and neuroscience experts from Moscow National University, is developing a dry sensor product, a signal processing chipset,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 The company also claims to have an exclusive license to brainwave interpretation algorithms, which were developed in Russia.

The company said it will embed these components in a lightweight, low-cost headset, which will interact with separate electronic and electromechanical devices in \\\"neural-mapping\\\" applications. Initially, it will focus on three applications: sleep/drowsiness detectors for the automotive and industrial markets; therapeutic solutions for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ADD) problems; and gaming consoles. (...)

The company, which has 17 employees, has obtained less than $1 million in funding thus far. It plans to raise some $3-to-$5 million of Series A financing in the near future.

The funding will enable the company to develop its product line, which is slated for 2006. This funding will also be used to put the chipset into production, strengthen its patent portfolio, and boost its marketing and sales efforts.

Just to show they will be able to mass-produce by 2006. Happy speculating, everyone!



该记者在文中表示,当他阅读EETimes发表于5月份的这篇文章时,得到了一些启示。
http://www.eetimes.com/news/late ... articleID=163701653

此外,EETimes早前另一篇文章,同样是信息的来源:
http://www.eetimes.com/news/semi ... articleID=163105922


对原文概要翻译以及说明:

-文章介绍了NeuroSky公司及其脑电波传感器控制技术。

-文中提到,该公司的此项技术,已经有包括游戏主机制造商在内的五家公司签署应用。

-公司发言人Yang表示,NeuroSky正在与一个游戏主机制造商合作,开发一项可根据探测玩家的情绪,而随之改变游戏内容的应用

-公司开发的芯片,会被集成到重量轻,成本低的头戴式设备中,与其它电子设备交换信息。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医药和游戏主机

-该公司的生产线预计于2006年启动。


假如阁下仍记得之前讨论的NASA全息影像技术,NASA的链接里提到了全息技术的赞助方“日本游戏公司”。当时在下尝试划定了范围:任天堂,Namco,SEGA。

而这篇报道,虽是不同的技术,但同样是有着类似可循的证据。EETimes的文章中提到的“家用主机制造商”,锁定范围自然是:任天堂,索尼,微软。


通过这些切实存在的证据,在下预测,任天堂Revolution,很可能拥有此项技术的应用。


“全息影像”,“脑波控制”......鱼与熊掌,任君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2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带来的新消息,SEGA支持Revolution,以前一直以为做梦才能实现的,希望ON也不是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2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是长卖型,可惜某些“先知”未能履约啊,否则可以给这帖画上个完美的句号了。

今天看到新闻,本想翻译一下SEGA美国社长对NR的表态,没想到楼主捷足先登了,呵呵。

不过现在还称SEGA为旧敌的话,似乎已经没这个必要了,双方在GC上就已经有了多次良好的合作,就连中裕司也与宫本茂讨论过开发Sonic与Mario并存的梦幻游戏。等DS的SONIC完成后再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2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认为SEGA会支持SONY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24 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it ends, as it begins

to huya,

呵呵,在下参考blogspot和论坛,更新速度自然还是比ign快点,不过就论述的全面性而言,ign的文章才是上佳的。

是否“旧敌”无所谓了,在下希望也能在革命上见到shinobi和crazytaxi...


最后的“不理性”更新,笑。


23/jul/2005


岩田、宫本-EGM最新访谈

著名杂志《电子游戏月刊》(EGM-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刊登了对任天堂总裁岩田聪先生以及著名制作人宫本茂先生的部分访谈内容。











概要(部分略)

记者在访谈中说道:“许多人认为,任天堂已经放弃了对技术的竞争,而主要专注于创新。”岩田先生对此表示否认,任天堂Revolution,就游戏画面表现而言,决不会处于劣势。任天堂并没有轻视画面和技术,而是致力于寻求游戏主机对大多数玩家而言应有的最佳方案。

杂志同样提及了Revolution的DVD播放周边。岩田先生说,考虑单独的DVD播放周边,是由于大多数家庭都已经拥有了DVD播放系统,若在系统中直接整合,对消费者而言是无谓的支出。在接驳方式上,该DVD周边将采用内置的形式,与通常的外接装置不同,该设备将被安装于系统内部,因此对外观毫无影响。

记者指出,Revolution控制器的独特性,有可能疏远第三方的软件支持。对此,岩田先生满载自信地应答:“当然,我的意思是说,Revolution将掀起销售的热潮,最终成为游戏工业之标准”,他笑道,“当然,至少为最初发售这段时期着想,我们设计的控制器,将胜任一切传统的游戏形式。”

来源:《Electronic Gaming Magazine》杂志扫描
http://somethingisgoingon.blogsp ... volution-scans.html





----------结末,随意谈一些概要及感想----------


历时五周,字数四万有余。几日前,实验室一位香港的同事,偶然发现在下偷闲时整理电脑中的文档,顽笑道:“wow, this looks like someone’s final year thesis!” 在下当时就笑了。万没有料到,一次关于游戏主机的闲聊,竟要花费上百小时翻译,调查,采集资料和线索,确实有些类似于草拟一篇论文前的预备工作了。不幸的是,作为在下近期本职工作的几篇实验报告,却遭到了上级的严厉职责,理由是“格式潦草,内容敷衍”。

不论如何自嘲或自我解嘲,Revolution的疑团,仍未能完全如愿地揭开。


然而首先,在下却可以作出预测,根据任天堂的专利和切实存在的技术,Revolution的控制器大致存在以下7种可能(证据已在之前多次给出)

1.Gyroscopic-Sensor Controller: 任天堂专利,陀螺仪技术感知运动的控制器,包括光线枪在3D空间的应用

2.Power Glove: 任天堂FC时代的周边,手套型可编程控制器

3.U-Force:  任天堂FC时代的周边,红外线运动传感控制器

4.Haptic Controller: Immersion公司专利,触觉及温度反馈式控制器

5.Stereoscopic-Screen Controller:物理光学公司(POC)专利,与NASA共用技术,配备全息影像显示屏/投影仪的控制器

6.Virtual Reality Visor with Controller:任天堂主机Virtual Boy改良型,Nintendo ON式虚拟现实目镜及控制器

7.Brainwave Controller:NeuroSky 公司计划产品,通过脑波探测系统,达成对游戏内容的控制



其次,非官方预计,Revolution的第一批软件列表,暂且概括如下

Source: IGN.com
http://www.ign.com/   
请使用ign站内游戏搜索

Animal Crossing Revolution
Publisher: Nintendo    Developer: Nintendo
《动物之森Revolution》
发行:任天堂   开发:任天堂


Camelot RPG  
Publisher: Nintendo    Developer: Camelot Software Planning
Camelot RPG(个人猜想是《黄金太阳》)
发行:任天堂  开发:Camelot


Donkey Kong Revolution  
Publisher: Nintendo    Developer: Nintendo
《大金刚Revolution》
发行:任天堂   开发:任天堂


Final Fantasy: Crystal Chronicles Revolution
Publisher: Square Enix    Developer: Square Enix
《最终幻想:水晶编年史Revolution》
发行:S-E.      开发:S-E.


Kid Icarus Revolution  
Publisher: Nintendo
《Kid Icarus Revolution》
发行:任天堂


Killing Day
Publisher: Ubisoft
《杀戮之日》
发行:Ubisoft


King Kong  
Publisher: Ubisoft    Developer: Ubisoft France
《金刚》
发行:Ubisoft  开发:法国Ubisoft


Legend of Zelda Revolution  
Publisher: Nintendo    Developer: Nintendo
《塞尔达传说Revolution》
发行:任天堂  开发:任天堂


Mario Revolution
Publisher: Nintendo    Developer: Nintendo
《马里奥Revolution》
发行:任天堂  开发:任天堂


Metroid Prime 3
Publisher: Nintendo    Developer: Retro Studios, Inc.
《银河战士3》
发行:任天堂   开发:Retro Studios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Dead Man\'s Chest
Publisher: Buena Vista Games    Developer: Eurocom
《加勒比海盗:Dead Man’s Chest》
发行:Buena Vista Games  开发:Eurocom


Soulcalibur [untitled next-gen sequel]
Publisher: Namco    Developer: Namco
《灵魂能力(刀魂)》[未定名]
发行:Namco  开发:Namco


Super Smash Bros. Revolution  
Publisher: Nintendo    Developer: Nintendo
《任天堂超级明星大乱斗Revolution》
发行:任天堂  开发:任天堂


The Darkness  
Publisher: Majesco    Developer: Starbreeze AB
《黑暗》
发行:Majesco 开发:Starbreeze AB


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4
Publisher: Ubisoft Montreal    Developer: Ubisoft Montreal
《分裂细胞 4》
发行:Ubisoft 蒙特利尔   开发:Ubisoft 蒙特利尔

以上就是IGN游戏搜索结果。

而根据GameSpot的这篇文章,还要特别加入一个:
Source: GameSpot
http://www.gamespot.com/news/2005/05/19/news_6125236.html

《勇者斗恶龙》
发行:Square Enix   开发:Square Enix



再次,对于Revolution的硬件规格,特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传闻(该传闻被Game-Informer转载,公布该传闻的网站Nintendo-Centrum曾被任天堂的主机访问)

Rev Specs:

2X G5 1.8GHZ CPUS (NOT 2XCORE)  //G5处理器 1.8GHZ 共两枚
512K L2 Cache

1200 MHZ Front Side BUS - Xbox 360’s FSB is 1000 MHz // FSB强于 XB360

600MHz GPU with 12MB embedded 1T SRAM C 2x Pipes 4x T read? // 图形处理单元 600MHZ,12MB 1T SRAM-双管4T

128MB 1T SRAM MAIN MEMORY 600 MHz (L3 Cache to CPU and GPU) //.128MB 1T-SRAM 主记忆体@600MHZ

256MB 400MHZ NEC design embedded DRAM

Embedded 16-BIT HD 7.1Digital sound chip
Dedicated sound bandwidth with zero affect on CPU// 16bit HD 数字音频芯片,专门的音频带宽,对CPU无影响

6GB HD Dual Layer Panasonic Discs

When combined Rev CPUs equal 3.6 GHz. Uses copper wire for less heat and is 200MHZ faster than X360 via FSB // 2 in 1 的 BroadWay 处理器 结合效能等于3.6GHZ,为散热而使用铜线工艺,通过FSB 比 XBOX360 快 200 MHZ。

A 3:1 balance ratio between CPU and RAM //CPU 和 RAM 的 平衡比,3:1

1:1 balance ratio between GPU and Ram //GPU 和 RAM 平衡比,1:1



最后,关于任天堂Revolution最终定名的个人猜测

NRS = Nintendo Revolution System





至此,本人所主持的\"NRS\"讨论,就暂告段落。

至于以上“非官方”揭示的信息,相信在主机资料最终公布后,各位若能回到本帖翻个案,将MR.Nintendo的调查和预测检验一番,在下自然会十分感激了。


“Nintendo has the powerful Triforce: his name, his loyal fan base, and his religionary natures.”   

......

“For his people, the King returns.

The Empire of the old era shall rise.

The Eye of the Storm nears,

Nothing to Fear,

A Revolution begins…”


MR.Nintend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4 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That perches in the soul,
And sings the tune without the words,
And never stops at all.

Thanks for bringing us wonderful post, MR.Nintendo.
May fortune be with you and Nintend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4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 lived the BIG N!

Thanks for the awesome post and thank yo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5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确很厉害啊..
偶英文不行...日文不行
只好专心看帖啦^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6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男人的最大乐趣在追逐的过程,而不是对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6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置顶了,恭喜恭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6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MR.Nintendo将 革命 之火带到这里.
无论之前的所有猜想能否实现,
在文章中感受到的全世界的任fans的热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上帝保佑楼上的所有朋友,
上帝保佑全世界的任fans.
上帝保佑任天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26 09:43 , Processed in 0.374314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