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线
发表于 2014-6-11 12:10
yellow0507
发表于 2014-6-11 12:11
现在想想中空城计也很搓计啊 派几百精兵进入试探下不就破了吗
路德维嘉
发表于 2014-6-11 12:13
妖刀
发表于 2014-6-11 12:15
妖刀
发表于 2014-6-11 12:26
桑海游子
发表于 2014-6-11 12:27
alex_wang
发表于 2014-6-11 12:32
妖刀 发表于 2014-6-11 12:26
司马懿的思考回路大概是:“诸葛亮一生谨慎不会冒险” - > “摆出空城的样子是激我让我冲进城去打巷战”...
死蚂蚁也有十几万人吧,就算丞相当时真有底牌,正面刚也不会吃亏啊
射手座星矢
发表于 2014-6-11 12:37
死线 发表于 2014-6-11 12:10
首先这种比法很奇怪,游击战就不是能和对面硬杠的战术,百团大战打到后面也是越打越艰苦。再者TG面对的不 ...
你这空想主义起码也看看日本自己的文献好么,比汪精卫同志还会浪漫。
射手座星矢
发表于 2014-6-11 12:39
yellow0507 发表于 2014-6-11 12:11
现在想想中空城计也很搓计啊 派几百精兵进入试探下不就破了吗
司马懿的回路是,如果诸葛亮这么干肯定不是假的,他不会冒险,那么这么干干嘛呢?肯定是引诱我小部队试探,吃掉——拖时间,然后我被包围,所以我识破啦!最好的方式当然是赶紧撤离,避免被包围,事实上张苞关兴赶回来的时候司马懿的反应是【果然是要包围我!wqnmlgb的村夫还好我早发现了!】。这都是有前提的,魏延摆空城计早就被灭团了。
SYH617
发表于 2014-6-11 12:40
如果是游戏区,简单就说明了,车掉npc不掉宝,留着npc有任务奖励,比如包包。你看看知道这个任务奖励还没做到包包任务的人陪不陪你去车npc。
射手座星矢
发表于 2014-6-11 12:41
alex_wang 发表于 2014-6-11 12:32
死蚂蚁也有十几万人吧,就算丞相当时真有底牌,正面刚也不会吃亏啊
十几万部队挤在城前根本没法展开,如果城内有部队又一时无法拿下,被反过来夹击那是全灭结局,赔几千人不打紧,这么打输一次肯定是主力部队重大损失了,【不能让村夫借此机会进攻长安啊】。
失之,我命
发表于 2014-6-11 12:42
人多未必是好事,参考桶狭间
死线
发表于 2014-6-11 12:43
射手座星矢 发表于 2014-6-11 12:37
你这空想主义起码也看看日本自己的文献好么,比汪精卫同志还会浪漫。
什么文献?比二战后公认的统计数据还权威?
浪漫?日本人的战史记载那才叫浪漫……
射手座星矢
发表于 2014-6-11 12:45
本帖最后由 射手座星矢 于 2014-6-11 12:46 编辑
死线 发表于 2014-6-11 12:43
什么文献?比二战后公认的统计数据还权威?
浪漫?日本人的战史记载那才叫浪漫…… ...
数据统计就是日本要守卫本土和太平洋,不会把多余105w的人派过来,所以你鸡同鸭讲个头?从战争变成了比武?毛爷爷的论持久战精确的讲了国际国内形势的所有变化,指出了能赢的机会,汪精卫同志看到哪怕超过一个月以上的时局变化了么?如果按照汪精卫同志的路线,我们现在已然跟着日本一起当战败国了,还是当两次。
死线
发表于 2014-6-11 12:46
射手座星矢 发表于 2014-6-11 12:39
司马懿的回路是,如果诸葛亮这么干肯定不是假的,他不会冒险,那么这么干干嘛呢?肯定是引诱我小部队试探 ...
只要先过来的不是司马懿,或者司马懿没有凭本能撤退,空城计就失败定了……
作者就是小说的上帝果然不假……
射手座星矢
发表于 2014-6-11 12:47
本帖最后由 射手座星矢 于 2014-6-11 12:51 编辑
死线 发表于 2014-6-11 12:46
只要先过来的不是司马懿,或者司马懿没有凭本能撤退,空城计就失败定了……
作者就是小说的上帝果然不假 ...
先过来的不是司马懿?那我还说布空城计的不是诸葛亮列,你这是废话?诸葛亮都自己说了,因为自己不冒险,司马懿知道自己不冒险,才这么做。这叫知己知彼。来的不是司马懿诸葛亮还摆同样的一套?你这才叫上帝啊。历史上有人布过空城计也成功过,你真当空城计这东西不存在?
死线
发表于 2014-6-11 12:51
射手座星矢 发表于 2014-6-11 12:47
先过来的不是司马懿?那我还说布空城计的不是诸葛亮列,你这是废话?历史上有人布过空城计也成功过,你真 ...
还是那句话,概率问题……
古往今来摆过空城计且失败的人是不会被记录在案的。
演义中的诸葛亮自然是有主角光环,任何计策都不会失败了(除了姜维的剧情杀)……
射手座星矢
发表于 2014-6-11 12:52
死线 发表于 2014-6-11 12:51
还是那句话,概率问题……
古往今来摆过空城计且失败的人是不会被记录在案的。
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那行,你是诸葛亮,司马懿来了,你打算怎么做?
哦我知道了,投降是吧。
肮脏的哈里
发表于 2014-6-11 13:13
空城计在演义里都是诸葛平生唯一一次行险,在危急之时不得已而为之,还是建立在诸葛一生唯谨慎的基础上才让敌人中计,这就被揪出来说诸葛好奇计是二流军事家了,这是为了黑丞相不要智商
丞相为兴复汉室屡次北伐,国力不受影响反而使魏国西北不得安宁,假以时日,不说一定,至少有机会成功。结果人来一句不如投降,汪主席后主等辈才是楷模,轮不到任何人来笑,这是为了黑丞相不要道德
qwzsea
发表于 2014-6-11 13:32
要是作者智商高点,也就不会这样贻笑大方了
himtom
发表于 2014-6-11 13:35
本帖最后由 himtom 于 2014-6-11 13:47 编辑
空城计确实算是降智光环
三国演义里面这段最大的问题就是诸葛亮自己跑到城楼上弹琴
司马懿随便派几个人进城击杀诸葛亮就行了嘛,根本不用军队涉险
历史上真实的空城计,要么就是完全隐藏己方部队,要么就是暴露出来的部队本身就有不俗的实力,对方想打下来要有不小的投入
像三国演义里面这样主帅跑到敌军面前弹琴的还真没有,这种情况你还指望对面试都不试一下?
不过这些细节就不要在意啦,三国演义里面还有很多神神鬼鬼的地方呢,于吉鬼魂杀孙策、关羽鬼魂杀吕蒙什么的
瑕不掩瑜,平时讨论的时候无视这些扯淡就行了
桑海游子
发表于 2014-6-11 13:42
妖刀
发表于 2014-6-11 13:50
射手座星矢
发表于 2014-6-11 13:53
本帖最后由 射手座星矢 于 2014-6-11 13:55 编辑
himtom 发表于 2014-6-11 13:35
空城计确实算是降智光环
三国演义里面这段最大的问题就是诸葛亮自己跑到城楼上弹琴
司马懿随便派几个人进城 ...
怎么跑?【诸葛亮一辈子不曾弄险】司马懿又不知道季汉究竟是怎么布局,【关兴张苞打粮未归】这只有读者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事实上关兴和张苞赶回来的时候司马懿的反应是【果然中计还好我跑得快】,玩的就是这个时间点。按这逻辑诸葛亮送女人衣服的时候你管他三七二十一直接派几个高手反杀就行了,能成么?
文布兰
发表于 2014-6-11 14:00
空城计司马懿害怕的不是诸葛亮有强兵,而且害怕诸葛亮正在用强兵包抄合围,到时候不止大败,很可能连自己都搭进去。
在司马懿心里就没有诸葛亮可能冒险这个想法,派几个精锐试探狙杀这种一般人都能想到的办法诸葛亮不可能没有防备,甚至他是故意引自己过去试探的等等等等...
himtom
发表于 2014-6-11 14:06
妖刀 发表于 2014-6-11 13:50
你这就是典型的上帝视角,正常两军对垒会有“还没开打先派几个人过去击杀对面主帅”这种选项吗?司马懿当 ...
这不是上帝视角,而是正常人的第一反应
就拿历史上真实的空城计之一,李广退匈奴那次,李广也是先击退了匈奴的试探性部队,匈奴不敢再投入更多的部队才退兵的
失之,我命
发表于 2014-6-11 14:13
本帖最后由 失之,我命 于 2014-6-11 14:14 编辑
himtom 发表于 2014-6-11 14:06
这不是上帝视角,而是正常人的第一反应
就拿历史上真实的空城计之一,李广退匈奴那次,李广也是先击退了 ...
情况显然不一样,匈奴是因为吃了瘪知道了所谓的敌方虚实才跑路,说白了就是吃了苦头发现不对劲果断跑路;而司马懿是因为未和诸葛亮交战过不清楚对方底细所以不敢轻举妄动....匈奴人显然没司马懿城府那么深,所以情况是完全不同的与之类似的还有赠灶和减灶,都是看菜下筷
himtom
发表于 2014-6-11 14:19
射手座星矢 发表于 2014-6-11 13:53
怎么跑?【诸葛亮一辈子不曾弄险】司马懿又不知道季汉究竟是怎么布局,【关兴张苞打粮未归】这只有读者知 ...
战术思路没错,但是罗贯中艺术加工的时候加上的“诸葛亮跑到城楼上弹琴”这段有点扯
这个时候暴露自己是非常不明智的,司马懿派几个死士突击,和大部队撤军完全不冲突
himtom
发表于 2014-6-11 14:21
失之,我命 发表于 2014-6-11 14:13
情况显然不一样,匈奴是因为吃了瘪知道了所谓的敌方虚实才跑路,说白了就是吃了苦头发现不对劲果断跑路; ...
情况是一样的,李广就那么点人,匈奴要干掉他们是分分钟的事
但是李广在匈奴面前装得很淡定,匈奴以为李广有伏兵才撤的
但是单纯如匈奴,也知道派几个人去试试
epsilon
发表于 2014-6-11 14:26
失之,我命
发表于 2014-6-11 14:26
himtom 发表于 2014-6-11 14:21
情况是一样的,李广就那么点人,匈奴要干掉他们是分分钟的事
但是李广在匈奴面前装得很淡定,匈奴以为李 ...
嘛,这个不妨理解为丞相来头太大把司马乌龟吓懵了...
不过说真的拿历史和小说掐,这本身就有点不靠谱....不妨换个其他话题吧...
桑海游子
发表于 2014-6-11 14:29
himtom
发表于 2014-6-11 14:30
epsilon 发表于 2014-6-11 14:26
我没记错的话 派出去的人都被李广干掉了……?
是的
随便派几个人过去就行了,根本不影响大部队的行动
匈奴都知道这么做,司马懿这么做的话丞相就嗝屁了
小说这里根本就不应该让丞相跑到大军面前露面
直接摆个空城就行了
epsilon
发表于 2014-6-11 14:33
himtom
发表于 2014-6-11 14:35
epsilon 发表于 2014-6-11 14:33
诸葛亮不是在城墙上面吗,你是想让司马懿找几个Assassin去爬上去吗……
城门是开着的啊
茜卓娜拉
发表于 2014-6-11 14:37
epsilon 发表于 2014-6-11 14:33
诸葛亮不是在城墙上面吗,你是想让司马懿找几个Assassin去爬上去吗……
说到精锐,必须金闪闪啊,旺财一招,乖离剑拿出来直接就把丞相卷走了啊,妥妥的管你有无伏兵!
darkseid
发表于 2014-6-11 14:42
这楼已经从轻小说讨论歪到古代战争了
北溟有鱼
发表于 2014-6-11 14:59
强盗们一看到军队整齐的步伐就会识破吧
----发送自 HUAWEI HUAWEI D2-0082,Android 4.2.2
失之,我命
发表于 2014-6-11 15:07
茜卓娜拉 发表于 2014-6-11 14:37
说到精锐,必须金闪闪啊,旺财一招,乖离剑拿出来直接就把丞相卷走了啊,妥妥的管你有无伏兵! ...
..就不怕天空突然掉下来一个葫芦状的东西或者金光一闪跑出来个镯子?
茜卓娜拉
发表于 2014-6-11 15:21
失之,我命 发表于 2014-6-11 15:07
..就不怕天空突然掉下来一个葫芦状的东西或者金光一闪跑出来个镯子?
嘿嘿,淡定,小学的时候看三国,虽然关公败走麦城后就看的比较粗了,但是有两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一是空城计这里;等到上了高中后再想起来这一段不禁拍案叫绝,谨慎一生的诸葛亮唬住的“知己知彼”的司马懿,的确是点睛之笔;可是等到工作后,再次回想到这里,反而感觉品到了些新的滋味,恰好最近看到一部小说,其中一段大体就是这个意思,发来与大家共勉:
...徐凤年缓缓说道:“有个空城计的典故,是说两国交兵,一方实力占优的统帅被另一方的空城吓退兵马,经由后世层层渲染,前者沦为笑谈,后者被尊为神仙。我师父年幼时读至此处,也对后者的谋略,心生向往。等我师父少年时候,再读这个典故,就心生疑惑,一座空城而已,他若是后者,大可以派遣少量兵力充当死士,前去城内一探虚实。既然他都能想到这一点,那位日后篡位登基的大奉皇帝,怎就想不明白?于是我师父对这个典故产生了巨大的质疑,他开始去翻阅很多正史野史,他终于发现一个真相,那就是后者当时所处时局,是一旦赢了前者,灭了敌国,他自己就已经功无可封,功高震主到了极处,只能卸甲归田,在家养老终生。师父跟我说完这个故事后,就告诉我,读书有三种境界,识人也是如此。”
余地龙脱口而出道:“师父,我觉得故事是真的话,那么那个前者也很聪明啊,空城计,其实本身并不高明,高明的是他既用此计‘吓退’了那个敌人,两个人都有台阶下,顺便还为自己赢得了后世一代一代人的尊重。”
徐凤年点头道:“我当年也是这么跟师父说的。”...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