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球法师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13-11-6
|
前两年就入手了70欧阻抗的hd25-1 II作为便携耳机使用,一直挺喜欢这货的声音。无论是外出录音做同期声监听还是在路上欣赏音乐,hd25-1都表现不错。虽然70欧阻抗看起来不算低,但是这货灵敏度够高,至少不怕随便插个前端声音会不够响。
顺带一提,原配钢丝线声音还是太毛躁,试过某老张师傅的线,感觉一般。去年年底入手了一根欧亚德官方出的PCOCC单晶铜线,给hd25-1换上之后,感觉听起来舒服多了……
去年年底,森海发布了hd25 amperior,18欧低阻抗版的hd25,反正森海带hd25的型号已经够多了。
amperior的亮点一是低阻抗高灵敏度容易驱动,二是是单元腔体等部分外壳零件采用铝合金材料,看起来够亮骚。
之前有机会粗略试听过amperior,声音和hd25-1区别不大,随便插个手机\平板的声音也还不错。
本来我一直不怎么想买amperior的,结果黑五时米国新蛋有特价,一手滑就买了一个。
等了半个月之后,今天耳机到手了。因为相机在外地家里,所以就不上图了。
amperior和hd25-1对比的平台是mac mini接一块古老的火线声卡TC K8(两个耳机接口还是方便啊),音乐播放器使用amarra+itunes,试听曲目有小编制古典弦乐\弦乐独奏、几首录音有好有坏的ACG相关日系女声和几张动画OST。
对比了大半个小时之后,获得了一些感受(被pia飞
首先,amperior佩戴真是太舒服了!头梁、头垫、耳罩都跟HD25之前的不一样,新耳机戴上之后一点都不夹头。
两者声音走向基本一致,毕竟除了单元之外,腔体内部声学结构基本没变。
但是两者的声音还是有些不太费力就能听出来的区别。在两者都驱动良好的前提下,70欧单元阻抗的hd25-1的声音感觉更直接、更透明,amperior就稍微有些朦胧感,低频也稍微多点混点,或者说amperior声音更暖些。
这俩的耳罩材料并不相同,hd25-1我用的是仿皮耳罩,amperior原配天鹅绒耳罩。两种耳罩的贴耳程度有差异,导致耳机佩戴时的声学耦合情况不同,这也是两者声音有区别的原因之一。给amperior换上hd25-1的原配耳罩之后,声音透明多了,低频也明显更干净了。
不过我也不是说amperior不换耳罩就不好听了,amperior使用原配耳罩、线材的声音听听流行还是很合适的,特别是听录音不太好齿音严重的女声时,有齿音部分听起来比hd25-1处理得更顺滑。但如果是听古典音乐的话,换成仿皮耳罩会更合适。另外我前段时间找到了一种做工不比原厂差而且也不贵的国产hd25仿皮耳罩,有需要的同学就PM说吧。
另外在耳机口驱动能力一般的设备(手机\平板\非国砖类mp3直推)上,amperior比hd25-1更容易发挥实力,声学乐器的结像非常清晰,不同声相的方位感差异也很明显,低频质感比hd25更到位,中高频也比hd25-1更细腻。
现在这俩美行价格都差不多,具体选哪个就看你想不想折腾了。对于想弄个好耳机随身用但是又懒得折腾国砖/耳放的人来说,amperior相当合适;对于手里的器材耳机口驱动力不算小的人来说,hd25-1更值得折腾。
------------------------------------------------------------------------------------------------
补充一点豆知识,关于森海HD25系列的型号分类:
按单元分类:带-1后缀或者无后缀的是70欧阻抗单元,带-13后缀的是600欧阻抗单元;
按原配线材分类:型号带-C后缀的都是原配无氧铜卷线(类似电话机话筒接的那种线,干活用比直线更方便),不带-C后缀的则是原配钢丝线;
常见的限定版:阿迪版就是hd25-1 II换个涂装,hd25 aluminum就是amperior的外壳加hd25-1的单元;
另外hd25还有个奇葩的廉价版hd25sp,一代单元85欧阻抗/二代单元65欧阻抗,外形设计向hd414致敬的塑料单头梁,价格只有hd25-1的一半左右,声音素质能有HD25的六七成,耳机腔体外壳可以和HD25互换使用,两者的模具应该是共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