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779|回复: 89

[硬件] 为啥Mac以外的電腦不做类似“目标磁盘模式”这样的功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8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ato_shin 于 2013-11-8 23:41 编辑

看这个帖子想到的,看了下面大家的回覆又修改了一下。
http://bbs.saraba1st.com/2b/thread-970712-1-1.html

Mac可以把自己变成一个磁盘,通过FW或者TB连到另一台机器上读写,在没高速网络时候这功能传东西实用到暴,還可以給目標機裝系統什麼的,搶救數據絕贊。

最主要這樣做不用折騰拆機,Mac是無所謂啦拆個硬盤不影響保修。但Mac以外那一小撮噁心人的廠商還是存在的。

为啥没在其他品牌上见过这功能呢,不管是品牌機(包括台式機和筆記本)還是主板。

USB肯定没戏,不对等端口我不觉得可以实现(USB對拷線說到底還是USB網絡設備,要進系統裝驅動的)。

但是早两年有i-Link的本子也遍地都是,帶火線的主板也不少,为啥就没有做成这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涉及到用户资料安全的问题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to_shin 于 2013-11-9 01:14 编辑
xxyyzz7711 发表于 2013-11-8 16:15
涉及到用户资料安全的问题吧

那是反过来说苹果无视用户资料安全吗?
这个倒是个有趣的说法
有空我要试试看目标磁盘模式下的权限问题
但是这都是软件层面的问题,为啥PC这个功能本身在硬件上就不存在呢?

--------------------

後來我查了一下,為了避免出現資料安全問題,只能選擇加密用戶文件夾,這個功能Windows也有,不過平常都關著的,Mac默認也是關著的……

不過Windows的那個加密如果重做系統的話,帳戶密碼一樣也讀不了(也就是系統崩潰數據一起死,加密解不開誰也救不了)。

Mac的似乎有一樣帳戶密碼就能讀,這個大概更人性化一點吧……(這個真沒試過,有試過的大大請告知對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多少年前的确有这个卖点的笔记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11-8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上没有这个必要吧,绝大多数场合windows的机器,不管台机还是本,都稳稳的是主机。一般主板的usb控制器也是host only的,没有otg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windows做惯了主机了
你可以考虑跟巨硬写信建议试试
毕竟现在用小数点升级模式
不像以前那样搞sp不增加功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Gato_shin 发表于 2013-11-8 16:19
那是反过来说苹果无视用户资料安全吗?
这个倒是个有趣的说法
有空我要试试看目标磁盘模式下的权限问题

都能直接接触到硬件了,除非磁盘加密之类的,否则安全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主要问题不是pc上没有可以做device的接口么...
有的话只要厂商愿意写个驱动就行了根本不需要windows支持

(其实用条网线连起来就是了,本来这就是应用软件层面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11-8 20: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20: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近就遇到了,下载的东西全在mac里面,手持一台win8平板,本想用win8平板把数据带到公司去,结婚发现不知道怎么弄,smb共享后来太慢了,结果还是用usb3的移动硬盘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HyperIris 发表于 2013-11-8 20:22
真是思路广,台式机抱着给别人当移动硬盘?笔记本不会用网线共享?

----发送自 samsung GT-N7000,Android  ...

"在没高速网络时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11-8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时代下的windows设备已经无所谓那种功能了,况且对拷线也不是很稀奇的东西……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lentrody + 1 才知道有这玩意儿,果然PC扩展无限可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共享慢是因为你是无限网络吧
就算是有线网络,100M速度这个是100Mbit,磁盘读写按byte计算的也就是10M左右而已...真的还不如USB2.0快哦...

解决方法,用千兆线连接两个笔记本,然后网卡设定随便设2个内网IP即可,然后使用共享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即可
购买USB 3.0硬盘,真的是最简单又快速的方法,当然了贵了一点
毕竟千兆线便宜的只要几块钱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caibing + 1 普通千兆网线就行?(我以为必须要用对拷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11-8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to_shin 于 2013-11-8 22:57 编辑
PIN 发表于 2013-11-8 21:22
网线直连只要两边都有网卡就行

現在的超極本沒網卡口的還少嗎?
而且時代進步了,百兆網絡時代的目標磁盤模式用400M的FW400,現在千兆時代目標磁盤模式用速度嚇死人的ThunderBolt
再加上收發轉儲,怎麼看都是直寫的目標磁盤模式效率碾壓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桑纳法比驰 发表于 2013-11-8 21:36
云时代下的windows设备已经无所谓那种功能了,况且对拷线也不是很稀奇的东西…… ...

對拷線我說實話沒用過
但是印象中那玩意兒是個兩頭插USB的網絡設備吧?
那麼就還是要兩邊開機裝驅動咯
萬一沒外網裝不上驅動不就傻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al_zyf 发表于 2013-11-8 20:09
其实主要问题不是pc上没有可以做device的接口么...
有的话只要厂商愿意写个驱动就行了根本不需要windows支 ...

i-Link(就是去掉供電的4針1394)可以做device接口啊,我在主樓里也質疑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windows没有这个功能不是因为磁盘管理方式和类unix系统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目标磁盘模式比较实用的还是不进入系统 用另外台电脑给这台装系统之类的 装好了这台就能直接用 不单单是分享文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to_shin 于 2013-11-8 23:12 编辑
天神十三煞 发表于 2013-11-8 17:33
因为windows做惯了主机了
你可以考虑跟巨硬写信建议试试
毕竟现在用小数点升级模式

其實我後來趴在地上想了想

目標磁盤模式可以是軟件實現:
系統引導到一個最小限模式,然後在特定端口響應外部請求
屏幕可以顯示也可以不顯示,響應特定的操作軟關機/重啟或者硬關機/重啟

也可以是一個硬實現:直接在BIOS裡面集成上面的這種機制

結果問題果然是出在9樓說得沒有可以做device的接口麼……
網卡其實可以算一個,因為FW協議裡面CAT6網線也是一種線材實現
剩下的,果然還是只能罵傻逼水果專利費搞到FW被USB劣幣驅逐良幣了麼

有空了仔細研究一下寫點東西給微軟吧……雖然這個對象可能不太對,但是至少軟實現的話還是多少靠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PIN 发表于 2013-11-8 21:22
网线直连只要两边都有网卡就行

这个要经过系统的啊....不能对系统进行修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紅 发表于 2013-11-8 23:01
windows没有这个功能不是因为磁盘管理方式和类unix系统不同?

目標磁盤模式根本不進系統,何來相同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点 发表于 2013-11-8 23:01
目标磁盘模式比较实用的还是不进入系统 用另外台电脑给这台装系统之类的 装好了这台就能直接用 不单单是分 ...

這也是拜MacOS系統硬件無關這個特性所賜吧
其實現在Windows的安裝方式在將系統展開到系統分區這一步為止都還是硬件無關的(幾乎)
那麼如果有這樣一個功能的話給一些IO設備少的機器裝系統也多了一個選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真紅 于 2013-11-8 23:20 编辑
Gato_shin 发表于 2013-11-8 23:03
目標磁盤模式根本不進系統,何來相同不同?

- -既然不进入系统,那关windows啥事?
另外,windows没有网线你不能把硬盘拆出来么?mac你可以说拆了没保修blabla的,许多windows机器硬盘都是有单独的盖板方便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Gato_shin 发表于 2013-11-8 16:19
那是反过来说苹果无视用户资料安全吗?
这个倒是个有趣的说法
有空我要试试看目标磁盘模式下的权限问题

不是硬件上不存在,懒得写软件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Gato_shin 发表于 2013-11-8 22:54
i-Link(就是去掉供電的4針1394)可以做device接口啊,我在主樓里也質疑過了

一来这东西不是x86 PC的标配
二来有这玩意的笔记本,网络设备里面有个1394网卡哦~连起来之后组成局域网然后想怎么搞随意

windows本身的理念就是个主机操作系统,访问方面都是按照自己是一台主机来处理,自带的一些工具就自然只有共享文件夹、网络磁盘映射、远程桌面,之类的

如果要不进系统就实现的话,那么你要写信的不是微软,而是各大主板厂,让它们的UEFI提供这样的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8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是lz的问题应该是苹果以外的主板厂为什么不做类似“目标磁盘模式”这样的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to_shin 于 2013-11-9 00:24 编辑
真紅 发表于 2013-11-8 23:17
- -既然不进入系统,那关windows啥事?
另外,windows没有网线你不能把硬盘拆出来么?mac你可以说拆了没保 ...

Mac拆硬盤真不影響保修,拆了影響保修的恰恰是一小撮PC廠商
你要非深究的話,我可以把WindowsPC這個範圍改為Mac以外的個人電腦

然後就是,msata的SSD拆出來你能方便的買到盒子?
你難道忘了還有臉破這種就算無視保修你都沒法拆的極品了?@真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al_zyf 发表于 2013-11-8 23:27
于是lz的问题应该是苹果以外的主板厂为什么不做类似“目标磁盘模式”这样的功能 ...

我反思的內容寫在22樓了,這個功能確實……
真說是硬件嘛,還不全是,算到BIOS/UEFI那個層級吧,那還是歸主板廠的事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鸡蛋灌饼 发表于 2013-11-8 23:19
不是硬件上不存在,懒得写软件罢了

現在UEFI了,很多主板廠開始在UEFI裡面提供很多個性化且頗為強大的功能,希望有廠子原意這麼玩兒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11-8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9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Gato_shin 发表于 2013-11-8 23:34
Mac拆硬盤真不影響保修,拆了影響保修的恰恰是一小撮PC廠商
你要非深究的話,我可以把WindowsPC這個範圍改 ...

mac面对的硬件就那么几种,实现起来比较容易,兼容pc光面对的磁盘分区就可能有fat fat32 ntfs ext2 ext3 ext4 还可能遇到lvm等,你让bios实现这个先考虑下bios那块flash一共多大容量,然后加载这可能会遇到的数千种网卡和好几种磁盘分区格式的驱动之后还剩多少,所以你这根本是思路广来的啊。UEFI倒是应该能实现这个,只是现阶段没人写罢了。

我总结了你的话:mac能实现这种根本没多少人需要的功能,mac就是优越!

MAC的tb什么的确实能实现你说的功能,但是你他妈给我找个有原生tb的pc之类的出来啊!就算有,有几个型号?直接拆出硬盘来用esata线拷速度能把TB艹出翔来好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to_shin 于 2013-11-9 00:19 编辑
真紅 发表于 2013-11-9 00:02
mac面对的硬件就那么几种,实现起来比较容易,兼容pc光面对的磁盘分区就可能有fat fat32 ntfs ext2 ext3  ...

為啥要讓主板面對分區格式?你見過還管你分區什麼格式的硬盤盒嗎?這明明是誰讀取誰支持好麼。

一塊主板的BIOS/EFI裡面支持好板載的一塊網卡就好了,面對全世界網卡這要多深井冰。退一步說,絕大多數主板都能支持絕大多數支持網絡引導的網卡呢,再邪門的設備也有最底線的標準在,現在不是二十年前那個兼容性一塌糊塗的時代。

PowerPC時代地球上還沒EFI這玩意(那是安騰的副產品)也沒耽誤了這個功能,鵝妹子嚶!

你用不著的功能多了,都不用開發那也就真不用進步了。你這是變相在讚揚水果的創新精神麼?

帶TB的主板我記得有廠子出過,大半夜的就不查型號了。

至於你說esata,你知道TB2的速率是多少麼就艸翻?我友情提醒你一下,TB2的速率是20Gbp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lentrody 发表于 2013-11-8 23:55
不过这么玩儿有意义么,想快速对拷直接硬盘托架啊
可能会有笔记本厂商愿意尝试下吧 ...

有這個功能直接插一條數據線就能搞定的功能,還非要多個額外設備,還要拆機,孰優孰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11-9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11-9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11-9 00: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lentrody 发表于 2013-11-9 00:23
不过硬盘接口速度在那儿摆着……外部IO再快也没用吧

對於SATA3硬盤(機械/SSD)來說確實沒用。

所以一個低速接口可以把高速接口艸出翔麼?
我只是想曬一下丫無知而已。

而且丫大概不知道esata那點天生缺陷真覺得和內置的一樣了吧。

況且現在還有PCIE口和MSATA口的SSD在啊……尤其是PCIE口的SSD,接口速度根本不是問題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9 20:48 , Processed in 0.16470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