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11-4-4
|
不只我一个人觉得泽野出戏。
很典型的,战国的4张碟,最精彩的7th-Mov. : U 、 SEEK YOUR FATE 、the Edge oF a §WORD、乱 AgainsT等全部都是中国风,而不是日本战国风。大量运用了中国式的锣做结尾音,怎么听都有皇帝驾到的效果……而日本古典特色的尺八笛和太鼓阵则没有。
于是,听起来就是描述中国古代故事。而其他曲目电子乐和饶舌太多,虽然符合BASARA的时尚主妇向搞基画风,但是日本味道极淡。导致我看BASARA时根本入不了戏。
而独角兽又太过宏大和壮烈,有热血史诗感(就是民族和国家命运存亡这类感情)。偏偏独角兽在文青和后悔、惭愧、无奈,于是几个神BGM都草草落场。队长的BGM目的只是描写大青椒的性能和大姐的冷酷,LIFE & DEATH这种热血冲锋的音乐又只是放在救学生的老师身上,只剩下遗憾和无奈。
======原因是
显然,作这些曲时泽野显然不知道动画制作出来的最终效果。如果资深动画迷能够看监督、声优、原脚本、原画判断出这动画最终效果和故事风格的话。泽野就完全不可能了解这些,毕竟人家也是有档期的,又不是制作电影,花几个月来编曲。
于是,泽野就根据少量的原案文字和设定插图,来判断什么类型音乐合适了。因为真正的动画制作,往往是一周内完成的,而音乐则要早得多就必须完成。
这颇有些碰运气的感觉,给泽野安排工作的人也是。只能尽量安排有战斗内容的动画了。
到后面,比如制作时长达到好几年的作品——高达独角兽,EP6里的RE:I AM,就
完美准确的诠释了高达独角兽的动画内容。即文青又激情澎湃,即像镇魂曲在哀悼,又像战歌在怒吼。
音乐制作人的作品,是极大的个人脑部YY的结晶。
如果制作人自己都没想明白,做出来的当然不可能符合故事。
攻壳电影版的纹丝合缝,是建立在大制作周期中。电影的很多脚本和设定都完成的情况下,川井可以从容的拿捏到电影版攻壳的风格,那种迷茫、追寻、神秘和恐惧,精准的被川井渲染。
动画攻壳则做不到这些,菅野安排了大量舒缓的爵士乐和蓝调,动画监督没能表现出这些小资玩意(对比COWBOY PEBOP,那里面的爵士乐就很准确的被监督用在未来世界的城市人文描写上)。因为动画版的攻壳更多的是悬疑侦探剧,夹杂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焦虑(如非法移民导致社会犯罪率激增、经济停滞带来的走投无路、被边缘化的群体背向主流社会)。而菅野安排的部分燃曲,又只能突显警察们果敢突击。问题是这剧的头号麻烦就是警察们自己的焦虑……可不只是民众或者罪犯才有麻烦。所以故事里的人几乎没有能开心起来的,个个顶着个僵尸脸。唯一会笑的只有机器人塔其克玛。每次看托古萨和巴特,总觉得他们一脸“我有绝症、我欠了巨债、我女儿吸毒了、我侵吞公款没被发现吧”的表情。
所以,出戏不是泽野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动画制作周期安排,以及监督对BGM态度的问题。
虽然说让监督配合音乐来做分镜有些激进,但是监督就不能先和音乐制作人沟通好,拿到完成品再来做脚本分镜么?
其实,这里面更大的可能是监督自己就没想好做成什么样。
如果他心里有底,就如新房和神前晓一样。完全可以跨作品预定好音乐不成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