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gearup

[其他] 【电子音频科普】关于升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17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hyddx 发表于 2013-9-17 10:35
你这把概念搅一起,无法吐槽

相关的两个概念
我说了不懂理论怕说错而已
24bit应该叫采样位深?

位深比采样频率影响大,我就这么个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7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gearup 发表于 2013-9-17 09:59
24 bits是分辨率.....

而且我能说戏服失格么?

什么戏服,明明是你的错
不对,世界的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7 14: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ostcollector 发表于 2013-9-17 13:31
嗯?不是用 sinc(x) 插值的?

不用线插已经够给面子了,得寸进尺可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7 15: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大白鹅号用的哪家的东西不就知道了

----发送自 samsung GT-I9305,Android 4.1.2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7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路修.兰佩路基 发表于 2013-9-17 13:39
相关的两个概念
我说了不懂理论怕说错而已
24bit应该叫采样位深?

采样深度和采样频率。两个都有影响,没有谁更重要的区别。22K采样和44k采样的音乐当然有明显的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7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ramiel1 发表于 2013-9-17 12:25
所以我讲了,你觉得升频没用,要么拿data说话,证明升频后还原的信号失真大于原信号,要么就自己开发一种 ...

拜牛X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7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gearup 发表于 2013-9-17 10:45
192×8的音源何来?

你是不是搞错概念了?

192输入呗,过采样可以bypass,我见过通过USB界面传输384k然后直接输入PCM1704的设计,在计算机上完成44.1k/48k到384k的转换,算法可以自选,挺有意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7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n710214 发表于 2013-9-17 15:06
看大白鹅号用的哪家的东西不就知道了

----发送自 samsung GT-I9305,Android 4.1.2 ...

喂喂,卖队友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7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TI还是ADI啊?
最近在校园招聘啊,求内推
我也是搞signal conditioning的,audio和其他low noise application搞过很多
可能小弟经常拜读你的app note啊
求内推
求内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7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ramiel1 发表于 2013-9-17 12:25
所以我讲了,你觉得升频没用,要么拿data说话,证明升频后还原的信号失真大于原信号,要么就自己开发一种 ...

等会我去做个升频了再降频的音频文件,然后再做个人工添加万分之五失真的音频文件,再和原始音频文件放出来求大大分辨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9-17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7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ramiel1 发表于 2013-9-17 22:44
喷了,我要的data是示波器测DAC模拟输出端的升频与否的波形对比失真,你叫我用直接耳朵听这么简单粗暴的 ...

我这才真的喷了,你一会说把44升频到192再降频到44输出比直接44输出要好,一会又说用示波器看dac输出端升频后有无失真。。。

能看一定频带从输入到输出端有无失真的那个东西呢,一般我们都叫扫频仪

我想知道到底什么样的示波器能从dac的模拟输出端对比出来哪个是失真的哪个是不失真的,原始波形要从什么地方获得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gearup + 1 momo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7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LZ图样,压视频的早就用类似这种先升频再降频的办法来减少锯齿了,音频也是同理的,先升频再降到44K播放音质会更好,而不是你猜想的只是一味引入无用的噪音损失。你如果一定要否定这种技术,那就拿数据说话,示波器抓出这些DAC升频192K再降频后的输出波形,对比44.1K直接输出的波形,看看哪个的失真更大。打个通俗的比方,人耳就是分辨率无穷大的屏幕,44K的音频好比一张分辨率480P的图片,跟插值到1080P后再resize到480P的图片,对比全屏是什么效果呢?你可以试试,我自己用专门软件插值处理再resize后效果明显要强于原图。所以关键就在于插值算法,也就是升频的算法上面了,这个在PC上也有不少专门的复杂软件SSRC算法,出来的效果是远强于不带SSRC直接输出的效果的。你再怎么嘲笑用户把失真当细节也没用,用户往往是拿实际效果来评价一个产品的,不是你理论上说什么听的都是失真来算的,只要升频出来的声音更好听,这些产品就成功了。如果你觉得这种办法不完美,可以去研发一个理论不引入失真又能增强音质的产品看看,相信成功的话你就发大了。

喷了,我要的data是示波器测DAC模拟输出端的升频与否的波形对比失真,你叫我用直接耳朵听这么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分辨有无失真?!你是认真的?


玄学大师的世界我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9-18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9-18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8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ramiel1 发表于 2013-9-18 00:12
用户是用户,用户可没否定升频,也不懂任何理论,你觉得能用听感外的标准来检验吗?标红的地方哪句在说楼 ...

不不不。。。我只是单纯很好奇,插值升频之后又降频这种操作在听感上到底有没有差别。。。。如果有差别的话那干嘛叫你自己实际分辨一下的时候反应会那么大坚持要用示波器对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8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ramiel1 发表于 2013-9-17 22:44
喷了,我要的data是示波器测DAC模拟输出端的升频与否的波形对比失真,你叫我用直接耳朵听这么简单粗暴的 ...

示波器那8位AD,你拿去比较音频失真。我已经无力吐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8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ramiel1 发表于 2013-9-18 00:12
用户是用户,用户可没否定升频,也不懂任何理论,你觉得能用听感外的标准来检验吗?标红的地方哪句在说楼 ...

用户?玄学用户是最好忽悠的群体。一堆元件价值不到100块却卖3000的耳放简直就在嘲笑用户智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8 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ramiel1 发表于 2013-9-18 00:07
我去你这理解能力,自己不会联系上下文?引用那段写了那么清楚了是在给楼主打比方,所以扯到了软件SSRC, ...

首先大大你给出你用的示波器型号吧。我是小白,向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8 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各位大大掐架,有种EE白学了这么多年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8 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真紅 于 2013-9-18 06:28 编辑
ramiel1 发表于 2013-9-18 00:07
我去你这理解能力,自己不会联系上下文?引用那段写了那么清楚了是在给楼主打比方,所以扯到了软件SSRC, ...

是是是,大大您厉害,能插值出比原始数据更接近信号源信号的数据。不过大大要怎么解释ssrc之后imd+n会增大的事实?

我是没用过带数据存储功能的示波器,我用示波器那会双踪示波器都贵的要死。
原始波形都没有,谈失真你是认真的么?你要比较的话究竟是以什么都不做的44.1k的信号作为基准来算先升频再降频的44.1k的信号的失真度还是反过来?

当然,我不否认,对于单一频率的正弦波,升不升频最后都会得到一样的波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8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gearup 发表于 2013-9-16 18:23
你干嘛执着于cambridge的那个DAC,就因为我推荐过一次?

大人我错了,我劝你千万别买,那就是个渣渣,你 ...

忽然发现之前看见的参数不是DR...只查到SNR和crosstalk...不知道dacmagic plus的DR是多少呢?还有crosstalk这参数有啥用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9-28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10 11:47 , Processed in 0.184862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