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08-2-8
|
本帖最后由 goddess 于 2013-8-25 15:10 编辑
每人2,3首反而不行。有研究(Hsee, C. K., & Zhang, J. [2004]. Distinction bias: misprediction and mischoice due to joint evalu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6[5], 680.)发现,对于同一刺激物(比如说这里的歌曲吧),你让人单独评价或是把它跟别的东西放在一起评价,其结果会出现系统性的差别。比如同样一首歌,如果大样本单独评价在1-7的量表上最后得分是5的话,如果你跟一首烂歌放在一起评价很可能会得7,跟一首神曲放在一评价没准会变成3. 而由于另一首歌的随机性,某首歌的评价会出现相当大的波动。当然,如果歌的主观质量感知在样本空间是呈正态或均匀分布的,那么在大样本下某首歌的评价也有可能会趋近单独评价的值,问题是……既然如此何必这么无谓地扩大方差呢。
对刺激物某一属性(比如歌的好听程度,菜的好吃程度,服务的满意度)的单独主观测量是心理学上常用的范式,何来不科学之说。至于批评“太主观”更是无从说起——本身歌好不好听,菜好不好吃,电影好不好看就都是对主观态度的量度——谁来告诉我什么叫“客观的好听程度”“客观的好吃程度”?在这种测量中,每个subject报告的都是主观观感,但在大样本下,这些大量的主观观感就可以在统计上反映人群中对某物主观评价的分布,而这在统计学上是有意义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