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325|回复: 75

[其他] 【半夜疯】现在游戏的物理引擎和图形引擎还是不太平衡的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6-29 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6-29 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要求连天河、泰坦都做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学点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人类对宇宙对因果律都有好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6-29 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D3X 跟 OpenGL都要扔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记忆中几年前有推过什么全是立方体构成的3d引擎来着 貌似和lz说的点组成差不多  不过没下文了啊

----发送自 samsung Galaxy Nexus,Android 4.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理解不了八奇领域的楼主想表达什么。
啥叫由点组成的模型....现在的模型就没点?连起来不还是线吗,基本单位不还是三角形么。
模拟电磁波都出来,你咋不要以量子力学为主图形为辅的大型游戏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voxel

不过和物理没啥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lz你想要的不就是“模拟地球”的那啥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用粒子堆模型?
现实里看不到的部分你也不知道里面怎么样...何必游戏里去纠结这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是体素也和物理引擎没什么关系吧?看看amd出了个海飞丝这种表现程度的技术就要得瑟半天,短期(50年?)内还是别指望能够完全真实还原几大基本力的游戏引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6-29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现在经典力学大有用处,LZ不要搞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双日天于2013-06-29 09:08发表的  :

@mhfdt
求指条明路
简单的用人文一点的语言来概括吧,就是计算机它归根结底只认得1和0,你扔一块橡皮,9.8m/s^2掉地上了理所当然但是电脑它无法理解——它唯一能做的就是把1变成0,或者把0变成1,而通过计算机语言,将这种1和0的变化多样化,复杂化,然后你可以让电脑明白,好的,一个物体自由落体是这么回事,那么以此类推举一反三。所谓“模拟地球”,所做的就是这么一个多样化,复杂化的工作。但是这个工作并不是想当然的。你想让电脑完全的模拟现实物理,就得让它明白现实中的物理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就现实而言,但凡是物理现象往细里分肯定是要研究到分子层面的,那么同样的,你就得先从分子间的作用教起。当电脑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它就会开始模拟——从分子级别开始,一个分子,两个分子,三个分子……一直到结束。一个物体有多少个分子,就这么从头到尾模拟多少次,如果这么搞,再厉害的电脑也没法做出及时的响应。
当然,上面这个例子是一种只会被拿来做反面教材的蠢方法,而且事实上商业用的物理引擎也绝不会从这个角度出发来编写。在算法学中,有着“复杂度”这么一个概念,简单的说,就是为求得一个结果,需要计算多少次。一般来说对于一个程序,最优结果是复杂度为1,而最差结果复杂度为n的n次方——当这个n的值相当大时,即使是如今的超级电脑也是没有能力承受的。
而现在物理引擎一方面就是算法的设计,如何让计算更为简便快速,并且统一化(不同的材质表现就不同算法自然不同);另一方面就是概念上的创新——如果只是追求表现上的逼真,自然是根本没必要去纠结分子什么的,直接告诉电脑,遇到这种东西发生这种情况会变成怎么样就行了——或者直接等那个传说中的量子计算机登台亮相,就不用像现在这么头疼了。

P.S.:上面这些是你改贴之前的一些关于物理引擎这东西的个人意见。至于你现在举的这个例子,你搞错了一个前提,我们之所以认为看到的是红色,并不是因为它反射了什么波长的电磁波,而是我们主观认定这个颜色是红色。同样的道理你告诉电脑,反射这个波长的电磁波是这个颜色,反射那个波长是那个颜色,就结果来说,也只是按照你所设计的规则对模型进行颜色的填充而已——不然的话,以电脑的判断基础,那根本就扯不到颜色这个概念上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和物理没啥关系。这个想法没问题,但是在目前来看没有实用价值。

举个例子,我以前建一个恐龙模型,用space carving就是挖voxel,大约跑15分钟。而用多边形构筑表面只需要不到2秒。而且视觉效果还比如多边形,不然为什么无数论文想从volume data中算isosurfac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9楼双日天于2013-06-29 11:02发表的  :

0和1这还要你说?
后面的想表达啥意思?

“直接告诉电脑,遇到这种东西发生这种情况会变成怎么样就行了”
.......
知道你想要表达的就是“模拟地球”
但是对于电脑来说,你要让它“模拟地球”就得把规则都告诉它
而面对这份规则,如今的电脑是无力计算的
所以达不到那种很科幻的期望

更何况人类现在也只是就物理现象总结出了规律而已,你可以用这些规律去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让电脑按着这个规律来模拟地球实际上就有些本末倒置了——本来就是仍有许多不确定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其实现在就有一个游戏满足楼主的要求

minecraf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1楼muderx于2013-06-29 11:10发表的  :
好吧,其实现在就有一个游戏满足楼主的要求

minecraft
MC到底哪里满足了,不过是一个个正方体外面贴一层png还是jpg图而已啊
还是LZ想表达的其实是个很简单的东西其实是我想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引擎你也能把碰撞体做的复杂也行啊,但是机器跑不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6-29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楼主去看一本书,《计算机图形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看完应该可以明白3D游戏的本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6-29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6-29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6-29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6-29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6-29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学过计算机图形学...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战斗力太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6-29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3D模型由点组成,而非面组成"
这就是Voxel嘛,下一代引擎会用这种技术来解决很多问题了,但是最后渲染到画面上还是要用三角面
参考这篇文章
http://www.klayge.org/2012/09/04 ... %BA%8Esvo%EF%BC%9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
但需要的运算量是天文数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能理解楼主的意思, 其实就是对现阶段伪照片伪电影级画质 + 纸片人的碰撞和物理感到不满吧

参见(曾经的)业界良心valve,不过现在不流行这类游戏了,只要先用截图唬住大部分玩家就赚到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dhfjl于2013-06-29 08:06发表的  :
貌似记忆中几年前有推过什么全是立方体构成的3d引擎来着 貌似和lz说的点组成差不多  不过没下文了啊

----发送自 samsung Galaxy Nexus,Android 4.2.2
对,我记得有,还是在游戏区看到的,DEMO里面所有物体都像沙子一样构成,找不到这个引擎叫什么名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6-29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9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将会带来计算机图形学的变革,好像有人正想这么干,不过目前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9 05:51 , Processed in 0.204708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